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秦始皇的墓現在還不能開啟?

浪子14珊珊而去


方圓論壇觀點!

秦始皇做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生前秦始皇君臨天下,死後亦是成為了一個謎一般的存在。一直以來關於秦始皇陵的傳說都流傳甚廣。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而目前就僅僅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兵馬俑就已經震驚了世界。所以更多的人也越來越好奇秦始皇陵墓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秦始皇陵墓之雄偉壯觀工程之浩大也是世俗罕見的。最早記載秦始皇陵墓的記載是《史記》。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由此可見秦始皇陵之奢華壯麗。以水銀鋪設成天河,而大家都知道水銀是有毒的。秦始皇陵中水銀存在了這麼長時間,裡面空氣肯定早已經瀰漫了有毒物質。想要開始進入陵墓就必要要解決空氣中有毒物質問題,再說了據記載秦皇陵墓有水銀一百噸,這些水銀如何處理也沒有相應的辦法。否則開始秦始皇陵就是一句空談。《史記》還記載秦始皇陵墓中有人魚魚油製成的千年不滅的油燈。這也是另世界驚歎的存在。人魚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一例實物被發現,別說實物了,就連標本都沒有。而且千年不滅的油燈也著實令人驚奇,想要一睹為快。


其他的就先暫且不談,就從單純的挖掘角度來看,以現在的科技手段或者說工程手段來講,還不具備挖掘秦始皇陵的技術。秦始皇的陵墓距離地面有百米之深。有野史稱秦始皇陵深入地心,雖然這種形容比較誇張但實際上也從側面應證了秦始皇陵墓的深度。所以說挖掘秦始皇陵墓的難度非常大。雖然我們現在的工程技術在某些方面已經是屬於世界領先水平了。挖山修隧道都不在話下。但和秦始皇陵墓比起來,我們現在挖掘山體隧道之類的都太小兒科了。所以說我們現在連挖掘陵墓的基礎條件都不具備。


其次,就算是具備了挖掘技術。但是挖掘之後文物的保養技術也必須跟上。存在幾千年的陵墓很多比如瓷器的釉彩已經適應了陵墓的環境空氣溼度甚至是微生物細菌等。如果挖掘之後沒有妥善的保養,很可能就會使文物毀壞。再比如其他娟質物品等。這些都需要有這非常高端的技術來實現保護措施。但這些我們現在都不具備。就說現在已經挖掘的兵馬俑,原本兵馬俑很多彩色陶俑都是在挖掘之後氧化變成無色的了。

當年的明朝萬曆皇帝的定陵就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迄今唯一一座主動發掘的帝陵。在那一次的定陵挖掘中,出土的龍袍等絲織品挖出來的時候鮮豔奪目,跟新的一樣,但很快就變了顏色,碳化了,現在陳列的都是複製品。考古學家表示:“帝王陵墓在地下千百年來形成的微環境已經相當穩定了,你一旦打開,原來的微環境就要改變,馬上就會起各種物理的、化學的反應,特別是紙張、絲綢等文物,很難保存。”所以現在不主張挖掘帝王陵墓。除非具備了相應的保護手段之後。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方圓論壇


在我們可預知的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內,我國考古學家是不會主動開啟秦始皇陵的。

新中國建立之後不久,郭沫若和吳晗登就曾經向國家申請考古挖掘明朝皇帝的陵墓,在多方考察之後最終選擇了定陵,並且造成了我國考古史上的一次大失誤。當時我國的文物保護技術很不成熟,墓室們被打開之後裡面的字畫絲綢都在短時間之內迅速氧化。而且人們對文物的保護意識不足,導致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屍骨無存,楠木棺材也被當做垃圾扔掉了。

1958年,在工人修復西蘭公路之時不小心炸開了武則天和李治合葬的乾陵。1960年,考古學家清理出了乾陵羨道的大門,郭沫若等不及又向國家提出發掘。只是這一次周總理權衡利弊,拒絕了郭沫若的請求,他在郭沫若的計劃書上寫了:我們不要把好事做完,而應該留給後人完成。

周總理已經非常隱晦了,他的意思很明顯,我們沒有保護文物的本事,就不要糟蹋文物了,留給後人去吧。1961年,國務院頒佈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陵就在其中。1995年開始,陝西代表團曾經向全國人大多次提起挖掘乾陵的提案,他們懷疑乾陵之中陪葬的絲綢和書籍已經因滲水而腐壞。這個提案只要一經提出就會全國大多數文物專家反對。

從萬曆皇帝的挖掘,到我國考古學家痛定思痛堅決不主動開挖乾陵,我們的文物保護意識正在一步一步增強,對於考古,我們更加理性。考古本身就是一件富有教育和文化傳承的事情,在不能保護的時候挖掘就等同於破壞,不能因為想要賺錢而不擇手段。


