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不想做會計,財會專業畢業生最好的前途是什麼?

現實中很多人,糊里糊塗讀了會計,又糊里糊塗畢業,感覺會計好像什麼都可以做,又好像什麼都做不好,難免覺得迷茫。

“財會專業的學生,未來何去何從?”

財會生可以選擇的崗位

1、會計事務所

這是大多數會計人首先會想到的行業,因為會計事務所的職業發展路徑比較透明。

以四大為例,一般從初級做起,從業滿兩年且考核合格(打分及通過公司要求的CPA科目數量)後可升為高級。高級在考核合格並獲得CPA證書之後,可以升任經理。最後到合夥人。

所需條件:不限專業學校,但是最好有相關實習經歷。

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業務分為審計、稅務和諮詢三大塊。

審計部門:

審計部門是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部門,工作遠不止與數字打交道。

審計師需要了解客戶業務的方方面面,審查企業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辦理企業上市、合併、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內部控制查核,舞弊查核,詐騙審查及糾紛協調等,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

稅務部門:

稅務部門通常是會計師事務所最能創收的部門,為客戶提供應對當今稅務機構所需的專業指引,還能幫助跨國企業根據其業務策略調整其全球稅務策略,支持客戶的跨境交易,提供包括轉讓定價政策及節稅供應鏈管理在內的一系列服務。

諮詢部門:

四大的諮詢部門(Advisory)與獨立的諮詢公司(Counsulting)有所區別,是幫助中國乃至全球客戶解決從戰略層面到實施層面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但業務主要集中在運營和財務方面。

諮詢

這個主要是指那些獨立的諮詢公司,根據委託者的意向和要求,以自己的專門知識和經驗向委託人提供建議或具體服務。

諮詢公司沒有明確的部門劃分,而是按項目進行分類。但是公司有明確的級別框架,即使你是剛畢業的學生,也能預見到自己幾年之後的樣子。

諮詢公司的薪水和發展前景都十分可觀,因此對人才的選拔也格外嚴格。好一點的諮詢公司都會有自己的target school,在絕大多數情境下只從這些學校招聘人才。

不想做會計,財會專業畢業生最好的前途是什麼?

金融機構

一般主要包括銀行、證券和其他金融機構。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可以從事的崗位:

銀行:

如果尋求安逸,不想太辛苦的話,可以考慮四大行,若不怕辛苦,可以考慮銀行的中後臺部門,特別是會計專業的。四大行對專業的和學校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因為銀行有它內部自己的一套培養體系。

銀行裡面的部門分為:管理部門,業務部門,支持部門。管理部門內有會計部,另外還有公司金融部、個人金融部、金融機構部、資金財務部、信息科技部。

銀行對於前臺的形象要求會高點,至於中後臺,一般校園招聘比較少,大部分是通過社會招聘或者管培生的形式選拔的。

如果是櫃員,一般有兩條出路:

(1)在會計這條線精耕細作,做成業務標杆,升為櫃長,然後競聘為支行的會計主管,再競聘為基層網點的副行長,到這裡一般需要5到8年。

再往上可以爬到省分行的會計部門做個小領導,然後競聘會計部總經理,再向總行進軍。

(2)轉崗做客戶經理,走營銷條線。一般需要在做櫃時有較強的營銷意識,轉崗一般需要參加筆試和麵試。

證券/投行:

國內投資銀行主要業務部門包括經紀業務部、證券投資部、資產管理部、投資銀行部、融資融券部、固定收益部、直接投資部,中後臺有資本市場部、研究所、戰略部、風控部、法律合規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市場部等。

其中,財務部是非常重要的部門,尤其是對於上市的券商而言,財務部的工作會更繁多。

除公司日常經營的財務管理之外,財務部還需要擔任資本籌劃、市場拆借、併購估值、資金分配等一些列職能,對於目前資本中介業務崛起,券商對資本渴求旺盛的情況而言,財務部的使命和責任都很重。

如果你有會計專業有相關職稱,或者考取CPA,可以考慮進入這個部門。

沒有誰規定財會專業就只能做會計,財會專業的就業方向是非常廣闊的。會計行業需要的是不斷學習,所以無論是做會計還是到其他崗位,考證是增加自己的籌碼的最佳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