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現場
找工作,什麼時候最痛苦,很好的一份工作卻去不了,然而去不了的原因不是自己能力不到家,而是年齡超了標,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呀!這就好比有錢花不出去一樣,難受至極。說起招聘,我們公司似乎從一開始就有這麼一條規定,從來不會招聘年齡在35歲以上的員工,這到底是為什麼?終於在一次談話中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三十而立,應該說三十歲的人應該是黃金時期,應該都需要才對呀,為什麼會有所限制呢,因為在很多公司領導眼中,三十歲往上,技術可能很好,經驗也很豐富,但是也是做事投機取巧,耍滑頭的時候,工作時能偷懶就偷懶,給周圍年輕人帶來的都是負能量。
時間是把殺豬刀,誰也熬不過時間,三十多歲看上去不大,但是在身體、精力、思維等各方面都不如以前了,工作激情也少了,繼而效率會低,所帶來的一系列反應都是公司領導所不想看到的。
為什麼很多公司喜歡年輕人,一方面是有活力、有激情不說,更重要的是工資不高呀,而人到了三十幾歲,在職場中摸爬滾打了數十載,經驗有、技術有,這就是人家的資本呀,工資開的太高,如果說公司的發展並不是很需要這種有多少經驗的人,普通年輕人就可以的話,那麼公司是不會拿著錢往外砸的。
年齡越大,經驗越多,有的員工會認為公司缺了自己不行,感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領導也不敢怎麼樣,容易憑他的優勢給公司帶來管理上的障礙,再加上現在企業領導人越來越年輕,對於比自己大的員工確實不好管理,說吧感覺不合適,不說吧又不行,就這樣還不如不用年齡大的。
其實這只是一種現象而已,並不是特別普遍,每個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規章制度,做員工的按照制度辦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一些我們也干預不了。最好自己就好。
上啥班,幫助你在職場裡做得更好。歡迎小夥伴們關注上啥班微信公眾號,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App
不同的職業對於年齡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同時年齡也需要和能力相匹配。因此,我們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會根據我們的崗位需求設計年齡的範圍,然後對能力進行考察。
就好像我現在就職於一家互聯網企業,在互聯網企業中,員工的平均年齡只有26歲左右,35歲以上的員工真的算是大齡職工了。
但是,我們就一定不會招聘35歲以上的員工嗎?
也不一定,在面試的時候,HR還有相應的面試官就會根據能力來判斷是否會將面試者留下。
如果一個35歲的面試者,他的能力評估下來,和一個26歲的面試者能力相同,期望的待遇相同的話,作為面試官的我,肯定會傾向於留下26歲的面試者。
因為,26歲的面試者還有很多的可塑性,並且發展潛力更大。但是35歲的面試者,能力評估和26歲的面試者相差不多,那說明這位35歲的面試者學習能力較差,9年的時間差但是沒有形成能力的差距。
可能很多人會說,35歲的面試者的經驗豐富啊。其實,在互聯網行業中,經驗是和學習的能力成正比的,由於技術的發展很快,如果沒有非常好的學習能力,那麼自己掌握的就會是已經落後的經驗,這些經驗就不一定會對自己的成長有利,反而會制約自己的思想,所以,很多時候,經驗不那麼多的年輕人,反而更加敢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互聯網公司,年齡結構那麼年輕化。
很多的企業也是非常願意招聘一些有豐富經驗的從業者的。
例如:金融行業。
我認識一些的做投融資和資本運作的前輩,他們的年齡都不小了,可能40歲都算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年紀了。
真正的做出成績的人,差不多年齡都偏大,有的將近60了,還是十分的活躍的,這其實是和他們的工作性質有關的。
因為金融行業的經驗積累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做金融對於人脈的需求也是比較高的,這個對於草根互聯網來說,有根本的區別,以至於年齡就不是非常重要了。
因此,35歲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個轉折點,我們只要充實自己,讓自己的能力能夠支撐自己未來的發展,就不會遇到職業的瓶頸。
會技術的葛大爺
