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得知蘇聯原子彈成功爆炸,美國總統下了這樣一道命令

蘇聯原子彈成功爆炸震驚世界

1949年8月29日,蘇聯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美國專家在對所獲取的蘇聯原子彈數據進行分析後,認為蘇聯所爆炸核裝置的大致構造和威力簡直就是美國原子彈的翻版,這說明美國原子彈研製的絕密資料被蘇聯人竊取,蘇聯人幾乎精確地複製了美國人的原子彈。

得知蘇聯原子彈成功爆炸,美國總統下了這樣一道命令

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獲悉此事後暴跳如雷。當時美蘇之間的冷戰已經開始,原子彈一直被美國視為遏制蘇聯的殺手鐧,如今僅僅過了4年,蘇聯竟然也擁有了原子彈,美國對蘇聯的絕對戰略優勢將不復存在,蘇聯必將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巨大障礙。

杜魯門下令抓蘇聯間諜

怒不可遏的杜魯門立即召見聯邦調查局局長鬍佛,命令他立即查清蘇聯人是怎麼搞到美國的原子秘密的。

接到總統命令的聯邦調查局暗暗叫苦,因為美國陸軍部研製原子彈時,制定了一個“曼哈頓計劃”,這一計劃耗資20億美元,組織動員了10多萬人,歷史3年方才完成,其中僅科學家就有1000多人,對這麼多人進行調查,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不過既然是總統親自下的命令,聯邦調查局不敢怠慢,立刻開始對有機會接觸原子彈絕密資料的人員進行秘密調查。此時一封電報幫了胡佛的大忙。

蘇聯間諜浮出水面

1949年9月,美國情報機關破譯了蘇聯駐美國情報人員的一系列電報,其中一個名叫克勞斯·福克斯的人引起了聯邦調查局的注意。

克勞斯·福克斯1911年出生於德國,時年38歲,英國籍物理學家,是為“曼哈頓計劃”工作的科學家之一。當然最讓聯邦調查局感到意外的是,克勞斯·福克斯竟然是共產黨員。

隨著調查的深入,福克斯的真正身份逐漸被揭開。

得知蘇聯原子彈成功爆炸,美國總統下了這樣一道命令

蘇聯間諜已經在英美原子彈研究機構中潛伏多年

原來早在德國讀書時,年僅21歲的福克斯就加入了德國共產黨,因為反對希特勒的一系列政策,福克斯先移居法國巴黎,後來又移居英國倫敦。

福克斯天生聰穎,25歲就獲得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37年開始在英國從事理論物理研究。

1939年,英國開始研製原子彈,福克斯得知後希望參與研究,但當時英國和德國正在交戰,福克斯的德國身份無法取得英國政府信任,於是在1940年福克斯加入英國國籍,從而被准許參與原子彈研究。

但福克斯身在曹營心在漢,內心一直傾向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福克斯於是決定冒險為蘇聯提供原子彈研究的絕密資料。

1941年秋,福克斯想主動聯絡蘇聯情報機構“格魯烏”( “格魯烏”是指蘇軍總參謀部情報部的簡稱,蘇聯解體後,“格魯烏”經過改組,變更為俄羅斯軍事情報總局,目前依然存在),向蘇聯提供研製原子彈的技術情報,然而福克斯不知道如何與蘇聯情報機關建立聯繫,這時福克斯的德國老鄉,經濟史學大師、社會學家于爾根·庫欽斯基把自己的妹妹魯特·維爾納介紹給福克斯認識。

傳奇女間諜出場

魯特·維爾納也是德國共產黨員,後被蘇聯情報機構招募為間諜,這個魯特·維爾納就是後來被稱為共產國際功勳女間諜的索尼婭,是20世紀最著名的女間諜之一,堪稱國際間諜史的傳奇人物。

得知蘇聯原子彈成功爆炸,美國總統下了這樣一道命令

福克斯與索尼婭一拍即合,開始了長期合作,福克斯竊取的絕密情報通過索尼婭源源不斷的傳遞到蘇聯。

後來因為德國對英國本土的轟炸,英國開始和美國合作,一起在美國研製原子彈。1943年,英美聯合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開始實施後,福克斯進入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工作。

