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梁山唯一倖存的五虎將是誰?

用戶58517379999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首先,梁山上有一個馬軍五虎將的一個稱謂,按照梁山座次排序依次為: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

時間截止到征討方臘南歸之前,倖存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呼延灼。以下我簡單介紹以下五人的結局。

唯一倖存並且戰功赫赫的大將“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來頭很大,是北宋開國元勳呼延讚的嫡系子孫。在高俅的舉薦之下,呼延灼領兵來梁山剿匪,呼延灼用連環馬連敗梁山各路兵馬。

後來,梁山為了擊破呼延灼請來了徐寧。徐寧的鉤鐮槍果然破了呼延灼的連環馬。之後,呼延灼單槍匹馬逃到青州,青州知府讓他帶人攻打桃花山、二龍山。梁山泊人馬趕到桃花山、二龍山救援,用計把呼延灼活捉,呼延灼在宋江的勸導下歸順梁山。

梁山全夥受招安後,呼延灼持續參與了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全過程,曾力擒遼帥兀顏光之子兀顏延壽,平南歸京後被授予御營指揮使,每日隨駕操練。後領大軍,破金國四太子金兀朮,出軍殺至淮西陣亡殉國。

鬱悶無奈,一生從未如意的“豹子頭”林沖

林沖的武藝高強,《水滸傳》用了多處筆墨來渲染,不過更讓我們記憶猶新的是林沖困頓無奈的一生。只因為高衙內想要霸佔自己的妻子,林沖就一路受欺壓,被陷害,甚至險些命喪於曾經兄弟的手中。

即便是來到了梁山,還要受到王倫的白眼,一直無法受到重用。即便是宋江上臺之後,林沖除了帶兵打仗,也鮮有開懷歡笑的時光。

在征討江浙一帶方臘率領的起義軍勝利後,林沖得了中風,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養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後病故。

將門之後,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大刀”關勝

關勝據說是關羽的後人,同樣的面若重棗,目似朗星,同樣的青龍偃月刀。他便彷彿是關勝再世。

關勝本來的身份是蒲東的巡檢,後為了解決梁山問題,被蔡太師調往梁山泊攻打宋江。關勝一人大戰林沖、秦明兩人。後用計擒住張順、阮小七。宋江不能取勝。呼延灼用假投降的辦法引關勝兵馬進入宋江的大寨,被撓掛鉤拖下馬鞍活捉。

在宋江的感召之下,關勝投降了梁山。之後的梁山戰役中,關勝隨宋江出征,衝鋒陷陣,在掃田虎、平王慶過程中屢立戰功;徵方臘戰常州刀斬方臘手下名將錢振鵬,多次和南離大將軍石寶交戰,最終在烏龍嶺逼他自殺。

關勝在徵方臘功成之後,受封為授大名府正兵馬總管,一度深得軍心,眾皆欽伏。一日,操練軍馬回來,因大醉失腳落馬,得病身亡。

性情暴躁,有勇無謀的“霹靂火”秦明

秦明武藝超群,本是青州兵馬指揮統領,在聽說同僚花榮謀反之後,即刻帶兵平叛,結果秦明同花榮鬥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折兵損將後,秦明掉入陷坑被捉,秦明不肯歸順梁山,仍要回青州。

結果梁山計策之下,青州官府中了離間計,殺掉了秦明的妻子,秦明無家可歸。花榮更是用計斷了秦明的退路,無奈之下,秦明投降了宋江。

梁山受朝廷招安後,秦明跟隨宋江出征大遼,掃平田虎,剿滅王慶,憑手中狼牙棒,戰場交鋒,屢立戰功,從未折了梁山的銳氣。

平定方臘的過程中,在睦州城下與方臘之侄、少年勇將方傑陣前交鋒,不分勝敗,不料方傑副將杜微暗放飛刀,秦明躲閃不及,被方傑趁勢一戟刺於馬下,血染沙場而亡。

品行惡劣,結局慘烈的“雙槍將”董平

五虎將裡,董平排名最末,評價最末,主要不是因為武藝,而是他的人品,他殺父奪女,無惡不作,這是他的標籤。

攻打方臘時,董平在盧俊義帳下攻打獨松關,被炮火傷了左臂,和厲天閏、張韜交戰時,為救張清,被張韜一刀,剁成兩段。同周通、張清先後陣亡。


原創碼字著實不易,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歡迎跟我一起讀詩書,學歷史。點個贊,就像是跟我擊個掌。


魚包同學


我個人感覺,這個所謂的唯一不準確,要加上合適的條件。

梁山上的五虎將一般指馬軍五虎將,分別是

排名第五位:“天勇星-大刀-關勝”

排名第六位:“天雄星-豹子頭-林沖”

排名第七位:“天猛星-霹靂火-秦明”

排名第八位:“天威星-雙鞭-呼延灼”

