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兔狲

兔狲(学名:Otocolobus manul)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

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作为感情最丰富的一种猫科动物,在地球上已生存了500万年的兔狲在世界各地留下传奇故事的同时,人们也对这种可爱的“表情帝”喜爱有加,不过,对于这种可爱的猫科动物,人们还存在着不少误解,比如说下面5个关于兔狲的冷知识,你了解多少呢?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1.兔狲名字的来源和兔子、猴子没有关系

说起兔狲来,人们总觉得它和兔子或猴子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兔狲”这个名字从古代的突厥方言中音译过来的,愿意是“站住”的意思。据传,古代的游牧民族如果打猎放牧时看到了兔狲,就会大喊“站住”,而这时兔狲往往会停下脚步。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2.兔狲的“胖”并不是真胖

看到兔狲的照片,人们总会觉得它就像一团大毛球。事实上,兔狲并不是真的很胖,它只是毛发太长了。兔狲是毛发最长最密的猫科动物,据统计,在兔狲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可长有大约9000根长7厘米的毛发。这么致密的毛发帮助它们抵御寒冷,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里都可以生存。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3.兔狲是最难来人工圈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目前,全世界的动物里饲养的兔狲总共有100多只,没有任何动物园能够做到让兔狲稳定繁殖,它们来到动物园之后,要么不会生幼崽,要么生下的幼崽老早就死去。论饲养难度,兔狲比狮子、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还要高得多倍。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4.兔狲先天免疫系统比较弱,容易生病

兔狲在很多国家都是受保护动物,它们的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如:栖息地被人类占领或破坏;被人类捕杀;吃了被毒死的老鼠等。除此之外,它们自身先天较弱的免疫系统也是它们面临灭绝的一个因素。因为免疫系统弱,兔狲很容易患病而死,这也是它们在动物园难养的一个主要因素。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兔狲”是极为难养的猫科动物之一

5.兔狲喜欢占领其它动物的巢穴

兔狲和老虎一样,也是典型的独居动物。它们以洞穴或岩石缝隙为家,但是却不会挖洞筑巢。因此,强势的兔狲常常把土拨鼠等动物杀死吃掉,再占领其洞穴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