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土耳其真是古代突厥人的後裔嗎?


先說句閒話,生命科學數據完美,24史鐵證如山,田野考古證據充分,列祖列宗清晰可辯,全世界,惟我天朝一家。亂認祖宗是普遍現像。不僅現代土耳其人,現代印度人,現代日本人,現代歐洲人,都這樣。甘肅非得說有羅馬軍團,蘭州大學搞了個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意大利駐華大使屁顛屁顛就去了!

上圖,2010年11月6日,意大利駐華大使裡卡爾多為蘭州大學的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揭幕。堂堂意大利,都能把自己祖宗認到甘肅去,有什麼理由笑話土耳其呢。

根據我的常識,任何一個民族的起源傳承,可以分成兩個大的方面,一是生命科學,二是文化。

生命科學已經很好解決了,基因組數據。最近一條消息是,古埃及木乃伊基因檢測,發現古埃及人離現代埃及人非常遠,反倒更接近現代土耳其人。而公元400年代以前,古埃及人口是穩定的。

土耳其不僅認定突厥是祖先。2018年6月27日,土耳其陸軍發佈成立2227週年宣傳片,認定嫡祖是匈奴冒頓單于。把匈奴和突厥列為雙重祖先的現代土耳其人,肯定不能接受自己起源於北非這種可能。以土耳其人的思維,短時間內恐怕也接受不了古埃及人成就遠大於匈奴和突厥這個史實。

匈奴和突厥的棺材板已經雙雙飛起來了,這倆絕對想不到,千百年後,會被一個小亞西亞上的國家給配上。這個與本文關係不大,先撂下。

亞歐大陸是個偉大的舞臺,人類最壯麗的文明史詩在這裡上演。公元400年代,一個史稱突厥的民族,在中亞強大起來。這與前文古埃及人口變化,並無任何聯繫,純時間點巧合。這是現在能推測出的,相對準確的,突厥最早的歷史記憶。

突厥人在公元400年代,社會組織還很原始,處於群婚狀態。技術不錯,冶鐵著稱,這個很重要。公元550年左右,突厥建立起強大帝國,東起今天遼河西至裡海,北抵貝加爾湖,南及青海。

中亞國家的強大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中國中原王朝。突厥強大的幾百年,恰巧是中國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時期。待到唐朝崛起,事情就出現了質的變化。

公元800年代,在盛唐的一次次征伐打擊下,突厥分裂、衰落、在歷史中消失。

公元1000年左右,一個叫塞爾柱突厥的族群,在今天伊拉克一帶漸有影響,建立塞爾柱突厥帝國。塞爾柱突厥帝國東部發展為花剌子模,被蒙古西征大軍滅掉。再過7百年,遙遠的東方出了個傑出的小說家,金庸,用這段情節推演出了名著《射鵰英雄傳》的一部分,相關章節大局觀和細節把握的都很好,佔比全書並不很大。這部書其他部分也很恢宏壯麗。

塞爾柱突厥的西部人口各處遷移,逐步定居小亞細亞半島,伊斯蘭化,成為今天的現代土耳其人。塞爾柱突厥是不是與唐爭鋒的突厥嫡傳,有巨大爭議,現代土耳其人認為是。

有巨大爭議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隻有假說,沒有證據。這種假說,可信性遠不如江浙英雄郭靖黃蓉,遠征中亞大破花剌子模。再怎麼說,金庸能寫的明明白白,靖蓉在什麼地方結識,在什麼地方學習,在什麼地方加入誰的隊伍。現代土耳其人,能說明白他們祖宗誰誰啊……

(全文完)


李牧


事實上,土耳其人還真的與當年的突厥人有關係,但也僅僅是有關係,因為土耳其人是突厥分支塞爾柱部落的後裔。

突厥本是中國漠北草原上的一個強大民族,7世紀時,隨著西突厥被大唐王朝滅亡,迫於大唐的壓力,突厥人開始不斷西遷。


塞爾柱人

塞爾柱人,又稱塞爾柱突厥,是突厥的一個小分支,最初生活在今中亞地區,西突厥滅亡後,大唐借安西都護府軍力不斷在中亞擴充影響力。

迫於壓力,塞爾柱突厥開始向西遷移,經錫爾河下游南下伊朗高原,佔據波斯,1037年,建立塞爾柱帝國,1055年西進佔據巴格達,迫使阿拉伯帝國哈里發授予其蘇丹稱號。

奧斯曼人

奧斯曼人是突厥羅姆蘇丹國統治下的一個小型突厥部落,羅姆蘇丹國是塞爾柱帝國蘇丹堂弟的封地,其位置就在於今小亞細亞半島上,11世紀末塞爾柱帝國在衰落後,羅姆蘇丹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奧斯曼人就是羅姆蘇丹國治下的一個普通突厥部落,1243年蒙古大軍擊敗羅姆蘇丹國,由此成為伊爾汗國的附屬國,13世紀末,羅姆蘇丹國衰弱並分裂成12個獨立的貝伊國,其中一個就是奧斯曼。

奧斯曼人本是羅姆蘇丹國的一個部落,世代為羅姆蘇丹國守衛邊境,羅姆蘇丹國衰弱後,奧斯曼一世率領軍隊不斷擴張,並在1289年迫使羅姆蘇丹承認其佔領的所有土地都為其封地。

1299年,稱羅姆蘇丹國衰弱之機,奧斯曼一世與其他貝伊都宣佈獨立,奧斯曼一世自稱“加齊”,建立奧斯曼王朝。

後來,奧斯曼帝國不斷東征西討,建立起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強大帝國,而在一戰之後,帝國領土僅剩下今日之土耳其。

1922年,凱末爾起義推翻奧斯曼帝國,建立今日之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前後歷經623年。

可見,今日之土耳其人,是西突厥人分支,分支再分支,但好歹也是分支吧,總之與突厥還是有關係的。

因此可見,如今的土耳其,成為泛突厥主義最為興盛的地方,也就不足為奇。


Mr種茶家


突厥語族分佈圖

土耳其不僅自認為是突厥後裔,而且組織起來突厥國際組織。

目前根據語系劃分,阿爾泰語系就分突厥語族、蒙古語族、滿洲——通古斯語族。土耳其人就屬於突厥語族的國家。

現代所謂的突厥語國家,則是指主體民族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國家,主要包括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塞拜疆。併成立國際組織突厥語國家峰會。

