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高句麗”和“高麗”有何異同?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

中國人比較熟悉的有關“高句麗”的歷史事件有: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唐高宗滅亡高句麗。但有的人也把這個“高句麗”稱作“高麗”。那麼,“高句麗”與“高麗”二者有何關係?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

首先,我們來聊聊“高句麗”的歷史。

高句麗(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古國,發源於今日中國東北地區吉林省一帶。據推測,高句麗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huì mò)人和部分遷移到這一地區的扶余人組成的。“高句麗”作為一個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詞,最早出現在《漢書》中,被中國近代史學家認為是中國東北歷史上的割據政權。

“高句麗”和“高麗”有何異同?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

“濊貊人”這一詞語最初並非指一個確定的民族實體。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相當於西漢末年),高句麗正式建國。據高句麗人自己所立的巨型石碑“好太王碑”(韓國稱“廣開土大王碑”)中記載,其第一代王叫“鄒牟”,都城在今天遼寧省桓仁縣,不久遷至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王莽時代對周邊部族推行歧視政策,引起北方部族紛亂,高句麗也被更名為“下句麗”,直到東漢初年,漢光武帝才恢復了 “高句麗王”的王號。

到曹魏時代,高句麗形成了一個對周邊部族有很大影響力的政權。曹魏在消滅了割據遼東及朝鮮半島北部幾個郡的公孫氏之後,242年派大將毌丘儉攻打高句麗,焚燬都城——丸都城,給高句麗造成滅頂之災,《毌丘儉紀功碑》中就有“高句驪反”“討句驪”的記載。

“高句麗”和“高麗”有何異同?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

毌丘儉碑拓片(局部)

然而,高句麗並沒有覆亡,它慢慢恢復,趁著中原戰亂(西晉永嘉之亂),恢復實力,牢牢掌控平壤地區的同時,重新開始攻佔遼東郡、玄菟郡。在好太王時代,高句麗終於完全佔據遼東(約405年)。至此,高句麗吞併了西漢以來所設置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的廣大轄區,並在427年將都城遷到平壤,大力經營朝鮮半島。

在隨後的南北朝時代,高句麗通過控馭遼東和黃海東部交通,展開“越境外交”,與南北對立的中原王朝同時建立聯繫,並且遠通北亞草原的柔然和突厥,甚至與中亞粟特人也有聯繫,可以說高句麗已然成長為歐亞東部世界的一個強國,因此中原史書稱高句麗“強盛不受制”。

5世紀末時,從朝鮮三國時代的高句麗好太王繼位起,高句麗開始進入鼎盛時期。它與朝鮮半島另外兩個古代國家百濟與新羅(都在朝鮮半島南部)處於激烈的軍事對峙之中。它兼併了北部的扶餘國和靺鞨部落,又在軍事上對百濟形成了絕對優勢地位。這一段歷史時期為朝鮮歷史上的“三國時代”。

為了扼制處於成長期的高句麗,中原政權常常與百濟、扶余政權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相關記錄在《三國志》、《漢書》中時有出現。

高句麗在6世紀達到鼎盛後,出現內部紛爭(531年-551年),開始逐漸地衰落。

6世紀50年代,高句麗北部受到遊牧民族的襲擊。551年,百濟和新羅聯手攻打高句麗。高句麗丟失朝鮮半島中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肥沃的漢江流域。新羅由於佔領了人口眾多而富裕的漢江流域,給其日後擴張打下良好基礎。相反,高句麗卻因丟失漢江流域而國力大減。另外新羅獲得漢江流域後,疆域到達黃海,使其可以和中國直接貿易和建立外交。這樣新羅就不再依賴高句麗,而是新羅與中國的直接溝通,雙方聯盟最終在7世紀給高句麗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高句麗”和“高麗”有何異同?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

隋朝與高句麗的戰爭進程大致如下:

6世紀下半葉,隋帝國最終結束南北分裂,中原走向統一,高句麗問題也日漸被提上議事日程。後來,隋煬帝屢徵高句麗,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徵遼東”。

598年,高句麗四處聯結反隋勢力,先發制人攻遼西,引發第一次高句麗與隋的戰爭。隋煬帝開始認識到高句麗是中原潛在的邊患,於是發兵征討。隋麗戰爭遂爆發。

隋煬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開始於612年,隋的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上攻入高句麗,一路破城四五十餘座,後來由於隋軍前線將領的指揮不當,造成渡過遼河進攻的3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第一次征討以失敗而終。

