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汉武帝为何要在晚年时诛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家人?

单鑫


提到卫氏家族就不得不说卫子夫这一传奇人物,卫子夫出生卑微,入宫后汉武帝却对这个普通的女孩子一见倾心,卫子夫凭借自己的绝世美貌以及优良美德而受到汉武帝的万般恩宠。而后卫氏家族开挂一样的平地崛起,卫子夫成功的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但是卫子夫和卫青死后,为何汉武帝着急诛杀卫氏一族?真相藏在深处。

既然卫子夫这么受宠,为什么汉武帝后来会在卫青死后着急的杀掉卫氏家族?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卫子夫,卫子夫其实在卫青未死10年之前就已经失宠。卫子夫失宠后,卫氏家族不再是汉武帝特殊关照的对象,卫氏家族从此衰退,而卫青也因此受到冷落,但是卫青受到冷落不仅仅是因为卫子夫。

霍去病大家应该熟悉,霍去病和卫青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卫青与霍去病都是汉武帝手下的大将,不同的是卫青性格稳重,霍去病性格猛烈。二人用兵自然也有所不同。卫青擅长持续渐进的进攻,历来求稳。霍去病擅长速战速决绝不拖拉,汉武帝考虑到当时的国情,希望与匈奴的战争快点结束,所以十分欣赏霍去病的用兵策略。最后霍去病在追击匈奴的过程中大获全胜,而卫青却损失两元大将,后来霍去病成了汉武帝的宠儿,卫青就此被冷落,最后患疾而死。

卫子夫和卫青死后,卫氏家族地位大大受损。此时,聪慧过人的汉武帝想趁机废除外戚涉政的制度。刘邦建国与外戚吕氏密切相关,但是刘邦一死,吕后就开始让吕氏家族掌管朝中大权,直到吕后死后,朝中大权才慢慢回到刘氏手里。汉武帝刘彻上位后,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真相藏在深处,刘彻每日每夜都想着不能重蹈覆辙,一个皇帝手中没有实际大权,搁谁心也慌啊。解决外戚干政问题成了汉武帝目前心中最大的担忧。正当掌管兵权的卫青病死,最大的角色卫子夫也不在了,汉武帝想方设法的收回大权,卫氏家族掌权的人该杀的杀,职位该撤的撤,卫氏一族渐渐退出朝政,但是汉武帝也并非如此绝情之人,在自己独揽大权以后,卫氏其他不涉政的成员都没有受到牵连,并且同属于卫氏一族的霍去病仍继续辅助刘彻,卫氏家族虽然日益衰竭却还能够得以延续。

最后补充一下:汉武帝刘彻在改变外戚涉政现状时没有对卫氏家族赶尽杀绝,其实本身并不是多么心狠手辣,而是自己聪明才智的体现,作为一个管理国家的皇帝手里却没有实权,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而汉武帝改变了可怕的局面,是一位睿智的君王,值得敬佩。


历史云顶


汉武帝并没有刻意或者有计划的去诛杀卫氏一族,但是在他心里有一个一直挥之不去的阴影,那就是外戚的势力,让汉武帝到了晚年更是敏感多疑。

卫子夫一直以贤德著称,她深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必衰、宠辱不惊的道理。而卫氏一族的势力当然是以皇后为核心,卫青是长平侯,侄子霍去病是骠骑大将军,哥哥卫长君是宫廷侍中,姐夫是大臣公孙贺。在这些卫氏家族里尤其是卫青与霍去病他们俩战功赫赫,为西汉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即便后来卫子夫姿色渐衰,在卫青、霍去病相继离世之后的十七年里卫子夫也依然能够得到汉武帝的礼遇与尊重,笔者认为这与卫氏家族对国家的贡献是息息相关的。

汉武帝生性多疑,早年间因为出现了吕后专权、到他登基后窦太后的干政,对汉武帝的内心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他顾虑太子继位后会有外戚干政,这件事让他时刻感到不安。终于“巫蛊之祸”成为了汉武帝对付卫氏一族的导火索。而引发这场祸端的有两个关键人物——

