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只設三個出入口,有沒有搞錯啊?

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只設三個出入口,有唔搞錯?
接上一篇文章《搶抓港珠澳大橋通車機遇南屏蛻變“大橋第一鎮”》,看到該文章後小編再給你分析,雖然讓我對未來南灣片區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但最恐怖的是如果政府決策層依然按照既定方式進行交通設計,不做出適當調整,珠海主城區的未來必定將被徹底邊緣化,原因何在?請看筆者如下分析!在分析之前給大家澄清一個概念,我這篇文章所要討論的不是三個出入口設置合不合理的問題,畢竟有那麼多專家論證過,結果一定是合理的,我所要闡述的是三個出入口數量夠不夠的問題,如果夠,那麼珠海經濟一定收益,從中多分杯羹,如果不夠,那就擺脫不了被邊緣化的命運!

書歸正題,雖然這篇文章通篇對南屏鎮的地理位置、產業佈局、人文特色等不吝筆墨,滿是溢美之辭,關鍵是其中的一段話深深觸動了我,“如今,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大橋在珠海僅有三個出口,其中最重要一個就位於南屏。這個小鎮,因此成為地理意義上的‘大橋第一鎮’,第一次真正站上了舞臺中央”、“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全程共設三個互通立交:南灣互通、橫琴北互通和終點洪灣互通,南灣互通與南屏僅百米之遙,洪灣互通則坐落於南屏鎮洪灣紅東村。”

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只設三個出入口,有沒有搞錯啊?

南屏村

這種大橋出口的設計意味著什麼?我不知道在坐的各位有何感想,意味著從唐家灣到美麗灣到香爐灣到九洲灣再到拱北灣,雖然沿著情侶路由北往南一路上你都能看到港珠澳大橋如長虹臥波般壯偉的身影,但你和它之間始終是兩條平行線——“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與地的距離,也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對面,我能看得到你,你也能看得到我,但我卻不能與你牽手……”,這就是未來港珠澳大橋與珠海主城區活生生的現實寫照!

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只設三個出入口,有沒有搞錯啊?

港珠澳大橋(建設中)

未來珠海主城區特別是香洲區的車輛,無論你是在拱北、吉大、老香洲、新香洲、前山或是唐家,你都必須曲曲折折地沿著城區日益堵塞的道路匯聚到最近的南灣立交再回轉下穿拱北口岸地下隧道才能登上人工島上主橋,這裡最悲摧的可能就是拱北了,雖然與珠澳人工島直線距離最短,也要捨近求遠,在繞道南灣立交回轉一大圈後才能登上離拱北岸線一公里左右的人工島!

我們都知道,珠海目前的經濟重心都在香洲主城區,這裡生活著全珠海近70%的人口,集聚著六成以上的產業,然而在這樣一個無比重要的經濟重心位置卻僅僅在南屏設置一個出入口,另外兩個跑到十多公里甚至幾十公里開外、人煙稀少、基本沒有產業佈局的橫琴北、洪灣去登陸主橋。對於西區的市民來說,通過洪灣立交登陸主橋的確是最便捷的通道,在橫琴北設置互通立交也能有效刺激橫琴新區的經濟發展,這兩個出入口的設計本也無可厚非,但問題關鍵是在主城區只在南屏鎮一地設置唯一的一個出入口,對珠海絕大多數的市民來說,未來想去香港工作、旅遊或是購物,對不起,請先到最近的南屏或橫琴北上引橋,而南灣立交東接澳門,北隔前山河接入昌盛路,南對加林山,西部都是華髮世際城的住宅小區,拓展空間十分有限。

如果港珠澳大橋修好後,不讓內地車輛駛上港珠澳大橋,那修這座橋有什麼意義,面對如此巨大的建設費用如何收回成本?如果讓內地車輛駛上港珠澳大橋,不要說外地車輛,光珠海40多萬輛私家車,僅十分之一的車想去香港都有4萬多輛,面對這麼多的車,這一個最近市區的出入口夠不夠用?這裡,我們先不討論未來讓不讓珠海本地或是珠三角地區的私家車輛駛上港珠澳大橋,這不屬於本文章討論的話題,單從公交接駁化考慮,既允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香港,也要從最近的拱北附近坐公交大巴繞一大圈後才上主橋,再加上大量可以進入香港境內的貨櫃車,未來南灣立交面對如此多的車流能否從容應對都是未知數,如果去程車輛必須從南灣立交上橋,這將給本來就十分脆弱的昌盛路和南灣大道帶來多大的衝擊,後果不堪設想。

早在多年前,就有專家建議,在珠澳人工島只設一個下穿拱北口岸的隧道出口,雖然可有效屏蔽汽車尾氣對珠海主城區的環境汙染,但這種設計不異於形成一個管道模式,將一頭的香港與另一頭的珠西地區通過太澳高速粵境段(也叫廣珠西線)形成一個主線通道,從而將珠海徹底邊緣化,除了留下隱性的汽車尾氣外,什麼資源好處都帶給不了珠海。所以當時就有專家建議在珠澳人工島多設幾條聯繫通道連接香洲腹地,比如將粵海路西延、情侶南路南延通過棧道模式直通珠澳人工島。目前,除了情侶南路有一條兩車道的臨時便橋通往人工島,再也沒有任何一條支線將香洲區與人工島連接。

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只設三個出入口,有沒有搞錯啊?

廣珠西線

聯通上述支線不意味開閘放水將所有香港方面的車輛引入香洲主城區,畢竟香港作為交通末梢的一個節點,其自有車輛十分有限,我們可以把香港方面的貨車通過下穿隧道沿主線引到南灣立交橋或其它兩個立交進行出入,對於小型及私家車輛可以通過上述支線直接引入香洲主城區,通過投資消費等拉動本地產業進行轉型升級,進一步刺激經濟發展,而如果內地車輛可以駛上港珠澳大橋,珠海本地或是其它珠三角的小型或私家車輛可以按每日香港方面最大承載量限額有序放行到人工島通過主橋駛入香港口岸處,以集中停放或發放臨時牌照等形式進入香港市區等方式進行集聚與疏導,而無法上橋的外地車輛則可疏解到拱北附近區域進行集中停放,這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在拱北附近修建大型立體化停車場,一來可以將無法上橋的外地私家車輛進行分流,二來可以通過停車消費等刺激拱北及附近區域的過夜經濟發展。

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只設三個出入口,有沒有搞錯啊?

港珠澳大橋

不管怎麼說,港珠澳大橋帶給我們的應該是不盡的人流與財流,而不要因為蹩腳掣肘的聯結方式將無盡的財富拱手讓於他人,人常說“一念生,一念死”,希望不要因為一個錯誤的決定浪費了這麼好的資源,而把一個求都求不來的橋頭堡經濟變成了過道經濟!看完此文章後是否有心血來潮 的感覺呢,這是一次發展的機會也是一次投資 ,相信不用多久在市場上會脫銷,小編我在此也介紹一位手裡有少量港珠澳兩地車輛牌照 FV車輛牌照的小夥伴 , 聯繫電話同微信:188 2331 0212 謝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