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收藏:奶奶拿出一對傳家寶,抵孫兒的10萬彩禮,孫媳悄悄拿去鑑定

收藏:奶奶拿出一對傳家寶,抵孫兒的10萬彩禮,孫媳悄悄拿去鑑定

河北邯鄲的姑娘韓小妞準備和男朋友結婚,根據當地習俗,女方母親非要10萬彩禮。男方家裡困難,拿不出這麼多現金,情急之下,男方的奶奶拿出了珍藏多年祖傳的一對金耳環,送給了韓小妞,說你拿回家讓你媽媽看行不行。

收藏:奶奶拿出一對傳家寶,抵孫兒的10萬彩禮,孫媳悄悄拿去鑑定

小妞媽這個人是老思想,認為如果這10萬塊錢彩禮不給的話,也就是說對方不重視自己的閨女,就不能結婚。韓小妞本人的意思是能結婚的,只要兩個人在一起相處得好,感覺要彩禮是在賣閨女似的。但韓小妞處在中間也沒辦法,只得拿著這對金耳環請專家鑑定一下。韓小妞的心理預期價格就是10萬,也希望這對耳環能完成媽媽的願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收藏:奶奶拿出一對傳家寶,抵孫兒的10萬彩禮,孫媳悄悄拿去鑑定

耳環是耳飾的一種,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只是到了宋元明清的時候又特別的流行起來。在明代,耳飾分兩類,一類叫耳環,一類叫耳墜。耳環有細細長長的可以穿戴到耳朵上的鉤,明代人稱之為腳。耳墜就不一樣了,耳墜是一個圓形的環,上面穿綴了一些可以晃盪的飾物,掛在女子的耳朵上往裡一捏,圓環就合攏了,和耳朵看上去渾然一體,輕輕顫動風情萬種。

收藏:奶奶拿出一對傳家寶,抵孫兒的10萬彩禮,孫媳悄悄拿去鑑定

韓小妞的這一對耳環,是一個葫蘆做成了一個瓜稜形的耳環,上面細細長長彎彎的的這個腳,在今天女性看來有點兒太誇張了,但當時它就是這個樣,這是一個時代的工藝特徵和一種審美。

根據考古資料和館藏的一些書畫當中的實物進行對比考證,專家認為,這對耳環應該是和那種盛裝的頭面配合著穿戴,要有很高身份地位的人才能用,如皇后貴妃高官的命婦,因此它的級別是相當高的。根據對這對耳環的造型,工藝來判斷,專家的鑑定結論為:這是一對明代早期的葫蘆瓜稜形金耳環的真品,專家估價為5萬元。

收藏:奶奶拿出一對傳家寶,抵孫兒的10萬彩禮,孫媳悄悄拿去鑑定

明 葫蘆瓜稜形耳環

雖然沒有達到韓小妞回家給媽媽交差的價位,但專家認為這一類貴金屬的古代飾品,它的經濟價值一定沒有它的歷史文化價值高。不管怎樣,奶奶把這樣貴重的傳家寶傳給韓小妞,葫蘆更多的代表了很好的寓意,希望能夠子孫滿堂幸福快樂,這份真心才是難能可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