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2017 年初,華為開始清退 34 歲以上員工的傳聞甚囂塵上;2017 年末,中興 42 歲研發負責人被離職後墜樓身亡。今年4 月份,美國老牌科技公司 IBM 被爆出,從 2013 年以來,已經靜靜裁了超過 2 萬名 40 歲以上員工......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關於大齡程序員的發展問題絕對是程序員話題討論榜單上的「定海神針」之一,無論是剛工作的程序員還是比較資深的程序員,對於所謂的「中年危機」都十分警惕和關心。

很多在這個年齡的程序員會擔心自己的將來,擔心會掉隊被年輕人迎頭趕上,擔心精力和體力會被行業所淘汰。

不要才 40 歲就真覺得自己學不動了,其實是你犯懶了,“大齡”、“青春飯”、“中年危機”等這些只是你給自己找的藉口而已。

既然入了坑,就要做好不斷學習的思想準備,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下面讓我們先來看兩個勵志故事。

“全球最高齡程序員”,83 歲老奶奶的勵志編程路

全球最高齡程序員是一位日本 83 歲的老婆婆若宮正子,她自學電腦 23 年,並且小有成就。前段時間,她來到了西安高新軟件園進行訪問交流。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人都說老年是古稀之年,這時候的人大多過著退休生活,每天悠閒度日,頤養天年。然而人到了這個年紀真的就沒所作為了嗎?也不盡然。

若宮正子,高中學歷,曾就職於三菱銀行,60 歲退休。在這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退休後在家照顧自己的母親期間,自學了電腦。

這位 83 歲的老奶奶用親身經歷證明了,老年人不光能玩轉手機、App,還有本事自己做遊戲。而且這位老奶奶證明這一點只用了 6 個月。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2017 年,在她 82 歲時,她開發了一款叫做“hinadan”的遊戲,這款 App 2017 年 2 月在蘋果商店上市,自從一年前首次亮相以來,該應用在蘋果應用商店獲得了近 5 顆星的好評,在全球範圍內約有 5.3 萬次的下載。若宮正子還曾受邀出席蘋果公司全球開發者大會。

5 月 15 日,在西安高新產業園,她用自己的智能手機向大家展示了這款 App。“3 月 3 日是日本的女兒節,在這一天,父母會為女兒在階梯上擺上穿和服的娃娃,為孩子祈福,你看,大家在四層臺階上按正確位置擺上 12 個娃娃。一旦位置正確,就會響起鼓聲。”

若宮正子說,老年人做事比較慢,所以這款遊戲節奏比較慢,設計簡單,“老人的手指比較乾燥,這個遊戲不用滑動,點擊就行。”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她說學習蘋果開發語言 Swift,開發遊戲 App,是因為“現在的手機遊戲都是給年輕人玩的,老人們也開始用智能手機,但沒有他們的遊戲”。

在採訪現場,若宮正子還用手提筆記本展示了她用 Excel 設計的花紋。

“若宮正子設計花紋,從來不是先把圖畫在紙上,而是腦子裡一邊想一邊設計。” 若宮正子的隨行翻譯李女士說,她開發的這些,不知不覺就推廣了日本的傳統文化,她還想在海外推行這套方法。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據隨行的協會同事講,若宮正子在自己家開了電腦課程,讓老年人朋友來家裡一起聊與電腦有關的話題,教他們怎樣使用電腦。

若宮正子說,一開始她什麼都不懂,學著設置一些自定義,她花了 3 個月,讓電腦在她早起後給她發一條信息,顯示“正子醬,早上好”,這讓她第一次感到設計的樂趣。

後來,她與懂電腦的人交流,聯繫電腦製造廠家,慢慢琢磨,開發軟件漸漸變成了自己的愛好。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83 歲高齡的若宮正子很清瘦,乾乾淨淨,嘴唇上塗著粉色的口紅,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她揹著的揹包,足有一塊磚頭那麼重,很難想象 83 歲的她揹著它漂洋過海。她打開隨身帶的手提筆記本時,動作非常嫻熟。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除了編程的愛好,就是全世界旅行。”隨行的同事說,若宮正子是獨身主義者,朋友對於她很重要,她喜歡與人交流,與社會同步,她飲食作息很規律,身體沒有啥毛病。

下面我們看看記者對“全球最高齡程序員”若宮正子的專訪。

記者:您退休之後年齡也大了,為啥想起學電腦?

