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哲學家眼中的九種愚人!

哲學家眼中的九種愚人!

霍布斯在《利維坦》中說:人類之所以能夠共同生活在一起,顯然是為了追求無止境的幸福。而這種幸福的實質就是慾望從一個目標到另一個目標不斷地被滿足,達到前一個目標只不過是為了為後一個目標鋪平道路罷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人類的慾望並不是在一頃刻享受一次就完了,而是要永遠確保達到未來慾望的幸福大道。因此,所有的人的自願行為和傾向便不單單是要求得到幸福的生活,而為了保證這種生活,出現形形色色的“奇葩”就在所難免了。

一起來看霍布斯為我們列出的9種愚人。

1.人們貪得無厭只是為了確保已獲得的美好生活不會失去

全人類所共有的最普遍傾向之一便是得其一思其二、永無休止的權勢貪慾。實際上,這並不是意味著人類永遠是得隴望蜀,貪慾無限,希望獲得比現已取得的還要更大的快樂,也不是他們不滿足於一般的權勢,更多地其實是因為如果他們不去貪求更多,有可能連現在擁有的權勢以及獲得美好生活的手段都會失去。

因此,即便是權勢至尊的君王,也要在國內致力於通過法律、在國外致力於通過戰爭來保持其權勢。而一旦他們達到這一目標,新的慾望又隨之而起,只不過有些人是為求新闢疆土之名,有些人是為求安逸和肉體之樂,還有些人則希望在某些藝術或智能方面出類拔萃,以博得人們的讚揚或阿諛罷了。

2.人不能接受比他地位低的人的恩惠,施惠者同樣不能施加超過受惠者所能承受範圍的恩惠

有一種人,他們從自認為同等地位的人身上獲得難以報償的厚惠,表面上敬愛對方,實際上則隱恨在心。這就使他一直處於一個絕望的欠債人的狀況,因為不願意見到他的債主,便暗地裡希望他去到一個再也見不著的地方。因為恩惠使人感恩,感恩就是一種羈絆,無法報償的感恩就是永世無法擺脫的羈絆。這對一個同等地位的人說來是令人生恨的。

但如果這種恩惠,是來自我們認為是尊輩的人那裡,則使人產生敬愛之情,因為這時感恩已不再是新的壓力,而是愉快的接受。愉快的接受就是人們所謂的感激,這對感恩者說來是一種尊榮,以致一般都把它認為就是一種報答。恩惠雖然來自平輩或地位較低的人,只要有希望報償就使人生愛;因為在受惠者心目中,這種感恩是一種相互的幫助和服務,於是就產生一種在施惠上互相超過的競爭。這是一種最高貴和最有益的競爭,它使勝利者對自己的勝利感到高興,而對方所受到的報復則是承認這一點。

而另一方面,加害他人超過其所能或所願彌補的程度,將使害人者恨受害者,因為他必需預料到的,不是報復便是憐宥,而這兩者都是令人十分生恨的事。

3.聰明人反而最容易遭害

實踐證明,那些不自信自己是聰明的人,遇到動亂,往往比那些自以為是的聰明人或者說喜歡耍權術陰謀的人更能獲得勝利。因為後者往往喜歡商量計議,前者則因為害怕中了圈套而提前下手,這樣便自不而然地搶得了時間優勢,佔據了主動,要知道在動亂中,時間就是生命。

那些在動亂中始終能夠在戰區內結集軍隊,並利用自身一切有利條件的戰略,比任何智謀所能策劃出的戰略都要強很多。受到壓迫的恐懼往往會使人先下手為強或者更容易結成互助聯盟,因為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什麼保全性命和自由的好方法了。

4.無能的人才會拿名譽冒險

世上往往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有著極強的虛榮心,卻又不自以為能力高,但卻喜歡假想自己是英俊豪俠的人。這種人往往只是虛張聲勢,從不實際動手,一旦出現危險或困難,他們所能指望的,就只能是暴露自己的無能而已。

這種人如果僅僅是從別人的阿諛,或僥倖成功的前事來估計自己的能力,而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並找出成功希望的可靠根據,往往會魯莽行事。一旦危險或困難來臨,他們只要有可能就會退卻,因為他們找不到安全的道路,便寧可拿名譽來冒險,而不願讓生命受危。名譽可以找一個藉口來挽救,生命則是任何辦法都無以挽救的。

在政治事務方面堅決自信其智慧的人是會有野心的。因為不在議會或行政方面任公職,具有智慧的榮譽就會失去。這樣說來,言談侃侃的人都偏於有野心,原因是口才在他們自己和別人看來都是智慧。

5.節儉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淺的

節儉這種品格,對窮人來說,也許是一種美德。然而,具有這種品格的人,卻不適合於需要團隊一起發揮力量來完成的事。

因為如果與這樣的人合作,他們的努力是要用報酬來哺育的,只有給他們更多的報酬,他們才會保持活躍,一旦不是如此,他們便往往沒有那麼努力,不會全情付出,不願意去犧牲更多,而這,顯然會影響事情發展的節奏,影響整個事件的進程。

哲学家眼中的九种愚人!

