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麼樣的理財產品更適合老百姓?

民生益農


老百姓賺錢不容易,因此理財最看重的就是資金的安全性以及收益的穩定性,如果這兩者均可以達到,那麼顯然比較適合普通的老百姓。

目前理財產品種類

當前市場上,雖然理財的產品有多種多樣:比如定期存款、國債、基金、銀行理財、結構性存款、股票、票據、期權、期貨、外匯、信託、貴金屬、P2P等等一堆,但是真正能做到安全性及收益穩定的只有兩款:國債以及定期存款。

國債以國家信用為背書,銀行定期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且銀行本身的實力雄厚,故而安全性而言,沒有任何問題,對於收益而言,這兩者均屬於剛性兌付,無需擔心到期利息的支付問題。因此這兩者是最適合老百姓,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投資的,現實中也確實是老年人最喜歡存放資金的兩個地方。

但這兩者均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國債的期限長,最低3年期,定期存款短期的利率低,因此對於短期資金週轉有需求或者對於收益率有要求的,這兩者明顯無法滿足。故而我們就要說說本金相對安全(適合老百姓)且收益較高的產品。這類產品大概有三個:貨幣基金、結構性存款以及銀行理財。

貨幣基金:大家都熟悉,比如餘額寶,因為投資的標的主要為銀行存款,所以安全性無需擔心,但是收益率卻不穩定,完全取決於投資標的的市場表現,比如近期餘額寶的收益一路在下滑。

結構性存款:投資分為兩個部分,大部分投資於定期存款保本,少部分投資於金融衍生品獲取高收益,所以本金無需擔心,但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

銀行理財:這裡只說R2層級及以下的理財產品,這類產品在銀行屬於低風險理財,投資的標的與餘額寶類似,但由於未到期不可贖回的特性,所以收益率略高於餘額寶,因此保本基本沒問題,但是預期收益也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

總結

除了上述幾個產品,其餘的產品建議普通人不要輕易去嘗試了,基本十投九虧,雖然看著收益高,但是高風險高收益這句話可不是白說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比較常接觸到的股市,有幾個人在裡面真正賺到錢了?反正我自己都是揮淚斬馬謖,衣服進去,短褲出來的。


鯉行者


什麼樣的理財產品更適合我們呢老百姓呢?我覺得得從3方面考慮,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其中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 老百姓理財一般不會接受有太大風險的理財方式,所以很多人寧可把錢存在銀行裡也不理財,那麼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有哪種理財方式適合老百姓呢?我推薦有以下3種類型的理財產品。

1.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在廣大老百姓間普及了,大家比較信任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可能從收益性來講不是很高,但安全性還是很好的。目前大多數銀行的定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多數在3%到4%之間。尤其最近兩年銀行推出了結構性存款,構性存款是指金融機構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的業務產品。此前保本理財中大部分也正是此類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年華化益普遍在4%以上,個別小型商業銀行年化收益可以超過5%。我覺得對流動性要求不高的投資者可以選擇。

缺點就是銀行理財產品門檻比較高,大多數都是5萬起投甚至更高。



2.第三方平臺銷售的定期理財產品:支付寶,微信財付通,京東金融,百度金融等等第三方平臺代銷的定期理財產品。由這些大平臺代銷的理財產品都是經過平臺千挑萬選的,安全性還是值得信賴的,至少目前還沒有發生過違約事件。這類平臺銷售的定期理財產品主要是銀行,券商及保險公司發行的理財,投資基本無門檻,收益率根據產品的不同從3%-6%都有,投資期限從7天到5年的。產品種類繁多,供投資者選擇的餘地非常大。

缺點就是很多優秀的理財產品人氣比較旺,很難搶到份額。


3.國債: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購買國債是買憑證式和儲蓄國債,比較安全,期限一般有1年期、3年期、5年期,目前2018年國債3年期利率為4%,5年期利率為4.27%,與同期的銀行定存相比,具有一定的利率優勢,國有銀行的3年期及5年期定存的利率普遍低於3%,中小銀行普遍低於3.5%。



以上文字僅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給我留言,我會認真的答覆每一條留言的。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並且給我點贊,我在這裡先謝謝大家了。


心境雲淡風輕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大部分老百姓考慮理財應該把風險放到第一位,收益率為第二位。

1.銀行定期存款

考慮定期存款的朋友可以考慮直接去銀行櫃檯找客戶經理或理財經理詳談,大部分地方性銀行為了拉存款會給出相當大的優惠條件。

風險性也是所有理財產品裡面最低的,因為現在哪怕銀行倒閉,儲戶還有50萬的保險。




以上為2017年底監測的利率表,僅供參考,實際利率以銀行公佈為準。


2.銀行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相對來說風險性也是較低的理財產品,但是現在保本型產品越來越少,所以各位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合同條款,是否保本,追求收益也要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目前市場上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多數在4%左右,有些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能衝高到5.4%以上。


