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單位財務人員態度極其惡劣,正常報銷搞得好像欠他們似的,為什麼現在有些財務人員總喜歡擺架子?

活在當下36127641


單位管財務的確實是大爺,既然是一個單位,那麼勸你低頭做人就對了!

一個單位,什麼崗位最重要?那就是辦公室、財務、幹部人事處。辦公室決定你的日常生活,財務決定你的日常開支,幹部人事處決定你的前途,你說重要不重要。當然了,雖然起決定權的是領導,但是領導的指示,也得有具體執行的人。狐假虎威的道理明白吧,大家敬你不是因為你牛,而是你背後的人牛,是你所在的崗位牛,一旦離開這個崗位了,誰會想起你?

不過似乎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有一些人感覺單位就是他家的,錢也是他家的,讓不讓誰花錢都是他說了算。這些人其實是很糊塗的,不明白利用崗位為人,總想利用崗位制人。

總之,一個單位管財務的確實牛。既然是一個單位,你就避免不了有求於人,不論是個人還是工作,你總脫離不了和財務打交道。所以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處事方式,他牛任他牛,我們做好自己即可,能向人“點頭哈腰”是你的本事,這體現的不僅僅是尊重,更重要的是心胸和氣概!

歡迎大家關注繼續交流!


中省直遴選


我曾經“得罪”過公司的財務人員,儘管他是老闆家親戚,我還記得當時對他的一番訓斥:

“員工來公司工作就是打工掙錢,最關心的事就是工資發多少,發的數額對不對。

公司執行的是計件工資,很多員工每天也會自己記產量,到月底自己也認真核算一下,發現和實際領到的工資不一致,來核實詢問一下很正常,我們做辦公室的人員要理解,耐心解釋一下,在落實核對是我們應有的職責和素養。

你看看你自己的態度和情緒,難倒員工是故意來找你麻煩,跟你過不去嗎?

做為後勤行政,業務,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要有為員工服務意識和利他精神,沒有員工在生產一線辛苦努力做出產品,公司哪裡來的效益?!

我們這些人的工資都是員工幹出來的,員工有情況來問一下,你就這種厭煩的態度,最起碼得尊重都沒有,我今天必須批評你,如果你不改變你這種工作態度和認知,你根本不適合做這個位子。”

(一些員工反映財務人員態度不好。我也親自聽到過,有些財務人員對來詢問工資的員工敷衍打發,甚至惡語相向,所以有了上訴談話)

職場三哥走過幾家公司,和一些財務人員打過交道,題主的問題有普遍性。

這種情況和財務人員的自身素質,工作性質有關係。

我一直認知這樣的事實:職業的歷練培養了我們的修為和素養,還有綜合的素質。

一個做過主管領導多年的人,和一名天天面對財務報表數字的人,在為人處世和對待問題的思維方式上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看看身邊的各種人就有切身體會。

結束語:

身在職場的我們,要懂得培養合作共贏才是共有的理念。包括財務人員和生產員工。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完)

我是職場三哥,歡迎朋友指點評論加關注,一起分享一起成長,感受有溫度的文字。

職場三哥


本人早年遇到的真事,我所在的單位是大型國企,一次購買車輛配件,因為是急用,機動處的人說情況你們熟這次自己去買吧,回來報,,回來後我拿著乘車票據去財務報(就三十幾塊錢),財務竟然回答說現在沒錢,讓回去等,我就鬱悶的問了:這是為了工作,而且是我私人墊付的,怎麼能這樣子搞呢?正巧她科長回來了,一看說了一句:三十幾塊錢還不給報了,你想幹啥,,,


劉軍97027


我是公司財務人員,我們是國企,我們部門和你說的情況正好相反。

我們公司經常有審計,所以我們也是不斷的學習,還有稅務政策近幾年變化很快,我們每次審核原始憑證的時候,會告訴經辦人,哪裡不合適,少什麼東西,應該怎麼弄,可是有些不理解的經辦人往往很生氣,我一天那麼忙,哪有時間弄這些東西,好像財務人員在為難他一樣。

還有很多人開發票前不諮詢我們,開回來得票有問題,不符合稅務局發票管理辦法規定,我們說你去找對方重開,然後經辦人就很不高興,個別人說話也是不太好聽,但我們從不會去吵架,我們公司年齡大的人還是比較多,不好意思說什麼。

而且有的同事是真的不操心,每次說注意要點,他都不記,來一次錯一次,審核半天發現同樣錯誤,下次來了還是,非常浪費大家的時間。

其實我們是最難的部門,我們是服務性的部門,在一線工作的同事比我們辛苦多了,互相理解吧!