相比於乾陵,秦始皇陵的挖掘難度更大。秦始皇陵之中有大量的水銀已經得到了專家的證實,這是挖掘秦始皇陵第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其次,秦始皇陵地處35米深的地下,佔地56.25平方千米,清理陵墓上覆蓋的泥土和挖掘保護需要花費巨大的經費,且需要耗費巨大的勞動力。屆時考古工作者們能挖出怎樣的國寶、遇到什麼樣的防盜機關我們暫時無法估計,也許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大規模的坍塌,這就不是保護了而是毀滅。

當年兵馬俑被挖掘出來的時候全身繪有彩色的顏料,但是在接觸空氣的瞬間消失不見。曾有參加兵馬俑挖掘工作的考古學家形容過剛剛被挖出來的兵馬俑的樣子,全身的彩漆十分豔麗,就好像是女子的彩裙一樣。為了能恢復兵馬俑身上的色彩,我們的考古專家們已經研究了20多年,和德國方面合作了10年,至今依舊找不到方法。兵馬俑的問題尚且沒有攻克,更何況是秦始皇陵呢?


木劍溫不勝


在陝西西安驪山,有著這麼一座銘刻著歷史痕跡、代表著一個王朝曾經無限輝煌的陵墓。

這座陵墓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後的棲息地,這座陵墓是從他當上秦國國王那一年起到他離世之後第二年才修建完成的,這段修建的時光歲月中經歷了許多讓人目接不暇的事情。

這些年時間裡,秦始皇一步步走向了他的親政、一步步滅掉了其他與秦國爭霸的強大戰國、也一步步走向了自己輝煌人生的結束。

秦皇陵已經被毀的地面建築

這座陵墓佔地非常之大,在剛修建成的時候,就被劃分成了上下兩個部分,上面的部分是猶如宮殿一般的地面建築。

在漫長的歷史中,秦皇陵的地面建築被毀過很多次,各朝各代的君王也都曾對秦皇陵的地面建築有過一定的重修。


如果我們現在去到秦皇陵參觀的話,我們是無法再看到秦皇陵地面建築的。

因為秦皇陵的地面建築早已經在多年的兵荒馬亂中被徹底地給摧毀了,因此對於秦皇陵地面建築到底有多大,我們是無法知曉的。

秦皇陵龐大無比的地宮

除了地面建築之外,秦皇陵深埋在地下深處的地宮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秦皇陵的地宮其實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咸陽城,這個縮小版裡的咸陽城是依照秦始皇原本居住的咸陽城打造而成的。


在咸陽城的內部,更是存在著與秦始皇生前所居住皇宮差不多的建築。

秦始皇地宮的面積一共有56.25平方公里,如果大家對這個面積無法產生一個清楚概念的話,那大家可以參照北京的故宮。

北京的故宮龐大無比,就算是逛一整天可能都逛不完,而秦皇陵的地宮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加起來的面積,由此可見秦皇陵地宮的無比龐大。

通過現如今科學手段的探測,考古工作者們發現秦皇陵的地宮並沒有被挖掘過。

因為秦皇陵的地宮一旦被挖掘的話,那秦皇陵地宮裡面儲藏著的大量水銀就會隨著這些盜墓賊們打開的縫隙洩露出來。

如果情況是這樣,2000多年過去後,現如今我們在秦皇陵地宮中絕對是檢測不出那般龐大汞含量的。

秦皇陵地宮珍寶、文物的奢華

秦始皇把自己的地宮修建得如此之奢華,雖然我們無法確切地知道這個地宮裡面到底埋葬了多少的珍寶,但是隻要想想這個地宮的規模,就可以知道這裡面的珍寶絕不在少數。

除了這些在我們普通人看來異常珍貴的珍寶之外,秦皇陵地宮中埋葬著的其他眾多文物就更不用說了。

那些秦皇陵地宮周圍被挖掘出來的兵馬俑都能成為現如今我們所交口稱讚的八大奇蹟。


想想就知道秦皇陵地宮裡那些珍貴文物一旦被挖掘出來,所能引發的轟動有多麼強烈了。

考古技術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發達

這個時候大家可能就會產生一個疑問了,明明知道秦皇陵地宮中埋葬著如此價值龐大的文物珍寶,為何考古工作者們沒有對秦皇陵地宮進行考古挖掘呢?

