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美伊衝突中,美國是否輸了,伊朗勝了?

俞羽視覺


誰也沒輸,美伊兩國玩了個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遊戲,兩國都達到了一個心照宣的結果,特朗譜總統還祝伊朗人民有一個幸福的未來哪,兩國恨再大,仇再深,和談的堅冰會慢慢溶化,今後那塊冰難化就化那塊冰,最後還得談判桌子解決問題。


蘭花草143286162


美伊衝突40年了,誰贏了?美國政府換了一屆又一屆,伊朗政權也沒倒臺,明顯這兩國政府的纏鬥誰也沒輸。誰輸了?40年前的伊朗是中東第一富國,如今伊朗的民眾為了幾毛錢的汽油漲價,就起來示威遊行,明顯如今貧困的伊朗民眾是最大的輸家。
蘇萊曼尼是個什麼人物,他是霍梅尼和哈梅內伊最忠實的追隨者,而霍梅尼和哈梅內伊又是什麼人物,他們倆是集神權和政權為一體,似神一般的人物。在這兩人的心目中,伊朗應該是伊斯蘭教最純潔的所在地,他們認為穆斯林信徒不應該追求物質的享受,而應當去追求真主的純潔。


為了這個崇高的目標,蘇萊曼尼就像真主手下的勇士一樣,在中東地區開疆擴土。

而美國呢?這個二戰後實力無比強大的超級大國,為了本國的利益,在中東地區興風作浪,想牢牢控制住該地區的主導權。就這樣當美國和伊朗為了本國利益,在伊拉克爭奪勢力範圍時,美國就把真主的勇士蘇萊曼尼給定點清除了。伊朗為了報復美國,就往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發射了導彈,而美國為了扳回臉面,就要對伊朗進行更苛刻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圍堵。
誰贏了?伊朗的統治者剛好利用蘇萊曼尼的死,把一塌糊塗的經濟責任推卸給美國,還滿滿的收穫了伊朗民眾無條件的支持。而美國政府呢?特朗普為了連任,就在美國選民面前大肆吹噓他是美國的勇士,他把恐怖分子蘇萊曼尼勇敢的幹掉了,從而贏得了美國選民的陣陣掌聲。


怎麼講呢?反正因蘇萊曼尼的死而引起的這次衝突
,伊朗神權政府沒有輸,反而因禍得福的鞏固了自己的政權。而美國特朗普政府更沒有輸,因為消滅的恐怖分子蘇萊曼尼,特朗普連任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了。那到底輸的是誰呢?毫無疑問在美國更加嚴厲的經濟制裁下,伊朗人民的生活肯定會更苦。接下來美國和伊朗為了進一步爭奪伊拉克的主導權,伊拉克肯定會變成美國和伊朗角力的主戰場,那麼伊拉克人民的生命安全將更加的極其可危。


馮明凱


伊朗用蘇萊曼尼的死和數個導彈給全世界演義了一場弱國和大國的博弈,從損失來講,輸得很乾脆,從場面來講,贏了掌聲,就像一個普通人和泰森在擂臺上,泰森搞了個偷襲,一個直拳砸下,把普通人打的滿臉開花,就在大家大罵泰森無職業操守,實力巨大的不對稱還偷襲,為大家所不齒時,捱打者卻跳起來大罵,誓死反抗,撲上去在泰森身上蹭了一下,觀眾歡呼,這簡直是奇蹟!所以伊朗雖輸當贏,給了臺下觀眾莫大的信心!




寶馬銀槍


哈梅內伊演了一次單人雙簧。

特朗普給哈梅內伊出了道難題。“定點清除”是美國拿手好戲。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這麼做。這就是霸權的象徵。

蘇萊曼尼被“清除”後,伊朗舉國哀鴻。哈梅內伊被逼到了牆角。不打?不足以平民憤,打?老虎屁股上拔毛,太危險了。人們驚呼,第三次世界大戰要爆發。伊朗心裡清楚,不要說世界大戰,就是中東大戰,伊朗也打不起。損失不是一個蘇萊曼尼可比擬的。

“先生,你打了我一記重拳,我不還手是不行了。百姓不肯。請讓我戳你一指頭,保證不傷你一根毛。”然後經伊拉克傳過去。然後……

其實人們不要怪哈梅內伊。他算世界上唯一敢在美國屁股上拔根毛的人了。你查查歷史,哪個國家這樣幹過?

