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人民幣貶值到來,想要獲得海外身份還需儘早規劃

近日,央行宣佈了年內的第三次“定向降準”,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等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今天,

投資移民專家為大家分析人民幣貶值對投資人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您對移民感興趣,快速獲取移民方案。

人民幣貶值到來,想要獲得海外身份還需儘早規劃

6月以來,人民幣在持續貶值中

但降準也無疑會加大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儘管這在央行可控範圍之內,對流動性也會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自3月下旬貿易摩擦升級以來,人民幣匯率從6.27貶值到現在的6.49,貶值幅度已達3.5%。有分析認為,在美聯儲加息之時,央行並未跟進加息,轉而降準,也說明人民幣匯率在央行決策中的重要性顯著下降,人民幣貶值在所難免。

國內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實際利率上行和金融監管對資金來源的掣肘,導致投資增速下行過快,需要貨幣政策保持一定的靈活性以進行對沖,因此降準與匯率貶值的“組合拳”是當前形勢下的較好對策。而機構分析,央行下半年可能仍會有1-2次定向降準,人民幣匯率則有破7的可能。

 遠超市場預期:資金釋放與全面降準相當

此次定向降準是對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具體落實。從6月20日國務院的部署,到6月24日央行的落實,再到7月5日定向降準措施的正式實施,此次定向降準的政策“落地週期”遠遠短於過往,而7000億元的資金釋放遠超年內前兩次降準的規模和市場預期。由此可以看出此次定向降準的不同尋常。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4月更側重置換MLF、對沖貨幣回籠完全不同,在央行這次的降準通知裡,包括外資行在內的各類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都下調了0.5個百分點。因此,不少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降準名為結構性降準,實為全面降準,7000億元的資金,也與一次全面降準釋放流動性相當。

轉向中性偏寬:人民幣貶值壓力暴增

降準之後,貨幣政策怎麼走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此前央行一直強調,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然而,此次定向降準已讓貨幣政策走向實質中性偏寬。這有利於緩解實體經濟資金面供給緊張的狀態,把整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投資移民專家建議各位海外投資人,無論在海外配置資產還是通過投資獲得海外身份,都應該趁人民幣貶值之前儘早規劃。一旦人民幣下行通道被打開,換得同樣美金的投資款就會需要更多的“軟妹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