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说“对一个人而言中考比高考难且关键”,真是这样的吗?为什么?

醉心创作


作为常年带毕业班的老师来说,这句话是我经常告诫鼓励学生的,中考确实比高考难而且关键,只所以这么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考是学生人生当中最大的一次分流,基本在精神面貌和文化层次上层次已定。

中考升入高中的几率仅占不到50%,而这50%还包括有近30%的学生进入非重点高中学习,甚至有些地区远远达不到这个几率的比比皆是。所以说,曾经都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曾经的目标一致,中考一过,一半的同学为了上大学而战,而另一半的学生则为了成为实用型操作型人才而战。

虽然最终都要回归工作,但学历层次基本决定了大家的工作环境和层次,也许一开始某些大学生的工资还不如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挣得多,但是大学生的上升空间永远比初中起点的学历要大得多。

另外,初中起点的学历和高中起点的学历,在精神层面和对人对事的认知上是有很大差距的,即他们之间的人生观、世界观、世界观有很大不同,这也决定了你交往的人的层次,一个大学生,就算不是一本,和初中起点的人很难话题一致。

二、初中起点的操作型人才对自己的人生定位较低,而高中起点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人生定位较高。

初中起点的实用操作型人才往往满足于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怕吃苦,往往靠力气、技术、靠吃苦耐劳挣钱。而且很多大中型企事业对初中起点的人才关闭了大门,没有机会谈何理想?

高中起点的人往往因经历了高考、大学的情趣培养,视野更开阔,无论他们有多少真才实学,都有着很高的理想,希望干出一番事业来,而社会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他们去尝试、施展自己的才智,有更多更高的机会去把握。

所以说,初中起点的人和高中起点的人步入社会后对自己的定位和社会提供的起点本身就是不一样的。

三、初中起点的人和高中起点的人因起点不同,对未来的选择亦不同。

初中起点的人和高中起点的人,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也必将影响着他们对自己未来的一切看法和选择,比如工作,婚姻、孩子的教育等等,都会受影响。

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也算桃李满天下,据我观察,凡是初中起点的人,大多重复和父辈一样的生活,大多不会远离自己的家乡,顶多在自己家乡附近的小城镇谋生活,婚姻和孩子教育重复着和他们一样的经历和命运。

而高中起点的学生,无论考取什么样的大学,即使是个专科也少有人回到家乡,特别是男生,大多在大城市寻找工作和发展机会,每次和他们聊天都能感到他们的踌躇满志,即使有人过得艰难有人过得顺心,但是他们的思想高度远远脱离了父辈的束缚。我相信他们这一代的抗争也许是艰难的,甚至还比不上初中起点的人过得舒服,但我相信他们的下一代一定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上升。

所以,人总要把目光放远一点,一个家庭的兴与衰,从来不是一代人努力的结果,下一代的人总要踩着上一代的肩膀走上去。我认为这是中考比高考重要的最主要的原因。

当然也不排除个例,初中起点成功的人有之,高中起点的人失败的亦有之,但都几率很小。以上个人浅见,不知大家会不会认同呢?


指尖教育帝国


笔者带初三20年,从教师来看,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1、每年高考录取率远高于中考录取率。2017年全国高考考生940万,录取了700万,大学录取率为74.46%。而总录取率更高,总录取率第一的是首次新高考的浙江,录取率高达93.79%,而录取率最低的是东,只有81%。而以同年武汉市中考为例,初中毕业生6.44万,高中招生3.49万,占比仅占54%。由此可见,考高中比考大学难。

2、初中阶段孩子基础参差不齐,而进入高中的都经过了中考的筛选,基础都相差不大。一位初中成绩较差的孩子要考取高中难上加难,而一位进去了高中的成绩较差的孩子进大学要容易的多。



3、教育机制高中比大学学得多。目前大学容易进也容易出,很多人在大学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而学习最丰厚最充实的阶段在高中阶段。初中倘若中考成绩不好,进不了高中,人生最充实的阶段就没有经历,实在是人生的缺憾。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说中考比高考更难,也更为关键!你同意吗?


文轩阁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因为目前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一本率差别极大,重点城市的哪些重点高中一本率都在90%以上,也就是说,你考进这些高中后,基本上已经算是半只脚迈进哪些985和211大学的校门了,而要是进了普通高中,就算是重点班,也得排在前列才有希望到一本线。

中考内升入高中的人数大约占初中占人数的50%-60%,其中能进到重点高中的在10%左右。这样算的话,重点高中录取率也就5%-6%,肯定是等于高考的一本率的。

至于考试难度还真不好说,因为考试难度和录取率其实没有必然联系,就算考试简单,提高分数线一样可以达到筛选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