“大侠”朱安世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仗着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儿子,擅自动用北军军饷一千九百万钱。事情败露之后被捕入狱。正逢汉武帝下诏通缉阳陵大侠朱安世,公孙贺为赎儿子的罪过,将朱安世捕获送往朝廷。没想到朱安世竟然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蛊诅咒天子之事。

汉武帝知道以后大为震怒,命令有司深查公孙贺所犯罪过。后来公孙贺父子冤死狱中,被满门抄斩。自此,太子刘据在朝堂上,再也没有外家相护。卫子夫所生的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和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也被牵连入内,接连被杀。

“小人”江充

江充本来是个市井无赖,但是在汉武帝晚年时得到了重用。

自从公孙贺的事件后,汉武帝产生了疑心,有一次,白天汉武帝在小睡,梦见有好几千木头人手持棍棒想要袭击他,霍然惊醒,从此感到身体不舒服,精神恍惚,记忆力大减。因为江充与太子刘据、卫皇后不和,害怕汉武帝去世后被刘据诛杀,于是便设下阴谋陷害太子,说汉武帝的病是因为有巫术蛊作祟造成的。汉武帝听后很害怕,立即派江充去追查。

江充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寻找所谓的“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的嫌疑犯。百姓惶恐之间相互诬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后共计数万人。江充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陷害太子。 刘据没想到自己的宫中会挖出人偶,心中惊惧,而此时汉武帝却在甘泉宫中养病,不通音信,刘据无法向汉武帝证明自己的清白,便叫来少傅石德询问对策,傅石德跟太子刘据说:“不管江充是有意还是无意,现在我们见不到汉武帝,您和皇后派去的属史请安都得不到回复,谁知道汉武帝是生是死,不如先把江充抓捕杀了。”

于是征和二年(91)七月壬午,刘据派人假冒使者去抓捕江充等人,把江充杀了。江充部下苏文逃到汉武帝处,回报汉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汉武帝怒极,立刻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刘据带人离去,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刘屈氂率领的军队,跟刘屈氂军队大战五日,因为得不到长安民众的支持,势孤力偌而兵败,逃离长安后自杀而亡。而跟随太子刘据出逃的两个皇孙也一同遇害。皇后卫子夫自知难辞其咎,于是也自杀身亡了。

虽然卫青的长子卫伉受巫蛊牵连而死,但史书上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所以卫氏一族并没有被灭族。

后来经过多番调查,发现当年的“巫蛊事件”多有不实。汉武帝知道了当时刘据只是惶恐不安并无谋反的意图,可怜刘据无辜,就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以此寄托哀思。


邓海春


再伟大的人,终归是凡人,都会犯错。汉武帝也不例外,他年轻时英明神武,黄昏之年却听信谗言,逼死了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史称巫蛊之祸。

卫子夫素以贤德著称,虽贵为皇后,但没有恃宠而骄,做事本本分分,宠辱不惊,虽然后来姿色渐衰,但汉武帝仍然对她信任有加。



特别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霍去病,扫除匈奴之患,为汉朝立下不世之功,汉武帝对卫家愈加倚仗,历经半个世纪,外戚势力日渐庞大,不免有恃宠而骄之辈,横行乡里,违法乱纪,令汉武帝有所忌惮和警觉。



汉武帝晚年,宫中盛行巫蛊之术,官员之间争权夺利,相互倾轧诬陷,巫蛊之术愈加泛滥,汉武帝也深信巫蛊之事,此时他身体欠安,宠臣江充进谗言,说有人行巫蛊之术陷害皇帝,于是汉武帝令江充彻查此事,江充指派巫师四处掘地挖人形木偶,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围的人,于是百姓竞相诬告,因此获刑者不计其数,京城中一片惶恐。

江充十足小人,他和太子刘据之间有嫌隙,他担心刘据继位之后害他,于是先下手为强,事先买通丫鬟在太子宫中埋下木偶,又和巫师前去找寻,找到木偶后并不听太子辩白,就将木偶带走。