1992年,在土耳其的主導下,阿塞拜疆、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共同召開了首屆突厥語國家首腦會議。

2000年2月1日,土耳其呼籲仿效阿拉伯聯盟體制,與宗教、語言及習俗相仿的中亞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土耳其語族)國家建立突厥聯盟。

2009年10月3日,在阿塞拜疆納希切萬舉行的第九屆突厥語國家首腦峰會上,哈薩克斯坦、土耳其、阿塞拜疆和吉爾吉斯四國總統簽署了《納希切萬協議》,正式成立突厥語國家合作委員會(突厥議會)。突厥語國家首腦會議在阿塞拜疆的納希切萬正式升格為突厥語國家合作理事會(The Turkic Speaking Countries Cooperation Committee),有阿塞拜疆、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四個成員國。理事會下設元首理事會、外長理事會、元老理事會和高官理事會等合作機制,以及突厥世界研究中心、突厥科學院、突厥圖書館、突厥博物館等文化機構。

自此10月3日被確立為突厥語國家合作日。

在2010年第10屆突厥語國家峰會上,土耳其總統居爾喊出了“六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口號 。

2015年9月11日,第五屆突厥語國家合作委員會首腦峰會在阿斯塔納舉行。峰會批准了突厥世界一體化構想,籌備設立突厥一體化基金會為執行單位;還討論了申請聯合國、伊斯蘭合作組織觀察員身份,開設突厥電視臺,設立突厥文化信息交流中心等議題。峰會框架內的教育部長會議宣佈將推出四國通用的中小學歷史教材《突厥通史》,下一步將推出《突厥地理》和《突厥文學》。

《突厥通史》《突厥地理》和《突厥文學》正從時間、空間和文明三個維度構建起統一的突厥集體價值和集體身份。有關突厥語電視臺的倡議則旨在擴大突厥信息空間,打造統一的突厥國際形象。


滿族文化網


準確來說土耳其是突厥人後裔,在斯拉夫語中,突厥和土耳其是一個詞。

土耳其人是突厥人與屬於歐洲人種的地中海原始居民的混血後裔,使用土耳其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烏古斯語支。文字曾用阿拉伯字母書寫,1928年改用拉丁字母。信奉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

土耳其人系西突厥後裔。7世紀西突厥滅於唐後,其中烏古斯部塞爾柱人自中亞遷至西亞,同當地波斯人結合。奧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奧斯曼帝國。到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至16世紀和17世紀,尤其是蘇萊曼一世時期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瓦解,遂遭歐洲列強殖民侵略。1919年,在凱末爾領導下開展民族解放武裝鬥爭,推翻封建王朝,擊退外國侵略,於1923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所以說土耳其是突厥人的後裔,但不是純粹

的血緣。


趣拾歷史妙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要看突厥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突厥只是突厥語系都叫做突厥人,那麼土耳其就算是突厥人。

土耳其美女

但這種劃分並不科學,難道說英語或者法語的,都是英國人或者法國人嗎?

大家不嫌麻煩,就聽薩沙慢慢說。

古代,中國的北方有民族叫做丁零,在貝加爾湖附近遊牧。

後來逐步擴散到西域,也包括今天的新疆一代;西河走廊,就是今天的甘肅、青海、寧夏;漠南,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

維吾爾美女迪麗熱巴

在漫長的年代,丁零不斷和各種民族混血,所以丁零的血統很複雜,成為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混血人種,但主要還是黃種血統。

期間,丁零也分為很多部落,有的建立了國家比如翟魏,有的則被匈奴、鮮卑等奴役甚至同化。

在南北朝時期,丁零部落的一支,叫做突厥,強大起來。突厥兼併了丁零的很多部落,包括維吾爾人的祖先回鶻,又打垮了大漠的主人柔然,建立了突厥帝國。

突厥帝國非常強大,號稱有百萬鐵騎。這個帝國和中原王朝對峙了150年,期間分裂成東突厥和西突厥。

隨後,東西突厥先後衰敗,其中原屬丁零的很多部落比如回鶻獨立,和突厥為敵。

結果,大唐聯合維吾爾人的祖先回鶻等丁零部落,先打垮了東突厥,又消滅了西突厥。

西突厥被打垮後,殘部開始向中亞遷移,和當地很多民族融合,形成很多強有力的部落。

這裡的部落多是白種人,所以這些突厥人開始有明顯白種人的相貌,不再是黃種人的樣子。

這些突厥人在漫長的時間內,不斷向西和向南發展,一度控制中東,建立了塞爾柱帝國。

塞爾柱王朝旁支,一個突厥部落,在小亞細亞建立了一個封建國家,羅姆蘇丹國,大體是現在土耳其的位置。期間,又有無數的混血。因為當地人也是白種人,所以這個國家突厥人更是接近白種人。

最終這個突厥國家被西征的蒙古大軍殲滅,又被蒙古人混血。而蒙古人的祖先是中國北方的東胡,屬於通古斯黃種人。

所以,這些突厥人血統中又加上了蒙古血統。

羅姆蘇丹國垮了以後,分裂成很多部落,其中1個叫做奧斯曼。奧斯曼部落就像秦國一樣,逐步統一了周邊的部落,最終建立了奧斯曼帝國,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祖先。

我們可以看到,最早的突厥人,是丁零的後裔,主要是黃種人的血統。

而奧斯曼人,也就是今天的突厥,則是1個大混血,和最初的突厥簡直就是兩回事。土耳其人的血統很複雜,融合了很多血統,但主體是白種人。

換句話說,丁零和土耳其人雖然也算有血緣關係,但血統已經非常淡薄,可以說壓根就是不同的民族。

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他們的語言都屬於突厥語系,但仍然有一定不同。

上圖是土耳其男人

嚴格說起來,土耳其和突厥關係不大。

土耳其人之所以自稱純種突厥人,又搞什麼泛突厥主義,僅僅是今天的土耳其意淫。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的維吾爾人也是丁零的後裔回鶻,但卻和大唐聯手消滅了突厥帝國。