排名第十五位:“天立星-雙槍將-董平”

在梁山108將受到朝廷招安後,他們相繼經歷了破遼國,討田虎,徵王慶

三次大的戰役,都倖存了下來。

而在經歷徵方臘後,只有關勝,林沖和呼延灼倖存。

秦明在徵方臘時遇到了方臘手下的青年將領方傑,在與其交手中開始時不分勝負。後來,方傑手下的偏將杜微見狀放出暗器“飛刀”,飛向秦明,秦明此時只顧躲飛刀,卻沒顧上方傑,在這個間隙,被方傑一戟刺死。

董平在徵方臘攻打獨松關戰役第一天時被火炮傷及左臂,董平年輕氣盛,急於報仇。拉上自己的“鐵哥們兒”——沒羽箭張清,瞞著盧俊義私自出戰,出戰時還舍長就短,不騎馬,卻步戰,結果在作戰時被獨松關守將厲天閏手下偏將張韜一刀砍為兩段,而其“鐵哥們兒”張清也不幸陣亡。

而剛徵完方臘不長時間,林沖就中風了,留武松照料,連班師回朝見皇帝的機會都沒有了。武松照料了半年,林沖就去世了。

這樣,五虎將中真正回朝的只有關勝和呼延灼了,倆人均得到了封賞。

而關勝回朝後被封為大名府的兵馬都監,某一日酒醉,上馬後摔下落馬,不久就去世了。

五虎將中只有呼延灼活得壽命最長。呼延灼在徵完方臘回朝後被授予御營指揮使。甚至,在清朝人錢彩的小說《說岳全傳》中都提及了他,書中說他在保駕當時的皇帝宋高宗趙構時與金兀朮完顏宗弼交戰,因其年邁氣衰,敵不過金兀朮,最終被金兀朮斬於馬下。

所以,在徵完方臘時五虎將倖存了三人:關勝,林沖和呼延灼。

而最終,只倖存了一人——呼延灼。


大連的雜家


當然是呼延灼

為什麼呼延灼碩果僅存

為什麼呼延灼最終會成為梁山五虎將中碩果僅存者呢?因為老呼是五虎將中最有心計的一個同志,為什麼這麼說呢?細聽在下款款道來。

呼延灼原本是汝寧郡的都統制,相當於現在地級市軍分區的司令員,因為他頗有心計,所以雖身在地方,卻一直心繫中央。更重要的是,老呼同志和國防部長高俅長期保持著密切聯繫,並且一直在期待著這條藤蔓能夠開花結果,給他帶來好運。

終於,機會來了!

高部長的弟弟,高唐州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市長)高廉同志在和梁山軍交火時不幸殉職了。消息傳到首都,高部長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當然是從宋江們的角度而言的,對於呼延灼來說,應該是:高部長很生氣,後果很喜人,因為在高俅的大力推薦之下,他從一個地級幹部搖身一變成了中央剿匪軍的總司令,順利走上了仕途的高位。

 這時,呼延灼的心計又一次發揮了作用。

 呼同志委婉地向高部長提出了要求:“此三路馬步軍兵,都是訓練精熟之士,人強馬壯,不必殿帥憂慮。但恐衣甲未全,只怕誤了日期,取罪不便,乞恩相寬限。”,高俅一則為兄弟報仇心切,二則呼延灼的一聲聲“恩相”撓得他的胳肢窩相當舒坦,就大大方方地慷了一次趙皇爺的慨:“你三人(指呼延灼和兩個副將韓滔彭玘)可就京師甲仗庫內,不拘數目,任意選揀衣甲盔刀,關領前去。務要軍馬整齊,好與對敵。”

  既然高部長點了頭,呼延灼就可以大刀闊斧,毫無顧忌地裝備自己的部隊了,他“領了鈞旨,帶人往甲仗庫關支”,“選訖鐵甲三千副,熟皮馬甲五千副,銅鐵頭盔三千頂,長槍二千根,滾刀一千把,弓箭不計其數,火炮鐵炮五百餘架,都裝載上車。”高俅這次也真是豁出了老本,大兵臨出發前,他又調來三千匹好馬,賞賜給三個將軍大批綾羅綢緞,就連小兵子也都得了賞。

 這一番折騰下來,呼延灼的部下就成了銅牆鐵壁,刀槍不入,大宋第一的現代化裝甲軍了。呼延灼想當然的以為他的軍隊天下無敵,所向披靡,大破梁山賊寇易如反掌,不在話下了,而事實也正在朝他的設想發展。