太子刘据惊慌失措,此时汉武帝在宫中养病,太子一时见不到他,问计于太傅石德,石德说“现在皇后和官员都见不到皇帝,或许皇帝已被江充一伙劫持,甚至被害死都有可能,太子难道忘了秦公子扶苏的事情了吗?咱们不如先把江充一伙一网打尽,再作打算。”刘据别无他法,只有从其计。



刘据伪造圣旨抓了江充等人,又向卫子夫借了卫队和武器,将江充杀死,并烧死了众巫师。江充的同伙苏文侥幸逃脱,逃往宫中面见汉武帝,说太子谋反,汉武帝将信将疑,派使者去太子那了解情况,没想到使者怕死,见都没见到太子,就对汉武帝谎称太子造反并要杀自己。此时汉武帝深信不疑。于是派大臣刘屈氂征讨太子。

经过几日争斗,太子兵少不敌,逃往湖县,后被地方官员发现,不得已自杀。卫子夫借兵给刘据,汉武帝怪罪于她,卫子夫被逼自杀,以死明志!

此为巫蛊之祸!


一半秋色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同时也是一位多情的君主。他继位的第一任皇后是“金屋藏娇”的陈阿娇,知恩图报,这个汉武帝也是身不由己。

然而,好景不长,风流倜傥的汉武帝很快就对才貌平平的陈阿娇产生了“审美疲劳”,结果在邂逅绝世美女卫子夫后,立马移情别恋到她身上来。后面的事毫无悬念,陈阿娇很快成了“废后”,取而代之的自然是陈阿娇。

受宠有卫子夫很快为汉武帝生了第一儿子——刘据。面对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龙子,二十九岁的汉武帝很是高兴,对卫子夫更加宠爱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刘据七岁那年,就被汉武帝封为太子。

俗话说岁月是把杀猪刀,随着时光的推移,岁月的变迁这,卫子夫也变得年老色衰了。而这时好色的汉武帝又了新宠,先是出了个年轻貌美的王夫人,接着又出现了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钩弋夫人)等一大堆美人。汉武帝对卫子夫的盛宠一去不复返。

尽管如此,但汉武帝念及当年自己对卫子夫许下的爱的承诺,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为汉武朝立下不世之功,非但没有废了她的后位,反而依然“尊重”她。

而真正使汉武帝对卫子夫痛下杀手的竟然是太子刘据。

原来当年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后,为了培养这位接班人,汉武帝在太子宫中造了一处博望苑,供太子读书学习,派专人对太子进行教育。然而,事实证明,太子刘据在汉武帝眼里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因为他和自己很“不类己”。

汉武帝认为刘据“不类己”的原因有三:

一是太子无才。汉武帝小时候就能说出“金屋藏娇”这样惊世骇俗的话语来,从而使得自己在太子争据战中占据了制高点。而刘据每天只知道说“之乎者也”之类读书人的话,没有看出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才华。

二是太子无德。汉武帝高大威武,登基后雄心勃勃的他用武力打得匈奴满地找牙。总之,汉武帝处处显示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而太子刘据仁厚谨慎,性格温柔得如女生。所以,他做中性人绰绰有余,但做堂堂一国之君太文弱了。

三是太子无知。汉武帝执行酷吏严刑,重用张汤等酷吏,很好地打击了那些“贪官污吏”和“罪有应得”之人,但负面作用是牵连的人很多,比如说当年陈阿娇巫毒一事,结果牵扯受罪的人达到浩浩荡荡数千人。头脑不开窍的太子刘据力劝父皇应施以仁政,不要重用酷吏,以免误人子弟。这样的结果是,汉武帝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心里对太子却“恶之”。

后来卫青死后,黄门苏文、江充等朝中小人不想太子刘据登基,于是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巫蛊之祸,结果是把太子刘据逼上了造反的道路,而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汉武帝逼卫子夫自杀身亡,卫氏家族的其它成员也没有逃过这一劫难,成了屠杀的对象。