上圖是維吾爾小夥

之後的回鶻大體在新疆一帶繁衍,不斷和當地人混血,形成了今天的維吾爾族。

但維吾爾人和土耳其完全不不同,前者基本在新疆一代沒有遷移。

土耳其人則不斷從中亞遷移到歐亞邊境,期間不知道和多少民族混血,這和維吾爾人完全就是兩回事。

客觀來說,維吾爾人雖然和土耳其人有一點共同的血統,但極少,根本可以看成是2個民族,只是語言比較接近而已。

審核的mm,手下留情,改了3次了。。


薩沙


土耳其人自己聲稱他們有16個祖先——分別是:匈奴帝國、西匈奴帝國、歐洲匈奴帝國、白匈奴帝國、格克蒂爾克帝國、阿瓦爾帝國、哈扎爾帝國、回鶻汗國、喀喇汗國、伽色尼國、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金帳汗國、帖木兒帝國、巴布爾帝國、奧斯曼帝國。照土耳其這種說法只要是來自亞洲草原腹地的遊牧民族似乎都是他們的祖先,那麼歷史的真相是否如此呢?

事實上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國所在的小亞細亞地區擁有足以和古希臘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比肩的悠久的歷史,那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族有西臺人、魯維人及胡裡特人等等。公元前1800年到前1170年這裡興起的赫梯帝國摧毀了由胡裡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國並開始同古埃及爭霸:公元前1285年赫梯帝國甚至同古埃及展開了人類軍事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會戰——卡迭石戰役。公元前13世紀末印歐語系的民族和以腓力斯丁人為代表的海上民族紛紛遷徙至此並沉重打擊了赫梯帝國,到公元前8世紀殘存的赫梯王國被亞述帝國所滅。

赫梯帝國的滅亡為公元前1300年立國的呂底亞王國消除了一大威脅。呂底亞王國位於今天土耳其西部瀕臨愛琴海沿岸地區,其領土一度擴張至由色雷斯海峽至安納托利亞西部。大約在公元前 660年呂底亞開始鑄幣,是全世界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在呂底亞王國興起的同時愛琴海西岸的希臘人開始在小亞細亞建立殖民地——位於小亞細亞半島西端赫勒斯滂海峽的特洛伊古城就是公元前十六世紀由古希臘移民建立的,公元前十二世紀初邁錫尼城邦聯合希臘本土各城邦渡海征服了由早期希臘移民建立的特洛伊城邦,除此之外古希臘人還在小亞細亞西岸建立米利都等殖民據點。公元前612年後進入期的呂底亞征服了希臘在小亞細亞的所有殖民城市。公元前546年呂底亞被波斯帝國所滅後整個小亞細亞進入波斯統治時期,直到公元前449年在希波戰爭結束後締結的《卡里阿斯和約》才又使希臘人恢復了小亞細亞西岸的殖民城邦。

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消滅了波斯帝國,是包括今天的土耳其在內的中東地區進入到一段希臘化的歷史時期。然而亞歷山大帝國在曇花一現之後迅速分崩離析,由亞歷山大帝國分化出來的馬其頓王國、塞琉古王國、托勒密王國相繼被新興的羅馬所征服。在向小亞細亞擴張的過程中羅馬遭遇的最大阻力來自於本都王國——這是一個位於小亞細亞半島、黑海東南沿岸的國家,於公元前281年由米特拉達梯一世建立。公元前88年至公元前63年羅馬和本都為爭奪小亞細亞展開了持續25年的戰爭,佔有地利優勢的本都王國在公元前87年統一了整個小亞細亞並渡海佔領了希臘,羅馬在此前近百年擴張所得的東方屬地幾乎盡歸本都所有。直到公元前65年羅馬大將龐培才征服本都,此後小亞細亞進入羅馬統治時期。公元324年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定都位於今天土耳其境內的拜占庭並將其改名為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後君士坦丁堡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由於君士坦丁堡古稱拜占庭,因此東羅馬帝國在後世也被稱為拜占庭帝國。

儘管拜占庭帝國作為羅馬帝國的延續一直以羅馬作為自己的正式國號,但由於相比羅馬帝國時代失去了對西地中海領土的控制後拜占庭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高度希臘化的國家:這一時期的拜占庭帝國的統治中心正位於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事實上拜占庭城正是古希臘人最先創建的,而拜占庭帝國的官方語言則被確定為改良後的希臘語,宗教信仰為希臘正教(東正教)。因此當時的希臘人可謂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族群。這一時期今天土耳其的全部領土均處於拜占庭帝國的統治之下,這時的小亞細亞和歐洲部分的君士坦丁堡是基督教的重要傳播中心,這一時期生活在今天土耳其的土地上的主要是安納托利亞人、古希臘人和高加索人混血形成的民族,和突厥人、伊斯蘭教沒任何關係。然而土耳其的國名卻源自於突厥的音譯,事實上土耳其這個名字就突厥的另一種音譯而已。

大約在公元6世紀時在今天的阿爾泰山南麓崛起了一支名為突厥的遊牧民族,一開始他們是依附於柔然汗國的鍛打鐵器的奴隸。6世紀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遣使向西魏獻方物,這是突厥同中原王朝第一次有明確文字記載的交往。546年突厥合併鐵勒部5萬餘帳落,勢力日漸強盛起來,於是向柔然首領阿那瓌求婚。阿那瓌不僅拒絕了突厥的求婚,還斥其為“鍛奴”,惱羞成怒的突厥人聯合高車部族發兵進擊柔然,阿那瓌兵敗自殺,從此突厥取代柔然成為大漠南北的新主人。

