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份工作五險一金重要還是工資重要?

feng569661700


先急切地告誡題主:規範的五險一金是工資的保障,千萬不要貪圖小便宜,影響長遠利益。許多不規範的中小企業會引誘員工少交社保,甚至故意壓低社保基數,讓員工佔幾百塊錢的小便宜,企業佔幾千元大便宜,但是,從長遠看員工損害了大利益。

首先要知道五險一金的定位、功能和實惠是什麼?“五險”: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一金”:住房公積金。更加規範且有實力的大企業,還有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對員工就更加實惠了。

養老保險,是你未來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各省市略有不同,但基本是企業繳(工資)的20%,進了大統籌;個人繳8%,進入個人賬戶;交夠15年可享受養老金待遇。企業還是交了大頭,如果你不要這個大頭,你會吃虧的。比如,老闆說,你留下你自己的8%,拿到手裡現金都實惠啊。企業省了20%,同時附加的東西,企業也省了不少。天有不測風雲,你老了,存款沒了,你靠什麼生活?

醫療保險,是你看病治病的保障。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8%,個人2%。有的大企業還對內部員工實行補充醫療保險,這樣子大病報銷比例最高的達到95%。萬一得場大病,有保險至少心裡有個底數。誰也不願意去醫療,但老了看病,還是大塊支出。

生育失業工傷,暫且不談了。但是住房公積金可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經濟利益。住房公積金:規定是5%-12%,比較好的企業是個人12%,企業12%。假設工資10000元,個人扣1200元,單位給你交1200元,你每個月的住房公積金是2400元。這個錢是你自己的,買房看病租房甚至裝修都可以提取的。還有就是可以用於公積金貸款,利息也比較低。

你自己算一筆賬,假設工資10000元,個人繳納養老8%、醫療2%、公積金12%,2200元。企業要繳納20%、8%、12%,就是40%,大約4000元。個人和公司負擔6200元。這塊的利益非常大,如果有良心的企業,肯定給員工足額繳納。如果你自己佔小便宜,可能要吃大虧。

許多中小企業的員工也會打自己的小算盤,比如:到處打工的流動員工,遷移社保很麻煩,就與企業商量,不交社保了,我多拿點工資,企業也省一點。聰明的老闆,會讓你寫一個保證書,說明這是你自己申請的。不過,不要害怕,如果你去申訴,這個保證書是無效的,老闆會替你補繳社保,因為社保是強制性要交的。因為有你的保證書,老闆不會受到處罰而已。

但是,還有一些中老年員工會算大帳,比如,我年紀大了,我交社保,尤其是養老金,不合算了,主要是心疼社會統籌惡那20%。擔心自己享受不到啊,比如,許多人生病了,估計活不過70歲,就會覺得交社保不合算。其實,個人繳納的部分是可以繼承的。

還有一種人,特別缺錢,過了今天過不了明天的那種,比如,看病、結婚、養孩子,我不是擔心未來的保障,而是擔心現實的憂患。我寧願多拿一點現錢在手,也不求未來如何,因為我現在就過不去這個生活的坎,我還管明天管明年管二十年後嗎?所以,有關單位也要加強引導,積極幫助這些當期貧困的人,讓他們樹立長遠保障的意識,但不能光講大道理,因為他們不會聽的,所以,要從解決當前問題和長遠問題統籌起來。


職場火鍋


劉強東曾說:“如果一個公司靠剋扣員工的五險一金來賺錢,那他永遠不會有大發展。”

你可能在考慮不上五險一金,摺合成“工資”,獲得眼前較高的工資;也可能是這家單位明確指出,你放棄“五險一金”,會給你折現成工資。

你問是工資重要,還是五險一金重要。作為一個有經歷的人,我讓你先了解一下什麼是“五險一金”,它是否重要。

我同事女兒大學畢業,她並不知道五險一金是員工福利待遇的一部分,更不清楚五險一金的重要性。她先後去了幾家企業應聘,有的單位直接告知如果不交五險一金,每月工資4500,交“五險一金”,每月工資3500。讓她自己決定如何選擇。

她開始覺得不交五險一金比較划算,每月都拿1000元,對於剛參加工作的人來說,最需要錢了。我同事聽女兒說了這件事情,連忙告訴女兒,這家用人單位不能去。

同事告訴女兒,五險一金是一份工作本身就該含有五險一金,這是國家規定的。公司應聘,就要按法律程序走,要籤勞動合同,這家公司就必須按正規程序支付工資,包括為你辦理五險一金。這家單位能提出這樣的條件,更證明了五險一金的重要性。