實際上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因素起到了影響作用。

第一個因素就是最為重要的技術問題,如果不瞭解現狀的話,或許大家會被現如今發達的科技給迷惑了自己的認知。

我們如今的科技確實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古人難以想象的極致,既能上天飛到月球,也能下海進入不見底的海溝,更能在地面上鑽出上萬米深度的坑洞,無法否認,我們現如今各方面技術確實很發達。

但是在考古技術方面,我們的考古技術卻並不如我們所想象中那麼發達。

考古工作並不是不計後果的盜墓,考古工作者們在工作的時候,他們會非常細緻地對待古墓中的任何一個文物。



為了不破壞任何有價值的文物,他們會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古墓中花費上很漫長的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有幾個月、也有可能有一年的時間。

這就是考古工作者們在對待普通古墓時的態度,而秦始皇陵與這些普通古墓是不同的。

挖掘秦皇陵地宮的兩大技術難題

如果挖掘秦始皇陵的話,現如今考古工作者們主要面對兩大技術難題。

第一大技術難題就是水銀的問題,水銀是一種對人身體傷害非常巨大的重金屬,當水銀揮發在空氣中的時候,正是它們對人體傷害最大的時候。

經過多年的歷史發展,秦皇陵地宮中的水銀早已經化為氣體瀰漫在了秦皇陵的各個角落中,如果要挖掘秦皇陵地宮的話,這些水銀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障礙。

第二個技術難題就是氧化的問題。

很多古墓如果封閉完好的話,那地宮裡面的文物都是會被保存得如同剛被埋葬進地宮中一般的。

就如同已經被我們挖掘出來的兵馬俑一樣,在兵馬俑剛被挖掘出來的時候,它們的表面大多數被塗上了五顏六色的色彩。

但是當這些兵馬俑與空氣接觸之後,它們表面的顏色卻在劇烈的氧化下開始迅速地變黑,在清理過後,就變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模樣。

對現如今的我們來說,這兩大技術難題就是一個很難以跨越的阻礙。

如果要強行跨越這兩個技術難題的話,以現代的技術或許可以完成,但是這其中所要花費的資金就非常難以想象了。

據保守估計,想要在不破壞秦皇陵地宮的前提下把秦皇陵地宮挖掘出來,將會花到數千億人民幣之多的龐大資金。

這就是秦皇陵沒有被挖的主要原因。

郭沫若的歷史影響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之外,秦皇陵之所以不能開啟,主要跟一段特殊的歷史有關。

新時代之後,國內就曾經出現過不少挖掘秦皇陵的提議。

不過隨著50年代郭沫若所做的一件事情,這些提議均被上頭以歷史教訓的名義給壓了下來。

50年代的時候,郭沫若曾經和其他人聯手展開過對萬曆皇帝陵墓的挖掘行動。


在那次挖掘行動中,大量原本保存得非常完好的文物在技術極差的條件下,被毀壞得不成模樣。

那次的歷史教訓是非常發人深省的,從那件事情之後開始,上頭就對考古界立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定。

規定了考古工作者們在古墓沒有受到破壞、沒有被盜墓賊們下毒手之前,不允許主動對任何古墓進行考古。

在這樣的規定之下,不要說是秦皇陵這個挖掘起來困難無比的帝王陵墓了,就連其他更容易被髮掘的古代陵墓,現如今也是不允許主動開啟的。

而在萬曆定陵挖掘結束後,郭沫若就曾經參與進對挖掘秦皇陵的提議中,只不過因為那件事情的影響,被壓下來罷了。

所以說這就是秦皇陵地宮不能被開啟的原因,這裡面的原因主要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最重要的技術與資金的問題,第二部分就是相關規定的問題,在這兩個重要原因的影響下,秦皇陵地宮才得以在歷史中長久保留了下來。


孤客生


秦始皇陵不能貿然開啟,有國家政策不允許、文物保護技術難到位、道德文化觀念相違背等因素在起作用。



秦始皇陵規模龐大,發掘過程曠日持久,文物保護難度巨大

考古發掘不同於日常的建築施工,必須一點點得篩選發掘,這就意味著面對皇陵高大的封土堆,需要原始的肩挑人扛、用刷子一寸寸得刷,工作量難以估量。根據歷史記載,秦陵內部有著大量劇毒的水銀,對考古人員也構成了潛在危險。而且參考馬王堆漢墓、海昏侯劉賀墓等墓室的出土情況,秦陵地宮中很有可能會有大量青銅器、玉器、漆器、竹簡、絲綢等文物,以目前的文物保護技術,很難確保秦陵文物的完好無損。



國家政策主張原生態保護秦始皇陵,不允許主動發掘

在對待古代墓葬的考古發掘上,我國一直主張就地原生態保護,如若不是盜墓賊光顧、建築施工發現、自然塌方等意外情況下被迫進行的搶救性發掘,國家一般都不會批准發掘古墓。這項政策的出臺是有鑑於明朝萬曆皇帝定陵的被毀,因文物保護技術的不足,定陵出土的大部分文物都出現了無法挽回的損毀,萬曆的龍袍受空氣氧化已經發黑、呈碎片狀,連萬曆皇帝和皇后的屍骨、棺材也因其他人為因素沒能保存下來,讓人不禁感嘆對定陵的主動發掘究竟是對是錯、是功是過?



