03.02 去過黃山一次,你還想再去第二次嗎?

下面有5只狗


已經去過兩次了,有機會還想去第三次。

第一次登黃山是在2012年4月底,正好趕上去合肥開全國會,抽出兩天時間,去了黃山。

途中巧遇兩個通化也是參加全國藥會的美女,就一路來到了湯口鎮,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往黃山進發。

我們的第一個主要景點是始信峰,據說始信峰的來歷是你到了這座山峰,開始相信,來黃山不虛此行!可我們還沒等到到即始信峰,就開始誇讚黃山的美了!兩位通化女生,坐纜車時還覺得黃山不過如此,跟通化的小山也差不哪去,現在卻開始感嘆山外有山了!

登上群信峰,周圍的山峰綿延不絕地豎立眼前。這些山峰也東北的山最大的不同,就是奇峰聳立,怪石組成的山峰,似刀削斧劈,叫你不由得讚歎造物主的神奇!
轉過始信峰,是筆架峰,我覺得這是不是該叫五指峰啊?五指手指多麼明顯啊!
右側的那個上面長棵小松樹的叫夢筆生花,只是看著實在不是那麼形象。
我們當晚都必須回合肥,並且頭一天晚上就訂好了回去的車票,所以來不及聽隨處可見導遊的講解,就一路狂奔,生怕因為趕路而漏掉了景點;可這樣一來,哪個景點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典故,就基本不知道了,只能自己去理解了;不過這樣也好,黃山本身的美,就足以打動人心,倒也不用那些牽強附會的典故了。黃山除了山峰和雲海,還有比較著名的就是各種千姿百態的松樹了。這棵是豎琴松還是黑虎松,我記不清了。面對黃山的美景,我覺得自己的卡片機實在是對不起這景色,一直下決心買個單反,可一直也沒買成。好在兩個女生帶的相機雖然也是卡片機,但比我的稍強點,居然有廣角,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用的她們的相冊照,只是照片還在她們手裡。
昨天一天,難得晴空麗日,萬里無雲,能見度特別好,但云海卻看不到了。接著我們來到了猴子觀海景區,這裡應該是觀雲海的最佳位置,可萬里無雲,哪有云海啊?
而且蹲在山峰上的這個大猴子,實在是胖得沒了形,我怎麼也沒看出像猴子,倒是像個老母雞。
吉林通化一美女,文字狂,我管她叫文學家,見到有字的地方,就要跟字合影。通化另一位老鄉,總是一臉陽光。
從猴子觀海處下來,我們來到了黃山比較著名的光明頂。黃山各個景點的題字很少,而且特別不講究,幾乎沒有大手筆和大氣的題字,就這麼小小的三個字,聚集著一堆等著合影的遊客。呵呵,咱中國人旅遊,主要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向家人朋友同事證明,你看,那麼有名的地方,我都去過了!因此,跟景點題字合影,是必不可少的。
光明頂上人山人海,可還是能擠出照相的地方,這裡能從各個角度來領略黃山的美。
走過光明頂,我們來到了飛來石。只有在這裡,才能拍到飛來石,很小的地方,下面排了好多的人,都在等一位上海美女,不厭其煩地給她拍照的另一位美女講解拍照的角度,那個女的拿的不是單反,而是愛瘋四,這個SB!看她講起來沒完沒了,我說咱們先去別的地方轉轉,回來再照。回來一看,她還在那滔滔不絕比比劃劃地給她的同伴講角度!這也太不要臉了吧!你以為你黃山包場子了啊?我們沒理她,直接去站好位置,三下五除二,咔嚓兩張走人!
遠遠地,我就看到了這個山脊特別之處,上面多像一頭烏龜!一問,果然這處景點就叫鰲魚馱金龜,俺這眼力不錯吧!
只是爬到這時,兩位美女都已經氣喘吁吁,她們感覺越來越吃力了,都有點不想爬了,我就一直鼓勵她們,奮勇攀登吧!
鰲魚背上,景色仍然美麗,只是感覺大同小異。
對面白球處,是我們剛剛登過光明頂,白球是氣象臺。
蓮花峰是黃山最高峰,我們鼓足勇氣,登了上去。這裡的照片,絕大多數都在她們的相機裡。峰頂位置狹小,都在爭先恐後地跟蓮花峰三個字照相,我只是給兩位美女照了一下,就趕緊離開了這擁擠的地方。
拐下蓮花峰,趕緊給文字控留張影。從蓮花峰上下來,山勢險峻,感覺膝蓋開始作痛,但還是堅持吧!到了最著名的迎客松,看到的全是人擠人,排隊照相的熙熙攘攘,得了,不在這照了!
該下山了,是坐纜車呢,還是爬下去呢?一看時間還早,兩位美女經過短暫猶豫,決定走下去!殘酷的考驗開始了!多年來,每天早晨打球,看人家又是護膝又是護腕又是束腰,然後是全套複雜的準備動作,我就想至於嗎?於是,每天到那我都是直接上場開打,而且我的好勝心決定每場球都是激烈的戰鬥,六年過去了,幾年前突然感覺下山膝蓋不行了,人家告訴說是半月板損傷!四年前爬華山時,也是上山沒啥事兒,下山一步一步倒了下來。黃山與華山無法相比,可這回下山比華山那次還要吃力!幾乎是寸步難行,每一個臺階對我都是殘酷的折磨!而那個小美女,則有了用武之地,幾乎是連蹦帶跳地往下跑!另一個美女倒也善解人意,一直跟在我身邊,慢慢往下挪。回頭望望自己這一步一步下來,真的是不容易!