其一,工資按當地工資水平,超過一定比例是要交稅的,交稅的基數是除掉五險一金後,剩下的部分,五險一金不參與扣稅。

其二,這部分錢按照基數繳納,個人承擔一部分,公司承擔大部分。(因為公司承擔的多,所以有的用人單位才打算不給員工繳納。)最後這些錢都會打到你個人的公共賬號上。

有的用人單位會鑽空子,在應聘者不瞭解具體情況下,會給你算筆賬:不交五險一金的話,拿到手的錢=工資-扣稅,而交五險一金的話,拿到手的錢=工資-五險一金-扣稅。很容易讓你看出,交五險一金拿到手的錢明顯會少。

很多人年輕人覺得自己年輕,離退休還有幾十年呢,每月如果繳納五險一金,就算每月只“扣除”1000元,一年就是1.2萬,10年就是12萬,幾十年就是幾十萬啊!自己實在是太虧了。自己不要五險一金,企業直接摺合成人民幣給自己最划算。

我們來算算,你交五險一金,每個月的工資收入有一部分繳納到個人的公共賬號上去了,表面看似少拿了工資,但那些真正的福利,是“耗子拖木掀,大頭在後面”。

眼前見到最直接的好處是

買房,用公積金貸款,利率低放款速度快。用公積金每月還貸,如果你每月的公積金,自己每月交700元,那麼公司就拿1400元,加在一起的話,可能都不用自己再從工資裡支付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就拿我哥哥和姐姐舉例說明一下,五險一金有多麼重要。

眾所周知,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哥哥單位是老國企,在90年代時工資低,每月400多元,單位給交五險一金。姐姐單位是私企,單位跟員工私下談判,企業不給員工交五險一金,每月給工資600元,交“五險一金”每月給工資400元。當時,姐姐就決定不要“五險一金”,每月拿“高工資”。

隨著時間推移,哥哥單位不斷地漲工資,現在每月淨工資3700元。

姐姐單位效益不好,工資增長緩慢。2010年上半年時,姐姐每月工資1800元,下半年工廠被收購。因為她沒有交五險一金,被新單位要求補交之前的五險一金,姐姐一看,竟然有4萬多元。她不補交,單位讓她下崗了。這時,她開始後悔了。一個四五十歲的人了,靠給人“刮大白、擦玻璃”做小時工為生。

2015年,姐姐查出得了乳腺瘤,她連個醫保都沒有,面對高額醫療費,又生死未卜,她想放棄治療。最終在很多親屬的幫助下,勉強湊齊了醫療費,才讓她順利住院治療。

好在手術很成功,讓她又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快60歲了,她每天做三份小時工,努力還外債。每次她見到我們,都說自己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有上五險一金。否則,自己有醫療保險,就不會借錢治病了。還有退休金,後半生不用這麼操勞了。

現在,大哥退休了,他每月退休金4000多元,又用公積金全款買了一套小居室住房。平時有個小病啥的,用醫保卡買藥。他說以後就算有個“大毛病”,有醫療保險,自己也不會特別擔憂。

作為新入職的人員,一定要深入瞭解關於“五險一金”的重要性。

1、我們知道醫療保險由單位和個人各自承擔一部分,但是單位承擔的比例大。

醫療保險繳不用一直交,只要滿20年,退休後就可以繼續享受醫療報銷。最新規定是跨省醫療結算開始實行,“在哪兒住院,在哪兒報銷”

2、年輕人都要結婚生子,這個生育保險是單位繳納,育齡婦女孕檢、產檢、生育,包配偶都享受這份保險。而且只要交滿1年即可享受生育待遇。

國家又增加新規定,將和醫療保險合併,“五險”變“四險”,保障額度和待遇會更好。

3、關於養老保險這塊,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養老保險中間是可以中斷的,只要累計繳費滿15年就行。

根據國家出臺的新規,跨省就業人員,在原來地區累計繳費滿10年就可以領取養老金,這就大大降低了區域性的限制。

4、工傷保險也是我們在工作中,對自己人身安全最重要的保障。這筆保險金由單位繳納,在工作中得了職業病,就屬於工傷,會得到工傷醫療及補償。

5、一旦失業了,事業保險就會排上用場了。這筆保險由單位繳納,失業後,到街道登記,有了證明後去申請失業金。自己在沒有找到工作前,有24個月享受失業保險金的待遇。而失業保險只需要繳滿一年,是不是很划算?