木杆可汗時期突厥又進一步消滅了柔然的殘餘勢力,東敗契丹,西破峻噠,北並契骨,控制了東起今遼河流域,西至今裡海,南至長城北,北至今貝加爾湖的廣大地區。河中粟特諸國,塔里木盆地諸城邦,乃至東方的奚、契丹、高麗都曾為其藩屬。突厥設牙帳在於都斤山(今蒙古國境內杭愛山之北山),形成為以漠北為中心的地域遼闊的突厥汗國。與此同時突厥也向西部擴張並深刻影響了以絲綢之路為核心紐帶的世界古代歷史:這時在突厥西方的羅馬和波斯已進行了漫長的四百餘年戰爭,突厥汗國在東面異軍突起成為左右雙方戰局的一個重要籌碼。東羅馬拜占庭帝國迅速玩起了遠交近攻的套路——遣使突厥引誘其對波斯開戰。一時間羅馬、波斯、突厥三國之間展開混戰,而他們彼此間的戰爭又對絲綢之路貿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最後在突厥的強大軍事威懾下波斯不得不選擇在西線與羅馬維持和平。突厥的強盛不僅僅只表現在武力上,同時這個新興的遊牧民族也建立了相對成熟的官制、稅制和曆法:突厥汗國的官制一共有28級。稅法規定對普通牧民、黑民(戰爭中歸附者)“徵發兵馬、科稅雜畜”。曆法以動物紀年。5世紀時突厥人就創制了自己的文字,是北方草原遊牧民族中率先創制文字的。

當突厥汗國的文治武功日益走上正軌並發展壯大之際中原正處於北周、北齊和南陳三足鼎立的格局,三方混戰削弱了中原王朝抵禦突厥的能力,因此這一時期同突厥接壤的北周和北齊兩國爭相向突厥示好,突厥則趁機大肆勒索劫掠。583年隋文帝楊堅採取長孫晟之計利用突厥各部首領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致使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其中東突厥可汗為原統一突厥可汗正支嫡系之後,加之實力也相對更強,所以後世史籍中一般將東突厥直接簡稱突厥。東、西突厥分裂後隋文帝楊堅又扶植突厥小可汗突利統一了東突厥。突利接受隋朝的冊封成為啟民可汗並尊奉隋文帝為聖人可汗,東突厥成為隋朝的藩屬。

儘管東突厥對隋朝稱臣,但直到公元612年東突厥汗國仍有控弦數十萬,依然是隋朝面對的最大外部威脅:隋大業十一年(615)七月東突厥始畢可汗率幾十萬騎兵將隋煬帝楊廣圍困在雁門郡。而在隋末唐初的亂世格局中突厥趁勢進一步做大——當時中原的各路割據勢力中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劉黑闥、梁師都等人都是由突厥人扶植起來的,甚至就連日後的唐高祖李淵也曾一度接受過突厥的冊封。這一時期的西突厥汗國儘管實力不及東突厥,卻也是當時不容小覷的一大強國:583年東西突厥分裂後西突厥射匱可汗廣開疆土——東起今山西到西海諸國都在他的統治之下,汗庭建在龜茲北面的三彌山,一度將絲綢之路牢牢控制在手中。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死兄長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讓位於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剛十二天的時候東突厥十萬大軍由頡利可汗親率一直進擊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城下飲馬渭水。這時的李世民選擇了忍辱負重——拿出國庫所有積蓄賄賂頡利可汗,與此同時自己親赴突厥大營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時他也依然堅持絕不放棄長安城。儘管是前來求和,但當他單槍匹馬步入突厥營帳和頡利面對面談判時頡利被震懾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視為國恥牢牢銘記。僅僅只過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聯合反對頡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發起全面的戰略報復:唐軍深入突厥腹地俘虜頡利可汗滅東突厥。自此大量突厥人開始自動內附,突厥血統從此逐漸融合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血脈之中。661年唐高宗李治在滅西突厥汗國後在西域地區設置州府:自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以其王都為都督府,以其屬部為州縣。凡州八十八,縣百一十,軍、府百二十六。至此東、西突厥皆被大唐兼併,昔日的突厥汗國已徹底不復存在。然而在公元682年突厥吐屯啜骨咄祿糾眾七百反抗唐朝,又建立了後突厥汗國。745年唐朝與回鶻攻滅後突厥汗國,東突厥諸部或者在戰爭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鶻,或者融入唐朝。唐朝滅西突厥以後原西突厥汗國所屬突騎施、烏古斯、葛邏祿、欽察、卡拉吉、樣磨、處月等部落也活躍於中亞地區。突騎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國在中亞的擴張起了重大作用,葛邏祿則在唐末以後的中亞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與回鶻建立喀拉汗王朝。

事實上在後突厥汗國滅亡後古代意義上以阿史那部族為核心的突厥嫡系已然分化瓦解並逐步融入其他民族,然而由於突厥當年威名太盛,以致於草原上那些一度被納入突厥民族集團治下的遊牧部族都喜歡給自己冠以突厥之名。當時在巴爾喀什湖以北的圖爾蓋河、恩巴河和薩雷河之間草原上居住著突厥人的一個分支——古茲人,又稱烏古斯人。在11世紀烏古斯人形成了一個關係較為鬆散的部落群——烏古斯葉護國,由4大部族組成。因為遭受來自鄂畢河中游的欽察人的驅逐,烏古斯人開始向西遷徙,而組成烏古斯部落聯盟的4大部族中有一支塞爾柱人後來幾乎征服了整個中西亞。在11世紀烏古斯人形成了一個關係較為鬆散的部落群——烏古斯葉護國,由4大部族組成。因為遭受來自鄂畢河中游的欽察人的驅逐,烏古斯人開始向西遷徙,而組成烏古斯部落聯盟的4大部族中有一支塞爾柱部落。塞爾柱部落的名稱源於其首領塞爾柱克,其父是烏古斯部族聯盟的一名酋長,名叫帖木兒雅裡赫。公元970年左右帖木兒雅裡赫因為土地問題與烏古斯部族聯盟的大頭領——葉護髮生了尖銳的矛盾,985年帖木兒雅裡赫率領自己的部族脫離烏古斯聯盟,遷徙到錫爾河中游和卡拉套山區。這裡靠近波斯薩曼王朝的北部邊境,住有許多已經伊斯蘭化的烏古斯人和其他突厥人。他們不僅遊牧於薩曼王朝邊境之外,而且還從薩曼王朝境內得到了大片牧場的使用權,條件是為薩曼王朝服役,保護薩曼王朝的邊境不受異教徒的侵犯。

