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说美国航母即使被导弹打的千疮百孔也不会沉没,是真的吗,它采用的是什么钢铁结构船体?

热血斗士


一说到航母的抗沉结构,大家想到的就是那众多的水密隔舱吧,像尼米兹这种级别的核动力航母,上面的水密隔舱达到了上千个,除此之外,在航母上的其他关键部位,都有加强防护能力的,比如武器库、动力舱(反应堆)、机库等地方,都有使用防护装甲板,以应对可能遭受到的打击,题目中说的用导弹把航母打成千仓百孔也不会沉可能有点夸张了,但是想要用导弹击沉航母(失去战斗力不代表沉没,你把航母的甲板毁了,航母基本上就废了,现在反航母的第一目的不是击沉航母,而是令航母失去战斗力就行),难度确实非常大。


举个例子,1969年的1月14日,美国的“企业号”核动力航母就曾出现过重大事故,飞行甲板上突然发生大火,并且意外引爆了9枚五百磅炸弹,造成27人死亡,15架战机损毁,并且航母的内部同样也受到重创,当时的这次事故基本上让“企业号”是失去战斗力了,但是距离沉没却还远着呢,虽然航母受创严重,但是当时的“企业号”并没有完全宕机,还是能够凭借自己的动力返航维修的。除了“企业号”之外,美国的“尼米兹”航母在1981年也出现过一次事故,当时是一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着舰时意外撞向右侧停机区的3架F-14“雄猫”战斗机,并且引爆了一枚“不死鸟”空空导弹,进一步导致甲板上发生了严重的爆炸,导致11架战机严重损毁,但是航母经过修理后很快就恢复战斗力了!

在使用导弹打击航母的时候,打击的通常是航母水线以上的部位,由于关键部位有装甲防护带以及舰体的水密隔舱,想要考导弹击沉航母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平时我们说的反航母其实更多的是以让航母失去战斗力为主,其实吧,想要击沉大型水面舰艇,使用鱼雷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导弹,首先,鱼雷的装药量大,533以上口径的重型鱼雷普遍有数百公斤的战斗部,650口径的甚至能达到500kg以上的装药量,这话级别的装药量远高于一般的反舰导弹,除此之外,鱼雷是在舰艇水线之下的部位打击舰艇的,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密度又是空气的800倍左右(海水密度更高),其能量传递效果远远大于空气中爆炸,对舰船造成的伤害会成指数级上升!

▲上下震动的舰船

还有一点,鱼雷在水下打击舰船时,会出现一种叫 “泡沫喷射”的现象,因为鱼雷爆炸时会出现巨大的空腔和泡沫,这些泡沫会稀释水的浮力,当冲击波把船体顶起来后,由于水的浮力在泡沫的稀释作用下减小,舰船又会下沉,是舰体处于一种上下震动的状态,这种“弯折”会很容易折断舰船的龙骨,从而造成沉没,所以,用鱼雷来对付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舰船效果是最好的,不过问题来了,鱼雷的射程很短,大部分都是在几十公里内,一般不超过100公里,而一个航母打击群平铺开来的后,半径可达数百公里,因此,在使用鱼雷对付航母之前,要想想,潜艇能不能靠近航母,所以,航母很难击沉,除了本身的抗沉性结构之外,航母打击群本身的防御能力才是根本!


哨兵ZH


美国航母给人们的通常印象,是有很好的抗沉性能,即使被导弹打的千疮百孔,也不会沉没。造成这种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美国航母确实很结实,抗沉性能极好。大型航空母舰都拥有一场坚固的舰体,加强的内部结构,抗沉性能非常优异。以尼米兹级核航母为例,其船体是整体的水密结构,由内外两层壳体组成。内壳体由防护装甲板组成,保护动力舱、油舱、弹药舱等重要部位。

尼米兹航母的飞行甲板和机库都有50毫米厚的凯芙拉装甲防护,水线以下两舷设有4道纵隔壁的防鱼雷结构,沿舰长设有23道水密横隔壁,另设10道防火隔壁。舰体分成2000多个水密隔舱,保证了全舰的抗沉性。美国海军曾做过实验,尼米兹级核航母的舰体可承受5枚以上的重型鱼雷或15枚以上的反舰战斧导弹的饱和打击而不沉没。

二是被导弹打的千疮百孔也不会沉没,多数是在和平时期的实验。例如2005年美国进行了击沉退役航母“美国”号的实验。“美国”号属于小鹰级航母,排水量8.4万吨,1965年加入海军,1996年退役。十年后美军决定不拆解这艘航母,而是用来进行实弹射击的击沉实验。美军动用各种先进武器,对航母实施了一系列空中、水面及水下的实弹攻击试验。