烏卡拉是隻貓咪


不光是單位的財務人員,我覺得很多單位的行政人員本來是服務的,但卻成了高人一等的領導。只說自己所在的一家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在新區新蓋了三棟六層的樓,院長、財務、人事處等行政人員全部在大門口有電梯的樓房裡,科研人員全部窩在角落裡沒有電梯的樓裡,一些年紀大的老科研人員上個班爬樓很費勁;而且兩座樓配備也不一樣,行政樓裡有擦鞋機,衛生間配備擦手紙和衛生紙兩種,科研樓什麼都沒有。平常工作具體的就不說什麼了,挺搞笑的。


gshtbv


記得從前有個長輩跟我提過,一個單位裡財和人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在一個單位裡財務用的是自己的人,人力資源部門也是自己的人。


題主說的單位財務人員態度惡劣的問題,應該是少數人的行為,不能代表財務從業人員。但很多單位裡,對財務部門的偏重,也的確容易讓財務人員有自己是老大的感覺,履行正常工作職責,反倒像是在給辦事的人額外開工,別人欠他們似的。


造成財務從業人員態度相對囂張的原因還有一些是個人素質問題。有的人永遠認為自己的崗位最重要,別人家的崗位都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因此,其實這樣的人不管是不是在財務,都有可能態度不好,但至於是否可以待得長久,就需要看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了。


財務人員擺架子的原因還有一個單位對財務部門作用的重視程度。比如,朋友曾說過他們企業的財務,部門負責人地位就是總經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曾經還有過一段時間,總經理還都必須看著財務負責人臉色行事,有事情商量時,都會自己到財務負責人辦公室談事,而不是請財務負責人到自己的辦公室談事。這樣的形勢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一定會以財務為首,凡事多請示財務,就不容易犯錯。


綜合來看,其實財務部門也可以說是一個服務部門。當從業者沒有把服務對象搞清楚時,這樣的做事態度在以後是很有可能成為他們提升的絆腳石。他們所服務的對象是全公司的人,不管是出納還是會計或者領導,很多時候財務本身是不會創造財富的,他們所經手的財富都不過是其它配套部門相互配合一起協作的結果。


馬媽碎碎念


還能報銷你就偷著樂吧,我們公司報銷發票還要整整齊齊一頁一頁貼在A4紙上,還要打印報銷統計表格,每張報銷金額對不上也不行,沒貼好也不行,統計好了讓部門交叉複合,然後主管簽字,再送去財務再次審核,一般都要退回來幾次重做的[流淚][流淚][流淚]


熊貓是俺


“小良觀點”:在單位報銷往往是一件痛苦的事。正常的報銷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佔單位便宜一樣,對自己的報銷事項不僅要一遍遍的審核,往往還會因為一些細節(報銷單沒有按規定疊好這樣的屁事),重新打回,再走幾遍報銷流程。拿回自己為公司墊付的錢,真的費勁,那麼,為什麼財務人員或者報銷審批人員會擺架子,不配合員工報銷呢?

一、小良認為,有以下幾點表面原因:

1.單位領導授意,通過報銷摳細節可以節省一部分支持

大家不要覺得可笑,一個單位會從報銷上節省開支。小良知道一些單位,還真就是這樣去節省的。並且這個單位還是國企,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領導授意。領導認為,自己的下屬出差少報銷或者不報銷,就是對單位的奉獻,這位領導總是把自己的下屬不願意給單位報銷添麻煩掛在嘴上,和自己的大領導和平行部分之間大肆炫耀。卻不知道下屬早就苦不堪言。

言歸正傳,領導為面子而做這些事可能是個例,但在很多私企,是確確實實會給報銷設置很多前置條件的。比如小良以前的單位,就會要求對報銷的單據做各種標準摺疊,沾連,再經由一連串的審批才能完成報銷。

這樣致使很多金額較小的報銷,自己懶得走所謂的報銷流程。一定程度上,公司確實少了開支。

2.財務人員故意,部分單位報銷是有指標限制的,財務人員在自己支配範圍內調配

有些單位,報銷是有限制的。當然,對於員工來說,是沒有這種指標的。但會要求財務人員或者報銷審批人員控制報銷的金額,如果超標,老闆就會對財務人員的績效進行扣除。這就導致了財務人員的卡控。

財務或者審批人員往往會將關係親近的同事優先報銷。對於不熟悉的同事,那對不起,公事公辦,該檢查的一定詳細檢查,缺少的雞毛蒜皮的審批是必須滿足的。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報銷人員和審批人員之間的矛盾。老闆也樂見此狀。

3.員工會鑽報銷制度的漏洞,導致單位收緊的報銷審核權

很多員工都會鑽報銷制度的漏洞,各種鑽漏洞的方式小良就不一一描述了,基本上做銷售的或者項目經理應該對這裡面的門道門清。這些現象導致了公司一般會對報銷有所卡控,會設置比較複雜的報銷審批流程。

