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封神榜最強佈局者是誰?實力堪比太上老君,紂王申公豹是他棋子!

文:白馬晉一(《封神有戲》系列第十六篇)

關於封神榜的內情,《封神演義》第十五回曾有描述。

“崑崙山玉虛宮拿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讓,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步雨興雲善惡之神。”可以看出,封神工程是由昊天上帝牽頭,元始天尊落實,闡教(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人道(太上老君)三教共同參與項目。值得肯定的是,這項工程並非諸仙一時頭腦發熱的事,而是一場有計劃、有預謀的行動。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再來看姜子牙、申公豹師兄弟的入門之路,處處似乎都充斥了弔詭的氣息。

先來看姜子牙。

依據原著的描述,姜子牙是個資質平庸之輩。三十二歲上崑崙山學道,整整四十年幾乎一無所獲。按姜子牙自己話講,便是“苦熬歲月”,門派內一點存在感和成就感都沒有,除了那一頭被歲月熬成的白髮。

按理說,元始天尊是三界為數不多的聖人級別人物,收徒的門檻應該很高,又怎會收下姜子牙這般平庸之人?即便收下,又怎會眼瞧著弟子學業荒廢?如此一來,不正是砸了自己苦心經營的“崑崙山學府”招牌?

因此,解釋只有一個,元始天尊根本沒有想讓他成仙。天尊要物色的,無非一位能夠在人、仙兩個階層自由出入的人間代理人,替他完成封神任務。外表敦厚的姜子牙,無疑是個合適人選。

封神榜最強佈局者是誰?實力堪比太上老君,紂王申公豹是他棋子!

而申公豹的身份,就更為古怪了。

分明在世間修煉了數千年(原著言,“煉就五行真始訣,移山倒海更通玄;足踏霞光閒戲耍,逍遙也過幾千年”),以此君的城府以及道行,又怎會在三四十年前,匆匆拜於元始天尊門下,擔當一個身份卑微的小師弟角色?

若挖掘其間內情,映入眼簾的必然會是一個皆大歡喜的雙向選擇題。二人或形成某些不可告人的默契。

元始天尊利用申公豹超一流的公關功夫,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挑撥闡、截兩教二、三代弟子之間的關係。當然,攪入混局的人越多,封神榜上的職缺才能填滿,昊天上帝交待的任務方能儘快達標。申公豹呢,他可以從天尊手裡名正言順地得到一個神職編制,如是,他就不必入孤魂野鬼般在體制外遊蕩。

封神榜最強佈局者是誰?實力堪比太上老君,紂王申公豹是他棋子!

當然,我們的推理再往前邁一步,結合姜子牙、申公豹二者拜師的經歷以及時間節點,大致可以推斷出,至少在四十年前,元始天尊就已經開始謀劃封神之局。肯定的是,他苦心經營,絕不是給昊天上帝做嫁衣,應藏有更大企圖。而捋清了箇中關節,我們會詫異地發現,不僅是姜子牙、申公豹師兄弟的結伴下山,甚至當年紂王的離奇上位,都可能是一場環環相扣的預謀。

這個時候,來看原著第一回的描述。

“帝乙生三子:長曰微子啟、次曰微子衍、三曰壽王。帝乙遊於御園,領眾文武玩賞牡丹,內飛雲閣塌了一梁,壽王託梁換柱,力大無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趙啟等,上本立東宮,乃立李子壽王為太子。”

這裡的帝乙,即是紂王(未登基前,名號為壽王)的父王。這老爺子有三個兒子,紂王僅排行第三。某日帝乙攜百官遊歷御花園,結果飛雲閣內一梁莫名倒塌,幸而紂王力大,撐起斷梁,才未釀成傷亡事件。也正是這樁意外,讓一直在儲君安排上舉棋不定的老爺子下定決心,確立了紂王(壽王)太子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商湯時代並不太講究長幼尊序,因此,帝乙廢長立幼,並沒有文武百官的抵制。相反,此舉還得到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以及趙啟等眾的一致支持。這些臣僚們覺得,帝國列車行至晚景時分,已然露出頹唐之勢,這個時候,一定需要一個孔武有力的君王,重新將搖搖晃晃的帝國拉入快車道。紂王無疑是最合適的人。


封神榜最強佈局者是誰?實力堪比太上老君,紂王申公豹是他棋子!

但事實證明,帝乙以及他的臣僚們當初的判斷是錯誤的。上位之後的紂王,全然沉迷於妲己美色之中,肆意地揮霍著帝國最後一抹榮光。相反,微子啟和微子衍在《封神演義》裡面的表現,卻要仁慈得多。

譬如原著八十九回,紂王不顧群臣反對刳剔孕婦,同妲己嬉笑對賭腹中胎兒性別,大臣箕子力諫卻逆了龍鱗,被處以極刑。但見微子啟、微子衍上前求情,“嗚咽不能成語,泣而奏曰,箕子忠良,有功社稷。今日之諫,雖則過激,皆是為國之言。陛下幸察之!陛下昔日剖比干之心,今又誅忠諫之口,社稷危在旦夕,而陛下不知悟,臣恐萬姓怨憤,禍不旋踵也。幸陛下憐赦箕子,褒忠諫之名,庶幾人心可挽,天意可回耳。”

可以看出,紂王這兩位兄長雖無大魄力,但也是心懷悲憫之人,若當時儲君之冠落於他們頭上,大抵便是無大功大過之人。但中庸之君,又何來殺伐?即無殺伐,又何來封神?

因此,飛雲閣塌梁事件實在可疑,極有可能有神秘力量暗中操縱走向。誠如後來紂王上香女媧宮,出現離奇大風一般。

而這個幕後操縱者,很有可能便是元始天尊。這位端坐在崑崙山的大神,有著極其強烈的動機,他要趁著座下弟子五百年殺劫的契機,在人間光明正大地製造一場血案,明著討好昊天上帝,替他張羅封神榜,暗地裡卻趁機清繳各方勢力,並鞏固自己在三界的霸權。

於是,他扶持商湯的潛在反對勢力西伯候,佈下自己的親信姜子牙,並把他們標為正義一方。同時,又悄悄推選具有黑暗氣質的紂王上位,並讓具備間諜屬性的申公豹行走於江湖,遊說各方人士替他站臺。如是,在整個封神計劃中,元始天尊身份即是裁判員,同時又是正反方“辯手”的幕後金主。他似乎把所有事情做圓了。而這個圓,進而形成套,最後形成漩渦,將越來越多無辜之輩捲入其中。

可以說,元始天尊是一位策劃能力極強的導演,他佈局了這一切卻又行正義之態。只是這導演之人,未必就是最後的收起樊籠之人。神話世界的走向,似乎愈發模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