总之,汉武帝晚年逼死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诛杀卫氏子弟们,完全是“糊涂”所至,后来知道事情真相,幡然醒悟后,建“思子台”便是很好的证明。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汉武帝并没有刻意和有计划地去诛灭卫氏家族,但是皇权的排他性和唯一性导致在巫蛊之祸中皇帝和储君卫太子的矛盾急剧恶化,最终酿成太子起兵被杀的惨祸,而卫皇后和卫氏家族作为卫太子刘据利益集团的重要成员,自然难逃被清洗的噩运。

巫蛊之祸是一个统治阶级严重内斗的恶性政治事件,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对汉朝来说可谓浩劫。巫蛊之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矛头直指卫太子和卫皇后家族,最终导致皇后自杀,太子兵败而死,卫氏家族悉灭;但这时巫蛊之祸并没有停止,汉武帝继续兴起大狱,第二阶段又把曾经镇压过太子集团的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等人给清洗了。这起恶性政治事件持续时间长达数年,最终导致皇后自杀、太子被逼死,两个公主被杀、卫太子全家被杀、两个丞相被杀、两个御史大夫被杀,至于被牵连其中的权贵和中低级官员,以及长安城的老百姓等,更是数不胜数。


发生了这样的惨剧,原因无非几点:

一、皇权和储君之权相互排斥的一面,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汉武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也有滥用民力、索取无度的暴奢一面。而他的接班人卫太子刘据则是一个个性比较温和、接受了儒家教育的皇太子,因此刘据和其父汉武帝在思维理念和行事作风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而追随卫太子的官员有很多。当时那些喜欢通过严刑峻法博得权势地位的人对他很不满,因为和太子产生过矛盾,害怕被太子报复,于是试图打倒太子。而巫蛊之祸就是一个最好诬陷和利用的机会。

二、汉武帝在储君问题上留下的暧昧空间给了人机会。汉武帝二十九岁才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刘据,不久后刘据的母亲卫子夫母以子贵成为皇后,因此刘据是毫无疑问的皇太子。虽然武帝和太子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总的来说父子关系还算和谐,汉武帝也一直表态支持卫太子,并且对他表现提出了满意的看法。

但是武帝晚年的宠妃赵婕妤生下幼子刘弗陵后,大喜过望的汉武帝居然把赵婕妤居住的地方命名为尧母门,赵婕妤是“尧母”,期待刘弗陵长大后成为尧一样的人,那这把卫皇后和卫太子置于何地呢?虽然汉武帝并不一定有动摇卫太子储君之位的打算,但他的这种反常举动无疑给阴暗小人们留下了操作空间,导致最后事态失控。

总的来说,汉武帝未必刻意去杀害卫氏家族,但是专制皇权局限性的存在,再加上有心人的挑拨,最终激化了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矛盾,而卫氏家族作为卫太子集团的成员,自然无法幸免。


春和九如


卫子夫不是被逼死的,而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刘据起兵造反失败后,自杀的。

我们应该探讨,为什么太子会被逼造反。

我们看看,卫氏集团在汉庭的人脉资源。

卫子夫,皇后。

卫青,大将军。并取了平阳公主,三个儿子都是侯爷。

霍去病,骠骑将军。

兄长卫长君是宫廷侍中,

姐夫公孙贺是宰相。。。还有很多门生故吏,身居要职。也就是说,在汉武帝前中期,朝廷第一大势力,就是卫氏集团了。

汉武帝生性多疑,到了晚年,更加多疑。当年吕后专权,一直都是他心病。所以,他看到卫氏集团势力如此强大后,担心太子继位后,会外戚干政,甚至于取代刘氏。

所以,卫青死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失宠后,就开始疏远皇后,并开始逐渐剪除掉卫氏集团势力。

卫青死后,太子刘据就是卫氏集团的代言人。刘据看着自己昔日的帮手,一个个逐渐失去势力,加上汉武帝又开始宠信他的弟弟,以及酷吏江充。日益对刘据表达了一些不满,开始怀疑汉武帝要废掉他了。

