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3200点左右入市,每月对沪深300指数基金定投,坚持5年大概会有多少回报率?

财经宋建文


这个收益率不好定,因为5年时间比较长,市场行情变数较大。

  • 3200点开始定投,如果是买在熊市初期,那根据A股牛短熊长,5年后收益率大概率为正,但至于能收益多少也要看最终卖出时机,毕竟涨幅大时单天涨幅可达3%左右。

  • 如果是在熊市末期或者牛市初期开始定投,那5年定投计划,大概率会错过一波大牛,然后在熊市中卖出,这样的收益大概率为负。

历史数据定投测算分析

小编刚才找了一直跟踪误差只有0.08%的沪深300基金-工银沪深300指数A(481009),找了满足题主定投条件的几段时间,利用天天基金网的定投计算器,测算了5年定投的累计收益情况,结果见下图:

从数据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3200点左右开始定投,收益率可正可负;

  • 当定投结束时点位低于3200点时,收益率总是为负,这个就相当于高买低卖,不亏才怪;

  • 熊市初期定投,定投结束时点位高于3200时,收益较高,第2、3段定投区间的收益。

结合目前A股行情,预测5年定投收益

根据历史数据测算结果显示,很明显,3200点开始5年定投沪深300的计划,收益率并不一定为正,在卖出时机不对时,甚至亏损15%左右。

那未来也会是这样吗?小编认为未来可能会好一些,因为沪深300的10年间变化不大,而10年间国民经济可是一直上行的,那正如目前各大咨询所说,A股普遍处于低估状态。

基于此,结合未来行情预判,假设最近开始这样的定投计划,那未来收益率可能如下:

  • 近期为A股底部附近,那未来1-2大概率为牛市:最近开始定投,5年左右后卖出,收益率可能不高甚至为负,因为定投时经历了牛市,平均成本升高,而牛市后熊市调整好几年,如果在较低点位卖出,收益率并不乐观,甚至为负;

  • 近期为A股中部,并未见底,那未来1-2年震荡为主,然后触底反弹,1-2年逐渐展开牛市行情,这种情况,定投5年左右,收益率必定很高,年均10%的收益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 A股行情转变,进入慢牛行情,那5年定投的收益率一定是正的,不过具体是多少不好估计。

以上就是个人看法,如有不足之处,请指出。

闲散的小愚民


在3200点左右入市,每月对沪深300指数基金定投,坚持5年大概会有多少回报率,我们来用历史数据说话:


沪深300这么多年最低是807,最高是5981,然后回到1607,再反弹到3724,再震荡回落到2170,然后冲上4813,然后在3000到4000之间震荡。题主说在3200点入市,然后定投5年,那么我们看看沪深300在3200上下的分布时间:

如果题主在2006年之前定投,在2006年后止盈,获利颇丰;如果在2009年后定投五年,这五年基本上都是亏,且你每增加一次定投,你的仓位就加重一份,且你的亏损就增多一份,考验耐心,如果你能坚持拿到2014年止盈,那么也能赚30附近,但是注意:你止盈的时间很短,如果你贪心想多拿一段时间,很可能再回吐,而最近几年,基本上都是震荡为主。


其实,沪深300最近几年的趋势,是收敛三角形,看大趋势:

也就是说,你能赚多钱,还是亏钱,其实跟你的介入时间点有很大的关系,一旦介入点位过高,那么很可能都赚不到什么钱;其实,真正赚到年份,也就是2006,2009,2014,2016等,大家再想想,这些年份,除了2016年涨指数不涨个股,其余的牛市,你买啥股不赚呢?所以,定投也是看行情吃饭。


综上,定投也就那么回事,其实我个人建议,大家如果要定投,可以定投农业银行,这股,每年分红10送1.7,股价也就4元附近,基本上每年分红都有4%附近,强于市场上大部分品种,如果行情涨,那么你还能赚二级市场的波动利润,前提是,你要拿得住股才行。


蚂蚁聊股市


说什么也没有用。看图吧,一个月定投500元,一直没怎么看



城南五尺天


上一轮牛市时,指数首次站上3200点,正好五年前2015年1月份,截至2015年1月30日,上证指数的收盘价为3210点!

我们以2015年1月30日为起投时间,选取一些成立较早的沪深300指数基金,从当时开始坚持每月定投,持有到现在收益如何:

1、首先先来看下五年前买入,持有不动,现在的收益如何:

(由于ETF基金除去跟踪误差,基本涨跌幅相差无几,因此这里选择的样本ETF为某只份额最高的沪深300ETF)

2015年1月30日,某只沪深300ETF价格为3.053元:

而目前该基金的最新价格为4.123元。

即假如从当时买入,一直持有至今,则持有五年收益为:

(4.123-3.053)÷3.053×100%=35%

2、五年前定投至今收益如何:

现假设定投条件如下:

(1)定投频率:每月月初进行定投,每月定投一次,定投时间定为每月1日;

(2)定投金额:为方便计算为1万元;

(3)分红方式:由于长期投资,因此设置为红利再投资;

(4)定投成本:申购费由于很多C类份额为免申购费,因此这里默认申购费为0%;

定投计算结果如下:

总计定投期数为61期,本金总计投入61万元,期末总资产71.1万元,定投收益为16.6%!


