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從騎自行車到乘坐飛機!岳陽市民出行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岳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馮剛

“從步行到自行車,從摩托車再到小汽車,再到飛機,新中國成立以來,岳陽的出行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市民夏四喜感慨萬千。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騎自行車是件時髦事兒

年近七旬的夏四喜是際華三五一七橡膠製品有限公司退休人員,對於岳陽出行工具的發展情況,有著較為直觀的瞭解。

“上世紀六十年代,從3517走到南正街,也就是從北門到南門,一支菸沒抽完,岳陽就走完了。”夏四喜一句開場白,瞬間勾起在場老岳陽人的記憶。當年,岳陽城區不大,大家出行靠走路,計劃經濟時代,生活條件普遍偏低,自行車還是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是絕大多數群眾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從騎自行車到乘坐飛機!岳陽市民出行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城市擴大,上世紀七十年代,自行車數量逐漸增加,夏四喜也擁有了一輛屬於自己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是他和妻子愛的見證,也是他的工作好助手。

那時,他和妻子還處於初識不久後的熱戀中,而城郊是戀人們傾訴衷腸的首選之地,有時還會走到路程更遠的城陵磯,來回超過2小時。時間久了,體力不支,而有了自行車的戀人們,來回不過半小時。看著別人女友坐在自行車後座上,一臉甜蜜與愜意,他心動了。

然而,當時每月30餘元的工資,如要購置一輛自行車談何容易。女友得知他的想法後,決定兩人每人每月留出20元錢做自行車購置款。4個月省吃儉用,最終如願以償,一臺125元、當年最為時髦的“永久牌”載重自行車讓兩人的愛情更加甜蜜。當天,他們騎著自行車逛遍岳陽

城,一路上歡歌笑語,引來眾多路人羨豔目光。往後日子,這輛自行車一直載著他們牽手走進幸福的婚姻殿堂。

夏四喜不僅婚姻幸福,工作上也是人人稱道的“標兵”,生活中朋友眾多,這些都得益於自行車的便利,和他自身的熱心,也因此成為單位上“學雷鋒服務小組”組長。同事、朋友有急事,他二話不說,立刻騎自行車送他們去目的地;作為機修工的他,每到週六、週日,便騎自行車主動到各處居民點,幫老人補鍋、磨刀等;因工作突出,成為單位上的“團支部書記”,不久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成為單位上的“黨支部青年委員”。

因為自行車的便利,於美好生活、於求精工作、於助人為樂做好事的理想,他都最大限度得以實現。

城市快速發展

出行工具發生巨大變化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技術協作勞務有償服務合作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中,夏四喜與多家單位建立合作關係。當年,岳陽城區在進一步擴大,許多合作單位零散分佈於城郊周邊,路程遠,路面也不及如今平整,一天下來,常常累得喘不過氣來。為此,他將相伴多年的自行車換成摩托車,自此告別腿腳痠痛時代,其工作進度得以大幅度提升,處理故障更加及時,更好的解決了協作單位的生產損失,獲得大家一致好評。這一階段,他將更多的精力投注於工作中,只為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從騎自行車到乘坐飛機!岳陽市民出行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岳陽市實施東擴計劃,城區面積飛速擴展,公交車、私家車、出租車等不斷增多,一般單位基本配置了公車,為加強安全,夏四喜乘坐協作單位派來的公車,或乘坐公交車或出租車開展工作,直到退休。

近年來,夏四喜的兒子大學畢業,分配在國家電網有關單位工作,為方便業務處理和回家探親,便購置了一臺小汽車。平時,夏四喜在家帶帶孫子,享受天倫之樂,兒子回家度假時,就跟著兒子一家老小國內自駕遊。

“如今,無論大街小巷,私家車隨處可見,數量越來越多,人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夏四喜說。

回望來時路,岳陽交通出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便開啟了高速發展模式,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碼頭、機場……岳陽市不斷推陳出新,新能源公交車讓城市空氣更加清新、高鐵拉近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城陵磯港貨輪將岳陽與世界緊密相連……出行工具的變化,正悄悄助力岳陽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前所未有的快車道。

從騎自行車到乘坐飛機!岳陽市民出行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