刘据已经年近四十了,做太子做了几十年,都还没有上位,也有点不耐烦了。

江充借汉武帝出宫度假的时候,发动巫蛊之祸,栽赃嫁祸到了刘据头上。于是刘据恐惧,因为汉武帝很迷信,最忌巫蛊之术。在考虑再三后,决定铤而走险,发动兵变,控制长安城。

此时不明情况的汉武帝,立即发兵攻打长安城,血洗太子府。最终太子兵败逃亡,卫子夫在宫里自杀。最后太子逃亡不久,追兵已至,也在河边自刎。

此案牵涉很多,卫氏集团被一网打尽。太子一脉被杀光,只剩一个婴儿被官员保护了下来,悄悄地藏起来。这个人,就是汉宣帝刘病已。

事后汉武帝明白太子的冤屈后,发现大汉朝最好的皇位继承人没了,又非常后悔,非常愤怒,把当时参与镇压太子的官员,全给杀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汉武帝心中愧疚,又开始重用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霍氏家族又开始崛起。


三生有画


这个就是西汉著名的巫蛊之祸。巫蛊是一种巫术,在西汉时期十分的流行,就是将小木偶埋到地下,对方就会有灾难。

公元前92年,住在建章宫的汉武帝,看到有一个带剑的人闯入中龙华门,汉武帝令人抓捕,该男子弃剑逃跑,最终还是没抓到,汉武帝大怒,将管理宫门的人给处死了。

汉武帝还派人对上林苑与长安城进行大搜查,最终仍无所获。

公孙贺时任丞相,他的夫人是卫君孺,是卫子夫的姐姐。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仗着权势,十分的骄横,甚至动用了北军一千九百万钱,最后被捕下狱。

公孙贺为了替公孙敬声赎罪,就向汉武帝请求负责抓捕当时的江洋大盗朱安世,没多久,公孙贺就将朱安世抓捕归案。朱安世向朝廷告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而且在汉武帝前往甘泉宫的驰道上面埋了木偶,就是对汉武帝行巫蛊之术。

公元前91年,公孙贺与公孙敬声被处死,并且被灭族,受牵连的还有阳石公主,还有卫子夫的另外一个女儿诸邑公主,还有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被杀死。

汉武帝时间,宫内互相嫉妒争吵的情况很多,行巫蛊之术的自然也多,然后又互相告发,汉武帝大怒,很多妃嫔,宫女,大臣被诛杀,汉武帝的疑心越来越重。

有一天,汉武帝做梦,梦见几千个木头人拿着棍棒要来杀汉武帝,汉武帝惊醒过来,就感觉浑身不舒服,生了病。江充因为与太子刘据,卫子夫有矛盾,担心汉武帝死后,太子继位,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就跟汉武帝说他的病是宫中有人行巫蛊之术。

江充就带着人去太子和皇后的宫中去搜寻,扬言说:在太子宫中找到了很多木头人,还有很多写着大逆不道内容的丝帛。

刘据想要去跟汉武帝解释,但是由于江充的阻扰,根本就见不到汉武帝,所以刘据只能最终造反了,杀死了江充。刘据的造反最终被丞相刘屈氂所平定。刘据只能逃出长安城,躲在湖县一户农家,但最终还是被官府抓捕,刘据无奈之下,只能自裁了。

汉武帝派人收走了皇后的印绶,卫子夫也自裁了。


历史简单说


卫子夫曾经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她也给汉武帝生下了皇长子刘据,在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据被册立为新任皇太子,随后卫子夫也被擢升为皇后,汉武帝用了很大的心血来培养皇位接班人,也大力提拔了皇后的弟弟和外甥,让他们成为大汉王朝的柱石。但是汉武帝到了晚年,却不顾任何感情,像疯狂了一样诛杀了卫子夫及其亲属,甚至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被迫自杀。汉武帝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呢?