“挖墳掘墓”違反傳統尊重祖先的道德取向

我國的儒家文化傳統,特別重視對祖先的尊崇,具體表現就是在喪葬和祭祀兩個方面,挖墳掘墓、盜挖陵寢一直都是最受人譴責的行為,歷來都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如果貿然挖掘秦始皇陵,必然在文化道德上站不住腳,面臨輿論指責的危機。民國年間,軍閥孫殿英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盜掘慈禧、光緒、乾隆等人的陵墓,給清東陵帶來了一場文物浩劫,“東陵大盜”孫殿英一時也被千夫所指、萬人唾罵。



劇透歷史


不知道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想著去挖秦始皇的陵墓,可能這些人真的是對力量是一無所知。

▲陪葬兵馬俑

先不說別的,單獨我們國家對於帝王陵寢的保護制度——不主動開發,就可以知道除非是發生相當大的事故,否則秦始皇陵是不可能打開。秦始皇到現在已經是幾千年過去了,沒有任何人進入或者說因為地震而出現意外,可見秦始皇陵墓並不簡單。

秦始皇陵的選址——龍脈之地

古人特別相信風水,對於他們來說,人死後會去到另外的一片天地。因此古人對於死後陵寢的選擇位置,把國家未來興亡綁到了一起。而有古來第一帝想法的嬴政,當然是希望千秋萬代永世長存。因此在他13歲開始登基時開始,就開始動手選址、修建陵墓。

普通人家都是埋在祖墳,大戶人家則是靠風水師傅找地方。而作為皇室自然不用有求於人,而是專職設立了官職——司官。他們主要也就是兩個工作,主要是夜觀天象來驅兇避忌。再則是為歷代皇帝尋找陵墓,可謂是“術業有專攻”。

▲秦始皇登基

而秦始皇登基的時候,負責此項事務的司官叫做趙康,是秦朝老臣,已經是八十多歲的高齡,可謂是經驗豐富。作為為數不多的前朝老臣,趙康開始走遍大江南北遍尋適合地點。

然而帝王陵墓不同於一般墓地,不僅地理位置要好,而且還要庇護千秋萬代。

在這眾多地點中比較好的地勢,是要方圓百里內要有五處活水,再有五座山峰,呈五爪金龍之狀。這種地方單獨靠天然肯定不好形成,趙康找了半年也沒找到合適地方。

最後實在沒辦法只好退而求其次,先找龍脈所在之地。然後靠人工硬生生挖出五處活水,在其範圍內壘出五處山峰。然而畢竟是人工打造,自然不能像天然可以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充其量只可以庇護秦朝幾十年時間。


▲龍脈與帝王陵寢

人工製造的想法雖然好,但是龍脈也不是隨便誰想找都可以找到。但凡天下龍脈,大都興起於崑崙山腳下。然而秦地離崑崙山又遠,真正到達此處的龍脈大都死掉。

就好比秦嶺之處,就有著半條龍脈。然其被地勢所困,早已成了死龍。花費相當大的力氣,才在驪山找到了另外半條龍脈。

待到趙康把位置報告給秦始皇之後,秦始皇大喜,獎賞諸多寶物給予趙康。隨後召集工匠進行陵寢修建,只希翼秦朝千秋萬代。但是畢竟是人工製造,因此也只是庇護幾十年時間。然而下面的龍脈可不假,其不僅是秦朝龍脈,也是中國龍脈。

龍脈的重要性我想不必多說,當年秦始皇修建陵墓可以小心儘量不去觸碰而是依勢建。現在懂這些的人少之又少,開秦始皇陵墓必定要碰到龍脈,給我們帶來的是諸多的災難。當然這種龍脈的看法是從玄學上來說,然而我對玄學的態度一直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三大龍脈

秦始皇陵墓的開掘——成本回收

甲骨文大家——郭沫若曾經非常熱衷於挖掘陵墓,當年萬曆陵墓在其主張下被挖掘。但是由於保護措施的不到位,絕大多數的文物都沒有保護下來。後來破四舊的時候,保存下來的一些文物也是被砸碎。郭沫若還曾經向周總理請示挖掘秦始皇陵墓,但是有了之前的教訓,周總理拒絕了這一請求。

郭沫若所在的時期無法挖掘,那麼現在的技術達到了保護的要求了嘛?很遺憾並沒有達到那個要求,比如之前已經被挖掘出來的兵馬俑。剛剛出土的時候是彩色,但是沒過多久被全部氧化。雖然也想保護,但是技術根本不到位,也來不及保護。

類似於兵馬俑之類的陪葬品,想必在陵墓當中比比皆是。如果擅自提前挖掘,想必這些孤本將會永久的消失。 口說無憑,我舉一些例子,大家平時在博物館看到等我竹簡都是這個樣子。

