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苏联为何放任东西德国统一?

小5小8



苏联不是放任东西德统一,而是事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并且苏联内部也出现了问题,这样内因起主导,外因辅助,才有了东西德历史性的统一。就让笔者简单地介绍一下苏联为何会放任东西德统一。

冷战时期,东德与西德是各自阵营的“橱窗”国家,但是在西方阵营的全力支援下,西德经济在上个世界50年代后迅速发展,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而东德经济与邻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大量的东德人前往西德,造成人口外流,为了防止外流,就建立柏林墙,阻断了东西德国的交流。但两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不断更换,最终戈尔巴乔夫成为新的领导人,他的新思维成为东欧各国的主导思想。各国开始放松了对国内的各种思潮的控制,从波兰开始,到匈牙利等局面开始失去控制,而苏联自身因为波罗的海各国的独立倾向以及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战争,并且加上阿富汗战争,让苏联已经没有很大的力量去关注德国的变化。

东德因为邻国捷克对德国开放边境,大量经过第三国前往西德,最终民众要求废除柏林墙,让两德统一,因为苏联国内的经济恶化,戈尔巴乔夫向西德总理科尔求援,西德同意援助,但有个条件就是驻东德苏军撤离,费用西德承担,这就是两德统一的第一步。

因为苏联财政问题,苏联接受西德条件,苏军撤离。这样东德政府没有了外来力量情况下,决定解散政府加入联邦,也就是西德吸收合并东德。当然这期间,需要经过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波兰等国的同意,正好冷战还没有结束,西方阵营把东方阵营国家吸收是大事,最终各大国同意德国统一。如果苏联经济不出问题,如果没有阿富汗战争,或许东西德还不会统一。


桥本看日本


众所周知,德国是战败国的身份,二战后被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所以,德国能不能统一,德国人说了不算,关键要看占领国的态度。也就是美、苏、英、法这四国的政治态度。

那么当时德国统一时,四个占领国的态度如何呢?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

法国——原本坚决不同意!但是德国给了点好处,然后就同意了。

当德国传出要统一的消息后,法国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的。至于反对的原因,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普法战争、二战,法国都被德国一通蹂躏,尤其是二战的耻辱,对于当时经历过二战的很多法国人来说,都是历历在目的事情。更要命的是,没有统一的西德,无论是在人口、经济、还是工业产值上都比法国要高出一头,这要是让东西两德再统一了,法国这个二战之后的欧洲大陆霸主哪里能接受?

于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在公共媒体面前公然的发表了反对德国统一的讲话。他说:

德国统一进程的加速确实是非常危险的。目前所发生的事情正在使我们准备法、英、苏联合对付德国的新的同盟,如同1913年那样。你们将有9000万人口,但苏联将转向我们,你们将被包围。

密特朗总统说的这话,相当的直白了。就是说如果德国人敢统一,法国就牵头,联合英国对付法国。并且苏联也不会坐视不理,就像当年的二战一样,法国、英国、苏联三国联军共同对付德国。

额外插一句,密特朗当年参加过二战,是法国抵抗组织的积极分子,曾经在纳粹的集中营待过,属于二战老兵。


只不过,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法国人的江湖地位已经日落千丈了。当时最有话语权的国家是美、苏,冷战下,所以尽管法国非常想显示存在感,但根本没人拿它当根葱。

德国总理科尔看到了法国人的弱点:想当欧洲老大,但是没人搭理。

便主动说服法国,给了法国一些好处。比如德国同意在统一后,将来在使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时,让欧元对法国是一个较强势的货币,让法国的工业品和商品也因此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此外科尔还同意,如果未来组建独立于美国控制之外的欧洲军队时,军队的指挥权也交由法国来领导。

法国受了德国的抬举,再加上法国本身也单挑不了美苏两个巨无霸,就同意了德国提出的建议。在此之后,法德抱团,在欧洲的国际话语权提高了不少。前些年英国人忍无可忍,退出了欧盟。

基于以上,尽管历史因素让法国人有一万个不愿意,但现实的无奈情况以及德国人的主动抬举,最后密特朗还是同意,并且欢迎了德国的统一。

密特朗(左)、科尔(右)



英国——最坚决的反对者,比法国更坚决。但是大哥美国不反对,英国最终也同意了。

英国原本跟法国都是世仇,只不过因为德国崛起,才让这两个破落户摒弃前嫌,走到了一个战壕。但是,德国俨然又要崛起,并且还跟法国眉来眼去,要搞什么欧元区、欧盟组织、欧洲军队,这就让英国不能忍了。

当时的英国首相是著名的撒切尔夫人,她的火爆脾气很多人说知道的。所以当法国极力反对德国统一时,撒切尔也在公共媒体面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让德国人控制局势,那么他们就将统治东欧。这是不能接受的!其他国家应当联合起来避免这种事态的发生!

