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助推江浙经济腾飞 促进本地五业兴旺——浅谈邳州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

助推江浙经济腾飞 促进本地五业兴旺——浅谈邳州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

邳州港在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向江苏的苏、锡、常地区、浙江省、上海市输送了1.5亿吨煤炭、千万吨木材、百杂货以及糖、烟、酒等生活必需品。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正值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自然灾害、苏修逼债、再加上一些说不清的因素,致使人民的生活、工农业生产处于一个艰难的发展阶段。

农民的生活粮食不足,有瓜菜代,烧柴以秸秆为主;而城镇户口的人员,国家先供应米面细粮,后逐渐以粗粮、山芋干来搭配;烧火问题就难以解决了。邳州港建成以后,煤炭源源不断地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运送。千家万户,炊烟袅袅,人们有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生活问题解决了,人们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苛求和厚望。用煤发电,一座座电厂应运而生,如淮阴、扬州、盐城、南通、射阳等等几十家电厂一刻不停地发电。电,给人们带来了光明;电,让工厂有序地生产。从此,江、浙、沪的人们不仅能够安居乐业,而且工农业生产也有了最稳固的发展保障。

助推江浙经济腾飞 促进本地五业兴旺——浅谈邳州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

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积聚和储存了物资。物资,让人民的生活有了保证,物资,也让人们的生活不断发生着变化。

自古以来,人们把大运河称之为母亲河。六十年来,江、浙、沪的人们更应该体会到,大运河就是滋养他们的母亲河。生身的母亲当然伟大,养育终生的母亲更是伟大!哪里需要煤炭,船就往哪里行。大运河是一条畅流不息的黄金水道。

江苏、浙江大大小小二百多个水泥厂、化肥厂,只要船能到达的地方,煤炭就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过去。

仪征化纤厂是国家的一个化纤基地。它的日夜生产,能让全国人民每人每年分到一身的涤纶布料,基本解决人们用布票购买布而又不足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仪化”煤炭缺口大(那时已能满足全国人民两身布料),影响了生产进度,港口“三产”为它开通了特殊专线,为它送去了优质烟煤,保证了“仪化”的正常生产。

助推江浙经济腾飞 促进本地五业兴旺——浅谈邳州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工业生产、建材行业、钢铁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异常,江、浙、沪的需煤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港口的吞吐能力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于是,港口建设实行了一扩再扩,一建再建。一九八七年,吞吐量首次突破300万吨大关;一九八九年吞吐量342万吨;一九九六年吞吐量达到438.6万吨。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江、浙、沪地区对煤炭的需求量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为了顺应国家大发展的计划,港口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一九九八年,吞吐量突破500万吨大关,二00八年达到538.3万吨。五十年的时间,港口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们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智慧,用科学的理念,用科学的进程,使港口的建设一年比一年好,产量一年比一年高,面貌一年比一年新。邳州港先后成为国家二级企业,计划进入国家三部一委平衡会,知名度一年比一年高。新一代的港口工人,愈发显得有气魄,有能力,特别光鲜,特别亮丽。

助推江浙经济腾飞 促进本地五业兴旺——浅谈邳州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

邳州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给江、浙、沪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头看,如果当年不建邳州港,毫不夸张地说江浙沪不会有今天的经济辉煌。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省交通厅的一位副厅长曾形象地比喻说:“邳州港打个喷嚏,华东地区就要感冒一场!”可见,邳州港对江,浙、沪的影响有多大!

邳州港的建立不仅让江、浙、沪的经济腾飞,也让邳州本地的五业都兴旺发达起来。

由于有了煤炭,邳州化肥厂在徐州地区是较早建成投产的;有了化肥,邳州的农业生产,粮食产量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

由于河运能力的不断增强,促进了造船业的不断兴起和扩大。先是造水泥船,小“铁驳”,后造大“铁驳”,吨位大到每条500吨级。城区的运河两岸,大大小小的造船厂一个接着一个,不分白天黑夜,加紧制造,供不应求。据统计,参与造船业的工人高峰时达到4000余人。

助推江浙经济腾飞 促进本地五业兴旺——浅谈邳州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

由于港口不断扩大生产,现有港口工人不够用,于是成立了土山、议堂、运河、官湖、赵墩等多个副业队,总人数超过千人。副业队的工人们拉着小板车,一天到晚不停地转场。虽然体力劳动较重,但他们获得了较丰厚的报酬,既改善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又让生产队增加了收入。

由于产业工人、亦工亦农人员的不断增加,邳州的饮食服务业、商业网点也扩大了消费的范围。烟酒公司还专门在港口设立了烟酒、布匹、小百货门市部,既方便了工人们消费,也让商业获得了效益。每天早晨,大众饭店、回民饭店济济一堂,十有八九都是副业队的工人。食品公司和肉联厂批发的猪肉及猪“下水”的大户,总是港务局的两个大食堂。

综上所述,六十年来,邳州港对长江三角洲及本地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贡献都是无以伦比的,难怪不少文化学者都把邳州港誉为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跨入了新的时代,我国经济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吞吐能力已经跟不上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邳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重新设计,重新规划,重新考量,实施新的举措,构筑新港。新港于二0一七年元旦破土动工,现正处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过程中。

新港依大运河而美,运河因偎港而荣光。新港将与母亲河携手共进,高唱凯歌,一同走向未来,必将不断铸就新时代的辉煌!

(徐尚云:邳州港务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