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焦慮、壓抑易肝鬱,你肝鬱了嗎?中醫解鬱有妙招

一、到底什麼是肝鬱

經常看中醫的人有時候能聽到醫生給自己診斷為“肝氣鬱結”,自己卻一頭霧水,難道是肝臟出了問題?可是體檢明明顯示正常啊。在這裡,我們來向大家解釋一下——中醫所謂的肝氣鬱結證,並非西醫檢查肝功能、肝膽B超等結果一定顯示異常,而主要是指中醫理論中肝主疏洩的功能異常。

焦慮、壓抑易肝鬱,你肝鬱了嗎?中醫解鬱有妙招

什麼叫“肝主疏洩”呢?《素問•靈蘭秘典論》中寫道,“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臟就好比人體中的將軍,他要做出謀慮、派遣軍隊去到該去的地方。也就是說生理狀態下,肝臟主管我們人體氣、血、精、津液等的疏洩。我們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條暢、情志精神的調節、氣血的正常運行、男子排精、女子月經的正常等等都有賴於肝臟功能的正常。我們知道將軍的性格一定是沉穩從容、直率果決的,不喜歡被約束壓制,這也就是我們說的“肝喜條達而惡抑鬱”。當我們情緒壓抑、過分焦慮時,就彷彿把將軍關押在囚籠中一樣,自然而然它的條達之性無法伸展,就成了病理狀態下的肝氣鬱結證。

肝氣鬱結證是最初起、最基本的證型,可能是一次著急、生氣,或一時的考試焦慮等而引起的一過性的病理狀態,經過放鬆、減壓、休息可以較快緩解。但長期的工作精神壓力大而不得舒展時,就會發展成為肝鬱化火證、氣滯血瘀證、肝鬱脾虛證等。

焦慮、壓抑易肝鬱,你肝鬱了嗎?中醫解鬱有妙招

二、肝鬱系證臨床表現

《靈樞·經脈》中這樣描繪肝經循行路線“肝足厥陰之脈……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於督脈會於巔”,肝氣鬱結時肝經所過之處都可能會出現其相應的病理變化。如男子陰部脹痛、睪丸墜脹,兩側近大腿根部小腹脹痛,胃部、兩側脅肋部脹痛,胸悶,目眩口乾,頭頂部疼痛。總的來說,往往以脹痛、竄痛為主,伴有心情悵悶不舒、連連唉聲嘆氣,常常因情緒原因誘發,這樣的人我們一看大抵可以判斷是肝氣鬱結證。

但臨床上我們經常發現,由於性格、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很多患者情緒壓力不是一時之事,而是長年累月、反反覆覆,又加之自己平日不注意心理情緒的調控與對症治療,臨床上屢屢見到以下證型:

焦慮、壓抑易肝鬱,你肝鬱了嗎?中醫解鬱有妙招

1、肝鬱化火證。這樣的患者可以表現出兩目、咽喉赤痛,發熱汗出,心煩易怒,喜食冷飲,舌紅苔薄黃等。這是肝氣鬱結日久化火導致的,除了有脹痛見症外,還明顯伴有上火等一系列熱證。

2、氣滯血瘀證。這類患者可以表現出刺痛、痛處固定不移、夜間痛甚,月經色深有塊,舌質暗,有瘀斑瘀點。這是肝氣鬱結日久化火導致的,除了有脹痛見症外,還可見有瘀血等病理產物。

3、肝鬱脾虛證。肝屬木,脾屬土,當肝氣被鬱時,肝木便會橫逆乘犯脾土,從而表現出兩脅脹悶不舒,食慾不振,食後腹脹,腹痛便溏,倦怠乏力,舌淡胖有齒痕等等。

焦慮、壓抑易肝鬱,你肝鬱了嗎?中醫解鬱有妙招

三、疏肝解鬱有妙招

著名醫家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指出“女子以肝為先天”。是由於女子的經、帶、胎、產都與血有密切關係,且女子較男子更易情緒不穩定,易肝鬱。中醫藥物治療對於肝氣鬱結系列證的改善有著確切的療效,當然也有一些非藥物療法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

1、雙手交叉上舉

站立或坐立位,雙手自腹前交叉上託,至胸部翻掌上舉,重複10次。與健身氣功八段錦第一式“雙手託天理三焦”同,可以拔伸腰背,提拉胸腹,有很好的調節全身氣機的作用。

2、擴胸

站立或坐立位,雙手屈肘彎曲抬至與肩齊平,做擴展運動10次。有很好的寬胸理氣作用。

3、叩膻中

膻中穴位於人體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中點。可以用手指指腹點按或用指節叩擊,反覆10次。可寬胸順氣。

4、摩脅肋

雙手從人體前正中線沿兩側肋骨分推至體側,反覆10次。可緩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部不適等。

5、長噓氣

站立或坐立位。先深吸氣,然後邊呼氣便念噓字,直至吐氣結束,重複10次。可舒調肝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