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太和:“1234”工作法攻克脱贫攻坚核心堡垒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太和县始终扣紧“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直击要害,点位施策,精准发力,以“1+2+3+4”工作法为抓手,攻克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核心堡垒。

坚持1条主线,扩宽增收渠道。紧紧围绕“吃穿不愁”这条主线,通过产业、就业扶贫政策,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增加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落实政策保障,确保转移性收入。2018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084元,增幅10.0%,比全省增幅高0.4个点。产业覆盖广。77个贫困村建成73个扶贫产业园,自主生产经营贫困户达到13900户,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比例达80%,特色产业项目到村覆盖率100%,到户覆盖率78%。完善3个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配套设施,带贫1385名。电商扶贫,带贫口1500名。投入1129万元,实施12个资产收益项目,带动800名贫困人口增收。就业渠道多。技能培训158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397%;帮扶就业240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34%;招募就业扶贫基地42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00%;新建就业扶贫车间16个,新升级打造就业扶贫驿站18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开发公益性岗位379个,安置贫困劳动力214人;开发辅助性岗位600个,安置贫困户459人。

开展2轮行动,拔掉危房壁垒。为确保县域范围内无一人住危房,无一处危房,全面实施安居工程,清除D类危房。“清零行动”倒排倒逼。乡镇主动申请,县纪检联合住建、房产等部门组建五个督查组,分片分批对乡镇进行逐一验收,共发现D类危房274户,发现疑似危房情况立即下发整改通知,确保D类危房拆彻底、C类危房修坚固。“清除行动”全排全改。成立3支高规格工作组负责危房排查工作,加强农村危房大排查工作力度,采取乡镇自查与县级督查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毯式大排查,全县共抽调乡镇4488人进行危房自查,抽调县直相关单位210名骨干力量,组成五个督查复查组,进行逐村逐户督查复查。截止9月初,共排查189069户,发现4673户问题户。其中:C类危房3546户,D类危房614户,其他问题513户。全部下发整改通知并且有专人盯案销号,确保全县农村危房修的彻底、拆的干净、建的安全。

确保3个不让,打开教育之门。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扎实做好信息精准、基础建设、资源配置、控辍保学、资助资金等各项工作。不让贫困学生信息出现错漏。开展大摸排、大走访、大整改,建立贫困生资料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全覆盖。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失学。一方面,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夯实教育基础。今年,投资1.74亿元,新建6个乡镇幼儿园、14个村级幼儿园、7个完全小学、8个初级中学。另一方面,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督导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教师定期走访制度、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8年,全县控辍保学巩固率达95%。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影响学业。逐步健全机制,完善网络,着力构建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所有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及时发放资助资金。发放976.35万元,资助学前、义务、高中、中等职业阶段建档立卡学生13814人。减免教辅用书费和薄本费81.89万元。实施“雨露计划”956人、143.4万元。同时,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利用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等平台,开展课业辅导、安全教育、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活动,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筑牢4张网线,破解医疗难题。以“保、治、防、提”为抓手,不断固化贫困病人利益联结机制,筑牢健康脱贫4张网。加倍落实贫困人口医保政策网。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为贫困人口代缴新农合,全部纳入医保范畴。实行贫困人口住院治疗“351”、慢性病门诊“180”控制机制。全县贫困人口住院治疗27805人次,报补1.57亿元,报补率88.68%。慢性病门诊就诊100978人次,报补2726万元,报补率96.72%。投资2516万元,实施精准扶贫综合保险,为贫困户生产生活增加‘保险’,筑牢社会保险扶贫网。加大精准实施患病分类救治网。采取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集中签约服务一批方式,同时依托县、乡、村“1+1+1”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团队,为贫困人口提供体检、就诊、服药指导、随访等服务,实现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加强重点疾病防控网。全面开展贫困人口重点传染病防控。上半年共救治患艾滋病33人、结核病364人、手足口病1395人,有效降低传染病感染、传播风险。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网。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住院无需交纳押金,直接入院,出院时只需支付自费部分的住院医疗费用即可出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基”建设。投入3494万元,对32个乡镇卫生院、294个村卫生室现有医疗设备、设施进行“填平补齐”设备购置。加强乡村医生、计生专干能力提升。4个医供体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医生、乡村医生和计划生育专干每年进行2期集中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贫困人口县内就诊率居全省前列,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医疗健康脱贫服务目标。(政府办 张阿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