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用错一字就要赔付百万元?企业小心误入字体侵权的雷区

用错一字就要赔付百万元?企业小心误入字体侵权的雷区

文 | 维小正

近日,“汉仪字库字体侵权被索赔150万”的案件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称,汉仪科印在小米、魅族、OPPO、vivo、金立、乐视六大手机平台上发布销售的名为“汉仪新蒂怦然心动体”、“汉仪新蒂冰淇淋之恋”和“天使之吻”三种字体,与北京子盟科技公司的“新蒂下午茶体”、“新蒂泡芙体”字形重合,涉嫌侵犯其字体版权。子盟科技已将汉仪科印诉至法院,索赔金额达150余万。

该案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小小字体的版权费居然有这么高?

字体版权非小事,阿里、宝洁也曾踩进雷区

近几年字体版权纠纷案层出不穷,踩到雷区被告上法庭的名企不在少数。仅北大方正公司旗下字体,就在版权江湖上掀起浪花无数:

2007年,北大方正起诉美国暴雪娱乐《魔兽世界》侵犯方正字库著作权,索赔金额高达4.08亿元;

2008年,宝洁洗发水“飘柔”因使用 “方正粗倩简体”设计“飘柔”两字被北大方正起诉索赔50万元。

2016年,不少淘宝店主接到北大方正投诉,称淘宝店铺上多款商品图片的说明使用字体“微软雅黑”未得到方正授权,被要求支付几万至几十万元的字体版权费用。

随后阿里巴巴官方也发布公告,提醒淘宝店主支付版权费用,或及时删除侵权信息。很多淘宝小店不愿意一次性支付这么多钱,但删除链接的后果也很严重。毕竟涉嫌侵权的商品大多是爆款产品,一旦删除链接,该商品之前的销售记录和评论都会消失,除了损失销售额,店主还有可能丧失双11的大促资格。

除了方正字体,汉仪字库的“秀英”体此前也曾发生过版权纠纷。2010年,福建 “城市宝贝”及江苏“笑巴喜”婴幼儿产品因使用“秀英”体字库单字被汉仪公司诉至南京中院,索赔50万。该案成为全国首起对计算机字库部分单字予以著作权保护的案件。

字体版权案井喷式增长,网民舆论是导火索

国内企业频频踩入“字体版权坑”,大多与网民的“火眼金睛”有关。造字工房创始人丁一曾说:“侵权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十有八九都是通过网友提供的线索发现的。”

2011年底,电影《失恋33天》全国热映,其中的片头介绍、短信旁白等信息未经授权大量使用造字工房开发的悦黑字库。此举被网友发现曝光后,造字工房起诉制片方。经过多次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制片方按照造字工房要求进行了全额赔偿及承担由此产生的律师费及诉讼费。

2015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3》在未经造字工房授权与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力黑”体与“朗倩”体做节目海报宣传,经网友再次曝光后,造字工房开始追究其侵权行为。最终《我是歌手3》节目组公开对未经授权使用字体的行为表示歉意,并主动联系版权方进行后续沟通。

2016年,《九层妖塔》电影中“鬼、族、史、华、夏、日、报”七个字因未授权使用书法家向佳红自创的毛笔行书字体而被网友曝光。随后向佳红向电影制片方提起诉讼,索赔51万元。

用错一字就要赔付百万元?企业小心误入字体侵权的雷区

非商业性的个人使用字体的行为一般不涉及侵权,而一旦涉及商用,比如海报、广告、网页、公众号设计、微博等商业宣传,就需要提前与字体版权方取得联系与授权了。具体规避风险需要做到这四点:

一、不想侵权也不想付费,可以选择部分开源字体

很多网站可以下载开源字体免费使用。如谷歌的思源黑体、Droid Sans Fallback;方正在2016年也公布了旗下四款免费商用字体:方正黑体、方正书宋、方正仿宋、方正楷体。

除方正等大品牌字库以外,国内字库价格普遍较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折算下来,单款字体即便是付费授权也就每年10块钱左右。相对于侵权后动辄几万几十万的赔偿,事先通过正常渠道付费、获得授权更划算。

三、对外合作时,针对字体版权问题要提前厘清法律责任

很多企业设计都采用外包的方式,所以与外包方签合同时最好提前声明使用正版字体,并约定字体版权的责任方。企业在分销或转载他人图片时,涉及到文字部分,要及时问清字体版权来源及确认已取得法律授权。

四、跟踪关注已使用的开源字体的版权信息

可免费使用的字库历经版本的更新、修改、完善之后,也可能变为收费字库,因此企业要随时关注字库方面的动态,企业已有网站或产品上的字体发现侵权后,应主动联系版权方或更换。

2015年数据显示,日本已有原创字体3600款,而国内原创字体仅700款。只有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字体原创设计者,才能刺激促生更多优秀原创字体,企业在设计与品宣上也会有更多选择。

企知道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代理、项目申报外,还为您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方案,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系列问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