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冬去春來: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冬去春來: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早餐前

清晨,依然躺在床上的我忽然想起了春天,就不由自主地回憶起散文《春》和油畫《春》來。然而,散文引起我歡愉的心境,油畫帶給我憂鬱的感受。

帶著矛盾的心理,我起身胡亂穿上衣服,直奔衛生間裡。撒完尿,接著刷牙、洗臉,再擦一點潤膚霜在面孔上。窗外還在下雪,北國的空氣實在是乾燥得很,儘管屋內通著暖氣,熱烘烘的,原本我缺乏水分的皮膚越發乾裂起皮了,瘙癢難耐。看到早起的親戚們在廚房裡忙碌著準備早餐,我又回到臥室裡。

隨手翻看前兩天在街市買回的又很久很久沒買過的日曆本(仿古老黃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我看著看著也讀出聲來,“二十四節氣”。今天是大寒,大寒過後就是立春,迎春花又要開發了,春天的腳步快要聽到了。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我的嘴裡又開始絮絮叨叨唸起來,心裡想著中國上古時代就已確立的這“二十四節氣”,感嘆中國古聖先賢們高深的天文曆法以及精準的文字表達。

“寶寶,你過來。”我朝著女兒喊道。

“哎,爸爸有什麼事情?”女兒應聲,跑了跟前。

“來,爸爸給你講講‘二十四節氣’。”我摟著女兒的脖子說道。

“你看看這些,這兩個字怎麼念?”我指著“立春”二字給女兒看。

“立——春”女兒答道。

“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又問。

“爸爸,不太清楚,是不是把春天立起來了,春天怎麼立起來呢?”女兒帶著疑問嘗試著回答。

“哈哈,蠻有想象力的嘛!古人大概也是這麼想的,才起這樣的名字的。”我鼓勵道。

“來,我給你好好一個一個地講講這個‘二十四節氣’吧,靜靜地聽我說,反正早飯還沒有做好呢!”我高興地說起來。

“‘立春’表示春天開始了,春天立起來了。立春,二十四節氣之第一個節氣,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干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正月)初,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佈新、迎春和農耕慶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立”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所對應的地域是位於北迴歸線上的嶺南地區。冬春的分界線,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當立春時(鬥指寅,太陽黃經達315°),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但我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穀雨或立夏時才入春。“立”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

“爸爸,我有點不太懂啊,什麼叫‘寅位’?什麼叫‘北迴歸線’?什麼叫‘太陽黃經’?”女兒仰起頭看了我一下,又指著日曆本上的文字問我。

“我知道你肯定似懂非懂的。因為這些都是科技術語,這幾個都是天文學地理學方面的科技術語,等你長大了,老師會專門教的。現在呢,你就將就著囫圇吞棗聽著就行。爸爸要解釋起來就要長篇大論了。或者以後跟你講講。”我歡心地解釋道。

“好,那就繼續,接著就是‘雨水’。”女兒依著我催促我。

“對,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節氣後,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溼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降雨逐漸增多,但降雨量級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中國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我繼續講著。

“爸爸,這個‘鬥’是不是轉的?”女兒抬頭眨著眼睛問我。

“真聰明啊!北斗星一年到頭就是轉的。只是人們在某一個晚上去看北斗星、北極星時,感覺星星不移動的。但是,如果把觀察間隔時間拉長,就會發現變化了。古人不知道大地也就是地球是轉的,不僅僅自轉還繞著太陽公轉的。古人的思想是大地是不動的,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陽是在天上的,有的動,有的不動的。你看看古代科學家聰不聰明啊?”我開心地繼續講道。

“聰明,真聰明,我要向他們學習,要堅持不懈地觀察研究才懂道理長知識。”女兒扒著我的脖子說。

“吃飯啦!”飯廳裡傳來召喚聲。

“噢,馬上過來。”“寶寶,吃完飯爸爸自己看吧,不懂的地方問爸爸吧。”我應了一聲,又轉頭叮囑女兒。

“好!”“吃飯啦,又有棗糕吃了。”女兒點頭應道,拉著我的手走進飯廳……

書店裡

吃完早飯,雪也住了。拉著女兒的手,走在大街上,一路“咕吱……咕吱……”地響著,彷彿一堆做股權投資的人們在唸叨著“估值……估值……”。

推開厚厚的、髒兮兮的、油膩膩的門簾被,我拉著女兒進了書店。店裡暖意正濃,稀稀拉拉的幾個人站在書架旁邊翻看書本。我對美術是痴愛的,自然就先向走去藝術書店逛逛了。

在一本油畫圖冊裡找到了早晨想起的波提切利創作的那幅油畫——《春》。

“寶寶,過來!”女兒不知去向,我朝店裡喊了一聲。好幾人向我這裡看了一下,又轉頭看書了。

“哎,爸爸我在這裡!叫我幹什麼呢?”女兒應聲答道。

“快過來,過來看!這副畫,爸爸早上回想到的。”我接著說,並解釋道。

“噢!”女兒應著,蹦蹦跳跳地跑近身邊。

“看看,這幅畫怎麼樣?好看吧?!”我深沉地問她。

“爸爸,說實話,我看不懂啊!”女兒疑惑地回答。

“寶寶,爸爸其實也不太懂!你看書上寫的:‘《春》(Allegory of sping)是由意大利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於1481年至1482年間創作的一幅木板蛋彩畫,現藏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該畫作主要描繪了一共九人在清晨幽靜的桔林草地上橫列一字排開的形象,中心人物是身著盛裝的美神維納斯。畫作表現了春天裡的美好故事,帶有濃厚的理想和神秘色彩。通過寄託於維納斯的“人性”,表現了風神和克洛莉斯所體現的肉體的愛與三愛神所表現的精神上的愛,以及兩者的和諧。’”我念著書上文字並解釋道。

“不過,寶寶,今後你要學習油畫這門藝術,要去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深造,就要不僅僅學習美術本身,還要學習宗教、哲學、歷史等等知識,還要補充自然科學的知識才能成為真正的、高水平的藝術家。來!寶寶,你自己先閱讀一下這本書吧。”

有些話不想跟孩子講,突然想起了波利齊亞諾(安傑洛·安布羅吉尼)【Polizziano(Angelo Ambrogini)】詩歌中的片段“青春雖然歡樂,卻並不長久;讓我們盡情歌舞吧,莫問明天是否吉祥!”

