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不妨試試這3個經典學習方法,親測有效

最近閨蜜總跟我抱怨女兒的學習效果不理想,上課也認真聽講了,回到家作業也都做了,但就是一考試成績就不太好,著實讓父母和孩子腦袋疼。

在詳細地詢問了孩子的學習情況後,我建議她幫助孩子調整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不妨試試這3個經典學習方法,親測有效

具體可以怎麼做呢?我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幾點。

01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新中國研究“紅學”第一人周汝昌先生,一生有60多部著作問世,世人皆不知他一生讀過多少遍《紅樓夢》。

但可以肯定的是:每重讀一遍,他對《紅樓夢》都會有新的領悟與認知。

而這些新的領悟與認知正是在他對《紅樓夢》的不斷複習,不斷熟悉,不斷解析中所產生的,這就是所謂的“舊知識”起到的作用。

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不妨試試這3個經典學習方法,親測有效

新知識的建立往往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這就如同蓋樓房,舊知是地基,新知是樓層,地基打不好,上面的樓層也不會穩固。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現在小學課程階段開設的複習課,就是非常好的“溫故而知新”的過程,把舊知識進行重新學習與整理,不僅能起到鞏固與消化的作用,還能在更進一步的回顧中收穫新的認知。

如果每天在孩子寫作業前,我們幫助孩子養成複習昨日所學,那麼知識就像釘釘子一樣,今天敲一敲,明天再敲一敲,日復一日,知識就被永遠地釘在孩子的記憶深處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

週一至週五,每天寫作業之初先複習昨日所學,週末兩天總的複習一週所學,用這樣的方法,一段時間後,閨蜜的女兒考試成績果然比之前上升了一大截。

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不妨試試這3個經典學習方法,親測有效

02 不亡羊補牢,“小洞”及時補

知乎上曾有個特別高熱的提問:哪些學習方法是你所欠缺的?

下面的答案各異,但有一個被點贊最多的就是:查漏補缺。

教育專家曾對100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了調研,研究結果發現:

這些學生雖然成績優異,名列前茅,但他們並不是班裡最聰明的孩子,而是得益於好的學習習慣,其中排在靠前的一項就是——查漏補缺。

例如在學習中有的孩子有偏科的現象,喜歡的科目就很努力的學,也願意多學,碰到不喜歡的科目就馬馬虎虎的糊弄與應付,這也是現在的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

久而久之,不喜歡的科目就變成了自己的短板,越是“短”越“瘸腿”,越“瘸腿”學習起來越吃力。

學習中的“漏”和“缺”就像齲齒,生了小洞的時候發現,很容易補上,補的時候也不疼,如果長了成了大孔,那麼補起來就會很費勁,也會非常疼。

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曾赴日本的仙台東北大學讀博士,學習非常努力,後來他被邀請在物理學規模最大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作報告。

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不妨試試這3個經典學習方法,親測有效

而一個人在異國他鄉,他深知對他來說,語言才是自己最大的“漏”和“缺”,為了保證作報告萬無一失,薛其坤一遍又一遍地模擬練習,在練習了八十多遍後,他終於將自己的短板補足,最終用流利的口語征服了在場的教授們。

及時的查漏補缺能從學習伊始就有效地找到孩子的不足之處,將學習過程中的“小洞”隨時補全補好,有的放矢地避免偏科現象。

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裡有一句:“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形容的就是越是在窘迫之時,越得意志堅定地走下去,這就如同我們往往對於不愛學,不喜歡的知識都有一種畏懼心理,便容易掩耳盜鈴地糊弄。

但越是這樣的“硬骨頭”,我們越應該當機立斷地“啃下它”、攻克它,從而將知識點牢固地掌握,做到亡羊補牢,否則將“小洞”拖成“大孔”,到時候想要補都無從下手了。

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不妨試試這3個經典學習方法,親測有效

03 多邊積累,學會“沉浸式”學習

前兩天,孩子跟我炫耀自己剛剛背會的詩——杜甫的《望嶽》,我細細地聽孩子背完,並問了他幾個跟這首詩相關的問題,孩子都對答如流。

我適時地誇獎了幾句,然後問他“泰山是五嶽之首,那五嶽指的是哪五座山?”孩子愣愣地看著我,搖了搖頭。

我們日常的學習,常常是遇到什麼就學什麼,很少有主動延伸的情況,而有一種思維模式叫“發散性思維”,它表現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發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

我認為這樣的思維模式也可以經常地運用在知識的攫取與學習中,稱之為“一知多學”,通俗的講就是“積累周邊知識”,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更多於他人。

試想一個班裡的同學們,大家在學習時,教材相同、教師相同、教授方法也相同,那麼為什麼會成績各異呢?為什麼在面對有些試卷中的“加分題”時,有的孩子能夠輕鬆自如的答出來,而有的孩子卻只好與題目面面相覷呢?

這就是“周邊知識積累”的區別,周邊知識積累多的孩子,往往能拿到“加分題”的分數;周邊知識積累少或是沒有積累的孩子,往往抓不住“加分題”的分數。

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不妨試試這3個經典學習方法,親測有效

胡適說:“無目的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所以,要想讓孩子向著金字塔尖攀登,有朝一日站在最高處,家長要做的,就是教會並督促孩子積累周邊知識,在攀登的過程中多加油、多助力,孩子才會在學習這場耐力賽中脫穎而出。

04 培養“別人家的孩子”並不難

科學家高士其曾說過一段話“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並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恆地學習,努力掌握方法與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了。”

所以,好的學習方法真的能幫助我們的孩子在學習上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而做到事半功倍,也能大大地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誰說學習好的尖子生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從現在起,家長們行動起來,幫助孩子一起調整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習慣,或許你的孩子就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用好的學習方法找到學習的樂趣,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共勉之。

文/吾鄉,帶娃寫作,和孩子共同成長。

更多學習方法、考試技巧、狀元故事,請點擊我的首頁查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