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調研冬奧交通保障項目“卡脖子”工程 交通部黨組書記說了什麼?

調研冬奧交通保障項目“卡脖子”工程 交通部黨組書記說了什麼?

10月23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到河北省調研冬奧會重大交通保障項目推進情況。 圖片來源:交通運輸部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10月23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到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就冬奧會重大交通保障項目推進情況等開展調研和座談。

據瞭解,楊傳堂沿途調研了興延高速公路、延崇高速公路,現場察看了“卡脖子”工程——延崇高速松山隧道建設施工現場,瞭解了冬奧會交通保障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情況。

松山隧道為何被稱作“卡脖子”工程?據瞭解,延崇高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進入張家口崇禮賽區的公路主通道。延崇高速河北段途經張家口市懷來縣、赤城縣和崇禮區,由主線、延伸工程和赤城支線三部分組成,全長113.684公里,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總投資人民幣228.28億元。工程規模大,崇山峻嶺、深溝險壑,穿越兩大斷裂帶和溼限性黃土區域,最大海拔高差近千米,全線橋隧比達56%。松山特長隧道是延崇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9200米,隧道洞口位於北京市延慶區松山景區內,出口位於河北省懷來縣金家口村附近。北京市和河北省分別承建4600米的建設任務。

據施工方介紹,松山隧道自2017年7月15日開工以來,每天正常湧水量達18600立方米,施工現場堪稱“水簾洞”。

記者瞭解到,楊傳堂在施工單位項目部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北京市交通委、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和中交一公局關於冬奧會交通保障體系建設情況彙報。他指出,在北京、河北兩地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兩地交通運輸部門周密部署、通力合作,同中交集團等參建單位一道攻堅克難,保障了項目的總體有效推進。“但也要清醒看到,延崇高速松山隧道等工程建設條件複雜,工期緊、要求高,要加強統籌安排、密切配合,全力推進。”

楊傳堂當天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如期完成冬奧會交通保障體系建設任務;二是提升工程建設安全質量水平;三是提升基礎設施服務水平。謀劃推進機場、高鐵站、高速公路與場館周邊道路銜接,借鑑重大賽事、活動保障經驗,完善無障礙設施,打造綜合、綠色、安全、智能的立體化交通系統;四是提升運輸服務保障水平。及早謀劃冬奧會運輸組織保障方案,做好賽區、場館之間交通組織,確保運轉順暢、銜接有序。創新出行服務方式,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推動運輸服務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