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隋唐英雄秦琼为何不就单雄信?真的是因为单雄信反复无常?

历史上的众多英雄人物都有两面性,他们的形象也被世人塑造成两种,一种是他们在历史中真实的形象,另一种则是人们笔下、书中的文学形象。要说到历史中英雄辈出的朝代,那就不得不说到隋唐时期,秦叔宝、程咬金、单雄信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单雄信,我们来说一下历史中,单雄信是何人?

隋唐英雄秦琼为何不就单雄信?真的是因为单雄信反复无常?

历史上关于单雄信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史料中间接地了解他的为人,还原一个真实的瓦岗寨英雄。

关于单雄信的民间记录,单雄信为人仗义疏财,讲义气,深得人心。结交了秦琼、徐茂公等许多兄弟。但是后来因为他的兄长被李密擒获,因此他不肯投降唐朝,最后被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人物。

隋唐英雄秦琼为何不就单雄信?真的是因为单雄信反复无常?

在民间文学中,单雄信是九省绿林总瓢把子,绰号“赤发灵官”,也有的称其为“义薄云天小关羽”,为人仗义疏财,很讲究兄弟义气,多次帮助秦琼等人,很得人心。但他因兄长被李渊误杀,至死不肯投降唐朝,最后被杀,所以是个悲剧人物。但历史上的单雄信呢,其实反差还是很大的。在史料中,单雄信没有单独的传记,他的人生轨迹,穿插在别人的传记当中,综合多种史料,我们还是可以大致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

首先是单雄信的籍贯问题。在小说中,单雄信家住山西潞州八里二贤庄,但其实根据史料记载,单雄信是山东或是河南人!“(翟)让遂亡命于瓦岗为群盗,同郡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聚少年往从之”,也就是说翟让亡命瓦岗举兵的时候,他的同乡单雄信,也率领一帮少年入伙。

根据史料记载,翟让是东郡人,当时的东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河南的一部分、山东的一部分,因此单雄信也可能是河南人,也可能是山东人,但绝非山西人。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单雄信武艺高强,善用马槊,是位猛将。后来李密成为瓦岗军的首领,单雄信被封为左武候大将军,地位很高。

随着瓦岗军势力的日益壮大,内部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李密在一次宴会上杀死翟让,作为翟让的心腹大将,单雄信竟然“顿首求哀”,以求保命,李密“释而慰谕之”。其实当时李密的房彦藻看出单雄信的致命弱点,“以雄信轻于去就,劝密除之”,但李密爱惜单雄信的才能,不忍心杀死。

既然单雄信可以由翟让投靠李密,那么他就会背叛李密,导向别人。不久后,李密与王世充在邙山决战,手握着重兵的单雄信作壁上观,导致李密大败,瓦岗军土崩瓦解。而单雄信呢,率领重兵,不战而降,投靠王世充,被封为大将军之职。

王世充兵败单雄信做了李世民的俘虏,因为单雄信在战场上冒犯了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就没有让他活着的意思。当时秦叔宝都在李世民手下效力,历史上却不见二人去替单雄信求情,足见二人的关系并没有小说里瓦岗结义那么铁。

隋唐英雄秦琼为何不就单雄信?真的是因为单雄信反复无常?

事实上秦叔宝和单雄信在历史上的应该也仅仅是在瓦岗寨的时候共侍一主的关系,单雄信是早年和翟让一起聚众瓦岗起义的第一批人可以说的上是瓦岗寨的建立者之一。而秦叔宝以前是隋朝的将领,曾跟随过隋朝名将张须陀征讨过瓦岗寨,所以有一段时间秦叔宝和单雄信甚至还是敌对关系。后来张须陀兵败秦叔宝投奔了隋朝大将裴仁基,之后裴仁基投奔瓦岗军后秦叔宝才正式加入了瓦岗寨成了义军的一份子,而这时候是大业十三年(617年)。不过到了第二年的时候瓦岗军就在隋朝官军和王世充的义军联合打击下走向了覆亡,这时候秦叔宝和单雄信又都成为了王世充的部将。

隋唐英雄秦琼为何不就单雄信?真的是因为单雄信反复无常?