6、五險一金的“一金”就是住房公積金,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單位承擔的份額較大。現在公積金除了買房,還可以用來租房,給子女購房,建造、翻修、大修住房,治療重大疾病等。

綜上所述,五險一金有多重要,你是不是就已經心中有數了呢?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對於在職場打拼的人,尤其是每一位職場媽媽而言,“五險一金”的重要程度絕對不比薪資低。有老公養著的全職媽媽也別笑得太開心哦,不買“五險一金”無所謂?來看看你虧了多少錢……

“五險一金“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與住房公積金。

最近,關於“五險一金”又出了一些新規定,哪些變化將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作為百年不變的好心人,小編要和你們講講!

一、醫療保險

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

就女性而言,醫療保險繳滿20年,退休後就可以繼續享受醫療報銷。

很多愛美的女性為了塑造完美身形或美麗的小臉蛋可能會去整容、減肥、增高、矯正近視眼等,這些費用一律不能走醫保報銷。另外,用於治療不孕不育、精神疾病等醫療費用也不能走醫保!

新規:跨省醫療結算開始實行,“在哪兒住院,在哪兒報銷”

提醒大家:

1、 醫療保險規定是中斷三個月以上就失效,三個月後看病就得自己掏錢。小病無所謂,大病就慘了,中斷三個月以上的可以到新單位重新繳費,但要重新計算年限。

2、 畢竟醫療保險保障範圍有限,可以考慮通過購買商業重大疾病險、意外險多重保障。

二、生育保險

單位繳納,個人無需繳納。

無論男女都要繳納,滿1年即可享受生育待遇;無業媽媽也能享受生育補助。

新規:將和醫療保險合併,“五險”變“四險”,保障沒改變

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合併後,生小孩豈不是沒有保障?別方!兩種險合併實施並不是說合併為一個險種,而是合併經辦管理,生育保險還是存在的,且相關待遇不降低。

目前只是試點實施,試點期限為一年左右,12個主要試點城市分別為:

河北邯鄲、山西晉中、遼寧瀋陽、江蘇泰州、安徽合肥、山東威海、河南鄭州、湖南嶽陽、廣東珠海、重慶市、四川內江、雲南昆明。(有你們所在的城市嗎?)

專家稱合併實施後,這些地方的生育保險待遇還可能會提高。

三、養老保險

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

養老保險中間可以中斷,累計繳費滿15年即可。

新規:跨省就業人員可在累計繳費滿10年地區領取養老金。

四、工傷保險

單位繳納,個人無需繳納。

如果忙於工作而不小心落下了職業病,這是屬於工傷範圍。

別想用“腰痠脖子痛”這些忽悠人哦~

新規:到2020年勞動者參加工傷保險覆蓋率超80%。

五、失業保險

單位繳納,個人無需繳納。

只要失業就可以領?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在街道登記的失業者才能申請。

另外,失業保險要繳滿一年才能享受,最多隻能拿24個月,很多城市有將近1000元/月的失業金,要不要領取自行決定。

新規:目前,已有河北、北京、上海、天津、山東、山西、青海等7個省份宣佈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

六、住房公積金

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現在公積金除了買房,還可以用來租房,給子女購房,建造、翻修、大修住房,治療重大疾病等。當然,對於土豪而言這些都不是問題。

新規: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一律不得高於12%。

全職媽媽、自由職業者、個體戶怎樣繳“五險一金”?

職場媽媽的“五險一金”一般交由公司代辦,如果沒有工作或是個體戶的媽媽怎麼辦呢?

五險方面:

1、 找正規的社保代理公司代繳。

所有的錢都需要自己承擔,還要給代理公司一部分服務費,雖然錢花得比較多,但至少也能買個“保障”!尤其是“醫療保險”,萬一有大毛病進醫院,咱可“裸奔”不起。

2、 可到戶口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登記辦理,每個月繳納一定費用就可以了!但各地方繳費基數和比例會有差異,以諮詢當地社保局為準。

公積金方面:

帶上本人身份證及社保繳費憑證原件及複印件到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個人繳存登記。繳存基數由個人自行申報,繳存比例一律為20%。

如果覺得“五險一金”的回報率太低了,那可以忽略以上內容,畢竟有錢的小主可以自行購買其他保障性更高,回報率更高的商業保險。

如果你能堅持看到這裡,那證明你很在乎自己和家人。畢竟擁有更多的保障,生活才會更幸福喲!這碗“雞湯”喝下去準沒錯,關於“五險一金”,你現在弄懂了嗎?