二、規則之外,還有人為,這才是核心問題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除了既定規則外,還有人為,而讓大家吐槽的,也往往是這些行為。歸根揭底,還是財務人員權力濫用,不能一視同仁,因為小矛盾和權力咄咄逼人。我們從職場印章效應開始說起

“印章效應”:獲得印章的人往往要體現自己擁有印章的權利,併為此指定很多規則和前置條件,強化印章的權威。

印章效應會促使得權力上收,也會加重職場的層級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優化效率。但在印章效應不斷的鞏固過程中,會使工作協作中只能細化,如果控制不好人在其中的作用,就會形成權力擁堵和僵化。

當財務人員或者報銷審批人員擁有對報銷審批的“印章”時,就會製造一些列的規則制度。而當這些制度和人即“審批者”的關係沒有處理好時,就會形成審批權的擁堵和僵化,而使人的作用大於制度。

三、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做?

1.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每個同事

辦公室裡的人際關係,主要是通過工作建立起來的,是指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工作中同事之間的合作是以平等為前提的。因此,在職場中,同事之間更應該具備一種平等意識。同事彼此間既然是平等的工作關係、共事關係,從根本上講就沒有誰高誰低的道理。這種平等意識與能力大小、業績好壞沒關係。你的同事在工作上無論比你幹得好多少還是差多少,作為人,他與你都是平等的。可見,處理同事關係的基本出發點就是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

現實工作中,經常會出現由於自身的能力和崗位不同,進而擁有不同的職場權利。但在與同事相處的時候,不要因為同事的得勢與否而給予不同的待遇。這應該是你做人的準則以及為人處世最基本的態度。

2.不要讓小矛盾毀了同事關係

同事之間幾乎天天見面,各人的脾氣稟性、優點和缺點也暴露得比較明顯。行為上的缺點和性格上的弱點暴露得多了,就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

首先,同事之間的矛盾往往都是起源於工作中的一些具體事情,並不涉及個人的其他方面。事情過去之後,這種衝突和矛盾可能會由於人們思維的慣性而延續一段時間,但時間一長就會逐漸淡忘。所以,不要因為過去的小事情而耿耿於懷。只要你胸懷大度,不把過去的事當一回事,對方也會以同樣豁達的態度對待你。

其次,即使對方對你仍有一定的成見,也不妨礙你與他的交往。因為在同事的來往中,我們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間的那種友誼和感情,而僅僅是工作上的合作。彼此之間有矛盾沒關係,只要雙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於工作本身涉及雙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間合作如何,事情成功與否,都與雙方有關。如果對方是一個聰明人,他自然會想到這一點,因此也會努力與你合作。如果對方執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點明這一點,以利於相互之間的合作。

同事之間有了矛盾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夠面對現實,積極採取措施去化解矛盾,同事之間仍會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的關係更好。與同事相處千萬不能太較真,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讓它過去,斤斤計較只會使彼此都不愉快。

3.面對咄咄逼人的同事,不可一味忍讓

在我們跟同事溝通的時候,對方出於某種情緒或目的,可能會在言語上奚落我們,用咄咄逼人的問題將我們逼至死角。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我們不想跟對方鬧翻,又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巧妙地應對對方頗具攻擊性的語言。

諸葛亮“舌戰群儒”應該算得上最經典的應對對方咄咄逼人的範例了。諸葛亮氣度雍容,氣定神閒,一一駁倒東吳眾儒生的詰問,這場談話可以說酣暢淋漓,諸葛亮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擺脫了眾儒生的糾纏,說服孫權同意“孫劉聯盟”。

在職場中,當遇到同事的咄咄逼人之勢時,我們自然不能一味示弱,那樣我們就會陷入被動局面,讓對方覺得軟弱可欺。

但是同時還要注意,在我們準備反駁的時候,切不可因為對方言語中的譏諷而憤怒,不然就會影響我們的思路,也顯得我們有失風度。咄咄逼人的話通常直指我們的痛處,每一句話幾乎都會暗含譏諷,很容易令我們感到難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予以反擊,但一定要注意控制“衝撞效應”的力度,既得理又不失和,有理有節地將對方駁倒,這才算是職場溝通高手。

喜歡就關注轉發點讚唄!關於小良自己的總結和感悟,都會不定時的進行分享,希望小良的這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


良之才


討人嫌只與個人性情有關,與崗位關係不大。

討人嫌的人共同點是:只考慮自己,完全忽略別人。你退一步,她得寸進尺,你讓三分,她變本加厲。

主觀上有很強的階級感,她們對車間工人和對老闆、老闆娘的耐心度完全是不一樣的。

手裡攥著一點權利,就恨不得別人跪地相求,感恩戴德。

財務部裡,遇到這類人的概率是略大一丟丟……


拆吶s


作為一名財務人員,沒有必要刁難誰,費用報銷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報銷資料和內容不完善的都不讓報銷。

如果經過爭取說明情況後,仍然無法解決,那只有找主管領導幫助你完成此事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