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如何看待农民土地租不出去的现象?

爱相随108277121


你如何看待农民土地租不出去的现象?

我有一个习惯,回答问题之前先看其他同学的观点,然后再谈自己的看法。看完前面13位答主的回答,发现一个问题,看问题很主观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没挖掘出来。

农民的土地之所以租不出去,除了各位说的种地亏本,租金过高和灾害风险,农产品销售价格低之外,还有一个经济效益的问题没有触及,涉及到农业经济效益。种地不谈经济效益,都是在扯谈。

先探讨一下大家说的原因,有答友说短期内没收益,这个角度很高,说的是长线投资农业的问题。确实是这样子的,农业生产有的周期很长,需要投入很多的财力人力物力资源,才能看到回头钱,而且风险很大。铩羽而归的投资农业种养业的人和工商资本不是没有。

再说一个土地租金过高的问题。这个没法说,土地租金过高是表象,一般各地区都是有一个参照标准,比如当地土地前三年平均的年收入是多少?然后会根据这个标准出来一个大约准确的,大家都能接受的租金标准。比如当地一亩地前三年平均产值都是1000元左右,成本在600元左右,那么可接受的租金就在200元左右了。这个是可以接受的,但也会随意土地的增值也浮动。

最后说一个粮食价格问题。大家一直认为是农产品价格抑制了农民种地和租赁承包地的人的积极性,不可否认的是,确实价格低。但是作为初级农产品,原本就没有自己定价议价的资格,一直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局势,从来如此。

综上,表层原因确实很多,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农民种地没有积极性了的原因还是入不敷出,种地不能贴补家用,挣得没有花的多,这个主要体现在物价消费上面,和种地挣钱有很大的落差。死守着土地肯定不行,必须把土地租赁出去,然后自己出门打工找门路挣钱养家糊口。这个就是比较真实的原因。

规模经济和小农经济,原本就是相对立的两种耕作模式和思维模式。小农经济一直制约着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以前是好事儿现在反而束缚了农民的手脚。因此,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是破局农村土地入不敷出的关键所在。

说白了就是连片的大面积耕作模式。以后,农村实现适度规模化的耕作模式以后,就会从基本上解决土地没人租赁的奇怪现象。一句话,就是规模出效益。这个不满理解,一亩地赚100块,一家一户就三亩地,肯定不赚钱。如果是适度规模化耕作,一家300亩地的话,就是30000元,经济效益就出来了。而且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很好的最大效益化,种子农药化肥总量多了,反而有和经销商议价砍价的资格了,会更便宜,不行就直接从厂家进货。

综上,不是农民土地租不出去。是太少了,不成规模不连片,谁愿意接手找不自在呢?


农村老俗话


土地能否租出去,是要看土地能创造多少收入,这很容易计算出,一亩地年产大约3千斤蔬菜,1.5千斤稻谷。如果我要想种地收入达到城市职工平均每月6千收入,按目前蔬菜收购价1.5元每斤,稻谷收购价也是1.5元每斤,则设我要租a亩地,3000X1.5Xa=6000X12,a=15(亩),即我要租15亩菜地毛收入才能达到每月6千,如果租金和种地的投入成本全由国家补贴,还得考虑15亩菜地一人根本无力种下来。一人能种7至8亩菜地就很不错了。再设租a亩水田种稻谷,则同理计算出a=30亩,即一人种30稻田毛收入每月6千,同样租金及投入成本得靠国家补贴。我设想一农户夫妻二人租15亩菜地,或者租30亩稻田,政府每月补贴2千作为农户成本投入,则夫妻二人每月干农活净收入抵城市职工一人单月收入。由此看来,只要政府负担农民的成本投入,如农机具,种子,化肥,农药等等的成本由国家补贴,则农民只要尽可能努力,就能获得每月3千元的净收入,租地是有利可图,不担心地租不出去的。因此我们换一种思考,农民种粮食有工人的收入,为什么急待租出呢?自己种不好吗?因此政府加大对农民的补贴,考核每千斤粮食补贴2千元的话,就鼓励了农民将所有荒废的农田都种上粮食,一来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二来农民有了工人的收入,就促进了消费,也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就业,使城乡获得共同的发展与繁荣。有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种田太累太苦,农民很有可能谦了几年钱后不种了,所以要有制度促使每个农民持续种30年田。若中途不种了,或产量、量品质不达要求,取消补贴不说,还要罚款,还不给退休金。这样农业生产就稳定了,农业稳了,中国就好办了。最后还必须指出,农业必须成立合作社,靠农户2人单打独斗是种不了15亩菜地或30亩水田的。农户间形成互利共赢关系才可。


老乡2439


老生常谈做为过来人我想说说我自己的事!首先必须明确的说明我们这里的土地是能够租出去的,只不过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我们这里是平原地带土地承包很容易不过是特别小的地块不好租出去!

我是在15年的时候开始承包土地的,说实话自己当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稀里哗啦的不管土地好坏一下子承包了30多亩土地!最多的一家是11亩地分四块。其他的都很零星。30多亩土地分十四块!

由于我对种地懂得太少,特别是对于土壤也分好和坏的也不知道。所以在麦收以后我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是浇地这个事真是把我累坏了,土地不成方,浇地又是机井。往井里下水泵拔水泵得十几次!还得扯水带子!离机井远的地块的玉米是靠天吃饭了!没有时间去浇水!幸好那两年我种植大蒜比较多一些!所以收入还是比打工挣钱的。本来说好的是承包三年的,到了2016年秋收以后人家纷纷都跟我要地,不承包给我了!个种理由自己心里清楚也无可奈何!乡里乡亲的何必呢?所以我都给退了!

今年我们这里小麦和大蒜都遭受了“倒春寒”的影响!减产减收比较严重!并且小麦和大蒜价格不好。夏季庄稼前期遭受天旱后期又遭受台风温比亚的影响!今年的秋收收成不好!很多承包大户都赔钱了!所以我们这里今年又出现了退租潮!但是依然有人接盘,只不过每亩地的成本费从去年的每亩400元降到了每亩200元到260元!不是没有人种地而是缺少会种地的人!在我们承包土地的人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出去打工年龄大了招工单位不要!在家种地又没有什么技术所以奉行的是撞稼撞对了就能够赚点,反之就白忙活一年!所以未来农村的土地种植如果没有特色的话只能说会出现撂荒的现象!



豫东小农


租地没有什么能赚钱作物可种。想作环保不过关,基地投资建几十万,环保不过关,又不能改变土地的性质。例,养猪,养鱼,种花,所似谁敢承包土地耕种,只得选进城打工吧!农民现己无选择工作,只是日子穷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