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新高考下,不明白這些,怎麼選科都是白搭!

2014年9月份國務院高考改革《實施意見》頒佈,根據《實施意見》要求,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

新高考改革,在浙江和上海率先試行,北京、山東、天津、海南4個省市在2017年9月也相繼啟動了新高考改革,2018年9月部分省市也將陸續啟動,個別西部省份定於2019年。新高考改革,已勢在必行!

01

什麼是新高考改革?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指出,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高考將採用3+【6選3】的模式,不再實行文理分科,總成績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六月份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分值不變,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另一部分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等級性考試成績,自主命題。考試科目有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考生只需根據高校提前發佈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自主選擇其中3科進行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考試時間為高考當年的4月份。

新高考下,不明白這些,怎麼選科都是白搭!

02

新高考對考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

在新高考形勢下,學校依然是培養人才的主戰場,需隨著未來人才需求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革,新高考改變了“一考定終身”的局面,建立了多維度的人才評價體系,讓人才選拔變得多元化。

新高考給了學生科目選擇權、課程選擇權、考試選擇權和學校選擇權,有選擇就要學會選擇,在新高考背景下面對多種不同的道路可能,學生生涯規劃成了剛性需求,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指導顯得十分重要。

首先,學校要重視對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因為新高考改革之後,學生需從高一就進行升學規劃,在這方面學校及學生都能夠藉助社會上專業的生涯規劃教育機構來提供服務。

新高考下,不明白這些,怎麼選科都是白搭!

其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能太功利,不能為了追求高分不顧興趣選科或者以功利心態報考大學,而應結合興趣、個性與長遠的學業發展規劃進行科學規劃。有價值的職業生涯規劃,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根據學生個性、興趣,做出適合個體發展的生涯規劃。

最後,因為新高考突出強調6選3,從六個科目中自主選擇三門課,而這將會影響到學生以後的職業生涯發展,所以新高考的模式實際上在讓高中生提前思考自己真正喜歡什麼行業,以後從事哪方面的工作,正如立思辰·百年英才CEO韓雪所說“學生要在自己的個人特質與未來的人才需求、就業形勢之間找到平衡點和契合點。”

03

新高考對學校和學生提出的挑戰

學校:如何做好走班排課工作?

新高考讓學校“個性化教學”的育人理念得到實現,但同時,新高考也給學校分層排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新高考改革下的“3+3”模式導致高中教學模式發生改變,學校需從原有的“一班一課表”轉變為“一室一課表、一師一課表、一生一課表”,圍繞走班排課產生的大量的資源分配和班級管理成為核心需求。

目前,走班排課工作對學校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

  • 一是要求學校具備足夠多的教師開設相應的課程;
  • 二是在軟件服務和課程建設方面,學校急需具備走班排課的軟件和應用服務,學校能夠開設更多高質量的課程供學生選擇;
  • 三是要求場地,校舍要滿足學生的選課走班要求;
  • 四是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因為國內中學以前是以班級為主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這種管理模式導致了學生經常被老師規劃與管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弱,而新高考改革要求學校在協調走班排課的同時還對學生的自我管理提出了要求。
新高考下,不明白這些,怎麼選科都是白搭!

學生: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選科?

啟動高考改革之後,家長和學生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選科,除了個人喜好,還要考慮怎樣選擇最有前途。

有報道顯示,2017年新高考在浙江試點之後,選物理學科人數變少,排在所有選考科目的第六位,25萬考生中選物理的考生只有8.9萬。以前理科的選擇率比文科高,現在新高考的“3+3”科目組合打破了原來的學科格局,選擇物理、化學等偏理科性質科目的學生降低。由於大學許多專業學習需要物理學和化學基礎,2018年教育部又出了選科指導方案,限定了有些專業必須選考物理或化學,針對性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新高考下的“6選3”模式,有如下20種組合方式:

新高考下,不明白這些,怎麼選科都是白搭!

新高考選科形式給考生一定自主性,雖然選科一般是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但並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

新高考下,不明白這些,怎麼選科都是白搭!

由上圖可見,選科很重要,它決定你考試的科目,也決定你高考的部分成績。選科與高考填報大學、專業有緊密的聯繫,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新高考下的選科,除了要結合可報專業比例,歸根結底要回歸尊重個人興趣,保護特長髮展的初衷,專心打造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

新高考下,不明白這些,怎麼選科都是白搭!

除了在選科上考生需要認真平衡外,新高考改革,對語數英三科也有很大的影響。

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今後高考主要考語文,英語要考兩次,數學降低難度,只有語文廣度、難度提升,今後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語文主要在作文”。

以浙江省2017年高考成績為例,排名省前十名的學生必考科目數學、外語分數相差不大,兩門必考科目和選考科目的平均分更是接近滿分,但是語文的分數差距較大,語文已經成為了新高考模式下的拉分關鍵科目。語文變成了第一學科,可謂“得語文者得天下”。

新高考“3+3”的模式讓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擅長的科目去學習,家長可以從這個點入手,引導孩子自主學習,早早為孩子打下紮實的基礎。同時,家長也要讓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間的關係,儘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響高考的錄取。

英才君有話說:新高考改革是機遇也是挑戰,不管新高考是否會實現真正的爆發,在目前的形勢下,學校、家長及考生面對職業生涯規劃、走班排課、科學選科等問題都必須提前瞭解,儘早規劃。

欲知更多高考報考資訊,請關注公眾號“百年英才志願填報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