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36氪首發|「妙盈科技」完成A+輪融資,加碼ESG數據服務

36氪近日獲悉,金融科技服務商「妙盈科技」已完成A+輪融資,由李嘉誠私人基金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領投,某港股上市公司跟投,具體交易金額未透露。從2016年妙盈科技創立初期,36氪就一直持續關注並跟進報道,2016年妙盈科技曾獲得真格基金及個人投資者的種子輪投資,2017年曾獲得維港投資領投、老股東跟投的700萬美元A輪投資。

創始人兼CEO塗鑑彧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進一步迭代ESG/另類數據產品,在覆蓋香港、新加坡市場之外,還將進一步拓展內地市場。

妙盈科技在成立之初,主要為資產管理行業提供管理系統,推出了投資組合管理系統以及高淨值人群圖譜等產品,2019年經過戰略定位升級,妙盈科技從IT系統服務商轉變為風險管理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推出了新產品ESG風險管理平臺(AMI),針對AMI、投資組合風險管理和高淨值人群圖譜三大產品,。

趁著這次融資新聞的契機,我們與CEO塗鑑彧聊了聊妙盈科技推出新業務的契機以及最新的發展情況。

36氪首发|「妙盈科技」完成A+轮融资,加码ESG数据服务

妙盈科技在2019年上線新產品AMI,是一款以ESG數據為主的另類數據產品。妙盈科技選擇ESG數據服務為新業務方向,跟當前資本市場的政策導向以及LP投資偏好有很大關係。ESG是environment、social以及governance的首字母簡稱,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帶著原罪的資本積累逐漸成為過去,公眾越來越注重投資過程中的除了資本之外的“隱形收益”,即在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方面的投資回報。這種趨勢不僅停留在理念層面,已經在逐步改變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

2007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提出了影響力投資的概念,該理念逐漸進入主流基金的視野。2010年摩根士丹利和洛克菲勒基金會發布報告《影響力投資:新型的資產類別》,影響力投資被正式地定義為一種新的資產類別,隨後圍繞影響力投資的理念、標準體系和金融產品逐漸發展起來。

在國際方面,包括MSCI、道瓊斯、湯森路透、英國富時和晨星在內的頂級評級機構、國際主流交易所都參與並推進影響力投資的進程。

在中國內地市場方面,2018年9月30日,證監會發布了修訂後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此次更新的重點就是ESG領域,包括:“強化上市公司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方面的引導作用”、“借鑑國際經驗,推動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強化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作用,確立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等。在證監會的指導下,部分A股上市公司自願披露了ESG數據,2018年共有856家上市公司披露,相較於整個市場的上市公司數量,披露比例較低。

中國香港市場方面,聯交所在2019年12月18日發佈了修訂版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以及相關《上市規則》,將在2020年7月1日或之後實施。新規實施後上市公司需要按照規定發佈2020財政年度的ESG報告。

ESG正成為資本市場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是在ESG的數據服務方面卻十分空白。塗鑑彧舉了個例子,妙盈科技曾接觸過一個大買方,由於LP的要求在投資標的的選擇方面有明確的ESG指標限制,但由於缺少相應的數據指標,使得投資時的標的刪選非常困難。有類似需求的企業還包括國際市場上的公募基金、對沖基金、主權基金、家族辦公室以及國內的資管公司、商業銀行等,賣方投研團隊也需要相關的數據做研究支持。

不過,塗鑑彧告訴36氪,目前採用ESG數據存在幾個困難:·首先是數據匱乏,目前大部分ESG數據來自企業的自願披露,但正如上文所提,2018年披露的企業也不過856家,跟全市場3700多隻股票相比,披露比例還非常小;其次,數據更新頻率低,數據按季度、半年乃至年度更新,難以做到及時公佈;第三,數據不夠客觀,ESG報告不像財報有專門的審計機構,數據真實性、客觀性難以保證。目前已有的ESG數據服務提供商如MSCI,所覆蓋的公司數量也不過幾百家。

對此,妙盈科技推出了ESG數據產品AMI。

塗鑑彧介紹,AMI目前覆蓋了包括A股上市公司、A股相關聯公司以及未上市公司共計80多萬家,數據源包括新聞資訊、政府網站、企業公開報告、監管機構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等,從中抽取了130多個數據點並附以權重,得出妙盈科技的ESG評級。在產品形態方面,妙盈科技提供可回測的純數據,包括API接口以及客戶端等不同形式,還可提供排名、指數、投資組合風險評估等功能。

從2019年7月AMI正式推向市場以來,妙盈科技已經服務50多家付費客戶,香港、新加坡、歐洲市場均有客戶。2019年年底妙盈科技通過AMI產品打進中國內地市場,預計2020年AMI產品以及中國內地市場將成為妙盈科技重要的增長點。本輪融資後,妙盈科技也將加大在北京上海兩地的市場團隊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