此時薩曼王朝正和東面統治著今天中國新疆和中亞地區的喀喇汗國對抗,處在夾縫中塞爾柱人選擇依附於薩曼王朝。與此同時塞爾柱克改信伊斯蘭教遜尼派,憑藉個人才能受到該地區廣大穆斯林的擁戴,很快就成了這一帶穆斯林反對異教同族人的軍事領袖,這些烏古斯人遂被稱為”塞爾柱人“。此後不久錫爾河下游發生了反對葉護的抗稅鬥爭, 塞爾柱人利用這一有利形勢,率眾回師氈的,與氈的的抗稅者一起趕走了葉護的徵稅官, 奪取了下游重鎮氈的及周圍地區。從此塞爾柱名聲大振。塞爾柱人這一名稱亦因此而在中亞地區廣泛流傳開來。後來阿里汗的兒子沙赫馬立克繼任葉護,動員各部反將塞爾柱家族及其追隨者趕走,重新奪回了氈的,維護了葉護政權和烏古斯人的傳統制度。塞爾柱人只得再次南遷至錫爾河中游與鹹海附近。這時薩曼王朝被突厥伽色尼王朝取代,隨即伽色尼王朝和喀喇汗國展開了對薩曼王朝遺產的爭奪。塞爾柱人趁雙方爭奪之際於公元985年佔領布哈林東北部。公元1025年阿爾斯蘭被推舉為塞爾柱人的首領,他率領塞爾柱人幫助喀喇汗國的統治者阿里特勤對抗伽色尼王朝的馬哈茂德,結果反而被馬哈茂德俘虜。馬哈茂德試圖通過採取嚴格的約束措施迫使塞爾柱人臣服:他任命塞爾柱家族世襲貝伊頭銜,領有大塊牧場的使用權,為王朝守衛北方邊疆。然而成為伽色尼羈縻封臣的塞爾柱人在王朝北方繁衍生息,人口數量逐漸增多,並大批遷至城市之中居住,逐漸具備了不可低估的政治與經濟實力。

公元1030年馬哈茂德蘇丹駕崩,馬蘇德繼任蘇丹,此時王朝新徵服的地區(主要是波斯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分裂勢力抬頭,塞爾柱貝伊圖格魯克(?~1063)趁機在花剌子模地區豎起大旗反抗蘇丹統治,南下奪取伽色尼王朝呼羅珊省的木鹿和內沙布爾。1037年圖格魯克率先率領大軍擊潰了烏古斯葉護沙赫馬立克,幾乎領有全部的烏古斯部落,1040年在木鹿附近丹丹坎決戰中塞爾柱軍大敗伽色尼軍,連克幾處城邑,佔領呼羅珊全境。圖格魯克定都內沙布爾,建立行政機構,自封為“呼羅珊伯克”,1043年圖格魯克領兵繼續西進,併吞米迪亞,進據賴伊、哈馬丹。1051年攻佔伊斯法罕,並遷都於此。

1054年塞爾柱王朝又征服阿塞拜疆,該地封建主向塞爾柱納土。1055年應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卡伊姆(1031~1075在位)之召,圖格魯克領兵進入巴格達,消滅了由波斯人建立的什葉派王朝—布韋希王朝,廢黜布韋希王朝埃米爾,被哈里發視為救星和保護人。哈里發被迫賜予圖格魯克“蘇丹”稱號,封他為“東方與西方之王”,成為哈里發的攝政王。從此阿拔斯王朝所有權力悉歸蘇丹控制,哈里發僅是象徵性的宗教領袖。在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1063~1072在位)及其子馬立克沙(1072~1092在位)執政時帝國達到極盛時期,武功文治卓著。1064年佔領拜占庭亞美尼亞省首府阿尼。1070年阿爾斯蘭率兵攻佔阿勒頗,其勢力擴張到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並從什葉派法蒂瑪王朝手中收復了聖地麥加和麥地那。

此時塞爾柱帝國實際上已取代阿拉伯帝國成為中西亞地區的實際統治者,儘管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早已淪為地方軍閥勢力手中的提線木偶,但在此之前興起的薩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布韋希王朝都只佔據著昔日阿拉伯帝國全盛時期的部分疆域,而未能取代阿拉伯帝國統治整個中西亞。而塞爾柱帝國則成功將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亞細亞大部及敘利亞(包括巴勒斯坦)等地盡數納入囊中。然而塞爾柱人作為一個遊牧民族征服了昔日阿拉伯帝國所統治的疆域,可當他們面對遠比自己先進得多的阿拉伯文明時選擇充分尊重這一文明體系。

1071年塞爾柱帝國在凡湖以北的曼齊卡特打敗拜占庭軍隊,俘擄拜占庭皇帝羅麥紐斯·戴俄格尼斯,佔領小亞細亞東部。塞爾柱蘇丹將大量還處於遊牧階段的塞爾柱烏古斯人打發至小亞細亞,建立起羅姆蘇丹國,突厥~波斯文化與伊斯蘭教在小亞細亞得以傳播。1091年馬立克沙把首都遷到巴格達,在聚禮日(主麻日)祈禱中,將蘇丹的名字與哈里發並列。11世紀末塞爾柱人的版圖東起中亞內陸地區並與中國西北部的新疆地區接壤,西至敘利亞及小亞細亞,南達阿拉伯海,北至基輔羅斯邊境,形成強大的軍事封建帝國。

正當塞爾柱帝國如日中天之時在其東方崛起了真正的對手——被女真人驅趕的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率領下來到西域併成功壓制了喀喇汗國,成為西域的新統治者。喀喇汗國的馬赫穆德向塞爾柱蘇丹桑賈爾求援,於是由此引發了塞爾柱帝國同西遼之間的卡特萬戰役——這是繼唐朝與阿拉伯帝國的怛羅斯之戰後東亞文明與西亞文明之間又一次巔峰對決,結果卻正好與怛羅斯之戰相反:戰後西喀喇汗國成為西遼藩屬、花剌子模也表示臣服於西遼,布哈拉也俯首聽命,西遼南部邊界越過了錫爾河,以阿姆河為界。作為中華文明組成部分的契丹文化在中亞紮下了根。而作為戰敗者的塞爾柱帝國則逐漸失去了對中西亞各藩屬部族的控制——這其中尤其以倒向西遼的花剌子模勢頭最為強勁,1194年花剌子模甚至擊敗了塞爾柱帝國,成功在西遼和塞爾柱的夾縫之中崛起成為中西亞又一大強勢地緣政治勢力。