613年。隋煬帝第二次征討高句麗。隋煬帝御駕親征,志在必得,但中途因國內楊玄感的反叛,造成此次戰役取消。

614年,隋煬帝再次親征高句麗,但由於隋內亂加劇,各地老百姓紛紛起來造反,隋朝國力銳減,因此。這次征討不了了之。618年,各地起義導致隋朝滅亡。

隋朝滅亡後,唐朝繼續執行隋煬帝滅高句麗的政策。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七年(六百四十三年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聯合,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鑑於高句麗對於大唐有很大的威脅性,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次年十一月,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句麗。貞觀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大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高句麗15萬大軍前來抵抗,被唐太宗擊敗,餘眾歸降。但是高句麗其他城市誓死抵抗,到了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佔領高句麗的預期目的。

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公元660年,新羅滅百濟,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

“高句麗”和“高麗”有何異同?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

次年,繼位的唐高宗下令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進攻,水陸分道並進。唐朝與新羅聯合,決心一舉滅亡高句麗。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在世時雖然尚能以高壓控制高句麗政局,但高句麗內部已經危機四伏,當他死去時,高句麗已離覆亡不遠。

公元666年,在泉蓋蘇文死後,高句麗出現內亂。唐高宗見狀,又派契毖何力、龐同善等將領攻擊高句麗。不久,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以後一年多時間,各戰場捷報頻傳。

公元668年,唐帝國與後來居上的新羅聯手,先是滅亡了百濟,又在白江口(今天韓國的錦江口)的大海戰中,大敗前來援助百濟殘餘勢力的倭軍(即當時的日本軍隊)。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會師,繼續奮勇出擊,高句麗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餘。九月十二日,高句麗人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衝進城中,高句麗滅亡。

自漢末至唐初,高句麗共存在了705年,先後以桓仁、集安、平壤三地為都,所以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在現今中朝兩國境內都有分佈。高句麗滅亡後,唐朝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統轄其地。

“高句麗”和“高麗”有何異同?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高麗的歷史。

高麗(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公元918年,王建自立為王,935年合併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實現了''三韓一統''。高麗都城為開京(今朝鮮開城)。國土大體上相當於今天朝鮮半島中南部,11世紀中葉後以千里長城與遼、金為界。西北在12世紀的高麗達到鴨綠江沿岸,擴張到甲州(今朝鮮甲山郡)、吉州(今朝鮮吉州郡)一線。

高麗歷經34代君主,共475年,對外先後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契丹(遼朝)、金朝、蒙古(元朝)、明朝等大陸國家稱臣,並曾與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爆發戰爭。1392年,李成桂廢黜恭讓王自立,建立了朝鮮李氏王朝。高麗滅亡。

關於“高句麗”與高“高麗”的聯繫和區別,這要做兩個解釋。

首先,要注意高句麗在後期就開始被稱為“高麗”了:在南北朝時代的中國正史中,“高句麗”就開始被寫作“高麗”,在南朝,《南齊書》最先如此稱呼,而北朝可能更早,至晚《北齊書》已經將“高麗”作為“高句麗”的稱呼了。至於原因,學界目前仍有分歧。有人認為是高句麗自己改名了,也有人認為是中國史書的簡寫——之前也曾簡寫“高句麗”為“句麗”、“句驪”。但是到隋唐時代,史書中對於高句麗的稱呼絕大多數都改成了“高麗”,僅有個別記載同時並用“高句麗”。一句話,高句麗還是那個高句麗,只是叫法有所變化。

雖然高句麗後期也可以叫高麗,但在歷史研究中,應該把“高句麗”、“高麗”二者區別開來:首先,高句麗在前,擁有廣袤的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部;高麗則在後,以朝鮮半島中南部為統治區,二者重合區域極少。

其次,高句麗滅亡距離高麗建立,中間隔了250年。就像北魏拓跋珪以魏為國號時,曹魏已經滅亡120年了一樣,高麗只是借用了“高句麗”名號的另一人群的政權。其實在高句麗滅亡之後,就曾經有多個政權打著“高句麗”旗號,比如出使到日本的渤海國人,他們在日本史籍《續日本紀》中被記作“高麗使”;突厥默啜可汗的女婿高句麗人高文簡逃往唐朝時,則是以“高麗王莫離支”名義被記錄下來。