说实话,撒切尔夫人说的这话,也是非常不客气的。我不知道当时德国人听了之后是什么心态,但是如果是我,一定很生气。因为按英国人逻辑,德国是不是就不配崛起和统一了?是不是就要一辈子都要给英、法当低眉顺目的小弟了?

并且,撒切尔在发表讲话后,还@了意大利总理安德烈奥蒂。这位黑手党出身的意大利总理说话更直白,他说:

面对德国问题,苏联应该用坦克进行镇压,这里可以使用武力,只要能够防止德国统一,这都是可以的。

据说德国总理科尔在听到撒切尔和安德烈奥蒂的讲话后,心都凉了一大截。这尼玛平时都是好哥们、好姐们,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翻脸不认人了呢!

不过科尔毕竟是老政治家,他心里很清楚英国人的底气——不就是抱美国大腿么?只要美国美意见,英国人也不会有意见。

于是德国的统一,点头权就转移到了美国人的身上。


美国——高高在上,无所谓。

当德国找到美国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的态度非常简单:只要统一后的德国不加入华约组织,不退出北约,不倒向苏联,美国人就支持德国统一。

美国人果然是老狐狸,一下子又把德国统一的皮球踢到苏联那边了。因为东德作为华约的成员国之一,苏联人能眼看东德被西德抢去吗?

科尔为了换取美国对他的支持,表示:苏联那边我去搞定,不用大哥操心。并且只要德国统一了,统一的德国将会继续保留在北约的框架内,并且统一的德国将会成为欧洲安全防卫的中坚力量。为美国分担更多的防卫负担。

因此,美国也就没有意见了。毕竟美国在地缘上与欧洲太遥远,德国对美国本土造不成安全威胁。再加上美、德两国体量的巨大差距,美国人并不认为统一的德国会破坏美国主导的国际稳定局势。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就放在了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身上了。



苏联——有心无力,加上西德大出血,苏联最终坦然同意。

在西德上蹿下跳,谋求统一时。东德的领导人是非常担心的,比如当时东德领导人昂纳克就给戈尔巴乔夫打电话,要求苏联支援东德,并惩罚匈牙利(当时匈牙利开放了两国边界,导致大量东德人出逃)。但是由于苏联当时的经济问题,戈尔巴乔夫认为应该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尤其是武装干涉,允许这些国家走他们自己的路。便拒绝了昂纳克的呼吁。

因此,面对德国的统一,苏联当时是典型的有心无力。戈尔巴乔夫希望与欧洲和好,不再搞冷战。这样既可以适时从东德脱身,还可以拉近苏联与西方的关系,让苏联的经济不再那么苦难。

并且西德也很懂规矩,及时的向苏联缴纳了足够的诚意:首先,西德同意减免苏联所欠西方外债中的欠西德的数百亿美元外债,这几乎占了苏联所欠西方国家外债的一半;其次,西德同意支付从东德撤回国的十几万苏军的搬迁费用和回国后的营地及家属安置建设费用,共计约几十亿美元。另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比如说,西德答应为苏联免费制造三颗通讯卫星等。

这些花销加在一起,相当于现在几千亿美元的费用。西德为了能和平统一,可谓是砸锅卖铁了。

并且还有更关键的一点:西德承诺放弃对曾经德意志的故土,比如波兰北部、加里宁格勒地区的领土要求,以换取苏联对东德的控制。这也是大出血了,相当于放弃了自己国家的“龙兴之地”。