▲人工製造

但是剛剛出土時候的竹簡卻是這個樣子,全是粉成了一坨。

▲剛出土竹簡

我們看到的竹簡都是後期處理過的,剛剛出土的新鮮竹簡其實是細細的一小根。有人說秦始皇日理萬機,每天都要批閱十幾萬文字的奏摺,而這些奏摺全部被寫在了竹簡上。陪葬進去的竹簡數量可想而知,這些東西雖然可以挖出來保護,但是工程量太大。

竹簡的保護只不過是陵寢開掘中很小的一部分,然而保護的前提是要挖開秦始皇陵上面的封土。秦始皇陵作為古來第一帝的沉睡之地,其陵墓修建的規模非常之大,說白了就是一座山。古人講究的就是封土一定要高,地位越高封土也越高。

就算是幾千年過去了,秦始皇的封土也是高達74米,陵寢佔地面積多達56.2平方公里。我們把它擬化成圓錐,計算可得體積14.2億立方米的土堆。

▲模擬圖


這麼多的土不僅要挖出來,而且要運到十幾公里外的地區。我們國家有這個技術嗎?

作為基建狂魔的我們,挖空一座山完全是小問題。但是這不是簡單的一座山,秦始皇陵寢要移平很簡單,我們是來開掘文物,下面需要我們一點點挖。

因為就算是上面的封土挖走了,但是下面需要鏟子一點點除土,就怕漏掉或者弄壞文物。考古的鏟子大家見過沒有?

▲考古鏟子

這麼大一點,要除掉56.2公里範圍的土,這得需要多少年時間。而把這些土運出去又是另外一個算法,據說這些土挖走後需要600億。記住這不是開掘,只是運土就需要這麼多的錢了。

而我們國家發展的第一要義,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以目前的發展來看,短時間內不會去動這座費力不討好的工程。但是話說回來了,我們有門票啊。像其他景區一樣,靠門票來減少成本回收。我只能說太天真了,因為回收時間太長

我們假設門票100一人,然而按照中國目前的技術來看,單獨是挖掘保護估計都要五十多年時間來完成。這不是臆測是有跡可循,你大可隨意查找資料。就是簡單的一座小墓穴沒有個一兩年拿不下來。

▲配圖

這個前提還是墓穴結構簡單,防盜措施比較少。而作為第一陵寢的秦始皇,結構複雜堪稱第一,防盜措施也可以堪稱是第一,單獨破解這些東西也得十幾年時間。再去對文物進行清掃保護,時間就更長了。

時間越長成本花費越高,後期的回收也就越長。有這個閒錢還不如大力發展國家經濟,造福更多的人民群眾。所以假設從今天開始動工,我那一百塊錢的門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花的出去。


史之策


好奇心驅使,每個人都想知道秦始皇陵中究竟藏了什麼寶藏。特別是那些從事考古與歷史研究的學者,恐怕做夢都想挖開秦始皇陵一看究竟,因為秦陵中埋藏的珍稀文物,肯定會對中國的考古學與歷史研究,帶來顛覆性的重大發現。

當然,相關的研究也會打開全新的一頁,成為震驚世界的考古大發現,更不用說還有非常誘人的巨大的旅遊經濟價值了。 但是經過激烈的論爭,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不開掘秦始皇陵,已在國家、學界與民眾之間達成一致的共識。

那麼,秦始皇陵不能開掘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1、歷史慘痛教訓不容開掘

在1956年的時候,郭沫若建議挖掘明朝萬曆陵墓,發現很多陪葬品,讓人們感到萬分驚喜。但陵墓常年沒空氣,突然接觸大量空氣,本來五彩繽紛的字畫和絲織品一瞬間全部失去了色彩,甚至還有最珍貴的龍袍,都快速腐爛,一碰即碎。

加之當時又沒有一定的保護措施,科技手段遠不到位,造成了許多珍貴文物不可彌補的損失。 這一次轟動一時的定陵開掘,不僅是我國第一次主動發掘帝王陵,也是唯一的一次,結果卻成為百年內最不堪回首的一次考古挖掘,也成長考古界永遠的痛,可以說是一次因無知造成的文化災難。


從此以後,一系列帝陵的發掘工作被叫停,後來發現武則天墓時,周總理指示,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不再開掘帝王陵墓。正是基於慘痛的歷史教訓,考古界從此放棄對帝王陵進行主動發掘。而秦始皇陵處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開掘當然是絕對不可能的。

2、文物維護方針政策不容開掘

正是定陵挖掘的失改,催生了我國文物維護方針政策的確立,這就是“維護為主,搶救為首,合理使用,加強管理”,以法制的方式特別規定對帝王陵一般不主動去開掘,對帝陵保護起到了巨大的保護作用。

此項文物維護方針是從大量國內外的考古教訓中汲取的,對古代帝王陵墓,儘可能堅持文物原生環境,如果不遇到特殊的情況,如天災或人禍,一般不進行主動發掘。

顯然,秦始皇陵現在保存完好,又有萬無一失的保護措施,發掘就更沒理由了。


3、技術條件不具備不能開掘

其實,阻礙開掘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目前考古技術遠不夠成熟,文物出土的保護還有許多難題沒有解決,而挖掘古墓的目的,恰恰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也是絕對不能開掘的,開掘就是破壞。

不遠的教訓,便是兵馬俑發掘出來時,顏色鮮豔,但出土後其表面的彩色特殊成分與空氣迅速產生變化,很快就變成了土黃色。


像這些作為陪葬品的兵馬俑發掘所遇難題尚且都無法解決,何況秦始皇陵中出土的更為珍奇的文物?