看到有些人對35態度極其排斥,真是進水了!一個人的職業黃金期就是在35-45,這個時期職業方向明確,結婚生子居多有養家餬口的責任,做事穩重忠誠可靠,並且處人處事經驗豐富。為什麼還強調年輕呢?什麼時代了還靠剝削廉價剩餘價值求生存?這種企業不值得信賴依託。
張東6923
根據我的觀察,大於35歲的求職者,招聘還是不招聘,這不是絕對的,主要看公司領導層的平均年齡。一個公司領導層的平均年齡大於35歲,在招聘中不會拒絕35歲以上的求職者,相反,如果一個公司領導層的平均年齡低於35歲,招聘中一般都會拒絕35歲以上的求職者。我個人分析如下:
年齡是劃分人群的一個自然分類標準,這個標準在每一個人的大腦中是與與生俱來的。日常的社交生活中,有一個場景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不妨腦補下,總有人會直接或間接詢問對方的年齡,不管是有意問的,還是無意問的,其都是在有意識的把對方進行歸類,年輕還年老。如果與其同類,就有點找到知音的感覺,會有聊不完的共同話題。若屬於不同的年齡段,就會有瞬間的尷尬,接下來的會話可能持續不了多久就結束了。不在同一人群,交集少,這是年齡的天然排斥作用,也就是代溝吧。不妨留意下身邊,有零零後稱呼九零後阿姨、叔叔的,那35歲以上的還不得叫爺爺哪。
在一個平均年齡小於35歲的公司裡,有一個大於35歲的職員,會有什麼樣的情形呢,首先會被稱為叔叔級的,就意味著擁有的知識、技能、經驗都是過時的,學習能力也不會強,沒有優勢,就算是能力不比年輕人差,也只是當一個另類看待,工作上會被有意或無意的忽視掉。
基於以上分析,科技企業、公司職員平均年齡趨於年輕化,35歲就算是大齡了,可能面臨著裁員了,招聘就更難了。在傳統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相對說還不算低,35歲不算大。畢竟傳統行業主要是35歲以上的人在傳承,新興科技企業是因年輕人而興起,求職中要根據個人年齡選擇企業、公司,減少求職中的35歲尷尬。歡迎關注春雨來早頭號。
財經小韭
堅決不招聘35歲以上的員工,原因有以下幾點:
1- 人的精力過了35歲以後,精力水平會直線下降,醫學上發現, 成年人的精力水平在30歲以後是逐年下降的。人的大腦裡有一個組織,叫海馬體,它負責我們的短期記憶,過了30歲以後,每隔一年,海馬體要萎縮0.5%,這是為什麼很多人上了年紀記憶力就衰退的原因。
2- 和年輕人比起來,生活壓力更大,薪資待遇要求更高,而實際工作中,並沒有年輕人的積極性,沒有加班精神,或者說是沒法加班。公司在人力資源成本的控制上,就決定了不會去聘用35歲以上的員工。
3- 所謂的工作經驗和資歷,在很多時候並不是與時俱進的,也不符合現在更新迭代的時代速度,反而在工作中成為創新的障礙,而且經驗告訴我們,這些大齡還在找工作的人,所謂的工作經驗不過是把第一年的工作經驗,反覆的用了十幾年而已,陳規陋習的用了十幾年而已。
4- 顏值當道的時代,油膩的大叔和大齡女,已經開始變得不符合很多公司的用人標準了。
很抱歉,我這樣直白,我自己今年38歲了。我也是油膩的中年人。
SuperYang
我們單位是國企,基本不會考慮35歲以上的,為什麼不要歲數大的。
1.歲數大的行為習慣已經基本定型,學習能力略顯不足,不如年輕人,可塑性強,可以培養出一批忠於企業的中堅力量。
2.就如題主所說,這個歲數已經有自己的人脈,有自己的經驗,很多單位的制度肯定和你不一樣,想要改變很難,單位不可能給你能麼多時間,慢慢適應,慢慢改變。
3.到了35歲,人的體力開始從巔峰下坡了,而且人也開始辦事穩重,不如年輕人有衝勁,很多時候單位喜歡有衝勁的人,尤其是一線!
4.到了這個歲數基本上都是拉家帶口的,對於薪資較為斤斤計較,單位一般不喜歡把工資看那麼重的員工,反正我們單位喜歡和工人不談工資談理想。
5.再說了都35了,怎麼會突然失業,單位會考慮你跳槽的可能性很高,擔心用工不穩定。
但是也不是所有單位都不喜歡,也有很多好機會的,只是說了我們單位的情況,希望題主早日找到好工作。
芸芸百姓
培養?都是給別人培養吧(國企除外)。又不是招幹粗活的和搞互聯網的,35以後才是能力,閱歷,經驗,技術,見識等的頂峰時期。從培養成本核算和業績增長上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招工人或前臺或助理可以選年輕的。
哪個沒佔用
如果整個團隊平均年齡比較低,會考慮代溝的存在。對於大企業,國企等,年齡限制的是薪酬,3000一月的新人可以做的活,就沒必要花一萬去請一個大牛。並且也存在年輕人可塑性強的事實,容易跟上企業文化。年近不惑之年的感觸。
同名的真多
這個年紀的員工只有一個渠道就是公司主動聘請的,無業應聘的一般不要;兩個原因:一、如果能力強這個年紀應該幹出成績了,一般單位是不放開的;仍然出來找工作說明能力有問題。二、這個年紀的員工思維定勢,對公司沒有歸屬感難管理,再說估計跳槽也跳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