如此一来,苏联也就不再干涉德国统一。西德领导人科尔最终也成功说服了四大占领国中的三国,而至于英国,尽管不愿意,但也只能听着“老大哥”美国的安排了。

为了进一步消除统一德国对于世界安全的问题顾虑。科尔还承诺,统一后的德国不用拥有生物武器、核武器和化学武器。寄以让英国人放心。

但是,英国人还是不放心。在具体召开德国统一的谈判时,英国人又拉着法国想暗地里搞点小动作,比如建议美、苏、英、法四国讨论德国统一问题,而德国没资格参加;再比如建议将德国统一问题交欧共体讨论,让十三个欧共体国家一起讨论,然后再撺掇波兰人反对,把会议搅黄等小动作。总之就死不放弃,一定要把德国统一给搅黄。不过这些小动作都没有得逞。

1990年9月12日,美、苏、英、法四个占领国和东西德代表在莫斯科签订了4+2的《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根据条约,美苏英法四国放弃在德国拥有的特权,统一的德国获得了完全主权。当年10月3日,东德政府解散后,正式加入西德,德国统一。



两德统一后,过了一个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辞职卸任,从首相位置上退了下来。她离开政坛后,法国总统密特朗就尴尬了。如果早知道是这个结局,他当初何必要德国死磕哦。为此,密特朗就说了一句非常自嘲的讲话:

我干吗要同科尔吵架呢?这么一来,我就会被完全孤立起来。

又过了一年,苏联解体。分裂成了十五个心怀鬼胎的国家,并且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还搞了所谓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的经济瞬间倒退了十几年。于是,那把悬在西欧人头上将近五十年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就这么消失了。


Mer86


首先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无能,苏联能够让这样的人当选最高领导者。实在是苏联的不幸和世界人民的幸运。当然,苏联已无力阻止德国的统一。

在前苏联六个卫星国里,东德的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经济水平都是第一位。但八十年代末期,东德经济逐渐衰退,来自苏联的援助也日益减少,东德发生动荡。在89年8月,匈牙利解除边境限制。上万的东德人通过捷克进入匈牙利,然后经奥地利进入西德。导致东德的人口急速极速降低。当年十一月柏林墙倒塌。十二月,东德政府解散。实行多党制。当时东德高层的意思是依旧保留东德,但东德社会和老百姓不干。他们高呼:“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是一个国家!统一之声高涨。而此时的德国总理科尔表现出了大政治家,大战略家的能力。他立即宣布:德国只能统一。随即他联系东德高层的统一派系开始接管东德政府机构。



而此时最不希望德国统一的居然是德国最亲密的盟友法国(看来在国家利益面前一切都是虚幻)。英国就是搅屎棍。美国倒无所谓。法国总统密特朗前往东德苏联商讨对策阻止德国的统一。但苏联居然没有任何规划。对于戈尔巴乔夫的作为,简直了,用密特朗的话说就是,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俄罗斯会这样的的主人。

在关于德国统一谈判的中,英法希望搞不利于德国的4+0方案,但戈尔巴乔夫则完全倾向于德国方案。唯一的要求就是德国统一后不加入北约(幼稚的可以)而戈尔巴乔夫之所以倾向于德国,一是因为要甩包袱。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二是争取德国的援助进而与德国结盟。因为戈尔巴乔夫认为德国一旦统一必然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就算摆脱,德国也一定不会和苏联结盟)。可以说,在国际大战略布局上,戈尔巴乔夫太无知,太无能。就戈尔巴乔夫个人而言,能让美英法都反对,去恶心他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当然,这时候的苏联实力已是江河日下,戈尔巴乔夫最无奈下的选择,应该说,也是当时一个比较适合的选择,这也是德国至今都感激俄罗斯和戈尔巴乔夫的原因。再就是德国统一是德国上下一致的愿望。为此,科尔一次性给予苏联200亿马克的无息贷款。同时,德国总理科尔决定向苏联特别价格向苏联供应数万吨的牛肉,猪肉、黄油、奶粉和奶酪。由此也可见戈尔巴乔夫治下的苏联穷困潦倒到了何等地步,和乞丐也没有啥区别了。


在政治上,虽然英法(尤其是法国)竭力阻止德国统一,但德国总理科尔表现出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告诉法国任何阻止德国统一都是不可饶恕的。在东德宣布,原东德民众的东德马克可以按1:1的比例兑换西徳马克,这样虽然科尔政府复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但迅速安定和收复了东德的民心(对比一下老蒋光复南京的做法)这就叫成大事不计小费。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1990年9月12日,英、法、美、苏四国和两德外长在莫斯科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德国承诺放弃对现有领土以外的领土的要求,放弃制造、运输、拥有和控制核武器、生物武器及化学武器,不允许外国在东德领土上驻军,由此两德在分裂40多年后再次实现统一。 2005年6月,因为在德国统一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德国统一委员会向戈尔巴乔夫颁发“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不是放任,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及西德提供的筹码太优厚了。