在東方敗於西遼和花剌子模的塞爾柱帝國很快又迎來了西方的敵人——在教皇烏爾班二世的號召下歐洲的各國的騎士組成十字軍展開旨在收復聖地耶路撒冷的東征。客觀而言:以塞爾柱帝國的國力根本無懼十字軍,而且十字軍東征最終也的確以失敗告終,問題是此時塞爾柱帝國剛在東方遭遇失敗,其內部各部族也出現了嚴重的離心傾向,結果在十字軍的催化作用下反而加劇了其內部各部族同中央的對立,統一的塞爾柱帝國逐漸被地方割據勢力架空。在由塞爾柱帝國分化而來的各路割據勢力中以小亞細亞的羅姆蘇丹國存續時間最長。

羅姆蘇丹國的創立者是蘇萊曼沙,他於1084年定都於伊科尼阿姆(今科尼亞)。羅姆蘇丹國西北與拜佔廷為鄰,兩國結成同盟;東南則有十字軍在敘利亞建立的基督教國家,以致與東方日益隔絕。但與意大利的商人共和國之間的貿易卻很興旺。蘇丹和王公們競相興建清真寺、神學院等公共建築。波斯語文學很發達,神秘派大詩人賈拉勒-丁-魯米大半生在科尼亞度過。1243年蒙古軍入侵小亞細亞,科塞達格一役塞爾柱軍潰退,羅姆蘇丹國從此淪為蒙古人的藩屬,並於1308年滅亡。

羅姆蘇丹國的滅亡為其統治下的各部族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提供了天賜良機:其中有一個部族以部族領袖的名字命名為奧斯曼,隨著羅姆蘇丹國的衰落奧斯曼人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1299年奧斯曼宣佈自己的部族脫離羅姆蘇丹國而獨立。1326年奧斯曼之子奧爾汗繼位後逐漸征服了原屬羅姆蘇丹國的幾乎全部領土。1331年奧爾汗攻佔了尼西亞城並遷都於此。1354年奧爾汗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佔領了加利波利半島,並把這裡作為進攻巴爾幹半島的橋頭堡。奧爾汗還改革了奧斯曼土耳其國家的內部體制:在中央設立迪萬、任命維齊爾,向各地派行政軍事長官和卡迪鑄造統一錢幣。1389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科索沃戰役中大敗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組成的聯軍,1396年又在尼科堡戰役中一舉打敗了匈牙利、法國、德國等國組成的聯軍。正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蒸蒸日上之時興起於中亞的由蒙古和突厥混血的帖木兒帝國開始向小亞細亞擴張,在1402年的安卡拉戰役中土耳其君主巴耶塞特被俘,遭受迎頭打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並未就此一蹶不振: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23歲的君主穆罕默德二世率領下攻克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將其更名為伊斯坦布爾,擁有千年國運的拜占庭帝國就此滅亡。

進入19世紀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西歐列強和沙皇俄國的打擊下徹底淪為“西亞病夫”。1918年10月30日在一戰中戰敗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正式向協約國集團投降,次年2月8日協約國軍隊正式進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開始對該城實行軍事佔領。1920年8月10日奧斯曼帝國同協約國簽訂了《色佛爾條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成為英國委任託管的地區;敘利亞和黎巴嫩成為法國委任託管的地區;除首都伊斯坦布爾之外的全部歐洲領土和小亞細亞半島西部的大片領土割讓給希臘;亞美尼亞人和庫爾德人獲得了自治的權力;剩下的名義上仍歸土耳其管轄的小亞細亞領土也成為了意大利和法國的勢力範圍。然而被奧斯曼帝國統治數百年之久的希臘人並不打算就此住手——伊斯坦布爾城內的希臘裔居民打出希臘國旗,要求將伊斯坦布爾這個充滿伊斯蘭風格的名字改回拜占庭帝國時代的君士坦丁堡,把聖索菲亞清真寺恢復成為希臘正教的教堂。5月15日希臘軍隊在當地希臘族裔居民的支持下進入了愛琴海東岸的奧斯曼土耳其第三大城市士麥拿(今土耳其共和國伊茲密爾)。希臘正式將構建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橫跨愛琴海兩岸的新拜占庭帝國作為自己的目標,這意味著土耳其不僅將失去所有歐洲領土,甚至也將失去愛琴海東岸一部分小亞細亞領土。然而在向小亞細亞腹地推進過程中的希臘人在1921年的薩卡里亞戰役中被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國民軍擊敗,“新拜占庭帝國”的偉大理想就此化為泡影。1922年11月1日拯救了國家的凱末爾廢黜了奧斯曼帝國的末代之君穆罕默德六世,延續了600多年的奧斯曼帝國在這一天正式宣告滅亡,取而代之的是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

儘管土耳其一直視自己為突厥後裔,土耳其正是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的重要起源地,然而實際上縱觀土耳其的歷史不難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高度混血的多民族國家——在作為突厥分支的塞爾柱人、奧斯曼人征服小亞細亞的過程中不可能將這裡的原住民全部滅絕,因此可以肯定地說現代土耳其人應該是塞爾柱人、奧斯曼人同由安納托利亞人、古希臘人和高加索人混血形成的原住民融合形成的。作為遊牧民族的突厥本身就是由眾多的草原部族聯合形成的操同一語系的民族集合,而不是單一民族,作為突厥分支的塞爾柱人、奧斯曼人同以阿史那部族為核心的突厥汗國的血緣本來就比較疏離,在同小亞細亞原住民融合後實際上今天的土耳其所具有的突厥基因其實已不多了。今天的土耳其人在體貌特徵上更接近於歐洲白人,但在文化心理認同上土耳其人普遍接受自己是突厥人並保持著自己的伊斯蘭信仰。正因為如此歐洲始終視土耳其為異類,儘管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之一,但在加入歐盟的問題上受到歐洲各國持續數十年的排擠。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土耳其人是不是突厥人的後裔?

