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持續發揮“紅坳精神” 交出土整滿意答卷

持續發揮“紅坳精神” 交出土整滿意答卷

鳳凰辦事處開展聯合行動共20次,已完成建築物拆遷任務6.94萬平方米,任務完成率77%。

持續發揮“紅坳精神” 交出土整滿意答卷

自2018年第一季度光明新區召開查違減存量暨土地整備大比武行動部署會以來,鳳凰辦事處堅持貫徹落實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有關查違減存土整大比武的工作部署要求,持續發揮“紅坳精神”,把土地整備作為鳳凰辦事處的“一把手工程”,查違減存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持續推進查違減存量暨土地整備大比武工作。

實幹出成效。據統計,截至目前,鳳凰辦事處開展聯合行動共20次,已完成建築物拆遷任務6.94萬平方米,任務完成率77%,已整備土地面積307.89萬平方米,任務完成率156%,總共簽訂協議36份。

土整成績 以新方法新舉措 紮實推進“大比武”

上半年以來,鳳凰辦事處以新方法新舉措確保土地整備大比武工作紮實推進,謀求減存量成績穩步提升。

據統計,截至6月底,45個土地整備大比武項目中5個已完成移交入庫工作,19個已完成簽約正在清場移交入庫,已完成簽約項目佔比53.33%;完成“減存量”拆遷建築面積6.94萬平方米,目標完成率76.69%;土地整備面積已完成307.89萬平方米,目標完成率156.10%;簽訂補償協議36份;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召開協調會議次數35次;開展聯合行動20次。

  • 擬選4地塊作為產業用地

在連片產業用地方面,鳳凰辦事處積極響應新區號召,提前佈局,按照鳳凰黨工委、辦事處工作部署,鳳凰辦事處在新區率先成立連片產業用地整備項目前期專班工作組,並自我加壓,在新區整備至少一塊連片產業地塊的基礎上,申請鳳凰牛場附近地塊(FH01/02)、塘尾恆富市場地塊(FH-TW03和FH-TW04)、甲子塘-塘家地塊(FHC-02)等四個地塊作為產業用地擬選地塊,並提前聘請專業服務機構。目前已完成上述擬選地塊基礎情況摸查工作,土地整備中心對具備條件的地塊開展土地整備工作,辦理相應的移交入庫手續,為產業用地落定打下堅實基礎。

下一步,鳳凰辦事處將同服務機構對全面摸底調查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對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剖析。結合項目實際,通過開展政策體系、政策適應性分析及實施可行性進行對比分析,確定最終實施方式。在前述調查、研究工作基礎上,分別編制各地塊成果報告,並定期與各社區溝通,及時完善,保證產業用地項目順利落地。

  • 以硬作風啃下土整硬骨頭

在土地整備項目方面,鳳凰辦事處以“紅坳精神”為引領先鋒,同辦事處各部門、各中心、各社區上下一心,統一思想,埋頭苦幹,以硬作風、硬措施啃下硬骨頭,解決了困擾多年的斷頭路問題,圓滿完成東明大道(南光高速-松白路)100%簽約工作,目前東明大道(南光高速-松白路)東段已經完成清場工作,西段已具備清場條件;完成科發路(十二號路-塘明路)項目94.44%(目前僅1戶未簽約)的房屋徵收工作,清場工作正緊鑼密鼓持續進行;完成高新園區市政工程配套項目簽約工作,並已全部移交施工。

此外,科顯路(光僑路-長鳳路)市政工程項目也迎來節節勝利,聯合鳳凰執法隊、社區幹部和聯防部門組織力量協力完成和諧清拆任務,該項目佔地面積119670.3平方米,永久性建築物13077.36平方米,臨時性建築面積3176.63平方米。系列清拆工作將持續推進,全力為土地整備項目、市政道路項目建設做好清場工作,為“四城兩區”“智慧城市”“綠色光明”未來建設拋磚引玉。

在鳳凰黨工委、辦事處周密部署下,精準施策,紅坳村整村搬遷安置房周邊鳳新路市政工程、長圳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鵝頸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鵝頸水庫擴容區等已妥善移交有關部門驗收入庫;同觀路(東長路-科發路)、外環高速公路(鳳凰段)、高新園區鵝徑西路(光僑路-長鳳路)市政工程及部分科發路(十二號路-塘明路)已完成施工面移交;原城市化轉地預留23個地塊、光明高新西產業地塊、日東電工地塊北側市政道路及其配套工程等項目正在辦理移交入庫手續。

總結經驗 多次召開協調會議 明確部署工作舉措

自2018年第一季度光明新區召開查違減存量暨土地整備大比武行動部署會以來,鳳凰辦事處立即成立了查違減存量暨土地整備大比武行動分指揮部,由鳳凰辦事處主要負責人擔任總指揮。

截至目前,鳳凰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召開協調會議次數達到35次,多次協調連片產業用地、科發路、東坑社區土地整備及治水提質等項目,並對項目存在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明確相關工作舉措,為項目順利推進指明工作方向。

  • 部門聯動 全方位推進土整

通過土地整備大比武,全辦事處動員、全員參與、全力推進辦事處土地整備工作,提高土地整備工作意識,調動積極性,強化執行。鳳凰辦事處分指揮部辦公室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統籌確定土地整備大比武項目,協調各職能部門協助土地整備中心開展徵收補償等工作。