因為福克斯能力出眾,被任命為解決最重要物理課題的負責人,因此福克斯有機會接觸大量絕密的原子彈研製資料。

福克斯將美國原子彈的圖紙、重要數據、絕密分子式和方程式、炸彈模型等資料全部報送給了蘇聯。

斯大林提前獲知情報,杜魯門核訛詐失敗

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當時杜魯門、丘吉爾和斯大林正在柏林郊區的波茨坦舉行首腦會議。當杜魯門總統收到原子彈研製成功的電報後,根據英國首相丘吉爾的建議,7月24日杜魯門向斯大林暗示美國發明瞭一種具有超級威力的新武器,試圖以此向斯大林施壓,逼迫蘇聯讓步,為美國和英國在戰後世界格局中謀求最大利益。

但斯大林的反應十分平靜和冷淡,也未作任何評論。

斯大林的反應完全出乎杜魯門和丘吉爾的意料之外,二人經過討論,認為斯大林之所以反應冷淡,可能是因為斯大林根本就不知道原子彈是怎麼回事,更不瞭解原子彈的巨大威力。

實際上斯大林完全明白原子彈的巨大威力,而且對美國原子彈的研製進度十分了解,因而斯大林對美國原子彈的研製成功沒有表現出驚訝和意外,同時蘇聯國內也在加緊研製原子彈,斯大林堅信不久蘇聯也能製造出原子彈,因此斯大林沒有屈服於杜魯門的核訛詐,這一切都建立在福克斯提供情報的基礎上。

1947年9月,福克斯向“格魯烏”透露,美國正在研製更具毀滅性的武器——氫彈,根據蘇聯情報機構的指示,福克斯將收集的氫彈構造原理、圖紙及研製理論運算資料交給蘇聯。

美國原子彈研製成功後,杜魯門為了獨享擁有原子彈的戰略優勢,將英國一腳踢開,拒絕將原子彈製造技術交給英國,英國只好又開始獨立研製原子彈,福克斯作為優秀的英國籍科學家再次參與其中,被任命為哈威爾原子能科研中心理論物理學系主任,因而福克斯又把英國研製原子彈的技術資料繼續報送給蘇聯。

福克斯提供的情報,大大縮短了蘇聯原子彈研製的進程。

1943年,蘇聯開始研製原子彈,當時蘇聯研製成功原子彈的希望非常渺茫,蘇聯不僅缺乏足夠的鈾礦,而且無法從天然鈾中分離出輕質同位素。因此美國人曾經預言:即使在最順利的情況下,蘇聯在1952年之前是造不出原子彈的,但福克斯提供的情報迅速改變了蘇聯原子彈研製的困境。

僅福克斯在1943年為“格魯烏”提供的幾個重要情報就使蘇聯研製研製原子彈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一是不用鈾235,用鈈也能製造出原子彈;二是在反應堆的天然鈾中能直接提取鈈;三是不僅是重水,石墨也能作為中子減速劑,於是蘇聯科學家迅速改變研究方向,蘇聯原子彈研製的進程被大大縮短了。

1949年8月29日,蘇聯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成功地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得知蘇聯原子彈成功爆炸,美國總統下了這樣一道命令

福克斯向蘇聯提供的原子彈資料究竟有多重要?前蘇聯“核彈之父”庫爾恰托夫評價說:“福克斯的情報使我們在許多方面進行了革命性的思考和重新計劃,使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決了許多重要的問題。”

紅色間諜的最後結局

查清楚福克斯的間諜行為後,美國聯邦調查局卻無法逮捕福克斯,因為福克斯不僅是英國人,而且人也在英國。

美國只好把調查結果通報給英國反間諜機關——軍情五處,軍情五處立即拘捕福克斯,並對其進行審問,福克斯對自己的間諜行為供認不諱,但不知何故,索尼婭的身份卻一直沒有暴露。

1950年索尼婭回到民主德國。晚年的索尼婭還寫了一本書,名字叫《索尼婭的報告》,將自己的間諜生涯公之於世,轟動了整個諜報世界,2009年索尼婭去世,享年102歲。

但福克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1950年2月3日,福克斯被英國正式逮捕,後來被判處14年監禁,英國媒體稱福克斯為“最危險的世紀間諜”。

由於在監獄裡表現良好,1959年福克斯被提前釋放,回到了民主德國,過上了普通人平靜的生活。由於福克斯對蘇聯研製原子彈做出的巨大貢獻,蘇聯政府授予他“人民友誼勳章”。

1988年2月28日,克勞斯·福克斯在德國去世,享年7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