美国海军武器系统司令部组织了一系列菜单式的打击试验。在饱经25天的狂轰滥炸之后,美国号才缓缓沉入大西洋。不过,美国号抵挡了25天的轰炸才沉没其实不具备参考意义。因为爆炸试验是一项接一项安排的,需要对每个轰炸项目进行评估,攻击不是持续不断的,航母本身也在多处被安装了高爆炸药。

三是被攻击航母是空船状态。美军用来击沉实验的航母,内部已被清空,没有平时装载的燃油和弹药。所以非常抗打击。不仅仅是航母,在以往历次的退役军舰击沉实验中,被打击的军舰的抗沉性能都超出预期,这主要是军舰上没有燃油弹药的缘故。

而在实战中,航母被击中以后,很可能引发燃油的混合气体爆炸,或者弹药的殉爆,这才是航母被击沉的主要原因。在实战中航母如果面对全方位持续性的饱攻击,肯定会很快下沉。不过,现代军舰已经发展出一整套损害管制措施,例如尼米兹级航母上设有30个损管队,设有泡沫消防装置,水泵设备能在20分钟内调整舰体15度横倾。经过培训的船员如果应对得当,受损军舰控制伤情甚至重新恢复战斗力的情况并非罕见。

尽管要彻底击沉超级航母并不容易,但要让它失去战斗力倒没那么难。如果因火灾或飞行甲板受损令舰载机无法起降,航母也就失去了作战能力。1967年,美国“福莱斯特”号航母因战机误发火箭弹引发全舰火灾,造成134人死亡,维修了整整7个月。所以,在战时,并不一定要击沉美国航母,只需要破坏其飞行甲板,就能让航母失去战斗力。


科罗廖夫


听说美国航母很能扛?让我们的东风-26带着核弹头去试试!

开玩笑,如果只是扛一般的反舰导弹和常规战斗部鱼雷啥的,尼米兹级航母也是很硬的。和一般常见的说法不同,现代航母的抗沉性是很强的,船体结构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抗沉性,装甲只防护机库弹药库轮机舱这种重点部位,不求装甲挡住敌人的导弹,只求挨了炸能不沉。

尼米兹级的甲板机库都有钢+复合材料衬层组成的复合装甲结构保护,水线下面各设有4道防雷隔舱壁,从舰首到舰尾有23道横向水密隔舱壁以及10道防火隔舱壁,全舰2000多个水密隔舱。关于尼米兹级的装甲重量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根据公开的消息,第五艘尼米兹级开始加装了数千吨装甲防护板,满载排水量增加了将近1万吨。

实战中,航母沉没的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被击中后导致舰上搭载的航空燃料挥发爆炸造成的,实际因为船体进水过多等原因沉没的航母很少。这也就是为啥在抗打击实验中美国航母都这么硬的原因,因为舰上的燃料弹药啥的都清理干净了,自然抗沉。

所以如果是想用一般的机载舰载反舰导弹去把尼米兹级打沉,不用核战斗部的情况下还是很困难的。当然你要是用弹道导弹来反舰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过美军的伯克级和提康德罗加级也都有反导能力。

不过,虽然要想击沉航母很难,但是使其丧失战斗力就简单多了,直接炸飞行甲板。要是能炸到航母弹射器相关的组件效果更好,甲板还能抢修,但是弹射器啥的要是挨炸了就只能开回去修了。


贞观防务


本人认为击沉并不是前文想像那么困难。主要是要不要击沉的问题。要留点谈判余地。还是打完再说。就是政治因素在起保护作用。击沉对方航母一定是发生了需要对等损害的前提下。航母有几大软肋; 一是弹药库。二是航空燃油库。三是舵机舱。水线以上也不是不行。现有钻地弹威力都足够对付上述位置多层钢板。还随时可造出横穿对穿水线的破甲超高音速大当量导弹和后段超高音速巡航导弹。没有什么是坚不可摧的。还可大机群无人机和轰炸机投掷凝固汽油弹,待钢甲软化后,(其实也不用等一开头就用也一样行)再用普通633鱼雷六枚,(前苏就已有美方计算过)就能将其龙骨齐齐打断击沉。不用说中程弹道导弹。二枚就可将其击沉结果了。沉船不是一定要水密门都要被破坏打开而是断了就会发生。10万吨算不了什么大船。


六维思考zhenshen


航母用钢主要分为结构钢、装甲钢、船体用钢。结构钢主要是用在船体结构、水密隔舱上,屈服强度在300兆帕左右。结构钢要求板面越大越好,尽量减少焊缝。

用于建造船壳、飞行甲板、舰岛的是与潜艇用钢相同的高屈服强度合金钢,美国最早是HY-80、HY-100钢。它们实际上是镍铬钼系淬火+回火热处理的高强度低合金钢,其中HY-80钢的屈服强度为550兆帕、HY-100钢的屈服强度为690兆帕。其中用量最多的是HY-80,这是因为它的屈服强度基本可以满足要求,而且焊接性相比于HY-100要好,成本也比后两者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又发展出了HSLA-80和HSLA-100钢,其特点是屈服强度与HY-80、HY-100钢相同,但焊接性明显提高,不用预热就可以焊接。美国从“斯坦尼斯”号航母开始采用HSLA-100钢,而最新的福特级航母的飞行甲板、舰岛则采用屈服强度800兆帕的HSLA-115钢。