“高句麗”和“高麗”有何異同?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

高句麗滅亡之後,新羅通過戰爭以及外交手段,逐步統一了朝鮮半島中南部廣大地區,也就是原來百濟的全部領土和高句麗南部的一些領土,這之後的新羅被稱為“統一新羅”(朝鮮史學界不承認它是統一國家,故稱之為“後期新羅”)。

經過兩個世紀之後,“統一新羅”衰落,“統一新羅”內部掀起反叛勢力,其中有兩股最終做大:

一股是公元900年在原百濟地區興起的甄萱(在位期間900~935年)政權,建立的國家被稱為“後百濟國”;

另外一股是公元899年在原高句麗一帶興起的“後高句麗國”(又叫泰封國、摩震國)。“後高句麗國”後來反叛新羅,他的新首領王建在918年改定國號為“高麗”,定都開京(今朝韓邊境附近的開城),又稱王氏高麗(之前的高句麗則又被稱為“高氏高麗”)。

上面三方混戰,最終“高麗”統一了四分五裂的朝鮮半島,由此“高麗”又成為這個統一的新國家的國號。

這個高麗完全繼承了新羅的全部國土,並向北有所伸張,重要的是,它持續統治朝鮮半島近500年,直到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取而代之。

總結來說,高氏高麗(即高句麗)存續時間相當於漢末至唐初,而王氏高麗存續時間則相當於五代至明初。

王氏高麗被西方人先是譯作Corea,據說日本人在1910年吞併了大韓帝國之後動了手腳,改成Korea,好讓Japan能排在它前面。Korea譯自高麗,而“朝鮮”的英文譯名則是Chosun,現在韓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朝鮮日報》英譯名就是Chosun Ilbo,而不是Korea Daily。可見,Korea對應“高麗”,“高麗”則是“高句麗”的簡稱,所以全世界對朝鮮、韓國的稱呼歸根到底都來自“高句麗”。

“高句麗”和“高麗”有何異同?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

下面講講“高句麗”歷史問題為何成為歷史敏感問題。

高句麗一直以來被朝鮮和韓國視為其“國史”的重要內容,在它們的古代史體系傳統觀點中,高句麗與百濟、新羅是“三國時代”,是國史的重要歷史階段和組成部分。21世紀初,中國學界展開“東北工程”,進行高句麗相關的東北亞史研究,其中對於所謂高句麗歸屬問題中韓學者產生了巨大的分歧與爭論。中國學術界將高句麗視為中國東北地方民族政權的歷史定位,在韓國看來,這無異於“歪曲歷史”、“搶奪歷史”。因此,“高句麗歷史問題”成為兩國交流中極其敏感的問題。

以往,韓國古代史學界偏重新羅、百濟、伽耶史,而忽視高句麗史,為改變這種現狀,韓國在2004年成立了專門的大型研究機構“高句麗研究財團”(2006年整合成為新的“東北亞歷史財團”),投入大量財力、人力進行包括高句麗史在內的研究項目,這改變了韓國古代史的研究格局。不過,自始至終,中國學界和韓國學界內部都存在一種聲音,就是歷史研究中的“學術非政治化”和“一史兩用”的呼聲。客觀地講,正是這種聲音最終使得中韓兩國高句麗史研究者開始反省,加強雙方的直接交流。

2012年中國集安市新出現一方高句麗時期的石碑,定名為“集安高句麗碑”,它與集安的“好太王碑”(又稱“廣開土大王碑”)、韓國中原郡出土的“中原高句麗碑”並稱高句麗三大碑。兩國研究者迅速展開學術交流,互相邀請專家進行演講和討論。

2014年10月,為紀念高句麗“好太王碑”建碑1600週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和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的組織推動下,中、朝、韓、日四國高句麗研究專家聚首中國吉林省集安市,就“好太王碑”及高句麗歷史問題加強交流和溝通。高句麗史作為中古東亞史的重要內容,既是中國邊疆史的研究課題,也是朝、韓國史的組成部分,這一認識相信會越來越得到更多的有識之士的認同。

講了半天,大家一定搞清楚了“高句麗”和“高麗”有何異同,以及隋唐三位皇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