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此國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歷史上兩次入侵中國,二戰時成日本幫凶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五年之後滅亡南宋,獲得了江南富庶之地,使元朝的實力大增。忽必烈繼續以武力威脅南方周邊國家臣服於元朝,並向與雲南交界的緬甸蒲甘王朝派去使者,要求緬甸國王派遣王室成員前往元大都朝貢。

據緬甸史籍記載,這位元朝使者來到蒲甘,覲見面王時不肯脫去馬靴,緬王一怒之下殺了元朝使者,沒有給元朝任何回應。1277年,忽必烈調集蒙古鐵騎南下,在雲南邊境地區與蒲甘王朝發生交戰。緬甸叢林密佈,加上氣候溼熱,蒙古鐵騎的優勢難以發揮,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6年,直到1283年,元朝大軍攻破蒲甘城,蒲甘王朝宣告滅亡。

此國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歷史上兩次入侵中國,二戰時成日本幫兇

元世祖忽必烈

蒲甘國王向忽必烈稱臣,元朝將緬甸中部設置為“緬中行省”,納入元朝版圖。後來為了便於管理,又將行省撤銷,改為臣屬關係。沒過多久,緬甸發生了分裂,原蒲甘王朝的貴族們擁兵自立,建立了多個撣邦。這些撣邦為了獲得元朝的支持,紛紛納貢稱臣,元朝則給予這些撣邦官職和封號,這種臣屬關係一直保持到元朝終結。

明朝初期,雲南緬甸一帶仍在忠於元朝的梁王控制之下。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出大將沐英出擊雲南,消滅梁王政權,完整繼承了梁王的疆域範圍,將緬甸納入明朝治下。之後沐英被朱元璋任命為黔國公,坐鎮雲南。同時設立六個宣慰司:孟養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八百宣慰司、車裡宣慰司、老撾宣慰司,對雲南西南周邊實施有效管轄。

此國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歷史上兩次入侵中國,二戰時成日本幫兇

從1531年開始,緬甸東籲王朝開始崛起,到第三代國王莽應龍時期,完成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將各撣邦、老撾、暹羅一起納入緬甸版圖。東籲王朝開始做大,確立在中南半島的霸權地位。繼而走上擴張之路,先後吞併了明朝六個宣慰司中的四個,並侵佔了歷來在中原政權控制下的密支那等地。

明朝萬曆九年,莽應龍之子莽應裡繼承王位,莽應裡比他的父親具有更大的野心。派出緬軍進攻雲南施甸、鳳慶、盈江等地,深入明朝邊境一百多里。楚雄和大理暴露在緬軍兵鋒之下,明朝急派軍隊抵禦緬軍入侵,在當地土司的配合下,先後在萬曆十一年、萬曆十二年兩次將東籲王朝擊退並收復失地。

此國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歷史上兩次入侵中國,二戰時成日本幫兇

萬曆十三年,緬甸又對明朝領土進行蠶食,大小戰爭一直不斷。從明朝中期開始,明朝政府就在雲南外圍實行金字紅牌制度,給當地土司頒發信符,以此增加土司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後期明朝對金字紅牌制度逐漸放鬆和放棄。相反,緬甸東籲王朝卻借鑑了明朝這一制度,極力拉攏土司勢力歸順緬甸。

為了應對緬甸的頻繁入侵,明朝集結了數萬軍隊駐紮雲南邊境,糧餉都由雲南當地供應,加上戰爭的破壞,以及邊民遭到緬軍的屠殺,人口減員嚴重,經濟也遭到嚴重破壞。萬曆三十年時,由於明朝出兵援助朝鮮,無力應對雲南的局勢,遣使與東籲王朝進行議和。議和的代價是明朝把孟養、木邦、興威割讓給緬甸,然後雙方結束戰爭狀態。

此國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歷史上兩次入侵中國,二戰時成日本幫兇

清朝時期,八旗軍收復了部分被緬甸侵佔的領土。這時緬甸進入貢榜王朝時代,貢榜王朝是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極具侵略性。在貢榜王朝崛起之後,開始加緊吞併暹羅。戰爭帶來了大量人力和糧食的消耗。緬甸資源有限,為了彌補這些戰爭損耗,貢榜國王強迫中國邊境的土司向其按時繳納錢糧稅賦。

同時,緬軍經常深入雲南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清朝此時剛剛平定準格爾叛亂,歷時68年之久的戰亂已經導致國庫空虛,清朝也需要休養生息,無力對南方用兵。乾隆帝對雲南的情況不熟悉,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是清朝在緬軍侵略初期採取縱容和綏靖政策的原因。

此國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歷史上兩次入侵中國,二戰時成日本幫兇

到了乾隆三十年時,國力稍有恢復,面對越來越猖獗的緬甸貢榜王朝,乾隆帝開始著手出兵緬甸。清緬戰爭隨之爆發,清朝派出五萬八旗兵力,緬甸見清朝大軍來襲,不得不將入侵暹羅的軍隊撤回,參加對清軍的戰鬥。戰場環境對於緬軍來說佔盡優勢,北方來的清軍非常不適應在溼熱的叢林環境中作戰。

這場戰爭前前後後打了七年之久,雙方均損失慘重,卻又分不出勝負,最終以和談告終。名義上緬甸向清朝稱臣,不過當時清朝正處於康乾盛世的鼎盛期,對於號稱“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來說,這場戰爭的實際結果卻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此國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歷史上兩次入侵中國,二戰時成日本幫兇

緬甸國父:昂山

1885年,英國發動第三次英緬戰爭,滅亡了貢榜王朝,從此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二戰爆發後,為了使緬甸脫離英國的統治獲得獨立,在獨立運動領袖昂山將軍的帶領下,緬甸開始尋求外界力量的幫助。1940年,昂山最終選擇與日本合作,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昂山建立起了緬甸獨立軍,曾經協助日軍擊敗了英軍和中國遠征軍,佔領整個緬甸。

1945年3月,預感到日軍即將戰敗的昂山調轉槍口,率領緬甸國防軍向日軍發動進攻。之後緬甸建立了以昂山為首的臨時政府,昂山也被視為緬甸國父。不過這位曾是二戰日本幫兇的緬甸獨立運動領袖的下場卻很悲慘,1947年,昂山等6名政府官員在開會時,遭到了槍手的射殺,全部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