若宮正子:我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人,喜歡與人交流,退休後在家裡待著,就想著學會用互聯網後,可以繼續與人交流。

記者:很多中國老太太的愛好是跳廣場舞,您怎麼看?您除了電腦,還有什麼業餘愛好?

若宮正子:我覺得中國的老人很少關注自身的價值。除了電腦,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全世界旅行。

記者:現在很多老年人都在用智能手機,但很多功能都不會用,您對老年人有什麼建議?怎樣快速掌握智能手機的功能?

若宮正子:有權威研究顯示,與社會有溝通、經常參與社會活動的人會長命百歲。建議老年人多用互聯網,用智能手機時,一開始不要目標太大,從小功能開始學習,比如微信,先學會用微信溝通,慢慢就都會了。

記者:您在開發電腦應用軟件方面有什麼計劃?

若宮正子:我打算繼續開發,讓老年人和年輕人在編程方面交流起來,為了開發軟件,需要用到數學基礎知識,我現在正在學習三角函數。

記者:都說您是全球最勵志的老婆婆,您怎麼看待這個評價?

若宮正子:感謝大家給我這麼高的評價,我希望大家一起學習,我們有一個老年人交流社團,經常分享自己在電腦上設計的產品。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與年齡沒關係,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人總歸都有一死,不如不斷嘗試,萬一失敗了,也不過是浪費了一點時間和金錢而已。即使一直在重複失敗也會有成長。”

——若宮正子

是不是覺得,跟老奶奶比起來,我們還足夠年輕呢?看到她的故事,你會發現年齡永遠都不是問題!繼續看下一個。

日本老爺爺堅持 17 年用 Excel 作畫

說起辦公軟件 Excel,不少人可能同小編一樣,談及色變。想想公式、表格頭都大了,今天要介紹的這位老爺爺竟然可以用其作畫,簡直是大寫的“喪心病狂”!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這位傳奇人物就是堀內辰男,今年已經 77 歲了,在日本長野生活。大爺可以說是大器晚成,做了幾十年工程師,60 歲退休後閒在家裡,這可憋壞了停不下來的爺爺。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他並沒有像其他老年人一樣,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適合接受新鮮事物。他一直想找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於是,他想起自己熱愛了一輩子,卻從未有過交集的畫畫。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滿腔熱血的找到了一家學習日本傳統畫的培訓班,但是學習需要投入的資金,難倒了生活並不算寬裕的他。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畫紙,畫板,顏料,畫筆,所有材料都是消耗品,把這個當做愛好是一件很花錢的事情,最後只得放棄了。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他不死心的問年輕人:“有沒有什麼不花錢的地方可以畫畫呢?”年輕人想了想說,“要不您在電腦上試試吧,Word 和 Excel 都能畫畫。”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回家就迫不及待打開電腦,Word 和 Excel 都嘗試過之後,他發現 Excel 有表格、工具多,更適合作畫。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從那天起,他開始刻苦學習之前從沒用過的 Excel。摸清楚每一個功能鍵之後,他開始研究起如何作畫。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一點一點描繪,一次一次修改,單元格越細密,輪廓線就越精準,這比他想的難得多,但是好在老人家覺得樂在其中。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從這些早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一點一滴的進步,越來越精細。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情,他參加了藝術展覽。可是大家只是驚訝於退休老人和 Excel 作畫這兩點,並沒有人被作品驚豔到。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日本想來是一個追求精益求精的民族,這下也勾起他必須要把這件事做精的決心。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他開始挑戰更有難度的畫,加圖層,調整透明度......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再用噴墨機打印出來,更直觀的發現問題,再重新在電腦上調整。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他描繪心中的風景,細膩柔和,情感豐富。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密密麻麻的線段,沒有一條是複製的。放大看來不難發現,它們都有自己的靈性。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要完成這樣一幅畫,短則幾個月,多則半年之久。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他說:“畫畫,就是用筆創造出一個世界。”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如今,他的作品一經亮相,就會迎來一群人驚歎,用 Excel 還能畫的如此驚豔。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後來他參加了“Excel 自動圖形藝術大賽”,不出所料老人家一舉奪冠。作品被“群馬美術館”收藏。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為了供人學習繪畫,老人家還把自己的 Excel 畫法,上傳網絡,免費學習。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之後,為了帶動更多在家無聊的老人,他開了一所美術班,教退休老人用 Excel 作畫。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這個 77 歲的老人,用 17 年的堅持,讓原本平淡的一生,變得更加燦爛。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不是空談。每一天都是新鮮又獨一無二的,為什麼要把生活過得千篇一律呢?