飯還得慢慢吃。事還得慢慢做。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山而436


在美伊衝突中,沒有贏家。

美國先挑起了事端,擊殺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領導人蘇萊曼尼。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徑。如果這種行徑行得通,或者說這種行徑都不被報復甚至都沒有引發區域戰爭。那麼這種行徑就會在國與國之間被爭先效仿。換句話說,擁有現代精確制導武器的國家都可以對敵對國家的首腦實施斬首行動了。

伊朗政要哀悼蘇萊曼尼

即使是在戰時,蓄意擊殺敵方軍政首腦的行為也受不成文的戰時規矩所限。

二戰時美國為了對日本偷襲珍珠港行徑實施報復,通過諜報系統得到了日本海軍首腦三本五十六的準確行蹤,派軍機在空中擊落了山本大將的座機,導致山本五十六這個珍珠港事件的元兇當空斃命,也一度在國際的戰時道義上受到譴責。

伊朗的報復是必然的,雖然伊朗的軍事實力照比美國差距懸殊。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何況是向來敢跟美國硬鋼的伊朗。而且伊朗的民眾誓言復仇的呼聲很高,伊朗面對國內的壓力,不正面還擊美國是無法向國內民眾交代的。所以伊朗的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公開講話一定要動用軍隊,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結果就是向美國駐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發動了兩波導彈襲擊。這種襲擊的性質和規模都達到了能夠引發戰爭的級別了。但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美國政府宣佈在伊朗的導彈襲擊中無美國人傷亡。

伊朗宣佈美國人死亡80人,傷200多人。美國政府不承認有美國人員在襲擊中喪生,而且美國政府表示,各種現象顯示伊朗有收手的跡象,這種情況下,說伊朗勝了,有些勉強。

對於雙方的表現,都可以說有收手的跡象,尤其是美國政府明確地表達了想擁抱和平的願望。所以,可以說兩國在本次較量中沒有贏家,也就算是打了個平手。

這個平手正是和平之手。

如果任何一國不伸出和平之手,就一定會導致戰爭,而戰爭帶來的結果是慘無人道的。

這裡,筆者認為無勝無敗,握手言和是最好的結局。

關於此事,又有新的說法,稱美國在定點清除蘇萊曼尼之前曾經通知了美國盟友,甚至東盟國家的泰國都得知了消息。而伊朗在襲擊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之前也通知了伊拉克。這種操作更說明美伊兩國都清楚地知道戰爭的恐怖,都想留有適當的餘地,不至於陷入戰爭的泥潭。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伊兩國從一開始就註定沒有贏家,但是能從危險的事態中安全抽身,又可以說美伊兩國都是可悲的贏家。


爸哥哥


在這次美伊衝突中,我認為伊朗不但輸了,而且還很被動。因為美國定點轟炸了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的核心人物蘇萊尼曼將軍。對美國來說,拔掉了他們心中的肉中刺,眼中釘,消滅了一個強勁對手,對伊朗來說,我認為有點傷筋動骨的味道,因為我們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雖說伊朗對美國發動了報復,但是據有關報道:只是對美軍某軍事基地的設施和戰機造成了破壞,但並無人員傷亡。至於伊朗方面說的造成美軍80人死亡,200任受傷,至今沒有證據證明。

所以我認為:美伊兩國給世界演了一出雙簧戲:美軍殺了蘇萊尼曼將軍是真,但伊朗的報復水分卻很重。

1 美國在在清除了蘇萊尼曼將軍後,官方人員說,我們不想發動大規模戰爭中,伊朗在蘇萊尼曼將軍犧牲後聲稱要報復美國,在報復沒有實施之前,官方人員也說:我們不想發動大規模戰爭。這就決定了報復只是象徵性的、有選擇性的。

2 美軍定點轟炸了伊朗軍方高級將領,而伊朗只是對美軍基地造成了財產損失,我想問問:是伊朗導彈不行還是衛星定位不準確?顯然兩者均不是。而是伊朗為了避免事態擴大,要麼有選擇性的報復,要麼故意導彈打偏。美軍基地也僅僅是財產損失,沒有人員傷亡,這適當的報復美方也能接受,美國達到了以小博大的目的。

3 伊朗的被動就在於:蘇萊尼曼將軍已死,如果不報復對國內沒法交代,在國際上也說不過去,所以我說伊朗只是象徵性的進行報復,給國內國際一個說法,同時也給自己留條後路。

因為自己實力不濟,又怕事態擴大,所以不得已而為之。那麼雙方打嘴仗就成了必然!