更多財稅職場學習資訊,關注秀財網


秀財網


一份工作五險一金重要還是工資重要?

工資作為我們收入來源,沒有工資我們就無法去正常生活,你說重不重要?而五險一金在適當的時候給我們帶來的效益可能超過自己的工資,所以也是非常重要。所以我覺得二者缺一不可。當然對於一些年薪百萬千萬的人來說,他們也不會指望社保與公積金。

但是每個人看法不一,有些人工資不高,但是每個月都需要繳納五險一金,發到手中的工資就會變得更少,所以開始抱怨。但是他們殊不知,一些靈活就業人員,對於他們看病的報銷與買房時候的公積金等等是多麼的羨慕,所以保險這塊只能通過商業保險來彌補,商業保險真的來說,只能算是社保的補充,單單一個商業保險顯得有些單薄。而買房時候也只可以通過商業貸款,商業貸款自然利率更高,產生的費用更多。

而且勞動人員與單位或者企業有著勞動關係時候,企業或者單位必須為勞動者購買社保,公積金則是雙方根據自己意願而定,所以現在社會中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肯定有著社保的存在,但是公積金確不是所有企業都有的福利。

題主說,在三線城市,文職或者銷售,而文職肯定救贖拿著低一些的工資,但是有著五險一金,銷售肯定缺少公積金的存在。對於這樣的選擇,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與長處,或者說直接一點就是對於錢的渴望程度。銷售大多一年賺到的錢都比較多一些,但是自然付出的汗水就會更多,銷售沒有正規的上下班理念,只要有客戶就是在工作。而文職的生活就比較平淡,或許面臨瑣碎的事情,回敘面臨枯燥的數據,每個月拿著不變動的工資,時間久了,有些人可能就適應下去,但是一些不甘平庸的人肯定會另謀出路。


財經視覺I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是做職業規劃,那麼五險一金和工資是同等重要的,因為五險一金也是待遇的一部分。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面試一家公司,對方提出月薪1萬,沒有五險一金,你是不是會覺得這個公司很水,連社保公積金都沒有;如果公司提出底薪5000,五險一金比例為50%,你是不是又覺得這公司社保公積金比例太高,影響了基本生活。如果你有過這兩種經驗又沒有入職,那其實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

PS:上一次公司面試的時候,國企底薪4000,就是因為人事說五險一金比例為40%我才沒去的(想起這事就想抽自己幾大嘴巴子)!

當我們自己有了一定的能力和資本,在面試一家公司的時候,肯定要考慮該公司的薪資結構、福利待遇、辦公環境、企業文化、發展前景、戰略規劃等各個方面,只要有一個方面達不到自己的預期,在潛意識下就已經把這家公司淘汰掉了。俗語道:有錢能使鬼推磨,即使再不濟的公司,只要待遇客觀,肯定有人會幹的,這時,薪資結構和福利待遇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如何區分五險一金和工資的重要性,首先要知道五險一金是什麼?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這幾種保障性待遇是員工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是員工的應得利益,同時五險也是國家法律規定強制實施的。

以上圖的例子來說,如果月薪一萬元,交完社保公積金,扣完稅,可能拿到手的就7000元多一點,但是公司給員工支付的工資福利總額為1.4萬多元。雖然公司繳納的那一部分社保進入了當地的統籌賬戶,雖然絕大部分退休職工沒有機會領取完統籌賬戶中的錢(一生繳納的五險一金超過百萬,養老金領取年限超過了社會平均壽命),但是這部分財富是職創造的,是工資福利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看看五險一金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 養老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可以理解為退休工資。在經濟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公司為你繳納的養老金比例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後拿到的錢就更多。

  • 失業保險:可理解為失業後領取的生活補助金,基本沒用。很多人失業後第一件事是如何再找一份工作,況且領取失業保險的流程異常麻煩。

  • 工傷保險:個人不用繳納,沒有工傷就沒用。
  • 生育保險:女職工生育的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藥費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男職工按規定享受的看護假假期津貼。
  • 醫療保險:用於檢查、看病、手術等醫療費用的報銷和減免。
  • 公積金:用於買房、裝修、翻新。

一般情況下,人們只要提及工資,就認為是錢,殊不知公司提供的各項補貼、報銷、社保等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錢”,工資指的是綜合待遇,而不是僅僅只是人民幣。

有些論壇說工資3000,五險一金500,能不能不繳。這種思想就是沒用意識到五險一金的重要性,相比之下,企業更不願意繳納五險一金,因為這樣會增加成本。

很多私企都是按照最低標準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福利肯定沒有國企、事業單位、外企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去拼資歷,考事業單位、考公務員的主要原因。如果下次再面試的時候有公司說五險一金的比例為40%,那就不要猶豫啦,千萬別像小編一樣傻喲!