首先突厥是一個文化認同概念,並非種族名詞,和匈奴一樣。

狹義的突厥人是指突厥汗國的突厥人,廣義的突厥系是指從古至今凡是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人,都是突厥人。

目前全球有1.8億人使用突厥語族語言,大多數都自稱是突厥人或突厥人的後裔,主要分佈在(從多到少):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伊朗、中國、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俄羅斯、北塞浦路斯等。

從DNA上看,突厥人群體具有高加索人種和北蒙古人種兩種特徵。

土耳其不同地區的DNA結構比例

土耳其人DNA研究

下圖是2004年確定的土耳其人父系DNA單倍群圖

土耳其NDA結構:J2,24%;R1b,14.7%;G,10.9%;E3b-M35,10.7%;J1,9%;R1a,6.9%;I,5.3%;K,4.5;L,4.2%;N,3.8%;T,2.5%;Q,1.9%;C,1.3%;R2,0.96%。

如上面所說,突厥人主要是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

高加索人種主要是I、R1a、J、G,那麼土耳其的高加索人種比例是:24%J2+10.9%G,合計:34.9%。

東亞蒙古人種,主要是Q1.9%、C1.3%、N3.8%,合計7%。

總的來說,土耳其人DNA和來源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土耳其人是混雜中亞、南亞、西亞、北非、南歐、西歐、東歐不同地區民族的混合體。

簡單說,土耳其是西方東進、東方西進、南方北進的熔爐。


歷史哨聲


這就像 俄羅斯韃靼斯坦人(國內塔塔爾族) 和 克里米亞韃靼人明明是歐洲面孔而且是回教為何自稱蒙古高原的 塔塔爾,韃靼人 一樣道理。 首先把所有土耳其人或者大多數土耳其人當做希臘後裔是錯誤,土耳其人主要組成部分是小亞半另一個操印歐語系的原住民安納托利亞人。大多數土耳其人 主體 是 今天小亞細亞半島(土耳其) 原住民是 操印歐語系的 安納托利亞語族的 安納托利亞人(呂底亞人,赫梯人 等),而後是 其他印歐語系的人《亞美尼亞人,伊朗語族人(主要庫爾德人 和波斯人,,),,希臘人,斯拉夫人。》高加索語系人,烏拉爾語系人,閃含語系人(亞非語系)《希伯來人,阿姆哈拉人,等》,阿爾泰語系突厥人(主要是烏古斯語支 少數欽察語支)

土耳其人的 烏古斯突厥系 族源 來源於 蒙古高原,西伯利亞這一代,突厥人原來是 阿爾泰系通古斯語族的 鮮卑人分支 柔然人 的 潘屬(通古斯語族的 鮮卑人在古代中原建立了 前燕,代國,後燕,西燕,南涼,南燕,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朝,唐朝),公元552年柔然屬下突厥部落叛亂被滅,一部分柔然人跑到東歐,中歐(今天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奧地利一帶) 建立了 阿瓦爾汗國,直到7,8世紀被 法蘭克帝國查理曼和 東羅馬帝國聯手打敗而逐漸衰亡,而柔然手下突厥人迅速繼承原來宗主柔然人的領土,征服了中亞,後來又分裂成東突厥汗國和西突厥汗國,7世紀時被先後唐朝所滅,而東突厥汗國後來形成了後突厥汗國亦在8世紀被突厥屬下回紇滅亡。回紇人也迅速征服突厥人征服的蒙古高原(漠北),中亞,848年漠北迴紇汗國被屬下黠戛斯人所滅,後來黠戛斯人被蒙古人所滅,一部分黠戛斯人逃到中亞和原住民 和欽察人 融合形成今天的吉爾吉斯人,而中亞草原的烏古斯人 被 欽察人 所滅,一部分 跑到現在中亞卡拉庫姆沙漠的綠地州跟人融合形成後來的土庫曼人,一部分烏古斯人逃到中原跟回人,漢人,藏人,蒙古人,等民族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撒拉爾族,另一部烏古斯人繼續往南下征服了伊朗,小亞,西亞跟當地伊朗語族,閃含語族,亞美尼亞人,高加索語系人,安納托利亞人等融合形成了賽爾住突厥人。後來 遷移到西亞,小亞,歐洲巴爾幹半島的 烏古斯人跟當地居民融合後 由於政治,文化,習俗背景,方言區別,信仰差異而 又 分裂形成 阿塞拜疆人(主要伊朗,阿塞拜疆),土耳其人(土耳其,北塞浦路斯,敘利亞,巴爾幹半島),加告茲人(摩爾多瓦),烏魯姆人(格魯吉亞),卡什加人(伊朗),呼羅珊人(伊朗),哈拉吉人(伊朗) 等民族,而遷移東歐草原的的 烏古斯人 又和 欽察人 ,烏拉爾人。 就像 被黠戛斯人滅後一部分 回紇人後來 遷移到 新疆 部分 跟 新疆 塔克拉瑪干沙漠綠地州原住民 印歐語系的 吐火羅人(吐火羅語是 印歐語系 獨立的 語族 ) 和 印歐語系的伊朗語族的于闐人融合 ,一部分和 契丹人,羌族,高昌漢人,吐蕃人,蒙古貴族,從中亞過來的 阿拉伯-波斯傳教士 融合 形成今天的新疆維吾爾族,艾努族(阿布達裡族),一部分回紇人在青海,甘肅 和 當地 吐蕃人,漢人,蒙古語族融合形成 裕固族,一少部分在 回紇人 在湖南 跟 回族,漢人 融合 形成 湖南維吾爾族,另一部 回紇人 甚至 到中亞與 當地的 印歐語系 伊朗語族的 粟特人,巴克特里亞人,少數蒙古貴族 等融合形成烏茲別克人,這就是為什麼 維吾爾語 和 烏茲別克語 非常接近的原因,而突厥語族 另一個分支 欽察人也不斷擴張 跟 烏拉爾語系人,匈奴人,契丹人,西域古漢人,蒙古貴族,斯拉夫人,高加索語系人,伊朗語族(斯基泰人,塞種人) ,通古斯語族人,印歐語系波羅的語族人,古西伯利亞語系人 長時間融合而由於地理距離,文化習俗差異,方言區別 而形成 哈薩克人(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烏茲別克斯坦),塔塔爾人(俄羅斯,中國,哈薩克斯坦),巴什基爾人(俄羅斯),卡拉卡爾帕克人(烏茲別克斯坦),卡拉恰伊人(俄羅斯),庫姆克人(俄羅斯),卡拉伊姆人(立陶宛) 等民族, 咱們漢人 也是華夏民族 跟 蠻夷狨狄,百越,古巴蜀人,鮮卑人,党項人,匈奴,回鶻,突厥,蒙古,通古斯,女真,甚至 印歐語系 斯基泰人,羯族 也融合到 漢人了。所以 世界上幾乎任何民族都是互相融合形成的,沒有所謂純潔的民族,只有文化民族。