下山來,膝蓋已經徹底不行了!幾乎無法挪步!趕上了四點的車,四個小時回到合肥。

第二次去黃山,就在去年端午節之後,這回跟媳婦看到黃山雲海。

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黃山雲海的美,還是直接上圖吧!

黃山的美,必須得親眼所見,置身在那雲海裡,就像置身在仙境裡。

因為沒看夠黃山的美,而且兩次都沒登上天都峰,因此,我們期待還有機會第三次去登黃山。



謝謝小編,你這個問題問到我心坎上。印象深刻的事總令人難忘;未做完的事總想去完成。尤其是去黃山,這個千千萬萬人一生都想去一次的中國十大旅遊景點之一——黃山。我去年11月中旬有半個公休假期,便決定自由行到自已心儀已久的婺源——黃山——千島湖一線去旅遊。欣賞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的大部分景點後便直乘高鐵到黃山市。令我驚喜和滿意的是黃山市的旅遊轉乘中心的運作和服務水平。下了高鐵,我便在轉乘中心旅遊服務大廳預定了我在黃山排雲賓館的住宿。之後乘坐中心的客車到湯口鎮轉乘中心附近的旅館住下。準備第二天的登山之行。

1:我入住的旅館很大,館內不時有各地的遊客進出。但大多是在這裡住宿一晚準備
第二天登黃山的旅客。館內設有某旅行社的接待人員,不厭其煩地向問詢的遊客介紹登黃山的線路和注意事項。並收集、登記參團遊黃山遊客的證件和手續。我自已以自由行拍攝為主,所以不便選擇跟團。所以準備第二天登黃山的一些物品後便在旅館住下。
2:第二天八時許,也由旅館附近的轉乘中心購票後直奔黃山雲谷寺索道方向,秋天的黃山景區,沿線很多樹木一片片的金黃。從索道入口到白鵝嶺約十分鐘左右。攬車下面,溝壑叢深,樹林片片,高大的黃山山峰一座座地映入眼簾。很不巧,天公不作美,這天黃山遇上陰天。
3:我上黃山,主要是以拍攝視頻為主,天氣不好,影響了效果。別無選擇,但還是堅持拍下去。
將近傍晚,行到了原先訂下房間的排雲賓館,住下了。一路的黃山奇松、怪石美景使我累並快樂著。黃山北海景區 是黃山景區的腹地,在光明頂與始信峰、獅子峰、白鵝峰之間,東連雲谷景區,南接玉屏景區,北近松谷景區。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開闊地帶,面積1316公頃。北海景區以峰為體,彙集了峰、石、矼、塢、臺和松、雲奇景,以偉、奇、險、幻為特色,天工的奇妙佈局,琉璃色彩變幻,構成一幅幅偉、奇、幻、險的天然畫卷,是黃山的風景窗。獅子峰、清涼臺、猴子觀海、仙人背寶、夢筆生花、飛來石、十八羅漢朝南海等令遊人目不暇接。