重慶中公教育


這主要還是看每個人不同的選擇了,首先我想讓大家瞭解一下什麼是五險一金,五險一金就是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而工傷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個人不需繳納。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



那麼“五險一金”為什麼在很多人眼裡都很重要呢?因為五險一金有兩個特徵:一是積累性,即住房公積金雖然是職工工資的組成部分,但不以現金形式發放,並且必須存入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受委託銀行開設的專戶內,實行專戶管理。二是專業性,住房公積金實行專款專用,存儲期間只能按規定用於購、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納房租。職工只有在離退休、死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係或戶口遷出原居住城市時,才可提取本人賬戶內的住房公積金。



當然,工資對很多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眼光淺俗的人一般都是把工資看的更為重要。如果想要在工作崗位上進行長期工作的話,我個人認為最好還是要找有五險一金的工作,因為這對未來的個人發展也是非常有用處的。



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更多問題歡迎關注交流,成長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許悠然


看到很多人認為五險一金比工資重要,說實話,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到底是五險一金重要還是工資重要?這個要看你的職業定位和薪酬水平。如果你的職位和薪酬都不高,不具備掙高薪的資本,只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不想辭職,也不敢失業,那麼,可能更關注企業是不是給職工繳納五險一金。而一個有能力掙高薪的人,是不會這麼想的,只要薪資足夠高,幾年時間就可以掙出別人一輩子的工資,五險一金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因為了解獵頭行業,所以對一些中高級管理和技術人員的求職意向和特點比較熟悉。他們在求職的時候,很少有人關注企業是不是有五險一金,他們的核心訴求就是高工資!薪酬談判的時候,最多是問一問醫療和養老保險能不能報銷。能報銷最好,不報銷也沒有關係,在他們看來,那點錢相對高工資來說,不過是小錢而已。一般來說,這些人很少將關係轉至企業,這樣,來的時候無牽無掛,走的時候也瀟灑自由。

其實,五險一金最關鍵的就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是老了以後的保障。從2000年代以後,國家為了鼓勵人才流動,政策非常靈活和方便。檔案和勞動關係可以放在人才市場,按靈活就業人員自己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就是了。這兩項保險加在一起,一年也就是一萬塊錢左右。可以選擇半年一交或一年一交。如果企業同意報銷,交錢後打印發票,直接交給企業就是了。現在,很多高級打工者都是這麼做的。

考研名嘴張雪峰說過一句話,求職的時候不要總是關心五險一金。這句話招來很多非議,官方和民間都對其進行批判。其實,仔細想想,張雪峰說的不無道理,當一個人不想著如何掙高工資,而把眼睛總是盯著五險一金的時候,只能離高工資越來越遙遠。

你怎麼認為呢?歡迎大家交流。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首先,如果是一家為員工依法繳納五險一金的公司,那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你的五險一金的多少是由你的工資數額決定的。但是,為了節省成本,現在能夠為員工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的公司並不多。一般來說,外企、上市公司由於對合規的要求比較嚴,會足額為員工繳納,國企和事業單位甚至會繳納的比員工應該繳納得還多。但是大部分民營公司和創業公司,要麼是不繳,要麼是按照當地最低標準繳納。

但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沒辦法籠統地說到底是工資重要還是五險一金重要,下面楠哥分情況給大家分析一下,

1、如果接到的offer不論是平臺還是工作內容你都非常滿意,只是公積金不是足額繳納,那就多爭取一些工資,先拿下offer

在這種情況下,一份讓你滿意的工作肯定比公積金對你更重要。因為在這個崗位上你獲得的成長遠遠比這點兒公積金要更值錢。而且由於對方不是足額繳納公積金,你也可以以此為理由去談更多的薪水

2、如果在1-3年內有買房子的打算,那一定要儘可能爭取公積金

現在房價很貴,除了可以全款購買的土豪,絕大部分人買房都需要貸款,而公積金貸款的利率要比商業貸款低一些,所以如果可以,要儘量使用最高額度的公積金貸款。但是公積金貸款的額度是和你每個月繳納的公積金數額有一定對應關係的,並且對繳納年限也有要求,如果1-3年內有買房打算,那建議查詢一下當地公積金貸款的要求,儘量保證每個月繳納的公積金數額可以保證讓你使用最多的公積金貸款