当我们回望历史,东西德的统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经历了很多曲折,德国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使得国家统一的。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被英,法,美,苏四国占领,其中英,法,美三国占领的地区被称为西德,苏联占领的地区叫东德。德国统一是由西德提出的,东德确实也想与西德合并,那么既然要统一,就要把这四个国家都给搞定:

这四个国家中,苏联是最难搞的,也是西德付出代价最大的。我们先说说苏联方面:当时西德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苏联的老大戈尔巴乔夫把整个苏联搞的一团糟,政治,经济没有一个可以是正常发展的,苏联自己出现了问题,并且戈尔巴乔夫一直奉行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东德实际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相对于苏联占领的东德来说,西德的社会实在是太好了,因为本身苏联的经济就面临混乱的局面,根本无心关系自己的占领区—东德,每年从东德跑到西德的德国人数不胜数,其次,冷战的爆发,苏联已经不能随便对欧洲国家指手画脚了。

并且这事西德也提出只要苏联愿意两国统一,那么西德将减轻苏联与欧洲的欠款,并援助苏联几百亿美元的物资。戈尔巴乔夫一方面也确实阻止不了东西德统一了,最多只能延缓时间,第二方面,苏联确实也需要物资改善苏联目前的状况,其次,借此机会改善与欧洲的关系,希望能够正常交往。

英国方面:

这个算是最不同意东西德合并的了,当时英国当家人是撒切尔夫人,面对东西德的统一,多次在公共场合发表反对意见。自己国家曾经被德国灭了,把城市轰炸的人们都住进了防空洞,英国也不接受西德的好意(贿赂),我,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需要你道歉?反正就是不同意,德国也就没一直劝了,改劝英国的老大:美国!

美国方面:

美国方面是最顺利的,当时的总统时老布什,老布什就提出一个要求,两德统一后,德国要留在北约,不准倒向苏联,加入华约。德国也干脆,行,加谁不是加,于是美国方面就被搞定了,英国听说自己老大都同意了,自己身为小弟还是附和一下吧。

就剩下一个法国了:

法国与德国乃是世仇,从这两个国家出现以来,两个打仗算是家常便饭,两国都看互相不顺眼。但是时代变了,法国因为二战时,被德国轻松给推平了,英国看不起这个还和自己有点亲戚的国家,在代表欧洲的利益方面,也一直由英国代表。当德国和法国商量的时候,法国就提出你统一可以,等你合成一个国家之后,你要和我一起担负起欧洲的兴起,到时你也要以我为老大。德国为了统一,也算忍辱负重吧,也答应了。

就这样四国都同意了,加上东西德都想合并,统一的事情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历史深度揭秘


需要明确一下,在两德统一的问题上,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明确表示不反对。在统一的过程中,美、苏、英、法四国是没有做出任何干预,在最后阶段与德国签署了结束权力的条约。在德国是否留在北约的问题上,苏联最后在美欧许诺援助的情况下,也放弃了反对。

1945年德国战败后,美、苏、英、法共同占领德国。1946年,冷战开始,美英占领区合并,德国开始了分裂的命运。1949年10月,德国一分为二。

1990年10月3日零时,在柏林帝国大厦前,随着红、黄、蓝三色联邦国旗的升起,两个德国正式统一。结束了二战后德国分裂45年的历史。

下面介绍一下两德统一的简要过程:

1989年5月,伴随着奥匈边界的开放,东德人民通过奥匈边境逃往西德的人数剧增到4.3万人。10月,戈尔巴乔夫在东德国庆上呼吁东德实行改革,随后东柏林、莱比锡均爆发了50万人的示威游行。

1989年11月,东德开放边界,一天处境人数达50万,由于通过关卡太慢,人们开始拆除矗立28年的柏林墙。12月,东德修改宪法,删除“工人阶级及马列主义政党领导”的内容,同时实行多党制。

