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康熙为什么那么喜欢赫舍里皇后?

野立


康熙皇帝继位那年刚8岁,正是上小学的年龄。皇帝年幼,本该由一两位近枝的亲王来辅政才妥当。



回想当年顺治皇帝也是年幼继位,睿亲王多尔衮以辅政为名独揽大权的状况历历在目,孝庄太后就不得不大胆创新,改由异姓大臣来共同辅政,确立了四辅臣制度。

索尼是首辅大臣,其后是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最初大家相安无事,后来随着四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位居末位的鳌拜势力日益扩大。鳌拜仗着自己有才能,渐渐专横起来,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


为遏制势力不断膨胀的鳌拜,孝庄就需要笼络索尼父子,册立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康熙的皇后。这就是一种政治联姻,根本不考虑两个孩子的意愿。在双方家长的安排下,11岁的康熙皇帝和12岁的赫舍里氏皇后结婚了。很快,在三年后的夏天,康熙皇帝就在赫舍里氏家族的协助之下,把权臣鳌拜关进了监狱 ,实现了亲政。

那么,康熙和赫舍里皇后感情怎么样呢?

按说他俩的结合是政治婚姻,本没什么幸福可言,比如历史上的刘备和孙尚香。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两个人的感情关系非常稳定。在众多的后宫佳丽之中,康熙很喜欢赫舍里氏。

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是从小的玩伴,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日久生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共同度过了鳌拜专权的日日夜夜,患难见真情。在那段提心吊胆的岁月里,赫舍里皇后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康熙皇帝没有后顾之忧,能够集中精力料理国政,功不可没。

就在把鳌拜关进监

狱不久,康熙小夫妻有了爱情的结晶,赫舍里氏皇后16岁那年,为康熙皇帝生了一个聪明乖巧、活泼可爱的儿子,取名承祜。不幸的是这个孩子不到4岁夭折了,这对于赫舍里氏来说,简直比往她心上扎刀还要痛。从此,赫舍里氏身体变得孱弱,经常生病。康熙皇帝对她丧子之痛颇为理解,也给了她更多的关爱。

据说有年冬天,康熙皇帝正陪同祖母在遵化汤泉疗养,听说赫舍里氏皇后在京生病的消息,他马上骑快马进京探望,直到皇后病情好转,才放下心来。可见康熙皇帝感情真挚。



赫舍里氏皇后生二胎时,只有21岁,康熙皇帝高兴异常,当即取一个乳名叫保成,寄托平安长大成就大业之意不言自明。这个孩子就是胤礽。然而,赫舍里氏皇后却因难产导致昏迷不醒,几个小时之后,赫舍里氏皇后就去世了。赫舍里氏皇后是清朝所有皇后中去世年龄最轻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难产去世的皇后。

从此,相知相爱十年的赫舍里皇后就成为康熙皇帝心中永远的痛,即使他给皇后多么超规格的风光大葬也不能表达。

康熙皇帝把对赫舍里皇后的深厚感情转移到儿子胤礽身上,打破常规立他为太子、给他最好的教育……

康熙一生,拥有几十个女人,看似幸福美满,内心实则孤独寂寞,这正是他对赫舍里念念不忘,情有独钟的原因。康熙心中一定千万遍默念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九派万象


康熙之所以对赫舍里皇后念念不忘,其实和普通人的感情是一样的,虽然他贵为天子,但是也有普通人的感情。

1、初恋的感觉。

赫舍里皇后是康熙的第一个皇后,准确的说是康熙的第一个女人。

人总是对自己的第一次,或者是现代人对自己的初恋总是最怀念的。

康熙和赫舍里皇后虽然是政治婚姻,但是因为康熙皇帝正式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女人,而且赫舍里氏本身长得漂亮,就像是现在初恋的感觉一样。