豫中有愛


美國和伊朗的這次衝突目前還沒有贏家,估計以後也不會。

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被美軍暗殺,讓伊朗乃至整個什葉派武裝痛失一員棟樑之才。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年過花甲的蘇萊馬尼將軍仍然擔任重要職務,一干30年,在伊朗人和整個什葉派武裝心目中是神一樣的存在。現在美軍暗殺,毫無疑問,這種損失對於伊朗來說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與此同時,因為蘇萊馬尼之死,什葉派武裝的憤怒達到極點,自從1月3日以來,中東各地只要是有什葉派武裝的地方都會發生衝突,挑起衝突的多半是什葉派武裝!

周邊衝突不斷,這對於伊朗發展國家經濟,自然是十分不利!國際上還沒有哪個國家在周邊一片戰火紛飛的情況下可以關起門來安心搞發展、搞好發展的!

同理,美國也沒有輸,畢竟衝突在遠離美國本土的地方進行,從整體實力上來說,美國對伊朗還是有壓倒性優勢的。就算美國輸了這一局,從整個美伊對抗的大局上來看,這也是微不足道的失敗。當然,美國也並沒有贏,因為對抗還在加劇、衝突還在繼續。伊朗外長扎裡夫雖然表示稱伊朗的報復已經結束,但這只是從國家層面說的。伊朗能夠掌握的不僅僅有國家力量,還有遍佈中東的什葉派武裝力量,伊朗可以指揮卻還達不到牢牢控制的程度。中東什葉派武裝對蘇萊馬尼也是充滿敬仰,他一死,什葉派武裝當然不會甘心。會千方百計找中東美軍的麻煩,找不到美軍也會找美國的中東盟國的麻煩。

時至今日,伊拉克大使館已經第四次遭到火箭彈襲擊,也門方面也發生了胡塞武裝襲擊政府軍的事件。

在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年,美國在中東攤上這麼大個事,的確不是什麼好兆頭!


大將軍威武K


美國炸死伊朗的蘇萊曼尼,伊朗立刻向美軍基地發射火箭彈報復,特朗普公開說對於伊朗的攻擊,美國不會採取報復手段攻擊伊朗,說白了特朗普是認慫了。隨後伊朗出來說,報復行動完畢,不想和美國開戰,還是想和美國接觸。這事情熱鬧起來,又恢復了清淨,蘇萊曼尼被炸這件事就過去了,到底誰贏了呢!


伊朗領袖哈梅內伊確實贏了,自己的軍官被炸死,不報復怎麼平民憤啊,對美軍基地來一通火箭彈,效果好啊,敢攻擊美國的,除了本拉登,就是他啦,提高了民眾氣勢啊,也順便拉高了自己在民眾心中的威望,伊朗贏了。哈梅內伊也許還感謝特朗普幫自己炸掉蘇萊曼尼呢,要知道哈梅內伊內部陷入權力的鬥爭中呢,哈梅內伊歲數不少了,也有病,不知能活多久,他一直在扶持自己的接班人,伊朗內部是陷入權力鬥爭中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穩定好革命衛隊,槍桿子出政權啊,哈梅內伊一直想自己的接班人能夠控制革命衛隊,這些年也撤職了一些革命衛隊的老人,為接班人鋪路。而革命衛隊最精悍的“聖城旅”尤為重要,以前都是蘇萊曼尼控制聖城旅的,哈梅內伊雖然表面很信任他,可內心裡總想換了他,讓接班人的心腹上去,沒想到特朗普出手了當惡人,幫了哈梅內伊,哈梅內伊一邊高呼報復提高聲威,一邊馬上任命新的聖城旅指揮官,這操作來的快啊,一石二鳥,真懷疑特朗普和哈梅內伊是否串通好了,演了個雙簧,反正哈梅內伊賺足了好處,他確實贏了,這是有點替蘇萊曼尼不值啊,沒辦法,權力鬥爭就是這麼黑暗!