现代的航母不可能像一、二战时期的战列舰那样披挂厚厚的装甲,只是在重点部位加强装甲防护,如弹药库、油舱、动力舱、指挥室等地方。为了减重,很多也是用复合材料和装甲钢,其中指挥室最厚之处所用的装甲钢厚度达330毫米。

导弹攻击航母难以击沉是因为普通的高亚音速反舰导弹装药量小,而且击中的基本都是水线以上部位。但是苏联研制的重型反舰导弹都是超音速,装药量500公斤以上,如果命中航母还是会造成重大毁伤的,多枚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命中是能够重创或击沉美国航母的,特别是在命中弹药库或油舱的情况下。而现在的反舰弹道导弹速度超快,威力更大,对航母的毁伤能力更加致命。(S)


联合防务


航空母舰从二战前诞生,到二战中崭露头角成为海战主力,不断的在战斗中完善和进步,逐步的形成了如今的集攻击性、防护性和机动性一身的大国重器,尤其是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为止建造和使用航空母舰最多的国家,当然也是当今世界上在役航母最大,排水量最大的国家,这个没有之一!



而且从二战结束后,仅仅美国一家发展了三代航母,而且装备数量都比较可观,如今已经发现到了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等新技术,使得比同类型航母的战斗力提升一个量级以上,就航母技术的完备性,美国可以说独步全球。

在本世纪初,美国为了验证航母的抗极大能力,并从中研究出如何防御敌方攻击,和打击敌方航母的技术,使用退役航母让美国海军攻击,然而经过美国海军航空兵的狂轰滥炸半个月后,航母依然没有被击沉,最后通过技术爆破才将那艘航母送到了海底。

难以击沉是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现代舰船和航母都是建立在实战经验的基础上的,纵横排列水密仓,可以确保航母即使在多个独立的仓室进水后,依然可以确保被击沉,而且独立的放火设计也可以及时阻断燃烧带来的航母损伤,而吸取二战被击中引起武器殉爆而击沉的经验,武器弹药也采用非敏感性引信。另一方面,美国二战后发展的导弹大多都是精确打击的弹头,对于装药数量要求本身就不严格,大多数都是150-200公斤TNT炸药,本身就对航母厚重的装甲航班形成不了太大杀伤,而具有破甲能力的弹头,往往设计都是针对排水量数千吨的驱护舰为假想敌,因而打击措施基本上对航母没有任何作用,仅仅能达到击伤的效果。

这仅仅是美国缺乏此类武器,但这并不代表世界所有的国家的打击能力就是如此,当然排除核弹!更换吨级别的装药或者动能更大的弹头,为此就不能将其击沉!


泾水书生


美国航母确实很“结实”,拥有相当好的抗沉性,但说是要被导弹打的千疮百孔还不会沉,却有些太夸张了:除非是在船体外壳炸的千疮百孔,否则就是假的。

要不然让俄罗斯的花岗岩反舰导弹打几下看看,也不用打成“千疮百孔”,就打个二、三十枚就行,美国的航母保管去见龙王。或者说干脆让我们的东风21D试试,弄个十枚、八枚就行。弹道导弹的动能杀伤力,对航母的破坏性更大。

这里面有个专业术语——抗沉性,简单说就是抵抗沉没的性能,是指舰船(这里就是指航母)的船舱在遭受到打击(包括意外相撞、触礁等)、破坏、船舱进水后还能够保持不沉没、不翻船的性能。抗沉性越高,越不容易沉。


为了提高抗沉性现在都是在结构设计上采取一些措施、手段,增加船体的浮力,设置水密舱壁、双层底,把船体分隔成多个水密舱室(比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它的水密隔舱达到了2000多个)等等。一旦有舱室遭到破坏、进水,可迅速将其“隔断”,水就无法进入其它舱室,舰船不至于沉。

实际上不仅是美国的航母很“结实”,现代的航母都很“结实”。这里说的结实,不是说导弹打不坏航母,也不是航母的装甲够厚,而是普通的导弹即使是打中了航母,也无法对其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航母船体分成那么多个水密隔舱,一发导弹能破坏掉几个舱室?如果是被打的“千疮百孔”了,还能不沉,那航母肯定是泡沫做的。