6.人往往會把先驗經驗的個例當成真理

人們往往在不知道權利、公平、法律與正義的原始結構和成因時,就會把習慣和先例當成做事的行為準則。這就導致他們往往認為但凡習俗所懲罰的事就是非正義的,而對自己能夠舉出例子說明習俗不加懲罰或加以稱譽的事是正義的。

這正像小孩一樣,除開從父母師長那裡接受來的教訓以外便沒有其他的善惡行為準則。不同的只是兒童堅守其準則,成人則不然。因為長大成人、不像那樣聽話以後,他們就會忽而講習慣、忽而講理性或者忽而講理性、忽而講習慣,只看怎樣對自己合適。當自己的利益需要時,他們會放棄習慣,而一遇到理性對自己不利時,他們又反對理性。

這正是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這就是為什麼是非之說永遠爭論不休,有時見諸筆墨、有時訴諸刀槍,而關於線與形的學說卻不這樣,因為在這一問題上什麼是真理人們是不關心的,這種事對人們的野心、慾望和利益並沒有妨礙。

7.缺乏認識之人只能把聰明人當權威

缺乏學識的人,碰到事情,在無法區分事情的因果關係時,就會引導人們、甚至強制人們去依賴旁人的意見和權威。

因為所有與事實有關的人,如果你不依靠自己的意見,不能拿出說服自己也說服別人的想法,就必須依靠那些在你看來聰明勝過自己,你又看不出他有任何要欺騙你自己的必要的人的意見。

8.激情往往引起錯亂判斷

人們往往會根據各自激情的不同而對同一事物給予不同的名稱,比如贊成某種個人意見的人,稱之為意見,而反對的人則稱之為異端邪說;然而異端邪說也是個人意見,只是遷怒於它的意思更大罷了。

這同一原因還使人們在沒有研究和深刻理解的情況下不能區別許多人的統一行動和群眾的多頭行為。比方說,對於羅馬全體元老院議員殺喀提林的統一行動和許多元老院議員殺凱撒的多頭行動就不能區別。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把一群人的多頭行動當成人民的統一行動,而這一群人則很可能只是因為其中一個人的慫恿所操縱的。

我毫不懷疑如果“三角形三角之和等於兩直角”這一說法如果和任何統治者的利益相沖突的話,這一說法即使不受到爭議,也會由於有關的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采取把所有幾何學書籍通通燒掉的辦法,而受到鎮壓。

9.因果論很容易誤導我們

人們往往因為好奇心或對於原因的知識的愛好,而從效果去探索原因,接著又去探求這原因的原因,一直到最後就必然會得出一個想法——某一個原因的前面再沒有其他原因存在,它是永恆因,也就是人們所謂的上帝。因此,要深入研究自然原因,就不可能不使人相信有一個永恆的上帝存在;只是他們心中不可能存在符合於神性的任何神的觀念。

正象一個天生的瞎子一樣,聽到人家談烤火取暖而自己也被領去烤火取暖時,他很容易認識並確信有某種東西是人們所謂的火,而且是他所感受到的熱的原因,但卻想象不出是什麼樣子,並且他的心中也不可能具有看見過火的人的那種觀念。同樣的道理,人們根據這個世界上可以看見的事物以及其令人稱羨的秩序可能想象到有一個原因存在,這就是人們所謂的上帝,然而他心中對於上帝卻沒有一個觀念或映象。

還有些人,他們幾乎不探求事物的自然原因,卻因這種不知道的力量為福為禍,而且對自己想象出來的東西表示敬畏,把自己在幻想中創造出來的東西當成神。用這種辦法,人們根據其千差萬別的幻想,便在世界上創造了無數種不同的神。這種對不可見事物的畏懼便是每個人自己稱作宗教的自然種子。而在不用這種方式敬拜或畏懼這種力量的人身上,這便成為迷信的自然種子。事實上,許多人都看到了這種宗教的種子。只是有些人把它培植和裝飾成了法律,同時還付諸以自認為最能統治別人、並能最大限度地使用權力的方式。

對自然原因的無知的人,會輕易相信,甚至對不可能的事也相信。因為他們看不出其中的不可能性,所以除了認為這一切都可能準確外便再不知道任何相反的情形。不知道原因時,人們就會把一切結果都歸之於直接因和工具因,因為他們所能認識到的就只有這些。於是在所有的地方,當人們苦於捐稅時,便會向公務人員洩憤,也就是向包稅人、稅吏和其他管理公共稅收的官吏洩憤,並歸附於反對官府的人一邊。這樣一來,當他們弄到得到希望申訴正當理由的通道時,便會由於怕懲罰或羞於接受寬恕而向最高當局進攻。

顯然,對未來的關切是人類探求事物的根本原因。因為這能使人更好地以最有利的方式對現在做最聰明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