平安中國742


突厥人影響下的世界歷史

對於中世紀的舊大陸歷史,突厥這個詞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因為歷史上,突厥人的足跡堪稱遍及歐亞大陸——隋朝時期,突厥曾經勾結高句麗危害隋朝,最終觸怒隋文帝。到了大約中國明朝初年,突厥又在西亞,滅亡了千年古國拜占庭帝國,並一度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在當代,土耳其人自稱是突厥後裔,這一點,是否有著依據?

民族的變化

從世界歷史角度來說,古代民族和現代民族,存在著不斷變化的過程——就像古代漢族和現代漢族,在族群成分上,是存在一定的變化的。比如唐朝初年,唐朝大軍滅亡高句麗王國,唐朝朝廷將高句麗故地上的百姓,大部分遷到了內地,這部分高句麗人,最終融入古代漢族族群中,至今已經杳然無蹤了。此外,還有一部分高句麗人,則是逃到三韓部族那裡,最終融入三韓族群。因此,不能將古代高句麗人等同於現代的任何一個族群。

同樣,突厥族也因為歷史的發展,而不斷出現變化。

突厥簡史

突厥原本臣服於柔然。

柔然稱雄時代,中國處於南北朝時期,柔然一度成為北魏的主要邊患,後來被北魏打敗。柔然衰落後,突厥崛起,而與此同時,北魏發生分裂——之後由於突厥的強大,北齊和北周的統治者都要臣服於突厥——甚至北周皇帝要娶突厥公主為皇后。


隋唐時期,突厥發生分裂,在唐朝,突厥由於受到唐朝重創,於是部分突厥開始西遷。

金朝末年,蒙古成吉思汗因為使臣在花剌子模遭到花剌子模國王的羞辱和殺害,於是西征花剌子模。一般認為,花剌子模屬於塞爾柱突厥的一個分支。此時的突厥,活動範圍早已遠離北朝時期的故土。

在花剌子模存在的同時,也有突厥部族滲入小亞細亞半島,在小亞細亞半島休養生息,大約相當於中國的明朝初年,部分突厥人在小亞細亞半島建立奧斯曼帝國——這便是現代土耳其的前身。

奧斯曼帝國建立不久,就開始走向擴張的道路,並且一度和沙皇俄國爆發戰爭。近代,奧斯曼帝國陷入衰落。部分突厥人為了振興民族自信心,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其中包括著名的“泛突厥主義”,並幻想能復興土耳其國家,建立一個連綿中亞——西亞的新土耳其。

當代,部分土耳其人也受這一思想影響。

現代土耳其的誤差

儘管歷史上,突厥人的足跡踏遍舊大陸,但是,現代土耳其人陷入一個重大的誤區。

那就是前文提到的,古代民族和現代民族截然不同。

古代突厥人屬於遊牧部族,走到哪裡,和哪裡的人通婚,最終,導致突厥歷史上出現這樣的現象——有時候和黃種人通婚久了,突厥人裡就會以黃種人居多,和白種人通婚久了,就會以白種人居多。


並且,有時候還存在弱小部族歸附突厥,成為突厥分支情況,也有突厥部分部族融入其他民族的情況。

因此綜合來說,不論是古代突厥還是近代突厥,其血統傳承,處於混亂且大雜燴的狀態,因此簡單的認為現代土耳其人是古代突厥的後代,是不對的。


藤樹先生


土耳其人具有“萬國血統”,但從國家的文化傳承來看,祖先還真是突厥人。突厥人的西遷,中國人的史書裡有記載,而他們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到達小亞細亞生活。

突厥人不是一下子全部遷移,而是一批批地向西而行,直到一個叫“厄爾圖格魯爾”的人率眾遷徙過來。1280年,厄爾圖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坐上首領位置,這個叫“凱伊”的部落就此叫“奧斯曼人”。

在奧斯曼的領導下,奧斯曼人建立自己的國家,並以“聖戰”的名義四處擴張領地。1326年,奧斯曼在人間的最後1年,他帶領軍隊攻下亞洲的布爾薩城,使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第一個都城。

奧斯曼帝國的前面10個蘇丹全部是賢君,他們讓小小的國家擴張成為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帝國的疆域內生活著複雜的人群。

民族上看有突厥人、希臘人、阿拉伯人、斯拉夫人、韃靼人……皮膚顏色上看有黃、白、黑……宗教上看有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薩滿教……例如,16世紀的伊斯坦布爾約有人口70萬,其中穆斯林佔58%,基督徒佔32%,猶太人佔10%。

奧斯曼人的基數本來不大,而且同異族通婚之後,後代的突厥血脈更是稀薄。奧斯曼人大體經歷2番的混血,先是佔據小亞細亞的“東方大混血”,然後是出征歐非大陸的“東西方大混血”。總之,伴隨奧斯曼人血統的日趨複雜,他們的文化屬性也日趨豐富。

就現在而言,土耳其人除語言還屬於突厥語系外,血統上的突厥成分其實已經很少。然而,如果要追溯祖宗基業的話,那還是可以攀上那群從東方遷來的突厥人身上。

儘管血緣越來越遙遠,但是土耳其的“泛突厥主義”很流行,並且從突厥民族的歷史一直推導更遠的歷史。1個很典型的證據是土耳其的軍徽,上面寫著“M.O.209”標識,涵義是“公元前209年”。

這一年發生什麼事情呢?中國《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冒頓單于……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是的,土耳其軍徽就是要告訴其軍人,你的番號源自2200年前的中國北方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