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智能產業成為科技創新重要標誌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智能產業成為科技創新重要標誌

當前,世界正處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交匯點上。科學技術在廣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斷創新,特別是以信息、生命、納米、材料等科技為基礎的系統集成創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驅動著經濟社會發展。隨著信息化、工業化不斷融合,以機器人科技為代表的智能產業蓬勃興起,成為現時代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標誌。

——《致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賀信》(2015年11月20日),《人民日報》2015年11月24日

學習札記

人工智能是未來信息革命的發展方向,也已成為諸多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創業投資的熱門方向。很多科技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爭相佈局,向移動智能終端、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飛機、智能醫療診斷、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領域聚焦。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進一步推動關聯技術和新興科技、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新一輪的信息技術革命成為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新支點。

目前,國際巨頭在人工智能技術上還沒有完全形成壟斷。我國完全有可能利用市場需求優勢、用戶數據優勢等,搶佔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制高點,掌握主動權。當前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在後深度學習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首先,人工智能將與神經科學和腦科學深度接觸,進而發展出新的深度學習模型。目前的深度學習,只接觸了人類大腦一些非常簡單的機制,就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而人腦還有大量豐富的內容有待挖掘;其次,人工智能的核心在於知識驅動和數據驅動,未來應該把兩者結合起來。把以上兩方面的基礎工作做好,人工智能將會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迎來下一個春天。

——張鈸

張鈸,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教學和研究。

融會貫通

當今世界正處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交匯點上,以機器人科技為代表的智能產業蓬勃興起,成為現時代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標誌。近年來,美國《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歐盟SPARC民用機器人研發計劃、“中國製造2025”、日本《機器人新戰略》等紛紛出臺,不少國家將機器人納入國家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機器人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背景下各國產業競爭的焦點。

對於曾經依靠密集勞動力走向世界的中國製造業,如今,機器人正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助力之一。自2013年開始,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還存在明顯差距:關鍵零部件受制於人,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高端產品質量、可靠性差距較大,標準、檢測認證體系不健全等。

十九大報告在強調製造強國建設的問題時,特別提出要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十三五”時期,我國製造業將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與之緊密相連的機器人產業也將迎來黃金髮展期。中國機器人產業要健康快速發展,需要政府層面和企業層面的“雙向合力”。政府要通過重大科技專項、智能製造專項等途徑支持核心關鍵技術研發,並做好機器人檢測標準制定等公共服務;企業則要以市場為導向,找準用戶“痛點”,推出切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中央已經明確將機器人列為“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我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要順勢而為,借政策的春風,集中力量,努力攻克技術難關,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上去,並且儘可能多地佔領國內外市場。

(本報記者王晨緋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18-07-10 第1版要聞)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智能产业成为科技创新重要标志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智能产业成为科技创新重要标志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