1989年11月底,西德总理科尔提出两德统一计划。1990年1月,东德部长会议主席莫德罗访问苏联,戈尔巴乔夫表示不反对德国统一。2月,两德与美、苏、英、法签订德国统一的“二加四方案”。

1990年3月,东德举行人民议院选举,德国联盟胜出。5月,两国签署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苏联在欧美经济援助的情况下,放弃反对德国加入北约,德国统一的最大外部障碍解决了。

1990年10月3日,明主德国正是加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两德的统一,是对战后国际秩序和力量对比的一种改写。



野史也是史


诚邀,如题。如果可以,苏联也不想放任德国统一。至于东西德国统一的原因有很多,小编在这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东德自己发生内乱,苏联力不从心

其实德国统一,不止苏联不乐意,欧洲大陆的英法更不乐意,一个强大统一的德国对英国和法国的地位会造成严重挑战,但二战后世界总归还是有秩序的,两德统一前夕,东德爆发大规模骚乱,政治局全体辞职,两德人民统一愿望强烈,东德以自己属下的6个州加入西德完成统一,合理合法合民心,英法两国极不情愿,却也不得已承认两德统一事实,何况已经对外力不从心的毛子了。

其实当德国统一的时候,也即是1990年,这一年距离苏联解体不过一年。苏联自己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大的危机就是苏共中央放弃了宪法赋予的一党专政权力,使得苏联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和亲美迹象,苏联先军政治的带来的问题也爆发了出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问题,苏联早已经自顾不暇,哪有精力顾得上德国。

其次,德国虽然实现了统一的梦想,但是付出的代价极大。

第一,当时苏联缺钱,于是西德就同意减免苏联所欠数百亿美元外债,这几乎是苏联外债的一半;第二,苏联军队临走之前还敲诈了西德几十亿美圆用于30万苏军的搬迁费用和回国后的营地及家属安置建设费用,第三,西德保证北约不在原东德领土上驻扎和建设军事设施;第四,统一后的德国放弃被波兰占领的领土要求。德国对英法付出的代价估计也不小。正是因为如此巨大的代价,德国才能在苏美眼皮子底下恢复统一。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如果了解过历史就知道,1990年东西德统一之时,苏联已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根本没有实力去干预。说好听点叫放任,实际上对于东西德统一,苏联已经无力阻挡。



二战之后,德国被分为东德和西德。东德由苏联控制,西德则由美国控制。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争霸,东西德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其中。1989年,在美国的“和平演变”策略下,东欧国家先后发生政权更迭,国内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都失去了领导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就是“东欧剧变”。随后,东西德通过谈判完成了统一。面对美国如此肆无忌惮的瓦解苏联的势力,苏联却毫无反应,不是苏联变得好说话了,而是因为当时的苏联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自身难保,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其他。

说到苏联的解体,有两个人是必须要提的,那就是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1964年通过政变上台,直到1982年逝世为止,统治苏联长达18年。也是在他的任期内,苏联开始由盛转衰。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内部政治体制僵化,腐败丛生,社会和经济改革停滞,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对外又穷兵黩武,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镇压“布拉格之春”,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内部的停滞加上外部的扩张,耗尽了苏联的最后一点国力。



苏联解体第二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戈尔巴乔夫,他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执政,在他的任期内,推行政治体制改革,这一举动使得苏共失去了领导地位,也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能力。结果就是苏联加盟共和国先后独立,苏联随之解体。如果说是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推进了深坑,那么戈尔巴乔夫不仅没有营救,反而用土把坑直接填平了,换句话说,苏联被戈尔巴乔夫彻底埋了。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指正。


执着不屈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德国自二战战败之后德国投降,按照协议德国必须放弃法西斯主义重新改组国家政治体制。而在这个期间德国由四国共同监管。分别是美、苏、英、法四国各占一地实行对德国的监管。本来也没什么不不了的,但是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恶化。阵营对立更是特别突出明显。而作为被两大阵营国家监管的德国自然而然也受到了影响。其中由美英法三国共同监管的地区建立了联邦德国由美国为首的北约控制。然后在苏联的占领区建立了民主德国。德国被正式分为两个主权国家。德国的分裂是德国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他们作为战败国没有反抗的权利。