2、荣辱与共的感情。

赫舍里皇后是辅政大臣排在第一位的索尼的亲孙女,孝庄皇后之所以违背满蒙联姻的规矩。

让康熙皇帝立索尼的孙女为皇后,就是为了借助索尼的政治力量来遏制鳌拜实力集团的膨胀和发展。

康熙和赫舍里皇后结婚那段日子,正是康熙被鳌拜专政搞得灰头土脸,郁郁寡欢的时候。

作为妻子,赫舍里皇后在康熙的心理就成了唯一可以倾诉和信任的对象,慢慢的两人之间就会滋生一种荣辱与共的感情。

3、难产而死的愧疚

赫舍里皇后是因为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死的,这件事情应该是康熙皇帝心中永远的痛。

自己心爱的人在给自己生孩子的时候,离开了人世,放到任何人身上,都会对死去的妻子挂念一辈子吧。

所以说在感情方面,即使是帝王也是和普通人一样的,也会有羞涩和心动,也会有包容和倾诉,也会有愧疚和不舍。


逝去即历史


毋庸置疑,赫舍里皇后是康熙心上的白月光,是他一生最温馨,最纯真的纪念。

皇宫人事复杂,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要有聪慧的头脑和细腻的心思,最最重要还要有上天眷顾的好运气。那一年赫舍里十二岁,大红花轿抬进皇宫的一刻她幸运的具备这一切能力了。

少年夫妻,情缘天注定

不得不说,孝庄皇后具有超高的政治水平和手段,顺治皇帝去世以后八岁的康熙帝玄烨继位,按照大清的传统皇帝年幼,国家政务由亲王摄政,但是考虑到顺治在位时多尔衮独揽国家大权造成的危害,孝庄决定采用四辐臣制,赫舍里的爷爷索尼就是辐臣之一,选择赫舍里一方面是出于她的优秀,而另一方面也是孝庄制衡四辐臣的手段,因为四辐臣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背后仍在角力角逐。而这一决定,也打破了太宗和世祖两朝在蒙古选皇后的传统。

十一岁的康熙和十二岁的赫舍里在太皇太后孝庄的懿旨下举行了大婚,这个年纪结婚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好在两人年龄相仿,赫舍里虽出身名门,却丝毫没有骄纵跋扈的性格,她贤良淑德,聪明善良,在她的陪伴下康熙度过了继位之初鳌拜专权最黑暗的日子。

难产离世,康熙深感自责

康熙自小由皇祖母孝庄带大,我们都知道一般老人带大的孩子会比较传统,康熙重视孝道对孝庄极尽仁孝,因此也特别注重孝庄为自己选择的皇后赫舍里。笔者认为,孝庄能选择赫舍里做皇后必然并不完全出于政治考虑,赫舍里皇后身上有她欣赏的品质与品格。在赫舍里的管理下康熙的后宫平静而祥和,这让少年继位的康熙得以在复杂的政治背景下能够有喘息的机会。

然而,这世界的事很少完美,遗憾总是来的残酷而决绝。

赫舍里皇后在十六岁这年生下了皇子承祜,可是就在承祜四岁时不行夭折,这对赫舍里的打击很大,皇后的身份之下,她仍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尽管赫舍里极力掩饰自己的悲伤,但是一场大病差点夺去她的生命。知道赫舍里病危的消息后,康熙第一次也是唯一次有违孝道抛下病没好的皇祖母陪在赫舍里身边,这一举动深深的感动了赫舍里,她这一次真正确定了这位天子夫君对自己的深爱与眷恋,很快她的病好了并且再次有了身孕。

一句“生而克母”,道尽有多少爱就有多少伤害

二十一岁的赫舍里生下了“著名”的太子胤礽,然而不到两个时辰,耗尽心血与体力的赫舍里竟然故去了。赫舍里的死,康熙皇帝伤心不已,另一方面他也将这归咎于自己。因此,胤礽成了康熙最看重的皇子。清朝选太子的规矩比较注重选贤,但是胤礽刚满周岁康熙就急吼吼把他立为皇太子,这份深爱与深情自然来自胤礽的生母赫舍里。然而不幸的是,胤礽两立两废终究无法传承康熙对赫舍里深沉的爱,废皇太子时康熙哭着骂胤礽“生而克母”,当晚就梦到了赫舍里皇后,要知道当时赫舍里皇后已经死了三十多年了。