我们后世一般都把卫子夫和刘据之死归咎到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的“巫蛊之祸”。《资治通鉴》中记载:“是时,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变幻无所不为”,也就是说在汉武帝晚年,行巫蛊之事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风气,这些人最开始是在民间招摇撞骗,后来就慢慢地深入到皇宫之中——“女巫往来宫中,教美人度厄,每屋辄埋木人祭祀之;因妒忌恚詈,更相告讦,以为祝诅上,无道。”大家可以想象,这种声称可以给人治病、升仙甚至让仇人得暴病以至于身亡的巫蛊一旦潜入宫中,其动机就更加单纯和可怕了。

征和二年的一个偶然事件牵连到了刘据的姨夫公孙贺,他是汉朝的丞相,事情本来还是容易处理的,但是后来却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被无限放大了,最终导致了公孙贺和公孙敬声父子死在狱中,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所生的两个女儿——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随后也被处死!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越来越多的人就无法收手了,尤其是刘据曾经得罪过的一个小人江充,他又再次把事情搞大,公然开始派人到皇后和太子所居住的宫中进行搜查,其理由就是宫中有人行巫蛊之事,对当今皇帝不利。

最终,江充顺利地在太子宫中挖到了桐木人偶,这就是太子行巫蛊、诅咒皇帝的铁证!刘据本来想亲自对父亲解释,却再次遭到了小人的阻拦和误导,最终导致刘据被迫起兵诛杀奸臣,重病中的汉武帝相信了太子造反,便派人镇压,最终导致卫子夫和刘据双双自杀,而卫青和霍去病的亲属也遭到了大规模的清洗。“巫蛊之祸”中被株连被杀的多达数万人!

我们后世看官通过如果简短的叙述,很容易留下一个印象,就是汉武帝老糊涂了,被奸臣所误导才做出这种疯狂的事。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却也未必如此。

首先,卫霍家族在朝中长期有着呼风喊雨的能力,卫子夫是皇后、卫青是大将军(最高武职)、公孙贺是丞相(最高文职),霍去病虽然早已去世,但是他生前立下的无数军功也给他的子孙及亲属带来了无限的荣耀。这几个人加在一起,估计重病中的汉武帝想想自己的后世都会后背发凉——毕竟诸吕之乱才刚刚被平定几十年啊。

所以,汉武帝在临终册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之时下令处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并解释说:“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紧跟着,司马迁在《外戚世家》中又写了一句:“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

也就是说,汉武帝逼迫卫子夫自杀很有可能是在计划之内,但是没有想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导致爱子自杀。也正是因为刘据的自杀,汉武帝才后悔莫及,他建“思子宫”,颁“罪己诏”,都是对自己的反省。而他,肯定不会对卫子夫和钩弋夫人之死而感到悲伤。


国史通论


1。太子当时的势力已经很大,由于武帝一直很喜欢这个嫡长子,从小当储君培养,当时太子账下已经聚起一个庞大的集团,庞大到什么程度?二十年后这票人依然能发挥作用(邴吉,张贺,张安世,以及千丝万缕关系的霍光)。

2。太子喜欢结交三教九流(这一点汉宣帝是不是和他爷爷一毛一样?),他兵败之后跑到湖县,居然那里有个卖草鞋的也是他的故交!另外,太子喜欢“异端邪说”,往博望苑里招异端人士,老爹要他学春秋,他偏学谷梁,总之就是和老爹对着干,颇得父祖叛逆之风。

3。巫蛊之乱全面爆发后,太子怒杀江充,把一众胡巫活活烧死示众,亲自率军和死对头丞相刘屈氂大战。软弱?不存在的,他老爹是刘彻,他老舅是卫青,他大表哥是霍去病。

而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给太子加上了不少无法考证的故事,比如见父皇生病抹眼泪之类,总之就是把太子写的更温和,更无辜,更悲情。汉朝宋朝相差一千年,价值观也相去甚远,所以在这方面,应该是同为两汉的史记汉书的记载更可靠。

----------------------------------------------------------

所以真实的太子,是精明强干有魄力甚至有些桀骜的人,从小到大受父亲宠爱倾尽全力栽培的天之骄子,温和有礼也许,但绝不软弱。而此时的所谓“卫氏集团”,卫霍二人早已去世多年,霍光此时只是武帝的小侍从,公孙敖公孙贺平庸,卫伉曹宗公孙敬声都不过是贵公子。所以这个庞大的所谓“卫氏集团”,只是依附于卫太子,而不是可以像吕氏那样可以乱刘家天下。卫太子才是“卫氏集团”的大头目!这个很关键!如果卫氏外戚根本无法威胁刘氏江山,那刘彻根本没有理由和动机因为担心外戚专政来剪除之。