鳳凰辦事處各單位高度重視土地整備大比武工作,各職能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聯動配合土地整備中心開展土地整備工作,主要負責人親自負責,安排制定人員具體落實協助事宜。涉及重大緊急項目,各職能部門須派駐專職人員駐點項目現場,解決所涉事項,確保協同聯動工作取得成效。

  • 完善機制 加強規範化建設

上半年以來,鳳凰土地整備中心一方面努力完善自身機構機制,形成內業組、辦公室、政策法規組三輛馬車並駕齊驅的組織架構,全力為外業組工作保駕護航;另一方面通過每天上午九點的項目問題難點彙報會,分析解決各外業組存在的疑難雜症,提供政策諮詢和解決思路。

此外,鳳凰土地整備中心還形成以監理、督導、會計、審計、法務、辦事處諮詢顧問為主體的一整套嚴密的土地整備工作審核制度,嚴把土地整備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確保補償決策公開透明,工作程序合法合規。

人物訪談 鳳凰黨工委書記陳佩群:全面壓實責任 延續“紅坳精神”

今年上半年,鳳凰辦事處按照新區土地整備大比武行動的安排部署,繼續發揚“紅坳土整精神”,全面壓實責任,掛圖作戰,倒排工期,45個土整項目目前已移交入庫5個,簽約正清場移交入庫19個,佔比53.33%;“減存量”拆遷建築面積6.12萬平方米,剛性目標完成67.62%;土整面積剛性任務完成307.89萬平方米,剛性目標完成156.10%;簽訂補償協議36份。

部門聯動,匯聚合力。辦事處各部門單位和社區全員參與,埋頭苦幹,聚力攻堅。成立鳳凰“大比武”臨時黨支部,黨員幹部以身作則、衝鋒在前,社區“兩委”幹部發揮屬地優勢,主動做好轄區群眾的思想工作,配合補償協商簽約等工作有序開展。

快速釋疑,重點突破。對於政策外延之外的異議和疑難個案加強督辦,限時辦結。秉承補償政策和標準“公開、統一、透明”原則,“一把尺子量到底”化繁為簡,通過宣傳政策最大限度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有諾必行,取信於民,樹立政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規範先行,依法依規。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引進服務機構,藉助“外腦”解決土地整備技術難題,確保法律服務涵蓋土地整備全過程。形成以監理、督導、會計、審計、法務為主體的一整套審核制度,確保補償決策公開透明,程序合法合規。

下半年,鳳凰土整任務依然繁重,將進一步壓實責任、對錶對標,掛圖上陣,採取硬的舉措,發揚硬的作風,全面完成拓展空間硬任務,為促進光明新區實現“四城兩區”奮鬥目標貢獻力量。

  • 鳳凰土地整備中心主任黎志文:加強土地整備規範化建設

在大比武工作中,我主要有三點感悟:一是想為鳳凰土整中心這支隊伍點贊打氣。很多時候我們都面臨重大緊急的任務,比如之前的紅坳整村搬遷、外環高速、治水提質等項目,有些多次新增地塊,有些涉及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土整中心工作人員接到任務就是幹,面對問題毫不退縮,即使放棄休息時間也要完成任務。這種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的精神確實值得鼓掌;二是加強土地整備規範化建設。規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崗位設置、人員配置、工作程序、工作標準,學習規範化流程,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照單抓藥,補齊自身短板,達到提速提效的目的,並建立相應的內部協調和溝通機制,確保了內部流程順暢。三是辦事處各部門團結作戰,形成了合力,尤其是充分發揮了社區基層力量,有時候土整工作人員無法做通業主思想工作,通過社區往往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

當然,下半年工作任務仍然很重,我們將繼續發揚“紅坳精神”,汲取成功經驗,全力推動土地整備項目,確保完成新區部署的土地整備大比武工作任務。

  • 科顯路項目業主曾先生:以實際行動支持土地整備

房屋徵收拆遷工作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是一件涉及面廣、量大、工作千頭萬緒的難事。

土整工作人員涉及業主徵收補償的每個環節都有跟進、有落實、有回應,簽訂協議後補償款都會及時打到業主提供的個人銀行賬號。土整工作人員會專門提醒業主進行確認,他們用真誠的態度、細緻的服務打動了很多業主,儘管補償方案價格不高,但考慮到光明新區美好的未來,我們都大力支持和配合,完成相應的簽約工作。

我印象中記憶猶新的是紅坳整村搬遷和外環高速公路項目,圓滿實現整村陽光公開透明和諧搬遷,對鳳凰社區所有村民來說是重要里程碑之一。我們鳳凰社區股份公司,積極響應市、新區工作部署,動員全體工作人員全線參與到紅坳整村搬遷項目中來,為紅坳整村搬遷工作平穩、和諧、有序推進提供了支持。在外環高速公路項目土地整備徵收過程中,公司也全力配合土地整備工作,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積極協調、約談相關股民(業主),做好思想溝通工作。

未來,我們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區土整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寶安日報記者 李軍濤

通訊員 餘巍巍 周汝鈺 張睿穎 餘勇

攝影:記者 盧正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