赫舍里皇后之于康熙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存在,即便后宫佳丽三千,天下女人皆为他所有,可是这少年夫妻相依相携的情怀却只是有在记忆深处的赫舍里才能给他的温存。


一寸山河


虽然两人的结合是出于政治的原因,但赫舍里皇后温柔、美丽、贤淑、智慧, 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皇后这对小夫妻婚后恩爱甜蜜,生活非常和谐,彼此感情颇深。他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同时他们又是一对患难夫妻,他们共同度过了鳌拜专权的日日夜夜。但皇后却天不假年,年纪轻轻就死于难产,在她去世后,康熙虽然正处在平三藩的日里万机中,可还时常去吊唁她,思念了她一辈子。从康熙对皇后所生的皇太子胤礽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对皇后的感情,胤礽2岁被立为太子,4、5岁时出天花,康熙日夜在旁边伺候,竟连续12天没有料理朝政.康熙对胤礽一再容忍,给他很多机会,可是太子太不争气了才被废掉。都说少年情重,这句话用在康熙皇帝身上也是合适的,他对发妻赫舍里皇后的感情的确是真挚而持久的。虽然赫舍里皇后不是相伴在康熙皇帝最久的妻子,但是一定是他感情最深,最寄予无限哀思的妻子。

赫舍里皇后,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应该熟悉。她可是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女人,那么现又有人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她比其他的妃子们要好看吗,还是比她们聪明呢?其实这些都不只是重要的原因,那么小编现在就来分析一下。

在1661年的2月份,顺治就去世了,那个时候还只有8岁的皇帝登基了,他就是玄烨,是为康熙的皇帝。按照当时的传统,皇帝还小,应该是要由几位宗室的亲王来管理政治,但是有了之前的姜妍,孝庄也是不太敢改革什么新的革命,按照老的规矩来,有几位大臣来帮助,确立了辅助皇上的制度。

这几位大臣主要是以辅助年龄还小的皇帝,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安全的,但是随着这几为大臣内部之间的变化,本来位置是在最后的鳌拜,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鳌拜这个人说起来非常的聪明,但是就是性格不太好,根本就没有把其他的大臣甚至是皇帝放在眼中。

为了抵制鳌拜,孝庄拉拢了索尼这两父子,册立他孙女为皇后,这其实就是一种联姻的意思,大家都有好处。在1665年的10月份,11岁的皇帝和大一岁的皇后成为了夫妻。很快就在后面的四年立,康熙就在皇后家族的帮助下杀死了鳌拜。

作为政治婚姻,一般的结果都是不太好的,都是从大家的利益开始处罚的。这里的婚姻,他们的结合都是由皇太后安排的,后面的目的就是皇帝的家族要借助与赫舍里家族的力量除掉鳌拜!按道理来讲,这样方式的结婚是不太幸福的,但是实际并不是这样的,他们两个人的婚姻非常的稳定,后宫有很多的妃子,但是他又为什么只喜欢皇后呢?

他们从小的时候就是玩伴,可以说是从小就一起玩的,感情非常的好。小时候就对皇后有了爱慕的心情,所以之后的日子也就很甜蜜了,两个人生活的十分和谐。他们一起熬过了鳌拜的统治。在之后岁月里,皇后一直都是辅助康熙,把后宫打理非常规矩,这让皇帝少了一份担忧,能够用心的去管理政治,为后来的帝国打下基础。

670年,皇后生下一个可爱聪明的皇子。此时的皇帝还只是15岁,皇后也才16岁,对于后宫的那些女人来讲非常的刺激,并且还生下了皇子,这是什么节奏啊!