3.基金產品

在投資基金前,應該確定自己的投資偏好,因為這種投資偏好決定了你投資的基金的屬性、收益、風險、流動性。

股票型基金追求的是高收益

債券型基金追求的是安全性

貨幣型基金追求的是流動性

個人建議:

收入穩定、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時候,比如中年的時候,多配置股票型基金。

年紀大了,或者是沒有固定收入的時候,就應該增大債券型基金的配置。

如果面臨結婚、買房等流動性需求的時候,你就應該多配置貨幣基金。各個類型基金配置的比例應該根據你對收益、安全、流動性的要求的變化來做調整。


小e玩幣圈


先說一下老百姓,老百姓"這個詞是專制時代對庶民的稱呼,其實是小民在官員面前表現訴求時的一點精神補償,是一種卑微的叫法,默認了自己是被管束、被統治的對象。1949年毛澤東向全世界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被壓迫了幾千年的中國"老百姓"有了當家做主人的國民身份---"人民"。


現實社會被稱為老百姓的,或以老百姓自居的我接觸的大部分是60歲以上的老人,而且是農村的老人,這一點要重點說一下.現在是村民的說法。


60歲以上老人或者村民該如何理財?上一次去建行,遇見一位老人他是第二次來辦理取款,因為存的是定期工作人員說現在支取不合算,但是老人執意要取款,可能是過完春節有急需吧。這也客觀說明了老人並沒有追求多大的收益,需要時候能拿在自己手裡。


老人接觸最多的也就是銀行,這一點以農村信用社居多,其存款利率三年期4.125%,可供人們的需求。提前支取利率0.35%


再就是委託他人理財,這一點我感覺有點非法集資了,僅個人看法,這樣就可以購買,互聯網產品,餘額寶2.6%。京東金融的銀行精選利率在五年期5.45%,可提前支取。


以上觀點僅個人看法,歡迎大家積極留言點贊!!!


樂享2018樂享


感謝邀請!

作為適合老百姓投資的理財產品我認為有這麼一些特點,風險低、專業性要求低、投資門檻低、流動性好。作為老百姓理財來說除了有合適的理財產品,也需要合適的投資方法就是資產配置和基金定投。


1、合適的理財產品
公募基金,現在公募基金的數量超過了4000只,涵蓋國內國外市場,股票、債券、商品均有覆蓋,作為老百姓來說選擇的餘地就非常大。優秀的股票型基金可以實現十年十倍的收益,比如富國天惠2005年成立,至今創造11倍的收益,年化收益20%。
銀行理財產品,銀行也提供了豐富的短期理財產品,收益率高於貨幣基金,流動性也是在周、月、季度不等。
固定收益信託產品,風險較低,但是門檻較高,最低認購額是100萬人民幣,對於中產家庭來說應該也可以接受。一般年化收益率在7%-8%。

股票,這裡不做主要推薦,A股牛短熊長,要求越來越高,不太適合作為主要投資方向。


2、合適的投資方法
資產配置,作為老百姓來說既想控制風險又想獲取收益,簡單的方法就是一部分投到低風險品種中獲得穩健回報,保護本金,另一部分資金投到高風險品種中去博取高收益。優勢就是風險隔離,高風險的那部分資金即使出現虧損也是作為一部分,對整體的影響有限。

基金定投,可以平滑資產價格,降低對擇時的難度。


及時止盈,還有逆向投資這些都需要老百姓基本瞭解。

琨kun哥理財


首先說,老百姓承擔風險都較弱,但又都想追求高收益,比如說你到彩票站裡,站滿了老百姓,天天研究,恨不得哪天中個五百萬大獎,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但實際往往與想象相反。



所以還是穩妥一些,找一些至少不會賠錢略有收益的理財產品。

投資理財講究分散配置原則,如果沒有購房、購車需求,大額的錢存銀行定期還是比較划算的。有人說,央行三年定期的基準利率才2.75%,存銀行定期有啥意思。

其實你到各家地方銀行走一走,一些地方銀行為了攬儲,三年定期利率可以達到4%以上,五年定期利率可達到5%以上。一般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也較難達到收益5%的標準。五大行老百姓就不要想了,利率太低,達不到老百姓的預期收益率。



另外銀行推出一些保本、保息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可以達到4%—5%之間。並且流動性較銀行定期好,但大多數都是五萬起存,如果你手中的錢超過5萬,可以考慮。