而那些埋於地下兩千多年的文物,在微量氧化後,狀態十分隱定。若冒然出土,文物受到溼度、溫度、風、光以及外界震動的影響,損壞是必然的。

可以說,全世界範圍內,任何一個專家都不敢保證自己能做到萬無一失,而且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哪個科學家研究出萬無一失的文物出土保護技術。秦始皇陵中有著比兵馬俑更為瑰麗豐富、製作也更奇異複雜的具有重大歷史研究價值的文物,是冒險開掘,還是原封不動保存,答案是明顯的。

4、工程過於浩大不能開掘

那麼,即使文物保護技術過關了,秦始皇陵是否就可以開掘了呢?當然也不能,還有更難克服的困難在後面。


我們知道,秦始皇陵當初的規模比現在要大的多,據史書記載,封土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當初的規模,(另一資料:封土初高120米,“高大若山”)。

但經過兩千多年的自然侵蝕與人為破壞,現存封土縮小了很多,經過實地丈量,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

即便如此,規模之大也超出想象。

並且,據說秦陵是按照咸陽王都為原型建造的,內外城有好幾層,之前開發出的數千兵馬俑只是陪葬品極小一部分。而且陵墓內多有陷阱毒物,還有汞河,陰森恐怖,令人望而卻步,這些因素,可能也是陵寢一直保存完好的原因,也是不能開掘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想吧,即使放到今天,挖掘這樣巨型的陵墓,也是一件耗時及久的無比浩大的工挰,難度不可想象,加之諸多不可開掘的因素存在,就更沒有理由去勞民傷財了。


5、從尊重先人的傳統看也不能開掘

再從中華民族尊重先人的道德傳統看,“入土為安,死者為大”,而發掘祖墳更是大惡,因此挖掘秦始皇陵從民族感情上來說也是難以被國人所接受的。 而且秦始皇一統天下,於中華民族發展居功甚偉,被贊為千古一帝,對其保存完好的陵墓,更應給予應有的尊重。

從某種意義上說,秦始皇陵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悠久偉大歷史與文明的象徵,就更沒理由進行開掘式的破壞。而它以完好的形式屹立於世,對中華文明的發展來說,可能比開掘意義與價值更大吧。

綜上所述,無論開掘秦始皇陵能有多少歷史考古與旅遊文化價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是不能作開掘的,這個應該沒有疑問。至於以後各方面條件都萬無一失的具備了,是否可以開掘,是否有開掘的必要,那都是遙不可及的後代人的事了。


小小嬴政


前車之鑑難道還沒能給與慘痛的教訓嗎?看看之前的萬曆皇帝的帝王陵墓被挖掘的後果,1956年的時候,萬曆皇帝的定陵開始正式挖掘,定陵最終費了千辛萬苦被挖掘開了之後,人們看到了進步輝煌的陵寢,但是這也僅僅是一瞬間。


一瞬間,陵墓中的竹簡、迂腐,器皿迅速被氧化,文化幾乎全部被瞬間破壞。


這一舉動在全國引起了轟動,也給古代文物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在此之後,所有的帝王陵墓不能主動挖掘,只能進行搶救性的挖掘。什麼是搶救性的挖掘?就是意外發現的一些帝王陵墓,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這個才是才能進行搶救性的挖掘。


而秦始皇陵就更是如此,秦始皇陵墓的規模浩大,比起萬曆皇帝的陵墓簡直就是天差地別,根本沒有可比性。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佔地120750平方米。


如此龐大的陵墓想要挖掘,其技術手段、開採方法受到諸多的限制,就算在今天人們誰也不敢保證是否能夠合理挖掘秦始皇陵,而且在秦始皇陵的下面還有大量是水銀充斥在裡面,氧化汞這玩意可是有毒氣的,搞不好人還沒有進入到秦始皇的棺純前面,自己就先死翹翹了。