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要去做,而不是頂著一個幌子,看起來很努力。別把困難看的太難,更別把低估自己當作理所應當。

無論你現在是多麼風華正茂,青春洋溢,終有成熟、老去的那天。

但是,人的身體可以變老,人的精神面貌、心態卻真的可以“歸來仍是少年”,只要你心不老,保持著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心和進取心,眼光和狀態就會不同。

IT 人永遠不老?做夢!老程序員價值何在?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了大齡程序員的職場前景成了一個社會焦點話題,從最近的 IBM 裁員 40 歲以上的員工,到前不久的中興員工墜樓慘劇,再聯想起更早的華為 35 歲辭退事件,我很想在這裡聊幾句。

大齡程序員沒有出路,真的如此嗎?

首先,你要對資本的殘酷性有一定認識,很早就要有心理準備。

一些公司當它需要你的時候,鼓吹“公司就是你的家”,你可要明白這是忽悠,別真的信了——哪裡有這回事?公司不是你的家,如果需要,它可以隨時裁掉你,解除僱傭關係,毫不留情。

人力與資本之間,實質是合作關係。既然是合作,當然可以一拍兩散。心裡不把公司當成家,把它當作隨時可以走開的工作場所,你就不會真的無法忍受、想不開了。

但是,這跟工作要認真敬業並不矛盾,人可以很職業很負責,工作做的很好。真要到最後一刻,屬於自己的利益要積極爭取,實在沒辦法也不要太計較身外之物,人要豁達。

為什麼要“清理老程序員”?有公司管理、成本方面的原因。同樣的事情,如果新人比老人好用又便宜,沒家庭負擔,加班不要錢,幹活勁頭兒還足,你是老闆你咋做?很明顯的選擇嘛。

換個角度說,你在做什麼以至於讓自己可以輕易被取代呢?

當然,如果是公司經營困難或者全行業出了問題,那個是另外一回事,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通信行業就有點類似“基礎設施”的味道。基礎設施做完了,除了維護、更新還需要人力,建設大軍們就得等下一波技術進步的浪潮了。

但是信息化社會的應用需求卻不是。應用需求千變萬化,深入企業應用,使用 IT 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整合進入生活、提高生活品質,IT 行業還會有很長的發展時間。

另外還有一個背景因素:社會分工的水平,也就是產業發展的程度作為背景,決定了個體職業的前景。

從經濟學角度看,社會專業化分工止於邊際交易成本。說白了,如果請人幹不如自己幹,那就不會再細分工作了。

歐美社會因為制度優勢/科技優勢,可以把分工發展的很細,專業化程度很高,反之也推動了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作為程序開發人員,可以做到年紀很大,只要足夠優秀沒問題!

著名的 StackOverflow 網站有過統計,其站內 40 歲以上的經驗豐富、水平高超的開發者大有人在,非常活躍。

國內行麼?困難。國內的 IT 業發展水平決定了,大量的工作都是技術含量較低的普通應用開發,一套系統,增刪改查,會騎自行車就可以了,要什麼開寶馬的司機?

你看看有多少重要的開源項目,特別是基礎應用項目,都是國外資深開發者發起的?!

國內大量公司是拿來用就好,能給出點反饋,提交點代碼就算不錯了。因為我們沒多少時間也沒什麼耐心參與開發,甚至覺得經濟上划不來。

既然不需要做那麼複雜的工作,簡單開發應用就好,那還要“資深的開發者”幹什麼呢?