  在和梁山軍第一次交戰時,呼延灼的鐵甲軍就給了對方一個下馬威,嚇得敵軍不敢近前,嚇得宋江連忙鳴金收兵。

 呼延灼雖然打了勝仗,卻還覺得不夠過癮,他又有了新主意,“教三千匹馬軍,做一排擺著,每三十匹一連,卻把鐵環連鎖;但遇敵軍,遠用箭射,近則使槍,直衝入去;三千連環馬軍,分作一百隊鎖定;五千步軍,在後策應。”換句話說,他把曹操當年鐵索連船的“妙計”用在了鐵甲馬軍上。你別說,這連環馬軍還真厲害,一場大戰下來,把梁山軍打的亂七八糟,稀里嘩啦,一敗塗地。

   宋江在吃了第二個下馬威之後,採取了堅壁清野,閉門不出的“縮頭烏龜”政策,呼延灼則動起心計想出了應對的招數。在他的請求下,高部長派來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盛世第一炮手轟天雷凌振。呼延灼一見神炮手,大喜過望,連忙下令:“娘西皮,給我打,狠狠地打”,凌專家下車伊始就發射了三顆炮彈,一顆正中梁山軍的小水寨。這第三個下馬威把宋江們“盡皆失色”。

  誰曾想,呼延灼還沒來得及給凌振同志擺酒慶功,這位專家就中了吳用晁蓋的誘敵之計,被擒上山,而且很快改正歸邪,認賊作友了(這當然是呼延灼當時的觀點),噩耗傳來,呼延灼方知自個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卻也只有罵孃的份兒了。

  不久,水泊梁山從京城搬來了善使鉤鐮槍(這可是連環馬的天敵)的金槍手徐寧,並且訓練出了一支“鉤鐮槍連”,專門割連環馬的馬蹄子。這下,老呼的鐵甲連環馬可就慘了,那真叫腹背受敵,上頭有凌振的炮彈隨時招呼,下邊有徐寧的鉤鐮槍偷偷襲擊,想跑都沒處跑,更糟的是,一匹連環馬倒了,一條鐵鏈上的其餘九匹絕對肯定不可能不跟著遭殃,一時間,馬蹄亂飛,傷兵遍地,曾經不可一世的鐵甲連環馬以慘敗告終。

  對於呼延灼來說,真是“成也連環,敗也連環”,好在他造化大,撿了一條命出來。累累如喪家之犬的呼延灼“千里走單騎”,一個人跑到青州來找他的老關係——青州知府慕容延達,想著先借助青州兵戴罪立功,然後走老關係的妹妹慕容貴妃的門子恢復往日的風光。

  誰曾想,人算不如天算,還沒立功,倒先連人帶馬掉進了吳用軍師挖下的陷馬坑。宋江來勸降了,呼延灼左思右想,猶豫不決,既不像之前的彭玘、凌振、韓滔那麼痛快,也不像之後的關勝那麼豪爽,可是算計來算計去,他覺得也只有上山這條路可走了。

  呼延灼這麼一個有心計的同志,最終竟然落草為寇了,這正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前程。

   梁山當然和官場時迥然不同的,老呼的心計幾乎沒了用武之處,但還是有一次顯示的機會。

   關勝帶兵攻打梁山時,宋江派呼延灼去詐降,他成功地把關勝帶進了埋伏圈,圓滿完成了領導交給的光榮任務。之所以派老呼去忽悠關勝,一是因為他上山前的地位和關勝相當,而是因為他有心計,會作秀。

  討平方臘之後,呼延灼得到了一個既顯赫又重要的職位——御營兵馬指揮使,大體相當於首都衛戍部隊司令員,看來我們都非常討厭的高俅對呼延灼真的很不錯,由此可見老呼心計有多深。

  雖然說了這麼多呼延灼的心計,諸位也不要認定他不是個好同志,其實,老呼應該是一個圓而不滑,狡而不詐的人,否則,他後來也就不會以年老之軀戰死在抗金前線了。

答疑人:今日頭條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憶江南

憶江南,歷史學者。原名張恆濤。已在《青年文摘》,《意林》,《百家講壇》,《北京青年報》,《齊魯晚報紙》,《揚子晚報》等報刊發表作品十餘萬字,作品收入《歷史開卷有疑》、《歷史的傷口》、《歷史江湖》、《並非“史”無對證》等書。代表作《歷史老師沒教過的歷史》1、2、3部暢銷不斷,第四部即將出版。


夜狼文史工作室


就宋徽宗宣和年間而言,當時倖存的應該就是呼延灼。梁山泊五虎上將其餘四位關勝,林沖,秦明,董平都死了。只有呼延灼平方臘後平安返回,後來年齡大了回到家鄉。曾在宋高宗時救過高宗趙構,與金兀朮交鋒時被兀朮所殺。金兀朮曾感嘆說這位要不是年紀大了,自己真不是對手,這說明呼延灼當年確實武藝十分高強。


流譽後


關勝和呼延灼都存活下來了啊。


老呂的體壇新論點


呼延灼 可惜在岳飛傳裡面打了個醬油就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