所以我以为,巫蛊案本质是一次政治清洗没错,但汉武帝本意是想敲打太子,剪除一些太子的羽翼,因为此时,由于权力的分配问题,和执政路线的不同,已经明显的出现帝系和太子系两派。野猪同志的目的,大概是能让自己顺利的走完辉煌的人生,把位子安安稳稳的交给太子,坚决防止出现太子提早篡位的可能。毕竟就算太子无此心,手下的人可难保。至于卫氏外戚,则是因为属于卫太子主要势力,撞在枪口上了。

一个雄才大略但刻薄残暴,年老自负刚愎渴望永久权力的父亲,一个自幼得宠精干有魄力的储君,由于种种对立事件,双方都没有很好的渠道去沟通和理解对方,终于被别有用心的人(李广利,刘屈氂,江充,苏文,以及有重大嫌疑的钩弋夫人)利用,最后完全失控并酿成了巨大的悲剧。等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刘彻这才幡然醒悟,对李广利势力和参与构陷太子的大小人物展开疯狂的报复。


火山小企鹅


这个要从西汉的开始来说起刘邦死后的吕后之乱,差点杀光全部吕氏宗亲,汉武帝前期窦太后专政,导致汉武帝无法实行新政,一直到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才得以亲政,可以说外戚干政在武汉滴心中有挥之不去的影响,因此,导致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外戚干政还是十分注意防范的,汉武帝晚年他变得越发敏感并多疑猜忌。

我们知道卫氏家族在汉武帝时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个得益于卫子夫成为皇后后带动了家族的繁荣和强大,然后在加上卫青和霍去病的坚决支持汉武帝的对匈奴的战略,经过几次关键的战役成功将匈奴打败,而经过连续几次大战后匈奴对汉朝正是降服,而卫青和霍去病得以封侯拜相,誉满天下。

卫氏家族的繁荣和强大离不来他们的自身奋斗,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奋斗就没有卫家现今的地位,后来,卫家的势力越来越大,要汉武帝开始提防卫家,他十分害怕自己百年后太子对付不了卫家,然后导致自己的江山给取而代之,这个要他寝食难安,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需要卫家,因此他并没有对卫家下手,而是在等待机会,后匈奴彻底给评定,北部边疆的安定,导致卫家的重用就没有这样大了,因此,汉武帝打算对卫家下手了。

其实,内心中汉武帝是不愿意对卫家动手的,但是为了自己的江山他真的没办法,相比江山什么亲情都是没什么用的,在无数帝王心里只有皇权至高无上。

匈奴将领赵信率部袭击甘泉宫,卫青得知消息后率领兵马星夜救援,赵信见状撤兵,这次其实卫青又在一次立功了,但是这次汉武帝并没有对卫青进行奖赏而是对其进行了处罚。

还有在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的去世在加上之后卫青的三个儿子连接失去爵位,卫青虽然这个时候健在,但是他知道汉武帝对他已经不如从前的信任了,因此他隐藏锋芒,低调处理各种事情,从而要汉武帝没有理由对他进行处理。

我们知道汉武帝在历史上是十分有名的,他带领大汉王朝走上富强,但是他也有他的缺点就是穷兵黩武,索取无度等又不得不说他暴逆的一面。

太子刘据仁慈宽仁,体恤百姓,好施仁政,可以说一旦继承皇位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但是他的治国理念和父亲又一定相差,虽有相差,但是汉武帝并没有矛盾激化,但是,后来汉武帝猜忌加重导致巫蛊之乱后太子自杀以及巫蛊之乱前对卫家成员的大部分屠杀,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汉武帝谁也不相信,对他有威胁他就处理谁。

后来,汉武帝认为刘据并无谋反之心后又兴建思子宫,并下罪己诏表达自己的悔意,汉武帝这样做消除了对自己有危害的人,确保了江山稳固,然后在差不多的时候有下罪己诏从而证明自己的政策失误,可以说中国古代最无情的就是帝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