粗略一看,感觉16.6%貌似收益还不错,但要知道这是定投5年的收益,相当于每年仅3%左右的收益,还不如定存或者银行的理财产品!

很多小伙伴肯定还会奇怪,为什么定投收益居然还没有持有不动高?

其实看看最近几年的走势就可以发现,定投初期正好处于15年牛市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在3000-5000点之间,大量初始投资资金买在了山顶!

而这几年低于3200点的时间虽然也挺多,但多数与3200较为接近,因此摊薄成本有限!

最终导致了定投五年还不如当时持有不动一直拿到现在的收益!


不怕小猫


沪深300指数基金值得定投,坚持5年不一样的操作方法获得不一样的收益。但是总的来说坚持定投沪深300,肯定是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的。

01

定投

一直定投,不要投入其它精力,完全依赖市场的涨幅获得收益是三种方法里获得收益率最小的,我们那沪深300的指数基金来看,五年来的投资收益为156.36%,也就是你的资产增长了1.5倍,大概的年化收益率为30%左右。

其实相比其它的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来说,收益率已经是很高的了,所以定投是可以确保一定收益的。

02

定投+人工购买

如果要获得更高的收益,我们可以在定投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购买,购买的时机就是当该基金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我们就人为买入,这样可以利用人工操作,将持仓成本再次降低,为后面获得更高的收益打下基础。

人工购买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只有不断地降低成本才有可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03

定投+人工购买+止盈投资

当只是定投和人工购买,如果5年内基金时大起大落,你的收益就会受到不小地冲击。但是,我们进行止盈投资,当达到我们止盈点时,将基金全部赎回,然后进行下一轮的投资,这样我们可以将收益落袋为安,即使遇到市场的大起大落,我们的收益是有所保证的。

另一方面,我们止盈赎回,可以将收益继续投资,进行复利滚雪球,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

总之,不一样的方式适合不一样地人,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投资中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希望以上对你有帮助。


蜡笔招财进宝


这个收益挺难确定的,有可能30%年化收益率,也有可能亏损。重点是同样是定投,千万不要定投指数基金,90%的情况下,收益低于主动管理型的混合基金。

01,收益率

先说一说定投的收益率。

做基金定投,我一般都是等待账户价值翻倍的时候卖出。也就是说如果当时我的本金有5万元,而基金价值10万元,我就会卖出了。

  • 假如5年的时间,定投刚好翻倍的话,收益率超过25%。

  • 假如8年才能翻倍,年化收益率也超过15%。

  • 假如10年翻倍,年化收益率超过12%。就算12年才能翻倍,年化收益率依然超过10%。

现在去哪里找超过10%的理财产品?

现在有多少人炒股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0%?

同样投资于股市炒股的人80%是亏损的,10%是打平的,还有10%才能赚钱。我没有信心成为那个赚钱的10%,所以我用基金定投的方式。

02,真实经历

上面讲的只是理论数字。下来讲一讲我自己的经历。

我是在2003年开始买基金的,但是那次是一次过买入,所以在04年股市下跌的时候,我的基金就被套了。

我在04年春节之后开始做定投,同样因为股市的下跌也很快就亏损了。还好我没有停下来。05年股市曾经跌破1000点,但是在那之后就开始回升。

06年股市进入牛市很明显,基金赚钱也很快。到07年的3月份,我的基金就实现翻倍了。

这一次基金定投只用了三年的时间翻倍,年化收益率远远超过30%。

08年的年中,我又开始第2轮的定投。虽然09年因为4万亿的刺激股市有过一段小高潮,但是我的基金没有翻倍,所以没有卖出。

随后股市进入了好几年的熊市。与此同时,我在2011年开始在海外市场选了几个公募基金进行定投,看着美国的,欧洲的印度的基金不断的上涨赚钱,在国内的基金却一直不死不活的,这真是一种无比的煎熬。

但是正是因为这一次7年的煎熬,让我对基金定投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终于到2014年年底,很明显感觉到进入了牛市,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非常留意我的基金,到2015年的4月份左右,已经全部实现了翻倍,果断卖出。

7年的定投,实现翻倍,收益率超过15%。

03,指数基金不如混合基金

我不知道天天都说指数基金好的人买过多少年指数基金。我相信巴菲特说的,在美国指数基金比主动管理型基金好。但我也相信我自己的结论,在咱们这里指数基金就是不如混合基金。

如果5年前,也就是2014年指数3000点的时候开始定投,虽然曾经达到5000点,但是现在又回到了3000点指数基金定投反而是亏钱的。

因为中间有一段时间在3000点以上那一段时间买的基金比现在贵。虽然也有一段时间在3000点以下买的基金,比现在便宜,但总体来说贵的多,便宜的少,所以现在肯定是亏钱的。