4:太累了,耽誤了第二天到賓館附近山上觀日出。那就直奔西海大峽谷吧。

因谷中有白雲溪,又稱“白雲谷”。此谷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飛來石,對面的排雲亭、丹霞峰、松林峰和左前方的九龍峰、雲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圍成的空間。早上九至十點,陽光照射大峽谷,真是拍攝的理想時間。


5:由於下山的時間緊,手機也沒有電,光明頂、玉屏景區都沒有光顧。行走黃山間歷途的風景真是太美了。很多都沒有拍攝下來。所以在山上我就想,下次再準備充分,在黃山上多遊幾天,不再辜負黃山的美景。回來之後,總結這次黃山之行,我覺得不太滿意。所以我決定在不遠的將來,再第二次登黃山。雖然相距遙遠,對於我來說,去了一次還想去第二次的地方,那就是——黃山!


神州霞旅


我是去年四月一日日上的黃山,頭天夜裡山上下了小雨,早春的山頂還有冬天的景象,松樹林還有冰掛和霧凇,景色很美。 據說黃山一年有二百多天是陰雨天,山下晴天,山上下雨是常事,但我們似乎很幸運,這一天都沒下雨,能見度也越來越好,終於沒能看見傳說中的黃山雲海,有點遺憾。

如果有機會,我還會上黃山,再去就多在山上待幾天,跟團出來時間較緊,很多景點沒去,比如石猴觀海,西海大峽谷等等,還有沒能在山上寫生,也比較遺憾。黃山是每一個山水畫家心中的聖地,對黃山的嚮往是發自內心的,這裡是大自然的奇蹟,是上帝留下的盆景,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有機會我還會來的。



鄞粵強


黃山在我們老徽州人的心中無疑就是聖地。第一次去那,都是二十多年以前了。那時自己還在一個小小的國營林場上班,也許是那年效益不錯吧,領導決定帶大家出去旅遊,於是就有了這麼一次難忘的黃山之行。


記得那天我們大清早三點鐘不到就出發了,車子到黃山腳底,天還沒大亮。黃山,對我們天天都呆在山裡的人來說,肯定不是很神秘,我好像就是衝著那“迎客松”去的。我們先是到了始信峰,看到那些奇峰怪石,還有那遠處大片鬱鬱蔥蔥的松樹,我真的開始相信“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了。

終於看到你了,我的“迎客松”!她就在懸崖邊上靜靜地、安詳地等待著。老遠就看到她偉岸的樣子,現在回想起來依然忍不住激動萬分。或許是因為從小就在香菸盒上經常看到她,突然,她真的出現在你眼前了,心裡感覺一是很親切,二是又覺得不像是真的,因為她那高大的形象早就烙印在腦海裡了。



我們就一天的行程。下山時,我和另外一個同事是健步如飛,我們幾乎是小跑著下山的。看著那些老婆婆爬著下山,我們心裡就想笑。題主問,黃山去過一次,還想不想去第二次?我琢磨著大多數人肯定都會期盼著再去的。你說呢?