而想要進入秦始皇陵墓,需要將陵墓上面厚厚的封土給搞掉,不僅如此,還得知道陵墓的入口才能進入到陵墓當中,也就是說你需要從封土開始動土,然後打開墓口,這才能進入地宮的入口,秦始皇陵墓到目前為止沒有被盜墓賊進入,就是因為他們幾乎連封土都打不開,如此大面積的封土包裹這秦始皇陵墓,那些盜墓賊想要打開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想要徹底開啟秦始皇陵墓,無異於“開山掘墳”這一壯舉,而且對於現代人而言,秦始皇陵墓本來就是受保護的文化產物,“挖掘祖墳”這玩意畢竟不是什麼好差事,也沒有多少人希望自己去幹,而皇陵上面的封土均是由“白灰”、“砂土”、“黃土”混合澆築而成,就算是用斧頭敲一下也僅僅是掉一點點土渣渣,絲毫撼動不了陵墓上面的封土。


而且,古代文物還是能留則留,就算如今我們真的有技術能夠完全打開秦始皇的地宮,但是,打開的意義有何在呢?給後世的子孫們留下來一點文化瑰寶不好嗎?


歷史總探長


我國曆史悠久,封建社會漫長,所以地下埋藏的文物極為豐富。但是自從明定陵事件後,我國不會主動發掘任何帝王墓葬,即便普通的古墓也必須是保護性發掘和搶救性發掘。因此任何考古發掘工作必須基於保護文物的前提!




考古悲劇不可再次上演

1956年,郭沫若以考古發掘的名義打開了明定陵。沒有想到的是,由於考古技術不成熟,所以大量的文物在這次考古事件中被毀,無數的珍貴絲織品瞬間氧化變質、黴變板結。也因此這次事件也成為了我國考古歷史上最大的悲劇。

同樣到了今天,我們的考古技術依然達不到挖掘秦始皇陵的條件。1974年發現秦始皇兵馬俑時,人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將這些兵馬俑全部挖掘了出來。剛剛出土的兵馬俑色彩鮮豔,但很快這個鮮豔的色彩因為氧化全部脫落消失,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土色陶俑。

有了以上諸多的考古教訓,後人必須明白一件事,如果考古技術不達標,不僅是秦始皇陵不能開啟,其他任何陵墓也必須如此!



秦始皇陵墓規模巨大

秦始皇陵在嬴政13歲時開始營建,這一年是公元前247年,從此之後皇陵的修建貫穿了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直到公元前208年才修建完成,所以整個秦始皇陵的修建耗費了39年的時間。

在這39年的時間中,前26年僅僅建造出了皇陵的基本輪廓。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徵發了72萬人為其修建陵墓,多的時候甚至超過了80萬人修建陵墓。

如今我們看到的秦始皇陵,佔地面積超過了56平方千米,是故宮面積的78倍,是梵蒂岡面積的128倍。

考古發掘不同於蓋樓挖地基,秦始皇陵墓上內的封土必須一點點的挖去,如此巨大的面積,發掘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而考古的巨大投入,將來的成本收回又是一個問題。所以秦始皇陵的發掘實際上是一個勞民傷財的事情。



地宮內水銀問題

《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內除了大量的奇珍異寶,最多的就是水銀。秦始皇甚至以水銀為江河湖海,可見地宮內部水銀的含量之高。

上世紀專家對於秦始皇陵地宮做過一次深入的探測,發現秦始皇地宮上的封土汞含量異常,並且推測地宮內的水銀超過了100噸,因此證實了司馬遷《史記》中記載情況屬實。

眾所周知,水銀是劇毒物質,如果打開地宮後處理不當,皇陵周圍的環境和人員全部都會收到牽連。沒有人可以擔負起這麼大的責任。


最後還有一點,現在秦始皇陵每年的門票收入超過了8億人民幣(2017年數據),其周圍的服務業收入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如果貿然開發皇陵,這原有的經濟產業必然遭到破壞,這個損失又該如何彌補。

有鑑於以上的種種原因,秦始皇陵在近百年是不可能會發掘的。


我是越關


以風水堪輿來看,秦始皇陵乃我華夏龍脈根本,自挖根基何其愚蠢。從風險上來說,地宮內部以水銀為河,奇門遁甲,機關利器不計其數。


最主要是政策上絕不允許,不主動挖掘皇陵是我中華文物保護的國策。

此事說到1956年時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院院長帶頭向國家說為了考古工作的進步與瞭解歷史,打算開挖明永樂皇帝朱棣的長陵,但是畢竟有識之士還是有的,本著當時文物保護技術、陵墓發掘技術與科學技術還不發達很落後的自知之明強烈反對了該計劃,但是主張者又退而求其次上報請求挖掘難度比較小的萬曆皇帝的定陵先練練手,這次反對派再次反對,但是他們人微言輕加上主張派各種本著研究歷史的說辭言辭鑿鑿,國家只得同意。

(始皇帝)

1956年5月,歷史研究所開始挖掘萬曆皇帝定陵,歷經2年才發掘開,隨著定陵發掘開的一瞬間,無數奇珍異寶、歷史瑰寶以其精美絕倫震撼了在場每一位考古人員。

(秦始皇陵外部)