特朗普面對伊朗的報復居然認慫了,好像這局美國輸了,特朗普就真的輸了嗎?美國和伊朗從1979年到現在40年的恩怨,鬥來鬥去,一切都是為了石油利益。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掌握了世界。伊朗作為中東第四大產油國,又是中東數一數二的大國,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利益了,美國一直想幹掉伊朗,可是伊朗不是軟柿子,直接來人幹不掉的,只能用軟刀子,慢慢消耗伊朗實力,最後再補刀子。美國一直不都在制裁伊朗嘛,到了特朗普上臺後,只不過制裁更激烈罷了,可是特朗普是打著精明的算盤的,表面認慫,內地裡特朗普也是贏了。炸死蘇萊曼尼雖說冒險,可是理智,特朗普壓根不想開戰,也知道伊朗也不會開戰。伊朗報復後,美國民眾遊行示威,要求特朗普不要開戰,結果特朗普就認慫了,討好了民眾。對特朗普來說,我先炸了你,然後退一步,贏的還是我,美國公民會覺得特朗普很理智很識大體,先打你維護了美國權威,然後退一步,表示很理智,美國公民當然就讚賞特朗普的行為,那接著的總統大選對特朗普就有利,這就是特朗普的的小算盤。他一切作為都是為了連任選舉,打了伊朗,挑起中東緊張氣氛,討好了以色列,討好了以色列就是討好了猶太人財團,那麼將來的總統選舉資金就有著落了,猶太人財團只要支持特朗普競選,連任就大大增加了,就炸死一個伊朗軍官就收到這麼多好處,這票乾的值啊,傻瓜才不做呢,特朗普也贏了!



這一局美伊爭鬥中,哈梅內伊和特朗普都贏了,都完成了自己的目標和意圖,只犧牲掉蘇萊曼尼一個人罷了,皆大歡喜,多好啊,爭鬥就是這麼殘酷啊,高層的鬥爭,犧牲的往往是低層不明真相的人,我們還在一邊吶喊助威,多諷刺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如果具體到這次因為蘇萊曼尼被殺害的事件上,伊朗也不能算是贏了,伊朗用炮彈和導彈襲擊美軍,對美國實行報復,也只能說伊朗報復的比較成功。但是何為報復,就是在受到損失以後還手,美伊雙方都沒有打算比對方開戰,所以伊朗的報復也是非常有限,沒有進行無限制的報復,伊朗先受損失在先,所以還不能稱得上是贏了。



這次伊朗確實報復的很漂亮,第一時間就把炮彈打到了美國使館和軍事基地附近,隨後又以數十枚導彈襲擊了美國的軍事基地,一是對美國進行了震懾,讓美國以及全世界知道伊朗人敢進行報復,另外也打高了伊朗的國際地位,雖然導彈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傷亡,但是能把導彈打到美國的軍事基地,美國也沒開戰,這種事長期以來還是沒有發生過的。



伊朗確實報復得比較漂亮,但是伊朗損失不小,伊朗損失的蘇萊曼尼將軍,看過他的百科的人一定有種感覺,這人是個鬼才,尤其是其麾下是伊朗革命衛隊的特種部隊聖城旅,在他的帶領下,以後在與美國的較量中,這支隊伍將是一把利器,是威懾美國的重要力量。所以說,伊朗不能算是贏了。



我們都知道這件事又節外生枝了,比如那個烏克蘭的客機,美國用這樣的事借題發揮,讓一致對外的伊朗人開始出現一些內部問題,對於伊朗政府來說非常棘手。而且不知道各位發現了沒有,這段時間以來西方媒體和網絡上的公知開始一場活躍,他們經常會有一些論調,不斷地宣傳一些事、引導節奏,也就是說美國開始給伊朗製造麻煩了,這手很好的牌伊朗開始有些不會玩了。


鍋蓋頭司令


美國和伊朗的這輪博弈已經告一段落。關於輸贏問題,不同的立場,不同的邏輯思維,有著不同的解讀。有的說伊朗勝了!也有的說美國並未輸。說伊朗勝了的理由是:伊朗還擊了!說美國未輸的理由是:伊朗的還擊並未造成美國人傷亡,和伊朗此前表態的要“讓美國人的屍體遍佈中東”有出入。為此,雙方的辯論也展開了。

持伊朗勝了的觀點認為:“伊朗未食言,說反擊就反擊了”。但另一種觀點認為:“往空地上發射幾枚導彈就是勝利?”而力挺伊朗的人說:“伊朗發射了22枚導彈,導致美軍死亡80人,傷200人。”可是,這樣的爭論如果進行下去的話,無疑又會變成了“數字”的爭議。對於美伊之間的博弈已經毫無意義。如果想判斷美伊雙方在這一輪博弈中誰勝出的話,還是要從伊拉克問題說起。

其實,美伊的這一輪博弈源於雙方對伊拉克影響力的爭奪。小布什時期,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的遜尼派政權,建立了一個親美的什葉派政權。然而,親美只是暫時的。由於伊拉克政府的什葉派性質,在經過兩屆政府後,基於宗教性,伊拉克政府明顯有了親伊朗的趨勢。再加上伊朗的“適時滲透”,伊朗介入伊拉克事務的能力明顯增強,影響力也逐漸擴大。這顯然令美國無法接受。