虽然德国被一分为二。但是在德国人心中德国依旧只有一个德国。这种被迫的分割在德国人民心中是站不住脚的。而且战后的德国也不甘愿沦为美国的小弟。所以二战后美国控制的西德就主动和苏联示好。因为当时苏联苏联实力强大,但是机械制造业等十分落后。而德国有相应的技术可以援助苏联。而且苏联也想要亲近欧洲共同排斥美国。所以西德和苏联关系变得亲近了起来。

再到后来,德国内部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苏联方面对于德国的统一并没有抗拒,甚至还表示支持。苏联认为认为,苏联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更多领域与德国合作。戈尔巴乔夫在他的书《我与东德和西德团结在一起》中写道,德国的统一是德国自己的事情。苏联对德国统一的支持使德国的统一进程顺利进行。苏联之所以有如此举动都赖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倡导所谓的“新思维”政策,主张东西方和解,不对抗。其次苏联国力下降,苏联对东德的控制力减弱。在两德人民要求统一的大势之下,前苏联不得不做出了让步。也顺势以同意统一换取一些好处。而英法两国虽然强烈反对德国统一。但是在美国同意的前提下英法都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毕竟英法需要依靠美国。



从那以后,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和德国的领导人举行了多轮“二加四”会谈。1990年10月3日,东德加入西德,两个分裂了40多年的德国实现了统一。但统一后的德国依旧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这也是必然的。毕竟发动过战争就必须要承受一定的后果。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小小小百科全书


这个问题让戈尔巴乔夫非常不爽。

什么叫“放任”?这是我的离间之计好伐?虽然玩脱了,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棒棒哒!

1990年9月12日,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并,德国在经历了45年的撕裂后,再度走向统一。

而德国的统一,是一系列因素的共同结果,首先是民主德国的路线全面失败,从与联邦德国势均力敌到彻底被联邦德国甩出十万八千里,这为联邦德国“吃掉”民主德国提供了契机;

其次是美国的默许,作为联邦德国的靠山,“吃掉”民主德国,可以压缩苏联的势力范围,同时在西欧内部更好地牵制英国和法国,因此美国乐见其成;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因素,苏联对两德统一的“置若罔闻”。

按说此时的苏联,作为和美国并肩的超级大国,对于联邦德国“吃掉”民主德国,蚕食共产主义阵营势力范围的做法,应该是拍案而起才对,毕竟之前的波兹南事件、布拉克之春都是这么玩的。即使不出兵,强烈谴责一下也能让德国怀疑人生。

但自始至终,戈尔巴乔夫都没有任何反对的动作,而没有苏联的反对,其他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国即便再上蹿下跳也无济于事,德国的统一终于成为现实。

那么,为何苏联对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一点敏感度呢?戈尔巴乔夫为何不“挺身而出”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苏联病入膏肓

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因为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加上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油价疯涨,苏联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国力迅速膨胀,在美苏争霸中咄咄逼人。

但随着经济危机的缓解,更重要的因为斯大林模式的积重难返,70年代后期,苏联迅猛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1982年勃列日涅夫死后,经过安德波洛夫和契尔年科时代的过渡,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而此时的苏联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虽然和此前的老人政治环境不同,年轻的戈尔巴乔夫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经济改革,但无济于事,走投无路的戈尔巴乔夫开始了政治改革,很快取得了效果,苏联在解体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苏联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这样的苏联,即便有恐怖的体量,充其量也是一个虚弱的老头,没有能力在国际社会上有所作为,海湾战争的“袖手旁观”就是这样,苏联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最后关头,对民主德国的悲惨遭遇无能为力。

2、领导人的无能

勃列日涅夫最大的成就,就是给苏联留下了一堆吃里扒外的特权阶层,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老头子们,形成了独特的老人政治景象,和他们比起来,54岁的戈尔巴乔夫绝对是个年轻人。

但这个年轻人和很多其他年轻人一样从,除了有干劲,经验脑子什么的一概没有。这虽然是苏联的悲哀,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因为此时的苏联国力不济,戈尔巴乔夫在外交政策上没有底气,开始实行全面收缩战略,对其他地方的事物,能不管就不管,必须要管也想办法不管。

海湾战争,萨达姆痛骂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没听见;两德合并前,东德高层迫切需要苏联的声援,戈尔巴乔夫在大别墅里享受生活。

两德合并,对于苏联而言无关痛痒,最关键的是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关键时刻给戈尔巴乔夫塞了个大红包,包括一次性给予200亿马克的无息贷款,向苏联供应数万吨的牛肉,猪肉、黄油、奶粉和奶酪等生活必需品,这让戈尔巴乔夫心花怒放。

当然,你要说戈尔巴乔夫见钱眼开也不完全对,最起码在两德合并前,戈尔巴乔夫曾要求德国在合并后不要加入北约,要一起和苏联享受穷困潦倒但天真浪漫的好日子。

两德合并前,德国总理科尔:“好好”!

