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冬天魚口輕,怎樣才能提高靈敏度?老釣友都是這麼做的,記牢了

一到冬天很多釣友就為“靈敏度”發愁了,因為入冬後我們的主要目標魚就成了鯽魚,雖說鯽魚比較耐寒,但在低溫情況下活躍度還是受到比較明顯的影響的。再加上鯽魚的個體不大,嘴巴又小,溫度下降後吃餌的動作和食慾也比以往輕了很多,浮漂出來的動作都不大。這時候“魚口輕”就成了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說只要是釣魚人都知道從靈敏度上下功夫,但很多釣友對靈敏的理解卻有偏差,總認為調高釣低就是靈,線組用細點就是靈。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靈敏度的事兒,希望能解開新手釣友的一些疑惑。

冬天魚口輕,怎樣才能提高靈敏度?老釣友都是這麼做的,記牢了

是誰在決定靈敏度?

其實靈敏度是個系統工程,並不是做好某一個環節靈敏度就能大幅提升的。但是一旦某個環節做不好,靈敏度卻能大幅降低,所以我們考慮靈敏度的時候要從整體考慮。比如說浮漂的吃鉛量,線組的大小,鉤餌的比重,調釣以及方方面面都考慮進去才能實現真正的靈敏度。如果單純的只會調高釣低,線組用小點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先從浮漂說起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浮漂如果選擇不對,那麼整個靈敏度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浮漂吃鉛量的大小是否合適,一般來說浮漂的吃鉛量越小就越靈敏。漂尾的粗細,一般來說越細就越靈敏,在魚口輕的時候,漂身也最好選用細長身的浮漂,因為細長身的浮漂上下運動時的阻力比較小,在同樣大小的力氣下出來的動作更清晰。但並不意味著浮漂的吃鉛量越小就越靈敏,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的。

冬天魚口輕,怎樣才能提高靈敏度?老釣友都是這麼做的,記牢了

水線繃得直整個線組才靈敏

前面說了浮漂吃鉛量越小就越靈敏,但凡事都有個度,有時候吃鉛量小到極致了也就是鈍。為啥這麼說?吃鉛量太小,浮漂向上的拉力值就小,同樣的鉛墜向下的拉力值也小,這麼一來很容易造成主線繃得不夠直的現象。再加上魚兒吃口比較輕,如果還釣得比較深的話,信號會有很大的延遲和衰減。即使你再集中注意力抓口也很難抓到真正的入口動作,要麼是提竿晚了,要麼是信號表達不出來。所以浮漂的吃鉛量至少要能保證主線繃直,才有機會談論靈敏度。

從理論上來講線組越細就越靈敏,因為細的線組柔軟度好,線組在水中的阻力也會比較小。線組細一點,同時也可以搭配吃鉛量小一點的浮漂也能將主線繃直(前提是不漲號)。在這種狀態下,魚兒在吸食餌料的時候受到的阻力也小一些,出來的信號自然更清晰一些。

冬天魚口輕,怎樣才能提高靈敏度?老釣友都是這麼做的,記牢了

調釣合理靈敏度才高

很多人覺得調高釣低,子線繃直靈敏度會高,但很多時候調目過高了浮漂向上的拉力也就大,釣低目時子線處於繃直的狀態。這時候魚兒吃餌需要的力氣一定要超過餌料本身的重量以及浮漂向上的拉力值才能將餌料吸入嘴裡的。但是在魚口輕的時候,魚兒是很難帶動浮漂和餌料的,出來的信號會弱很多。如果子線略微彎曲,或者將調目調低,就能大大緩解這種情況。比如說調2目釣1-2目,調平水釣1-2目等等,信號反而會更清晰。

冬天魚口輕,怎樣才能提高靈敏度?老釣友都是這麼做的,記牢了

鉤餌的比重越輕,出來的動作就越大

在冬天釣魚大家都在喊著用小鉤細線,這裡所指的小鉤一般都是指鉤條比較細的魚鉤(袖鉤比較多)。因為在魚口很弱的情況下,鉤條越細,鉤越小,魚兒將餌料吸入嘴裡的力氣就越小。同樣的道理,在冬天的時候大家都習慣用比重比較輕的拉餌,甚至還刻意的添加適量的輕麩之類的輔助餌來減輕餌料的比重,增加適口性,讓魚吃得更輕鬆。

冬天魚口輕,怎樣才能提高靈敏度?老釣友都是這麼做的,記牢了

最後:在整個冬天以及初春我們都會面臨低溫的干擾,魚口會非常輕,怎樣增加釣組的靈敏度可以說是釣魚人的必修課。如果不能正確的認識到靈敏度,那麼調整起來肯定就是無頭無腦的,效果也不會好,有時候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上魚,自己卻毫無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