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告你大妙招,千杯不倒不再傳說

說起喝酒,古今中外的不少名人都對喝酒情有獨鍾。

杜月笙說:“不喝酒不抽菸的男人不值信任!”

瑪麗蓮·夢露:要她出鏡必須準備好酒。

告你大妙招,千杯不倒不再傳說

瑪格麗特·杜拉斯:“我需要喝紅酒才能入睡。”

丘吉爾:“不喝酒,那將會使我一無所有。”

我們最熟悉的飲酒愛好者,莫過於李白,李白一生嗜酒。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極其傳神地描繪了李白。

告你大妙招,千杯不倒不再傳說

無怪乎那麼多名人愛喝酒,《美國醫學會學報》刊登的一項涉及6000名患者的新研究表明,每天少量喝酒(不超過3杯),能使壽命延長到85歲的幾率增加97%。

喝酒的4個好處

1、助性

科學證實,適量的喝酒,能夠讓人精神愉悅,能改善疲憊。酒精對焦慮、緊張、內疚、怯懦、自卑等都有調節和緩解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亞所說——酒精會激起人的慾望。

2、解壓

曹操在《短歌行》中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在古代是美酒的統稱。現代也有“一醉解千愁”的說法,無論是誰都有壓力,想不開的時候,喝點酒放鬆放鬆。

3、助眠

研究發現,酒精具有一定的鎮定和催眠作用。

4、對心血管有益

研究人員發現,法國人日常中喜好紅葡萄酒。紅葡萄酒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而HDL的作用是將膽固醇從肝外組織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所以能有效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告你大妙招,千杯不倒不再傳說

喝酒也並非全無壞處,短時間大量飲酒,可導致急性酒精中毒,輕者煩躁多語、噁心嘔吐,重者昏睡、昏迷、面色蒼白、呼吸緩慢、脈快而弱、體溫下降,須及時救治。

長期較大量飲酒,也可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出現智力減退,精神淡漠,並可引起維生素缺乏,出現慢性胃炎,心、肝、腎的變性,以及神經炎、肝硬化等疾病。長期飲酒還被認為是導致消化道腫瘤的一種原因。

喝酒尤其傷肝

酒精進入人體後只有10%自腸胃排出,90%則在肝臟中代謝。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在體內可以代謝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損害肝細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甚至壞死。

告你大妙招,千杯不倒不再傳說

喝酒有好處也有壞處,關鍵在於你是否有個千杯不醉的體質,可以很好的消化這些酒。酒量的多少是由哪些因素決定呢?基因。

酒從口腔喝下後,大部分從食道和胃進入血液,由肝部產生的乙醇脫氫酶分解成乙醛。這一步,大多數中國人的基因都沒有問題。但在下一步的分解過程中,問題就來了,在酒精分解成乙醛後,還需要被乙醛脫氫酶(ALDH)代謝為乙酸,乙酸最後經肝酶代謝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50%的中國人乙醛脫氫酶發生變異,活性只有正常的13%-14%左右,不能順利地代謝乙醛。

而那些千杯不醉的人,都是乙醛脫氫酶活力很強大的人,可以很快的分解酒精,不會對身體造成大的危害。

告你大妙招,千杯不倒不再傳說

那麼,一般來說,每天喝多少酒比較合適呢?

依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倡議,成年男性每天不要超越25克酒精,女性不要超越15克酒精。

攝入量計算公式:

即“飲酒量×酒精濃度×0.8=酒精攝入量”。

白酒的度數最高,一般可分為低度、中度和高度酒,米酒也是白酒的一種。低度酒不能超過2兩,中度酒不能超過1兩,而烈性高度酒最好不要超過25毫升。

在所有酒中,葡萄酒的度數相對較低。低度葡萄酒應控制在5兩以內,高度的則不要超過3兩,否則會傷害肝臟。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原麥汁為11度的啤酒,其酒精含量為3.7度。啤酒的一天飲用量不要超過兩聽(相當於玻璃瓶的一瓶)。

告你大妙招,千杯不倒不再傳說

對於經常需要飲酒應酬的人,不要仗著酒量好就肆意的揮霍自己的健康。損傷的身體,再養護就難了。

在飲酒前,可以來一杯蘇麻油拌酸奶,可以預防脂肪肝。酸奶有助於保護胃黏膜,有助於延緩酒精吸收。蘇麻油是一種植物紫蘇的種子壓榨得到的植物油。經常食用蘇麻油,它有排肝毒、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蘇麻油所含主要成份為α-亞麻酸,含量高達65%以上,是所有天然植物油中含有這種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最多的。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將蘇麻油列為上品。它最主要的優點:降低有害膽固醇,清理血管垃圾,可以通過調整人體血脂,調整人體代謝功能,起到保肝護肝的作用。

飲酒時,要多注意吃一些蔬菜。喝酒的時候應該多吃綠葉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還可以吃一些豆製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最好能吃點豬肝做下酒菜,豬肝可提高機體對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飲酒的人會造成體內維生素B的丟失,而豬肝又是維生素B最豐富的食物,故吃煮豬肝或炒豬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飲酒後不要催吐,也不要立即入睡,可以喝一杯葡萄汁。新鮮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降低體內乙醇濃度,達到解酒目的。同時,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緩解酒後反胃、噁心的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