康熙一辈子有三个喜欢的女人,第一个就是他的奶奶孝庄文,这个奶奶非常的不简单,他们一对姐妹都嫁给了皇上,皇帝死后,没有说把位置给谁,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争权。这两个人谁也不服谁最后立了弟弟为皇后,哥哥为王府。顺治死之前把皇位给了康熙,孝庄是养康熙长大的,所以关系也就很好。第二位就是苏茉儿,她是一个宫女,但是地位却和妃子们相比较,可以看得出来她非常的喜欢这位宫女,这位宫女也是美若天仙难怪皇帝会对她这么好。最后一位就是上面说到的赫舍里,也是她也是第一任皇后,在虽然是在这种情况的基础下,但是她们的关系还是非常的好。

鳌拜虽然是那几位大臣之中最后一位,但是他的能力却很强,能够后来居上,随着家族的力量变大,在朝廷也是十分的嚣张,威胁到了皇帝,但是最终还是被康熙除去了。她成为了康熙的皇后,也就是决定了她后来的位置,因为得到了赫舍里家族的帮助。这对皇后也是有所帮助的。可惜的是这位皇后在21岁的时候产子,去世了。


慶哇豆豆球球


虽然两人的结合是出于政治的原因,但赫舍里皇后温柔、美丽、贤淑、智慧, 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皇后这对小夫妻婚后恩爱甜蜜,生活非常和谐,彼此感情颇深。他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同时他们又是一对患难夫妻,他们共同度过了鳌拜专权的日日夜夜。但皇后却天不假年,年纪轻轻就死于难产,在她去世后,康熙虽然正处在平三藩的日里万机中,可还时常去吊唁她,思念了她一辈子。都说少年情重,这句话用在康熙皇帝身上也是合适的,他对发妻赫舍里皇后的感情的确是真挚而持久的。虽然赫舍里皇后不是相伴在康熙皇帝最久的妻子,但是一定是他感情最深,最寄予无限哀思的妻子


赫舍里皇后也是清朝唯一一个梓宫放在乾清宫的皇后,康熙几乎每天都去举哀,后来仁孝皇后的梓宫送到了巩华城。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帝前往巩华城34次;康熙十四年,康熙帝前往巩华城24次;康熙十五年,康熙帝前往巩华城15次,一直持续多年。前后共计八十余次。康熙十六年,尽管册立了第二任皇后才过了十几天,康熙帝不顾大喜之期应有避讳,亲自去巩华城祭奠嫡妻。甚至康熙十六年除夕,康熙帝也在巩华城陪伴嫡妻


s大番茄


我是欣大姐,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虽说康熙大帝和皇后赫舍里是孝庄皇后为了拉拢索尼的政治联姻,但是他俩属于发小情感,算是初恋吧。康熙皇帝是历史上很少有的博学皇帝,他不仅知识渊博,关键还非常喜欢西方文化同时也愿意接受西方传教士的思想,因此对情感比较重视,再者,赫舍里是位贤淑美丽的女子,赫舍里12岁嫁给康熙就一直陪伴照顾皇上左右,当时康熙才11岁,完全是不懂生活的孩子,其实抛开他俩最初纯真的感情,最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朝政形势所迫,顺治帝临终前委任四大辅臣之一鳌拜权倾朝野,孝庄皇后为了对权力的制约,笼络索尼家改变了太宗世祖两朝都是在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才册立了赫舍里氏为皇后,毕竟选的皇后会导致她所在家族的壮大,可以稳固幼小皇帝的政权,最终在与鳌拜的斗争中赫舍里家族帮助幼帝取得了全胜,当然赫舍里也赢得了康熙的宠爱,但是赫舍里无命享福,在康熙十三年五月诞生胤礽时难产病逝,康熙非常悲痛,也许为了怀念赫舍里皇后吧,破了祖宗家法,(皇帝生前不立皇太子)册立二子胤礽为皇太子,同时赐赫舍里谥号仁孝皇后。如果不是之后的太子胤礽做事太过分,也不至于让康熙废掉他,就是因为这孩子是他和赫舍里所生,康熙算是比较骄纵胤礽,看见他皇上就会想起赫舍里皇后吧,也间接看出来康熙皇帝对这位皇后如此深厚的感情。





