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就是交通能再便利點,也無法拯救房價,燕郊的一條地鐵就是警示了

剛剛過去的2018年房地產市場經歷了戲劇性的變化,上半年炙手可熱的房子下半年卻是少人問津,買房者好像一夜之間消失藏匿,只餘下開發商在喊著號子降價促銷,而這其中燕郊的房價則是眾所周知的發生了大幅度的下降。

就是交通能再便利點,也無法拯救房價,燕郊的一條地鐵就是警示了

私下有個說法“中國樓市第一鎮”的燕郊房價在2016年就有樓盤突破了4萬,對於北京的房價來說,燕郊的地鐵有著兩站的優勢讓其到北京上班只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足以到達,在北京要想住得舒服還要上班不用太遠著實代價可是不低,很顯然地鐵平谷線在燕郊預留的兩站推動了房價的前進動力十足,活力四射。

花無百日紅這句話送給燕郊最是恰當不過,隨著樓市調控的不斷收緊,2017年年中的限購政策一針見效的扎中了燕郊的命脈,從此之後燕郊的房價就是人們眼中看到的,一路的下跌,一路的掉下了神壇。

就是交通能再便利點,也無法拯救房價,燕郊的一條地鐵就是警示了

近期有網友反映,自己在燕郊的住房房貸還沒還幾年,首付已經跌“空”了,掛牌更是難以出手,真希望銀行能把房子收回去,大家兩清就好,可惜也是很不現實。

就在近期一則傳言又給樓市的人們帶來了一線希望,那就是地鐵在燕郊要設立三個站,也就是說地鐵更加的方便,很多人期待,房價可能又要上漲,哪怕迴歸去年的價位也好。

而有業內人士則是表示,地鐵的周圍的房子確實價值會上升,交通方便對於房價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燕郊的房子僅僅只是因為交通嗎?

就是交通能再便利點,也無法拯救房價,燕郊的一條地鐵就是警示了

對於燕郊而言,地理位置的先天優勢以及地鐵的開通讓其離北京只是一步之遙,短短不到30公里的地鐵小火車對於上班的人來說,其實很簡單。房價的下降最根本的就是供需失衡,很顯然對於燕郊來說,“三年社保或納稅”的限購條件才是絕殺的臨門一腳。

就是交通能再便利點,也無法拯救房價,燕郊的一條地鐵就是警示了

很多在燕郊買房子的人其實只是居住,而不是在此上班,更不會在此納稅,很顯然由於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才是其房價上漲的最大動力,那麼問題就來了,沒有了北京等上班的最大購買力存在,燕郊的房子下降也就成了必然,有人說,只要這個限購不鬆動,開通多少條地鐵跟房價其實真的沒多大關係。

就是交通能再便利點,也無法拯救房價,燕郊的一條地鐵就是警示了

簡單的說,地鐵增加只是說明想買的意向人群多了,而限購實際上卻是擋住房價擋住人群的最大關卡,所以對於有著購房資格的小夥伴來說,如今燕郊的房價已經下跌之後穩定幾個月了,地鐵不斷的開通也讓其更加的方便,以後的樓市應該也是穩定為主,能買買了其實應該不會吃虧。

就是交通能再便利點,也無法拯救房價,燕郊的一條地鐵就是警示了

當然位置還是儘量的好一點,靠近中心和商業區的位置最好,無論地鐵站是幾個,在哪開,總之不會離你很遠,如今1萬多一平米的房子還能坐著地鐵小火車去上班的樓盤在北京真的不是很多,大家說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