我走進文學書店,很容易地就找到了《朱自清散文選》,很容易地就跟那篇熟悉《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裡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天裡,我在書本上見到兩個《春》。然而,散文引起我歡愉、朝氣的心境,油畫帶給我憂鬱、傷感的感受。

午飯前路上的思考

“嘀鈴鈴!嘀鈴鈴!”手機的鈴聲響起。

“快回家吃飯!都做好了。”電話裡那一頭傳來的聲音。

“噢!還真的肚子餓了呢!”我答道。

“寶寶,回去吃飯了!”我喚道。

“哎,那我們回去吧!”女兒應道,拉著我的手,走出了書店。

“咕吱……咕吱……”地上的雪哼哼著,我邊走邊想著……

由二十四節氣的確立和命名,令我發自心尖由衷感嘆中國古人的科學智慧和文字拿捏的精當。古聖先賢對自然規律的總結得非常精準,付出了多少時光和勞動啊。忽然我又想到了被我譽為科技界最偉大的數學發明——由偉大的傅里葉提出的傅里葉變換,令我和幾乎所有的科學家工程師以及全世界的人類和受人類保護的生物都要感激他的偉大。在當今的理論體系裡,我的論斷是:偉大的傅里葉遠遠高於牛頓等等幾乎所有的科學家的。他的發明是開天闢地的。傅里葉變換跟很多科學家的理論有極大的不同,絕大多數科學家的成就是發現了大自然原本就有的客觀真理或者事物;而傅里葉卻不同,他的成就是發明了傅里葉變換,自然界根本原本沒有的真理,並且為現代幾乎各行各業廣為應用的基礎技術理論。但是很多很多膚淺的所謂教授、院士卻根本不懂。我真的為傅里葉鳴不平啊……

偉大的傅里葉,傅立葉變換是傅里葉分析的核心,表示能將滿足一定條件的某個函數表示成三角函數(正弦和/或餘弦函數)或者它們的積分的線性組合。在不同的研究領域,傅立葉變換具有多種不同的變體形式,如連續傅立葉變換和離散傅立葉變換。

珀西·比希·雪萊《西風頌》詩中的句子,“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突然間浮現在腦海裡。我默默地背誦起來,

“把我當作你的豎琴,當作那樹叢:

儘管我的葉落了,那有什麼關係!

你那非凡和諧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從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韻,

甜美而帶蒼涼。給我你迅猛的勁頭,

狂暴的精靈!化成我吧,借你的鋒芒!

請把我塵封的思想散落在宇宙

讓它像枯葉一樣促成新的生命!

哦,請聽從這一篇符咒似的詩歌,

就把我的心聲,像是灰燼和火星

從還未熄滅的爐火向人間播散!

讓預言的喇叭通過我的嘴巴

把昏睡的大地喚醒吧!哦,西風啊,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爸爸,您在唸叨什麼呢?”女兒拉著我的手,仰著頭看著我問道。

“噢,爸爸在背誦詩人雪萊的《西風頌》。”

太陽也升得老高了,街上人多起來了。

“一時失志不免怨嘆,

一時落魄不免膽寒。

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

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命,

總嗎要照起工來行。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愛拼才會贏。

一時失志不免怨嘆,

一時落魄不免膽寒。

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

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命。

總嗎要照起工來行。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愛拼才會贏。

一時失志不免怨嘆,

一時落魄不免膽寒。

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

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命。

總嗎要照起工來行。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愛拼才會贏。

一時失志不免怨嘆,

一時落魄不免膽寒,

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

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

總嘛要照起工來行。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愛拼才會贏。”

《愛拼才會贏》這歌聲從一家開門營業的商鋪裡傳出來,很帶勁,心裡暖羊羊的。

革命導師的話縈繞在腦子裡,“堅持,再堅持,革命成功往往就在再堅持一下之後成功的。”。

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的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新事物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都要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事物發展中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是一切事物發展的途徑。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有其無法違背的客觀規律。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和必然聯繫。規律是客觀的。指的是它的存在與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是客觀的,意味著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客觀的,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規律是客觀的,不等於說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無能為力,人們能夠認識並能利用規律。

從大自然春夏秋冬交替的現象中,從古人的智慧中,從大科學家傅里葉那裡,從革命導師馬克思那裡,從《愛拼才會贏》的歌聲裡,得到的啟示是: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使自己的思想符合變化了的客觀實際;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要堅信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有革命的堅定性和樂觀主義精神。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能遇到挫折便悲觀失望,滿腔熱情地扶持新事物,促進新事物的發展壯大。

哈哈,我豈不是默默地給自己上起大課了,老師是自己,學生也是自己。

走著走著到家門口了。

“爸爸,我們到家嘍!吃中午飯啦!”女兒拽了拽我的手,歡喜地望著我說。

香噴噴的味道撲面而來……

冬日即將過去,春天就要來了,院子裡的迎春花又要開放了……

冬去春來: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冬去春來: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冬去春來: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冬去春來: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