秦叔宝在王世充帐下效力觉得王世充为人狭隘不能成就大事于是就在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投奔了李世明正式成为了大唐的将军。从时间上看来单雄信和秦叔宝真正相处的时间很短应该不到两年的时间,而且两人曾一度属于不同的阵营可以推测出两人的关系应该没有小说里说的是那种生死之交,因此当单雄信遇难的时候秦叔宝也就没有什么理由去救他了。

此时秦琼、程咬金一帮人也在王世充麾下,不过他们与单雄信不同,他们是受伤被俘,不得已才屈居王世充手下,他们认为王世充不能成大事,于是几个人战场上单骑投唐。后来王世充被打败,秦琼、程咬金、徐楙功成为唐朝功臣,而单雄信成为阶下囚。

关于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追根究底要从两人的父辈说起。单雄信的父亲单禹,曾是北周镇守东昌(今山东聊城)的将军。公元581年,当时尚在隋任将的李渊,奉命攻打北周,并且围住了东昌。双方血战数日,李渊率部攻破城墙,单禹也是兵败被擒。只是后者性情忠烈、宁死不屈,最后被李渊处死。此后,单氏举族出逃,逃至潞州后,便购置庄园田地,隐居了下来。这里就成了后来为后人熟知的二贤庄。然而,单李两家的恩怨却并非到此为止。在单雄信之上,有一位兄长,名叫单雄忠。隋朝统一南北之后,李渊受封太原太守。

他在上任途中遭遇截杀,最后受人所救,并且在最后奋起反追,杀退来袭之人。在人困马乏后,便选择休息片刻。就在此时,恰巧单雄忠策马而来。李渊误以为敌人再次来犯,便举箭射杀了前者。此外,李渊还曾经奉命讨伐过瓦岗寨。还俘虏那里的家眷亲属。虽然他这次围剿,有被人算计陷害的原因。但最终还是被单雄信算在了前者头上。因此,新仇旧恨相加,且不论李唐方面作何感想,就单雄信这份倔强刚烈的性子,要他降服与李世民,是断然不可能的。这便是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的原因。

隋唐英雄秦琼为何不就单雄信?真的是因为单雄信反复无常?

王世充投降,单雄信被杀后,李世民率领自己的队伍就回长安了,这时候李渊认为河北、河南的局势已经被掌控,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将河北义军的首领窦建德处死了。

窦建德被杀后,李渊下了一条命令,就是要河北窦建德的手下范愿、董康买、高雅贤等人进京,这时候这些人犹豫了,他们不相信唐朝会用他们。

这些旧部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他们说到,王世充在洛阳投降,手下的骁将公卿、单雄信皆被夷灭,我们如果到长安,也会落得个如此下场;他们还说夏王擒住淮安王的时候,能够保证淮安王的性命,还把他送回了家,而唐家得到夏王,立即就将其杀害,我们若不报仇,实为天下人耻笑。

隋唐英雄秦琼为何不就单雄信?真的是因为单雄信反复无常?

从以上的争论中我们能够看出,这些人起兵无非是为了保命和报仇,他们深知如果到了长安,他们依旧是降将,会和单雄信一样被杀害,另外,故主窦建德讲义气,现在被唐军杀害,一定要报仇雪恨。

后来这些人推举刘黑闼为首领,开始举兵造反,他们先后攻克多座城池,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河北地区重新收了回来,唐朝军队损失惨重,不但士兵损伤不小,关键是连连败退,丢失很多领土。

消息传到京城后,李渊派李世民出征义军,唐军和义军在洺水展开大战,李世民大败刘黑闼,义军损失数万,刘黑闼率兵逃往突厥。唐朝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将罗士信战死。

隋唐英雄秦琼为何不就单雄信?真的是因为单雄信反复无常?

三个月后,刘黑闼再次起兵攻打中原,接连攻下数座城池,这一次李渊没有派秦王前往镇压,而是派遣自己的堂侄李道玄担任主将出征。

虽然李道玄非常勇猛,但是他和自己的副将史万宝不和,两人作战达不成一致,最后唐军大败,李道玄死在战场上,史万宝从乱军中逃了出来,之后的刘黑闼势如破竹,十天左右就将河北地区全部占领了。

之后李渊派李建成和李元吉出征刘黑闼,在和刘黑闼交战数次后,唐军将刘黑闼的义军击败,刘黑闼最后被自己的手下擒获,献给了李建成,至此这场大乱最终平息,为此唐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隋唐英雄秦琼为何不就单雄信?真的是因为单雄信反复无常?

其实,这一动乱是可以不发生的,自古就有杀降不祥的说法,唐军既然将降兵抓住了,就不应该将其杀死,正是因为单雄信被杀,窦建德被处死,才有了唐初这一长达两年的祸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