指数基金不行就是因为指数不行。

财说得明白,在发表了不少的文章,分析过很多相应的数据,同样的5年前3000点到现在的3000点,大部分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已经在30%以上了。稍微懂一点怎么选基金,完全有可能这5年实现50%以上的收益。

老是说指数基金好的,我觉得就两种人,一种是基金公司宣传的,因为现在的指数基金越卖越多。

一种就是自己没买,或者买的时间不长,人云亦云的。

真的打算投资自己分析一下数据吧,不要上当了。

如果你打算在美国投资基金,我就坚决支持购买指数基金。

财说得明白,推出的基金评测系列,值得你的关注。

“财说得明白”,这里用简单的语言,把理财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已经发表的文章,包括房产,基金,银行理财,黄金等,有些热文已经收录在菜单里,请你关注,在后台查看菜单。


财说得明白


3200点左右入市,每个月定投参与,五年以后会有多大收入,不容易判断。

根据高盛的说法,未来沪深300指数会有50%上涨空间,但是定投的话,可能难以取得这个收益,因为上涨50%意味着后续投资盈利空间会收窄。沪深300指数主要是权重板块蓝筹股和白马板块个股。

尽管目前白马股涨势良好,但是我是不太看好白马股未来走势的,在于估值太高,有一些个股接近30倍市盈率,但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增速都是个位数,而且同比增速越来越低,虽然是行业龙头,但属于充分竞争行业。甚至部分个股市盈率更高,超过五十倍,这样的估值水平要说便宜似乎有点勉为其难。

龙头个股的五粮液和茅台市盈率都在30倍左右,属于历史估值高位。白酒行业竞争也是存在的,只有贵州茅台不愁销路。其他中高档白酒都是存在竞争的。

沪深300指数中估值最低的是银行,但要说银行未来有50%上涨空间,市盈率达到10倍有点困难,除非央行连续降准,但央行降准已经开始谨慎。

持有沪深300指数可以获得收益,但取得超额收益我个人认为颇为困难,尤其是定投,买在高位部分容易亏损,亏赚相比,收益率不会高。


杜坤维


拿去,不谢,刚做的统计

沪深300基金定投5年总收益不到20%



嘎嘎-man


由于我国股市是牛短熊长的特点,在熊市的买入大量的便宜筹码,牛市上涨速度非常快,而且时间短。所以我们好做好长期投资的打算,以及足够的耐心等待,定投绝对不能半途而废,熊长的特点导致最初大部分时间处于亏损状态,所以要耐得住寂寞。


具体时间是不能确定的,因为没有人可以预测市场。由于我国股市长期看现在是处于底部的,可以买入大量便宜筹码,但是短期的波动是无法避免的。最最不可取的做法是:坚持定投了很久了,牛市也马上就来临了,你却在暴涨前卖出了所有筹码。只要你坚持到后面的上涨阶段,由于你已经买入大量筹码,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你的投资策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希望通过以下分析,可以帮助你坚信且坚持你的投资策略。





假如我们在第一个箭头处开始买入,这是一个顶点吧。每天开始定投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指数虽然在一直往下跌,但是你买的筹码也就变便宜了,随着你买入便宜的筹码越来越多,你的成本重心会不断往下移。

把指数分为A、B、C三个区域。前半段时间进本都是亏损状态,成本区间也在B区间,指数进入A区间这个底部,一直捡便宜筹码,摊平成本,只要指数一旦开始上涨(也就是时间段a这个时间段),会出现一个和你成本刚好的点数。如图中标出。此时你应经有大量筹码了,之后指数在在你成本之上,一直就是赢利的状态。当指数再次达到第一次买入的点位,绝对百分百适盈利的。定投时间必须够长,因为我国股市熊长牛短的特点,就能够保证百分百盈利了

你也许会想为什么不直接把钱在这个a时间段处直接一次性买入?你要相信几乎没有人可以在熊末大量买入股票,在牛市末期卖出大量股票的。就算有人给你说了是熊市末期,在那种熊市的氛围下,你也没有勇气和魄力全部买入。

在牛市后期采取分批卖出策略,到了牛市的末期必须得把基金卖掉,否则定投就没有意义了,又会再次由盈利变为亏损。


小默笔记


纵观过去十年A股市场的核心运行中枢,基本上处于3000点附近。换言之,3000点以下定投股票安全性更高,而在2500点附近乃至以下位置定投,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反之,3000点至3300点属于A股市场的合理估值区间,仓位控制上保持理性,但3300点以上位置,实际上属于中等偏高的位置,定投风险或许大于机会。因此,对于股票定投策略,首要任务还是需要看定投所处的市场环境,对于当前市场点位,实际上处于合理状态,但很难会带来超预期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在获得超额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思考,现阶段内未必属于最佳的定投位置,股票定投仍需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