凡人欣姐


康熙喜欢赫舍里皇后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包括性格、能力、等等,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就是真心陪伴吧。

我们都说现在的爱情大多是始于颜值,终于才华。那么康熙和赫舍里皇后的感情用什么来形容比较合适呢?我觉得是始于宫廷政治,久于相知相伴,终于不公命运吧。

公元1665年,也就是康熙四年,九月份,年仅11岁的赫舍里皇后嫁给了同样年龄的康熙,十年后,赫舍里就永远的离开了康熙,虽然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很短暂,但是却走进了康熙的心里,伴随了他一生。

始于宫廷政治

公元1661年,年仅八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因为年龄实在太小了,顺治帝怕他没办法处理朝堂政务,于是在咽气之前,钦定了四大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以及鳌拜。

在康熙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四大辅臣也变了样子,本来位居四大辅臣末尾的鳌拜日益骄横,完全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年幼的康熙也不敢忤逆鳌拜,这个时候,幕后的孝庄太皇太后为了帮助康熙立柱跟脚,能够有和鳌拜博弈的力量,就打起了联姻的想法,而联姻的对象还须得是四大辅臣,因为除了他们,没有人能够跟鳌拜掰手腕了。

最初合适年龄的有三人,鳌拜女儿、遏必隆女儿以及索尼的孙女。

为了遏制鳌拜,当然不可能再让康熙娶鳌拜的女儿了,但是遏必隆这个人就是一个墙头草,从来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苏克萨哈强势的时候,就附和苏克萨哈,到了鳌拜老大的时候又听鳌拜的话。

所以,与年幼的康熙成亲的人选就定位了索尼的孙女,也就是赫舍里皇后(清廷的时候,对于后妃的名字没什么记录,所以也不知道赫舍里皇后到底叫什么)。

久于相知相伴

十一岁的赫舍里皇后,在得知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并没有防抗逃跑,而是顺从的嫁给了康熙(虽然可能她也不能跑),康熙四年,赫舍里终于嫁进皇室,册封为皇后。

两个人虽然年幼,并且生活在鳌拜的阴影下,但是十多岁的赫舍里并没有害怕,也没有逃避,而是一直陪在康熙的身边共同面对,并且在帮助康熙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结婚四年后,公元1669年年底,赫舍里还为康熙生下了他第一个儿子,爱新觉罗·承祜。

这个时候,康熙刚刚剪除了鳌拜和他的党羽,将大清王朝正式的攥在了手中,又新添一子,可谓是自出生以来,最痛快的时光,和赫舍里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终于不公命运

爱新觉罗·承祜出生不到三年年,因为染病而夭折,这让玄烨和赫舍里皇后十分伤心,赫舍里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不好。

可能是上天想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一年后,赫舍里再次怀孕,这让二人十分开心,但是没想到的是,虽然上天还给康熙一个儿子,却同时带走了他最疼爱的妻子。

公元1674年,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赫舍里生下爱新觉罗·胤礽后,因为难产去世,不公的命运让康熙痛失爱人。

结语

虽然两人相处时间仅有十年,却让康熙铭记一生,同时还把对赫舍里的爱倾注到了胤礽身上,年仅两岁就立为太子,这在当时是违背了祖训的,可以胤礽却不堪父爱,让康熙两立两废,最终含泪说出其“生而克母”

玄烨和赫舍里的爱情,可歌可泣,因为赫舍里的真心,才换来了玄烨一生的铭记。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