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會計們要注意啦!最近多家企業偷稅被查!據說都與處理方式有關!

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不斷爆出有企業因為偷稅被查,納稅人可要注意了!

企業偷稅又成為了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之後,又一個打擊重點。

盤點一下最近幾個經典案例吧:

1.河北省國家稅務局發佈稽查公告指出,遷安市某鐵礦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間,採取個人銀行卡收款、銷售貨物不入賬的賬外經營方式向部分單位和個人銷售貨物,共計收款278635309.00元,未申報繳納相應的增值稅。

2.北京通州國稅對某企業進項稅務稽查發現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李某在工商銀行和興業銀行開立的個人賬戶進行檢查,發現以上兩個賬戶合計匯入金額 4,197,447.08 元。其中2,219,332.08 元應在 2013 年度應申報而未申報,應追繳增值稅稅款共計 377,286.46 元。

還有最近不少企業因為偷稅被查處。曝光的只是縮影而已。

其中下面這8種所謂的避稅手段已經失效。

會計們要注意啦!最近多家企業偷稅被查!據說都與處理方式有關!

1

開收據,不開發票。

這是大多數隱匿收入的重要手段。這類問題在食品、水泥、超市、商貿企業最普遍。因為這些企業經常面對的客戶是個人和小規模企業,這些個人大多數都不要發票,這些企業就利用企業的經營特點,客戶買東西、提貨,都不開發票,全是憑小票進行。

因為每月領用發票比較小,所以不開發票的就不上稅了。

2

現金收入不入賬,不交稅。

就跟案例中的案子類似,很多工業企業和商貿企業喜歡搞現金交易,只要不開發票的,價格就給你便宜一點,然後付款呢,打給老闆私人賬戶或者只接受現金收款。

但是要提防的是,如果稅務懷疑你們企業的規模和納稅情況差異太大的話,採取稽查的話,很可能就會暴露無遺。

工業企業自產產品不入帳,商貿企業現金收入不入帳,搞體外循環。有的納稅人為了達到少記收入、少交稅的目的,將自產的產品不入產成品帳,產品對外銷售也不記收入。表現較集中的為水產品加工、水泥、紅磚等企業。商貿企業現金進貨不入庫存商品帳,銷售收入不記帳,搞體外循環也較普遍,這類企業如果盤點庫存,會出現實際存貨大於帳面數。

3

買發票被發現,拔出蘿蔔帶出泥。

最近稅務嚴查虛開發票行為,之前很多企業虛構進貨業務,衝成本。稅務在例行檢查發現,企業的銷售收入異常,存在明顯隱藏跡象,從而被發現。

4

收入存入老闆私人銀行卡。

其實似乎老闆用私人賬戶收款避稅似乎非常完美,但是人總是貪婪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企業所有的往來都走私人賬戶的話,還真不容易查出來。但是所有的偷稅的人,都會採取收入走私人賬戶,成本卻走公司正常賬戶往來,說的通嗎?

產品的毛利水平?公司的稅負水平是不是很畸形!

5

購銷貨頻繁使用現金付款。

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大家連網銀都嫌速度慢的時代,如果一個企業大額頻繁現金收支,這樣的企業必然存在問題。

因為現金是最好的洗錢工具,各種虛開、套現等地下交易往往都伴隨著現金展開。

如果企業大額頻繁使用現金的話,今天沒有被查到,那是幸運,被查了,請做好解釋和資料準備。

6

幾家企業來回倒騰!

一個老闆控制的多家企業,成立各種類型企業,一般納稅人的、小規模的等,每當客戶要發票的時候或者採購的時候,就使用這幾個企業大肆進行偷稅,將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貨物的進項稅拿到一般納稅人企業進行抵扣。

開發票的都搞到小規模企業裡面去,去爭取享受9萬元免稅。

7

長期掛賬預收賬款。

貨物已經發出很久了,但是為了逃避繳稅,就一直掛賬預收款,不及時結轉收入。現在稅務大數據預警機制非常敏感,如果一個企業的預收賬款佔收入比重過高的話,必然遭到核查。

8

認為多計提工資調減費用。

很多企業因為不想繳納企業所得稅,到年底往往都是虛掛一個工資或者獎金。

因為這個工資是虛構的啊,不可能給員工發放,所以有的就一直掛著應付職工薪酬,有的呢,則以現金髮放的形式進行處理,不繳納個稅,也逃避了企業所得稅。

隨著稅務監管的升級,之前那些想當然或者人家都這麼做的思想得改一下了。別人被稅務查出來了,你們也願意嗎?

當會計的有很多時候可能無奈,無能為力。

但是,請切記,這些風險一定要跟老闆點一下,讓老闆清楚這麼做的風險在哪裡。稅法設置本身就是一個閉環,偷稅沒被查,只是說稅務沒有時間查你,現在金稅三期上線之後,信息化管控手段,讓偷稅可以說無處遁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