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雨樟镇1000亩韭菜助农增收

雨樟镇1000亩韭菜助农增收

工人正在地里种韭菜

在今年的秋冬种中,雨樟镇充分利用坝区土地资源,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1000亩韭菜助农增收。

走进雨樟镇交乐坝区,翻犁机正在耕地,连片的地里工人们正在挖坑、对韭菜种苗分兜、移栽韭菜等,一片繁忙景象。

雨樟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方说:“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正在发展韭菜产业种植,我们种植的1000亩韭菜土地主要涉及交乐和长箐两个村,涉及农户300多户1000多人。”

“我已经出门打工七八年了,听到家乡要发展农村合作社,今年9月份回家,希望找点事情做。这几天他们在种韭菜,我来做了几天活了,一天八九十块钱工钱,还是可以的,让出不去的老的、年轻的有一点收入。”雨樟镇交乐村村民马龙秀说,听说家乡产业发展需要许多劳动力,她今年也回到了家乡。

“十块钱一个小时,多劳多得,有活路我们都来这里面做,这里离家很近。”正在对韭菜种苗分兜的雨樟镇长箐村村民胡琴说。

据介绍,义龙新区与普定县达成了合作,雨樟镇韭菜种植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保底收购,预计亩产可以达到1.2万斤左右,实行保底收购每斤0.8元,亩产值在9600元左右。

雨樟镇交乐坝区韭菜基地现场负责人周菊全说:“今年我也到普定考察和参观了韭菜产业,前景还不错,它的亩产可达2500斤,一年可采收六到七次。目前合作社已带动了9户农户一起种植韭菜,今年我们预计12月底全部种完,12月底采收一次。”

雨樟镇1000亩韭菜助农增收

工人正在对韭菜种苗分兜

“交乐坝区要种植1000亩韭菜,我自己也准备种三四亩,到韭菜采收时他们保底收购,销路不愁。”在雨樟镇交乐坝区,长箐村村民张益芬也在自家地里种植韭菜,她告诉记者,发展传统农业挣不了钱,今年她决定大胆尝试韭菜种植。

“为了让群众积极地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中来,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让产业发展更好的惠及老百姓,交乐坝区总面积有3081.9亩,我们主要采取‘烤烟+’模式发展‘烤烟+长寿豌豆+迟菜心+萝卜’等产业,多业并举,希望带动更多的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刘方介绍,韭菜种下去可以持续采收5年,管理粗放,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