航母并非是浑身都采用的装甲,就拿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来说,其使用的是凯芙拉复合装甲,都是用于重要部位:飞行甲板、机库、弹药库等等。在设计上要求的不是挡住来袭的导弹,而是保证来袭导弹打中之后航母能够不沉。航母的飞行甲板、机库等这都是重要部位,采用了凯芙拉复合装甲,厚度达到了50毫米。

根据公开资料,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抗打击能力(抗沉性)确实很强:至少能够承受5枚重型鱼雷的打击,保持不沉。据说,美国海军还做过试验。当然了,这都是美国海军的说法,至于是否是真话,那就不知道了。



为了提高抗沉性,尼米兹级航母在水线以下两舷各设有4道隔壁的防鱼雷结构,沿舰长方向共设有23道水密隔壁,外加10道防火隔壁,整个船体又被分成了2000多个水密隔舱。这使得尼米兹级航母的抗沉性相当高,即便是遭到几枚普通导弹的袭击,也没什么大事,不至于沉没。

2005年4月19日,小鹰级航母“美国号”做了个试验:抗沉性试验。历经25天,直至5月14日才被炸沉,这次试验从空中、水面、水下对该航母进行了实弹攻击,至于试验的详细信息,美军并未公布。


儒道之主


美国航母被打到千疮百孔也不会沉没,他用的是什么结构?

什么结构我不知道题主问的航母应该是高达尼泰姆合金造的吧....

这破球就没有不会沉没的航空母舰


你是说二战时候美国航母不会沉没,那么列克星敦,约克城号,大黄蜂是怎么了?

还是说冷战期间美国航母不会沉没?那送进海里当鱼礁的克里斯坎尼号

被美国人自己炸了半天炸沉的美国号航母算什么?

这沉没的挺happy啊也没有打不沉没这种说法啊?,还有比基尼群岛原地空格起跳的内华达号战列舰还没说什么呢!

至于说美国号被炸了二十多天没炸沉?那更简单,谁打架直接上榴弹炮轰的?难道不是先用拳头交流一下感情么?同理啊,击沉航母试验也是一样,先用小型的反舰导弹炸一下,没反应,上炮弹还没反应,导弹什么的上了半天,美国号依旧很坚强的飘着,所以嘛.....上炸药。

俄罗斯表示我的花岗岩等着呢,要不我试试?不要钱都行!


啸鹰评


航母说不会沉没主要是因为航母的几千个水密舱

说不会沉没是假的,军舰的结构已经不是重甲时代那么追求防护,就航母而言重要的地方也就200mm-300mm的钢板。

航母体积大水密舱多所以才难以被击沉,在说一下水面建筑及时被炸毁都不会沉没航母的命门在船底,也就是龙骨对准龙骨发射几枚533毫米重型鱼雷就足以把航母龙骨折断然后航母自然就沉了。

所有的舰艇都是这样水面以上的建筑哪怕都被摧毁都不会沉,而水面一下就不行因为水里爆炸威力直接传递给船体由于爆炸产生的高压形成空泡然后空泡破裂收缩这个过程就足以用航母自身重力压断自身龙骨。

所以别把航母想的真那么神,要不是鱼雷射程短航母自求多福。


李晓伟


美国的军力世界第一,支撑着其独领世界的霸主地位,其航母战斗群就是最大的利器。一旦世界某个地方发生了事情,美国总统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


确实,一个航母战斗群可威慑一个中等国家,两到三个可随时发起战斗攻击。

为防止别国也拥有这种战力,美国双向忽悠的本事不可小觑。

有段时间,美国宣传航母过时论,说以后只是海上的一个活靶子。

过段时间,又宣传美国航母坚不可摧。

手段不同,目的一个,忽悠别国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放慢脚步,谁也别想超过美国。

美国邀盟国及媒体观摩自导白演自炸航母的大戏就是要向世人传达些什么。

2O05年4月19日,美国退役的航母‘美国号’
被拖出费城的旧军港,这个已失去动力,排水量8.4万吨,长319米的大家伙,被带向了大西洋某处的试验场。

美国动用先进武器,从空中,水面,水下对其进行攻击,船内多处设有测试数据点。25天不间断的狂轰滥炸,终将其击沉于大西洋底下。

这何偿不是美国人用另一种手段来宣扬美航母坚不可摧的神话。

明眼人一看便知,真正击沉航母的就是最后几枚高爆炸弹,之前东扫西炸都是小打小闹的戏码。一个失去战斗力的航母,任由你轰炸,也得二十多天才能将其炸沉,这不是在唬人吗?

研究航母数十年,《百年航母》的作者,著名军事家张召忠教授曾在节目中说,某款被冠以‘航母杀手’的导弹大杀器,七枚同发,即可瘫痪甚至击沉一艘航母。这应该不是忽悠,而是多年研究得出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