許多年輕人喜歡將錢放在餘額寶裡或微信的零錢通裡,既可以付款購物、轉帳等,又有收益,也較適合百姓。儘管兩者七日年化率一直走低,但也可達到3%以上,比一年的銀行定期強多了。


坤鵬論


根據老百姓賺錢不容易這個特徵,適合老百姓的理財自然就是那些低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根據風險等級總共分為5個等級,老百姓只適合1級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1級等級理財產品指高信用的債券、貨幣市場等低風險金融產品。

適合老百姓的我個人覺得最適合的就是銀行存款業務

銀行存款業務是所以理財中風險最低的,存款業務就是資金安全有保證;當然銀行存款業務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是資金流動性最強,但是利息最低;老百姓的錢除了本金安全考慮之外,還是也要考慮利息收益情況。建議老百姓把資金存入銀行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或者智能存款業務中,這三類存款業務利率也不低,能保持在3%~5.5%的利率,能實現老百姓的資產保值和增值功能。

適合老百姓的是低風險等待就是債券理財產品

債券也是分為很多種,例如國債、政府債、企業債;在債券中國債是信用度最高的,存在違約概率非常低;債券其實也是跟存款類似;一般債券也是根據時間存在不同的利率,3個月至30年等不同的時間段,利率在2%~3.75%的年利率。

適合老百姓的是低風險貨幣市場的理財產品

貨幣基金相信現在大家都不模式了,最早接觸的支付寶中的餘額寶,餘額寶就是屬於貨幣基金;從最遲的年利率在6%,隨後逐漸下滑在4%,繼續下滑到2.2%附近;貨幣基金除了餘額寶;還有微信的零錢通;京東的小金庫;銀行的和金融機構的寶類理財產品;等等這些都是屬於貨幣基金理財。

以上三種就是非常適合老百姓的理財產品;老百姓的理財產品一定要把資金安全放首位,其次就是也不能太低利率的理財產品;所以挑選了銀行存款業務是老百姓的首先;其次就是債券理財產品,最後選擇貨幣基金理財產品;這三種都是非常適合老百姓的理財,至於選擇哪種合適根據個人情況而定了。


老金財經


老百姓的這個詞彙比較廣泛,下面所說就以普通人而論吧。老百姓理財一般最先考慮的是安全性,雖然不追求保本保息,但是“本”的安全是要絕對的,其次才是利息,也就是收益率。


可是,在理財這一片兒,保本的理財真的有嗎?並沒有!以前還可以看到銀行有保本理財,但是銀監會已經使銀行慢慢地打破了剛性兌付,所以現在的銀行保本理財基本上絕跡了。其實銀行的保本理財不過是個文字遊戲而已,本身的理財產品風險就很小,發生虧本的概率基本為0,就算虧損了風險由銀行承擔,這點虧損對銀行來說也是毛毛雨。

從風險與收益相對來說,我認為現階段適合的理財就是貨幣基金與定期理財了。貨幣基金是公認的風險低,而且靈活性十分地高,收益率普遍在4%左右。可以在各銀行的xx盈與各大互聯網金融平臺的xx寶留意。定期理財的靈活性不高,有封閉期,收益率在5%左右,銀行定期理財一般五萬起購,各大平臺1000起步。



最後,所有理財都是有風險的,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平衡收益與風險,對於“老百姓”來說,當然是本金相對安全的理財產品比較好,最起碼風險要低。綜合下來也就是貨幣基金型與定期理財比較合適了,除了這倆種之外,還有國債可以考慮,但是國債比較難買到,這裡就不多說了。

如果有關理財的疑問可以私信我,最後請您在下方點個贊,謝謝!


千秋此意


我是從農村窮苦人家走出來的,吃過沒錢的苦,也上過當、受過騙。這個社會已經從“有錢好辦事”變成了“沒錢辦不了事”,這一點越是底層的普通老百姓,體會越深刻。追求財富保值增值已經不是有錢人的專屬權利,咱們平頭老百姓更應該學理財、善理財,不斷提高生活品質、積累財富,儘量縮短我們與上流階級的差距,如果不能在這輩子躋身上流社會,也要為我們的後代實現階級躍升提供必要的經濟基礎。不能在“這輩子種地,下輩子還種地”、“這輩子出苦力打工,下輩子還是出苦力打工”的死循環裡掙扎。

因為平臺上有許許多多普通老百姓,上面說了這麼多,也是想把警醒更多的人開始理財、懂理財、愛理財,過上更好的生活,也算是對得起我這些年受過的苦,並把我積累的經驗分享出去。

我首先分析一下老百姓理財的策略,然後再介紹幾種適合老百姓理財的理財產品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百姓理財應該秉持的理財策略:

作為普通的老百姓,理財不能好高騖遠,要踏踏實實、循序漸進。安全性是首要考慮的因素,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虧不起,也虧不得,保本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其次是流動性,老百姓一般都沒有太多積蓄,萬一遇到什麼特殊的情況,需要臨時用錢,要保證所投資的理財產品能夠在短期內可變現。最後需要考慮的才是收益率,收益率放在最後,並不是說收益率不重要,而是要強調不能因為追求收益率而忽視安全性和流動性。在保證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前提下,大家應該做好分析研究和對比工作,選擇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理財品種進行投資,畢竟放長遠,考慮複利的因素,微小的利率差所產生的收益差別也是不可小覷的。

適合老百姓理財的幾種理財產品:

  1. 貨幣基金。安全性高,隨存存取、流動性好。好的貨幣基金年化利率一般在4.5%以上。

  2. 銀行的理財產品。安全性高。但是如果要達到較高的收益率,流動性一般得不到保證,一般要一年期以上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才能達到4.5%-5%以上,但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往往有最低起投額。


  3. P2P理財。安全性不如以上兩種,但是其在流動性和收益率方面完勝,P2P理財有各種投資期限靈活可選,滿足短期流動性和長期流動性的各種需求,即便是隨存隨取的活期類型,利率也能達到6.5%以上,期限1個月以上的差不多都能達到9%以上。之所以把P2P推薦給大家,是因為現在有很多P2P平臺,國家也在出臺政策進行監管,大家只要選擇排名比較靠前,口碑很好,規模較大的P2P平臺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希望大家能夠無更快的實現初期財富積累。

  4. 基金定投。這個同樣是非常適合老百姓的理財方式,將每個月結餘的錢進行基金定投,定投的標的建議選擇指數型基金,通過長期投資平衡掉股市漲跌的風險,獲取高額收益。這個安全性沒問題,長期投資的話(5年以上)年化收益率達到14%以上問題也不大。只是需要說明一下,基金定投任何時候都是可以贖回的,也就是說,流動性沒有問題,但是基金定投是要堅持長期定投才能實現高收益,如果你短期就臨時用錢需要贖回,可能收益率不高,甚至是虧損。我不想大家回頭來罵我,所以需要說明的跟大家提前說明白,讓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決定。


注意事項:

作為老百姓,千萬不要跟風去參與炒作虛擬貨幣,也不要輕信那些宣傳短期極高收益的理財騙局,自古以來,天上就沒掉過餡兒餅,萬一被套或者被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俗話說得好,“沒有瓷器鑽,就別攬瓷器活”,不懂的東西不要碰,保持一顆平常心,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話題討論:大家還有什麼適合老百姓投資的理財品種?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雜文俱樂部


適合不適合, 即不是專家說了算,更不是我說了算,歸根結底是老百姓用腳投票的,如果你隨機採訪100個人,給出的答案可能都不盡相同。但概括起來訴求就這麼兩個:

無風險、收益高



有一些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在投資領域,風險與收益本來就是成比例的,收益越高風險越高,反之亦然。並不存在收益很高風險又很低的產品,至少在投資的時候不存在。即使存在也都是在投資之後的總結。比如現在回過頭來看房價,大家都會說,早知道當年就買房了。

“早知道”這種事情是不存在的,早知道尿炕還不睡覺了。

我認為對普通老百姓而方,理財的首要目標並不是收益,而是安全,在安全的基礎上儘可能收益最大化。如果你也認可這種思路,可以繼續往下看。如果想追求更高收益,建議就不需要往下看了。

當然,銀行定期存款就不推薦了,除非你有20萬以上,並且這筆錢可預計兩三年內也不會用,可以找商業銀行購買個大額存單,五年大額存單有的銀行可以做到年化4%。



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可以投資,為了分攤風險,儘量不要只買一個產品。當然如果你手裡總計就5萬多塊錢那就另說了,因為銀行理財產品一般起步就是5萬。不過最近政策改了,起步改成1萬了,就看你附近的銀行有沒有調整。

誰家也不可能把所有錢都拿去理財,總會有一些活錢留在手裡用的,這些錢很多人都是放在銀行卡上存活期,以應不時之需嘛。針對這部分錢,我的建議是也不要存活期,像餘額寶這樣可以隨存隨取的理財方式很不錯呀,收益遠比銀行活期高很多,靈活性上也不差,幹嘛非在銀行存活期。

除餘額寶以外,一般銀行也都會有這樣可以隨存隨取的理財產品,不要讓自己的錢扒在銀行卡上,要充分利用,哪怕只是100塊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