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玉米是農村很常見的一種農作物,產量也比較高,達到畝產五六百公斤左右。幾乎每家每戶的農田裡都種有玉米,但是那麼多的玉米在農村都有什麼用呢?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玉米地

地處陝南,這裡食物以大米為主,然而水稻和玉米都是我們主產的作物。每年那麼多的玉米,直接作為食物食用的卻不到1/3。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玉米陸續成熟

早玉米7月底就有成熟的,陸續到8月底,嫩玉米在陝南農村有以下幾種吃法。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嫩玉米棒子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嫩玉米棒子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嫩玉米磨漿

一、嫩玉米掰回家剝下顆粒,用來炒菜(青椒火腿炒玉米粒、蝦仁玉米、拔絲玉米),勤勞的農村媽媽們會變著花樣做些“玉米菜”。

二、嫩玉米塊燉湯(臘肉湯、土雞湯等等,只要想吃都能放)

三、嫩玉米粒用石磨磨成漿,配以當地特產“漿水菜”點豆花煮稀飯,我們這裡叫“水粑粑飯”。

四、嫩玉米粒用石磨磨成漿,做玉米餅。

五、煮玉米、燒玉米(燒包穀),這是最最簡單,也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吃法。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外殼變黃,玉米就成熟了(老玉米)

到9月中旬玉米殼陸續變黃,一片片玉米杆子在秋風中搖曳,玉米迎來了豐收。農戶們揹著揹簍去地裡掰玉米棒子,離通車路近的地裡甚至有拖拉機和小三輪車專門去拉。為了節省時間快點從地裡收回來,掰的時候都是帶殼,回來倒在院子裡再又剝殼、曬乾、脫粒。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收回來去殼的玉米棒子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玉米手工脫粒

這個時候的幹玉米能吃的就很少了,挑顏色好顆粒飽滿的那種提前另放著,用乾淨的容器或袋子裝起來,“逢場”時去鎮上的集市打成粗細不等的玉米渣,和一部分玉米麵粉,可以作為輔糧食用。粗顆粒的玉米渣混著大米一起蒸米飯;細顆粒的玉米渣和大米一起煮稀飯;玉米麵粉當然可以用來做澱粉、蒸饃饃。當然,此時僅僅作為食用的玉米有百十斤足夠吃一年了。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細玉米渣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玉米麵粉

剩下的玉米大都用來餵豬、餵雞鴨了,賣掉的也只是很少一部分,農村種的玉米在當地賣不上價格,被附近的酒廠收購過去煮玉米酒。

農村大片玉米豐收在望,價格不好很少賣,農戶種植的玉米都去哪了

純玉米酒

作為農N代、80後,小時候一直目睹父母長輩們種田地,刨弄生活,那麼辛苦也僅僅夠養活一家人 ,到現在都還放不下土地,只要有時間都在田地裡忙活,但是單靠種地產糧賣錢,真心覺得這些辛勞付出都不值得。傳統農業需要改變,土地需要更合理的利用,用以創造相符甚至更高的價值。朋友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