所以這裡缺乏職業深化分工的土壤,以至於限制了程序員的職業生涯,反過來也制約了國內的開發水準。

不過,近些年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參與基礎性系統開發的重要性。

一些大公司開始自己研製適合自己需求特性的,但是也能通用的產品。比如,阿里巴巴做了數據庫/分佈式中間件等一系列產品的開發和開源推廣。

這些地方,特別需要高級開發人員,因為沒有深厚的積累以及高超的開發能力,根本就玩不轉。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即便是成年人,認真的學習仍然可以獲得神經元的有效連接 ——形成記憶和技能。

所以不要才 40 歲就真覺得自己學不動了,其實是你犯懶了。

IT 研發這行,知識更新飛快,如果你指望拿以前學的東西吃老本走下去,從不想著刷新知識儲備和技能,真的是很危險的行為。

突然某一天,你的知識派不上用場,職業上再也不需要你,那真的沒什麼可說的了,只能怪你自己。

我們怎麼辦?問題的實質,是如何在職業生涯中,保持好足夠的競爭力,以及給自己增加其他選擇的機會。

提升學習的能力。要懂得研究學習方法。優秀的學習方法,可以讓你的學習能力,長時間保持在高峰,學會新把戲也不是新狗才能辦到,老狗也能做到,並不是多費力的事情。

人年紀變大,記憶力會不如青年時代,但是因為經驗增加,理解力卻提升了,此消彼長。

如果可以,多學些領域之外的東西,擴展知識面,特別是人文類。懂人遠比懂機器更重要,更有價值。

以精神、體力透支為代價無法走的長遠。

你拼不過小年輕的,也沒必要比這個,拼體力你沒有優勢,優秀老碼農的價值,不僅在於技術深度,更突出體現在技術組合/選型上。搞過的東西多了,有創造力的人會形成直覺。

解決某些問題,用什麼辦法好,什麼技術組合起來最合適,直覺上就有了主張。

甚至還能用別人想不到的角度去處理需求,這種能力很珍貴的,也很有價值。

爭取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專家才有良好的直覺,才能用直覺工作,專家難以替代。

有時候,你工作的領域,深度是不夠的,很容易幹個 2-3 年就到底了,摸的很透徹。

那麼這就是比較危險的地方。新人在有經驗的老手帶領下,甚至熟悉的更快,自然要替代你了。

那就想辦法換個更有深度有價值的領域,研究到非常深入的水平。如果你現在貪圖省心省力、輕鬆愉快,那後面自然是費神費力、緊張焦慮。容易的道路越走越困難,困難的道路越走越容易。

如何判斷領域的價值?

看看是不是“強勢知識”。所謂的“強勢知識”,就是它的認知進步、革新,能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好處,而眼下確實有產生突破、擴大應用的情勢,大家都很熱切需要的東西。

此外,它還有比較大的難度,以至於學會用好,非朝夕之功。有時候它是行業的熱門,有時候也不一定,因為有炒作的成分,自行判斷吧。

別亂花錢,要有點風險意識。有太多太多年輕的時候拿著高工資,不知積累,到處玩樂,到處瞎買,胡亂買入高風險資產,胡亂買股票的人了。你確實是給經濟繁榮做了自己的貢獻,但是也埋下了未來的隱患。

人重要的是學會剋制自己,約束自己的慾望。適度娛樂理所應當,沒家底的月光揮霍不可取。

世界急劇變化,未來高度不確定,很難說得清。連繫統架構設計都留冗餘手段以防不測,何況人類。

手裡留下適度的儲備用來緩衝,是很必要的。

年齡真到了職場上難以應聘的數字,你對自己的積累和技能有底氣麼?

你堅信自己有能力做些有利於社會、能解決人類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嗎?有底氣跟人合作也行。

如果你甘當職場上的螺絲釘,就不要怪自己在突然的變化面前不知所措。

願各位朋友都能在職業生涯中,不斷追求新的人生境界,獲取新的人生價值,讓自己的人生把握著主動的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