两德合并后,德国总理科尔:“呵呵”!

虽然当了冤大头还被无情嘲讽的戈尔巴乔夫很不爽,但木已成舟没有办法,首先是苏联实力不允许;其次是自己智商不够,玩不过那些西方精英;最关键的是,仅仅一年后,苏联解体,红色帝国不复存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一句话:形势比人强!

其实苏联对于两德统一是有预见的,但在很多时候,苏联对于两德统一是反对的,但其实只要条件允许,苏联其实并没有真正阻碍两德统一,它甚至还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在1989年12月在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强硬地说:

“我们毅然决然地强调,我们不能让民主德国受到欺负,它是我们的战略盟国和华沙条约成员。必须从战后形成的现实出发——存在两个主权的德意志国家、两个联合国会员国,背离这一点将会导致欧洲的不稳定。”

但在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深处,他已经意识到德国统一不可避免。因为在第二年,民主的国和联邦德国就实现了统一,而在这不久后,连苏联都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其实,在德国统一的进程上,苏联是绝对有能力阻止的,毕竟在当时的东德,苏联有几十万的军队驻扎。但苏联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顺水推舟让两德重归一统。这也是通过多方面考量的结果。

一、对于苏联自身的考虑

苏联领导人之所以迅速改变立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苏联国内的困难使苏联急于取得德国的好感,从而获得经济援助。第二,苏联把与美国、欧洲的关系理想化,以为已与美国成了伙伴、欧洲已经开始向新的民主与集体安全的结构过渡,并很快会变成现实,各国间的关系不是相互对抗,而是相互合作。

可惜最后华约解散,北约东扩,一切并没有如愿发展。

二、德国的让步

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召开的4+2外长会谈(苏、美、英、法和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达成协议,最终签署《彻底调整对德关系条约》,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条约生效,民主德国被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分离了近半个世纪的德意志民族实现了统一。这份条约约定:确定尊重战后边界,统一后的德国没有任何领土要求,今后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统一后的德国将奉行和平政策,“拒绝生产、拥有和使用核子、生物和化学武器”;统一后的德国保证在3—4年内将武装力量减至37万人,陆军和空军不超过34.5万人,苏军在1994年底前撤出,外国军队和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不能部署在原苏军驻扎地区。

看到了吧,德国是有很大让步的,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都是俄罗斯的飞地,要知道加里宁格勒可是普鲁士的发源地啊。

三、德意志人民的选择

东德人民的生活水平低,而西德经济实力雄厚,人民的生活水平高于东德人许多倍,东德人向往西德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东欧剧变后,一些国家与联邦德国交好,拆了昂纳克(当时的东德领导人)的台,大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后来,在两德统一10周年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回答他为什么没有预见到民主德国制度崩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什么不反对德国统一时,戈尔巴乔夫说:

“对于我而言,挽救注定失败的昂纳克的制度意味着反对强大的人民的意志,这是第一;第二,与我自己作为一个国家首脑的活动的政治哲学的原则相矛盾;第三,干涉与我的道德不相容,因为这不得不允许向人民开枪,武力的干涉将导致大规模的流血。要知道1989年秋就有上百万德国人要求从分裂走向统一……第四,干涉将损害我的整个政策。干涉会破坏已开始出现在与西方、与美国关系中的信任,中断消除‘冷战’的进程,从而使对外经济和对外政策方针的决定性改革成为不可能。”

虽然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综合考虑,不在阻碍德国统一,也是苏联领导层的决定,怨不得别人。

在当时新思维指导下的苏联对外政策,确实为德国问题的最终解决敞开了大门。德国统一是消除“冷战”政策的结果,德国统一,未必完全不符合苏联的利益,包括安全利益,能与地处欧洲腹地、经济发达的强国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消除两国历史上造成的不信任,对两国都是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