從伊拉克本身的民族和教派特性來說,一直是矛盾重重。庫爾德人是“離心”明顯,遜尼派也對什葉派主導的政府不滿。而什葉派自己內部也是四分五裂。有的支持美國,有的支持伊朗。也有既反對美國也反對伊朗的。所以說,面對伊朗影響力的逐漸擴大,反伊朗的勢力終於在兩個月前行動了。它們在伊拉克南部舉行了多起反伊朗的示威抗議活動,並衝擊了伊朗在伊拉克的領事館。

對於伊拉克國內出現的反伊朗浪潮,伊朗認為是美國,以色列和沙特在背後操縱的。為此,伊朗也採取了反制措施。未成想,卻引發了此後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先是親伊朗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人民動員)在去年12月27日發射火箭彈襲擊了美軍基地,造成了一名美國承包商死亡和四名美軍士兵受傷。美國最“怕”的是人員傷亡,所以,隨之於12月29日轟炸了伊拉克人民動員組織的基地,死亡19人,另有多人受傷。緊接著,就爆發了12月31日的圍攻美國大使館事件。正當人們猜測美國會如何應對大使館被圍攻事件時,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件發生了。1月3日,美國採用“定點清除”的方式解決了伊朗軍方炙手可熱的人物,革命衛隊精英中的精英,“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將軍。這被稱之為“捅了馬蜂窩”。

蘇萊曼尼將軍“被定點”後,伊朗國內是群情激奮,紛紛要求報復美國。從某種程度來說,伊朗最高層的壓力最大。他們深知和美國有著巨大的差距。如果報復美國,造成人員傷亡的話,必然會引起美國的更猛烈報復,甚至會引發美伊戰爭。而一旦戰事爆發,不管美國是否會被拖入戰爭泥潭,伊朗政府很可能會被迫“打游擊”。如果那種情況出現的話,基於伊朗國內的民生狀況,什麼樣的情況都可能會發生。可是,面對國內洶湧的“民意”,面對全世界幾十億雙眼睛,如果不伊朗“親自報復”(以前都是假手哈馬斯,真主黨,胡賽武裝,伊拉克民兵組織等)美國的話,伊朗政府將會非常的尷尬。再者,伊朗高層“報復”的誓言已經放出,即便是“硬著頭皮”也必須做點什麼!不然的話,似乎“無顏見江東父老”。

接替蘇萊曼尼將軍出任“聖城旅”指揮官的卡尼,在第一次講話中就震撼了很多人。他說:“我們敬告所有人,要有耐心,你會看到美國人的屍體佈滿中東”。不管是國內的輿情,還是域外的觀望,伊朗高層都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此時,傳出了伊朗-瑞士-美國這個“通道”依然沒有關閉的消息。於是,人們在1月8日凌晨就看到美國在伊拉克的“阿薩德”和“埃爾比勒”軍事基地上空導彈劃過的弧線,聽到了振人心肺的爆炸聲。人們都驚呼伊朗沒有食言,慘烈的報復開始了。伊朗外長扎裡夫也適時的發表聲明說:“自衛行動已經結束,伊朗不尋求戰爭”。“報復之球”似乎又踢到了華盛頓。

伊朗的報復性襲擊結束後,全世界都在等待兩件事。一是等待美國對伊朗襲擊造成人員傷亡情況的評估。儘管伊朗聲明說“炸死了80人,炸傷了200人”,但人們對伊朗公佈的數字似乎不以為然。畢竟,伊朗不可能到基地內去統計。二是等待華盛頓方面如何作出反應。然而,結果卻令一部分人失望。美國方面宣佈“沒有人員傷亡,只是財產受到了損失”。而對於是否再對伊朗進行“反報復”的問題,美國的態度是“繼續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因此,才有了“美國慫了”的觀點。既然是慫了,那肯定是“輸了”。而個人觀點則認為,誰也沒輸!但誰也都沒贏!這是個“奇怪”的平局。“奇怪”就在於伊朗發射導彈“報復”了,遺憾的是沒有傷到美國人。而美國雖然沒有再報復,似乎是“慫了”,但卻沒有美國人受傷。也算是“忍”得有原因。

其實,美伊的博弈已經進行了四十年。稱之為“馬拉松賽”亦無不可。在沒到達終點前,說誰勝誰輸還言之過早。馬拉松賽的全長是42公里195米,如果將每一公里比作一年的話,美伊就已經較量了40公里。等剩下的2公里195米走完後,總該“分出勝負”了!以目前的情況論,美伊不可能同時“撞線”,那麼,一定會有一方倒在終點前。是誰呢?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