詩畫人生相約篁嶺


想去。三十多年已去過了六次。

83年5月1日,第一次去黃山旅遊。

從南京坐了約9個小時綠皮火車,在屯溪下車,又去長途汽車站乘大巴到達南門。買了雨衣,柺杖,便徒步直插天都峰。雲海在天都峰上漂逸,時而戲弄山峰翠松。在遊客頭頂雅興蕩著鞦韆。

下鯽魚背,過一線天,登光明頂,馬不停蹄,傍晚到達北海。

第二天清晨四點,又出現在夢筆生花景點觀看日出。上午,硬是連續下了半天台階,來到翡翠池。游完泳,吃午飯,又上了半天時間臺階,攀登到北海。



連續兩天大體力消耗,雙腿發飄,拄著柺杖,拖著鞋行走。

站在湯口大門,回頭望望山上,發誓再也不來黃山,花錢買罪受了。


幾年過去了,黃山歸來不看嶽,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幾年前在黃山所經歷的一切,又勾起再去黃山的念頭。回想奇松,怪石,雲海翻騰等美景誘惑,又和夥伴再爬了黃山。


雲中賞雲


黃山是個去了之後還想再去地方。黃山是個很神奇的地方,去過黃山之後再去別的地方遊玩,總會不自覺的以黃山作為參照物來衡量眼前的景色。


黃山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把雄偉壯觀與婉約秀麗兩種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觀完美無瑕地結合在了一起,使人印象深刻,令人終身難忘。天都峰的大氣磅礴,蓮花峰的峰迴路轉,飛來石的不可思議,妙筆生花的神來之筆,迎客松的渾然天成,只有當你身臨其境,才會發現它的美無處不在,才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個體之渺小,不得不由衷的欽佩和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魅力。或許這就是吸引徐霞客再遊黃山的緣故所在吧。

黃山的神奇在於一年四季皆美景,美在無窮無盡的變化之中。




春天:萬物復甦,松枝吐翠,鳥語花香,生機勃勃。夏天:青山翠綠,華蓋遮陽,雲霧繚繞,泉水叮咚。秋天:青松、蒼石、紅楓、秋菊,宛如一幅幅油畫,令人陶醉。冬天:銀裝素裹,溫泉、霧松、冰掛構成一幅幅北國風光畫面,聖潔無暇。


野草鮮花


黃山我已經去過三次了,每一次給我的感受都不同。因為黃山很大,一次不可能都走完,所以每次去都能看到不同的東西,領略到不同的風景,感覺特別好。而且黃山每一個季節去給你的感受也會不一樣。所以我還打算再去黃山。

第一次去黃山是冬天,剛好下過雪,上山的路上還有不少積雪有些溼滑,所以費了很大的勁才爬上去。但是當你站在黃山之巔,一覽縱山小時,那種被驚豔的感受,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是歷歷在目。

在山上住了一晚,第二天還非常幸運的看到了日出,那種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據說黃山上多陰雨天,能看到日出也是需要有非常好的運氣哦。

這是第二次上黃山,剛好是個大晴天,這一次看到的又是不同於前面的所見。奇石、怪松,處處都是風景。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的美只有你親眼見過才能體會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寒殘一葉


不想去了,該玩的,看的都差不多了,去年玩的風景很美,三天兩晚,光明頂住了一晚準備早上看日出🌄,運氣不錯看到日出了,人好多啊,早上四點半就起來了站地方呀,就是爬山累,過幾年再說吧!


一帆風順8268186502885


黃山是我想一去再去的地方,一年四季景不同。😘😘😘😘😘


沉睡de小五郎


自1995年4月以來,已經五次去黃山了,黃山確是讓人百看不厭的地方,今後肯定還會再去的。對於未去想去黃山的朋友,給幾個建議:一是儘量避開節假日,節假日期間上黃山的人太多,吃住也貴多了;二是注意搜索“黃山風景區”的天氣預報,只搜黃山,會有“黃山市”、“黃山區”和“黃山風景區”之分,幾處相距都在五六十公里的;三是儘量提前做好攻略,想玩哪些地方,一天或是兩天的行程等,這就要看各人的喜好了,不同的攻略有不同的路徑,比如上山可以選擇步行,可以選擇索道,索道也有3條的。我去年去時就專為天都峰而去,今年9月份去時重點就是玩西海大峽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