3、如果有出國或者一些需要對你的財務狀況進行證明需求的,建議儘量多爭取公積金

很多時候辦理一些國家的簽證或者其他一些業務需要出具收入證明,這個證明既可以是你的收入,有時候公積金繳納證明也可以。因此,如果你的收入不是很高,但如果公積金繳納的比較多的話,也有機會達到辦理某些業務的要求

所以,綜上來看,如果真的是工作很滿意,只是公積金不是足額繳納,那可以先以工作為主,去爭取薪酬;如果工作都差不多,那肯定是儘量爭取公積金,因為公積金除了是錢,還帶有很多隱形的附加價值


職場是個大江湖,不是能力強就可以平步青雲、一帆風順。這裡面的門道有很多。

想知道更多職場真相,歡迎關注楠哥說職場,也可以向我提問,相信我的答案一定會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獲得職場上的成功!


楠哥說職場


對於這個問題,天閱商業評論海蠣子認為不是二選一的關係,是本可以實現共贏的關係。

一份工作本身就該含有五險一金,這是國家規定的,所以按照最正規的程序走,你跟一家公司簽了勞動合同,這家公司就必須支付相應的報酬,以及為你上五險一金。

當你或者公司開始考慮五險一金重要還是工資重要的時候,一般存在兩個可能性:一是你極度缺錢,希望公司將五險一金摺合成可直接到手的“工資”給到你,二是公司希望通過減少上稅額或者是出於其他目的來告訴你工資比較重要、讓你不要目光狹窄地關注五險一金。

不評價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但從員工個人的角度出發,小編認為待遇不僅僅只是工資,五險一金也是待遇的一部分,一般剛從學校出來的畢業生會在這個問題上比較困惑,原因是不清楚五險一金的重要性,以上答案對五險一金都解釋得很多了,小編在此不做過多解釋。在現有體制下,五險一金是國家出於保障人民福祉的目的出臺的政策,從根本上說,是對你生活條件不如意時的一種預防措施。

其中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是公積金,與商業貸款買房利率4、5%相比較,大多數人會選擇使用利率稍低一點的公積金貸款買房,而公積金貸款則會涉及你公積金賬戶裡餘額多少,這個餘額便是根據你每月計提公積金數來的。

有的公司可能會說你生活質量就指望五險一金那也是沒救了,但從反面來設想一下,一家公司不想提供合乎標準的五險一金還讓員工陷入五險一金重要還是工資重要的思考,這樣的一家公司難道還會給員工多高的薪酬、多好的福利嗎?

(評論員:路人甲)


首席投資官


為什麼這兩項要被放在天平兩端比較,還要拿來做二選一,這兩者顯然是同樣重要的!

劉強東曾經表示,如果一個公司靠剋扣員工的五險一金來賺錢,那他永遠不會有大發展。五險一金是國家付給每個職場人的權利,任何一個個人、企業都無權剝奪。


剛畢業在北京找工作的時候,很多公司直接表示,我們只交四險一金,或者只交五險,這個不論從哪個層面看都是違反了基本規則,或者走在規則邊緣的。


還有很多朋友表示,公司並不是按照工資數繳納五險一金的,而是使用最低的金額,這樣一來既保證國家要求的五險一金的繳納,也達到了企業想通過這個省資本的目的。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一句話,錢不是省出來,而是掙出來的,如果一個公司已經淪落到需要剋扣員工的基本保障來維持的情況,那這家公司也離失敗不遠了。


對於正常薪資就業於正常企業的員工,他所能得到的五險一金加起來也不是小數目,只不過其中的養老保險部分要在被保人退休之後才會拿到。並且五險一金的一部分由公司繳納,剩下則是由員工自己掏付,所以,也可以算作你一年工資的一部分。


並且一個為員工交全五險一金的公司,一般來說管理正軌,日常福利比較全面,在發展的過程中漲薪升職什麼的都比較正規。

所以如果讓我選擇…我會…當然是都選了!


我付出多少工作就應該得到多少回報,我產出多少價值就應該收穫多少回報,所以工資上沒必要做不必要的退步!


其次五險一金是對員工的一個全方位守護,不論是生病還是退休之後,都是一種保障更不應該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