(主墓地宮結構圖)

但是,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很多文物一經面世就被空氣氧化,鮮豔精美的顏色馬上褪去,很多軟物如書畫、絲織品更是瞬間化為灰燼,在場工作人員甚至沒來得及扣下相機的快門它們就這樣在世人面前曇花一現地永久凋零成泥了。

(戍衛地宮外城兵馬俑)

定陵的發掘雖然讓大家瞭解了很多明朝歷史,但是損失無疑是慘痛巨大無法彌補的,超過七成的文物都沒保存下來,甚至連萬曆皇帝的棺都被毀壞,遺骸慘不忍睹。




(遙感地宮結構圖)

此事一出,總理痛心疾首,痛定思痛,否決了後來準備再次發掘永樂皇帝朱棣長陵甚至是陝西西安武則天李治乾陵乃至痴心妄想挖掘秦始皇墓的計劃,並且下令“十年內,不許再發掘皇陵!”乃至後來發展成“不允許主動發掘皇陵違者以叛國論處!”的文物保護國策。


(秦始皇外城發掘文物)

作為中華第一帝的秦始皇的陵墓堪稱中國規模最恢宏壯觀且陪葬最奢華精美的,司馬遷乃至從古至今的中國歷史與文學愛好者、考古家甚至直言其為天下第一陵。光是在墓外就發現了各種美輪美奐的兵馬俑與彩泥陶、各種精美的青銅器與銀製品,主墓皇陵地宮的文物之精美與數量可見一斑,乃至可能中國所有其他皇陵的寶貝加在一起也不如它。

說它是我華夏龍脈根基一點都不為過,試問我華夏龍脈根基,豈可輕易動遷?


不書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陵墓用了七十多萬勞工,“穿三泉”,取其字面意義,打穿了三道地下水系,棺槨的底座用的是銅製,地宮內埋伏有大量弓弩,走進來就射你沒商量,按照地上的江河湖海地形,在地宮內以水銀灌注,奔流不息,用娃娃魚的油脂做成了長明燈......

然而在現代技術面前,沒有什麼卵用,藍祥校長表示這個工程我們完全可以免費讓學生們練手,當義務勞動。

秦始皇墓在古代有沒有人打過主意?

中國歷史上民間的盜墓高峰有兩次,一次是在西漢,目的是為了盜金屬鑄幣,第二次是在清朝。

官方或半官方的盜墓專業團伙,我們知道曹操算是一個,尤其是在起兵前期,幸虧秦始皇陵墓不在他的地盤勢力之內;唐朝皇帝的陵墓基本都是黃巢和五代時的節度使溫韜禍害的;南宋初時金國扶植的偽齊皇帝劉豫也算是一個,他控制的地盤是河南,北宋皇室的墓穴倒了大黴。

真正打過秦始皇陵墓主意的民間人士,可以說無能為力,不要說地宮內的機關,光是70幾米高的封土堆都打不透,那封土也是特製的;官方團伙最有名的是兩撥,一撥是項羽,另一撥是黃巢,據稱,赤眉軍和後趙統治者也打過主意。

項羽的重點是阿房宮,在秦始皇陵這裡也縱火燒過,雖然民間有關於項羽盜墓的各種傳說,什麼弓弩射殺啊,金雁啄眼啊,似乎也驗證了秦始皇陵的防禦功能仍在有效期內,但沒有正史記錄霸王曾經得手;黃巢更是連武則天和李治的乾陵都沒啃動,可見缺乏這項超大型土石方工程的經驗技術。

連西楚霸王和沖天大將軍都奈何不了的秦始皇陵墓,由此基本斷送了各代能人異士的念想。各種更加神乎其神的傳說也流傳在民間,弓弩水銀什麼的都已經OUT了,大家更愛傳播的是九層妖塔啦、兵馬俑的詛咒啦、地宮巫蠱啦、始皇靈魂永生啦這些高大上的課題。坦白講,這些統統騙不了現代人。

民國時期,關中一帶盜掘風再起,黨玉琨等陝軍軍閥也具備了炸藥等現代科技,他盜掘了多處秦漢古墓群,孫連仲、劉鎮華等部隊也在秦始皇陵周圍打過主意,估計他們既知道工程量大大超出預算,又知道挖秦始皇陵的嚴重後果也不是他們的官位所能保得住的,他們總不能學孫殿英說他們的先人是死在秦始皇手裡!

在文物保全技術仍然存在明顯缺陷的今天,帝王陵墓的挖掘更是絕對禁忌,即使到了文物保全技術缺陷被得以解決的明天,恐怕誰也說不出挖掘帝王陵墓的真正道理,還是給深埋地下的水銀河中徜徉的嬴政先生和他的殉葬者、當然也不排除歷朝歷代犧牲在那條盜墓道路上的古人們多一些尊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