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剖腹产=睡觉生娃?麻醉后可能还有意识,这些真实体验和想象不同

剖腹产,是个熟悉而陌生的名词。我们可以想象医生用刀在产妇的肚子上划开一道口子,“拿出”婴儿,但我们

想象不出来手术室的温度,麻药的后劲,缝针的感觉,还有麻药过后伤口的疼痛。

剖腹产=睡觉生娃?麻醉后可能还有意识,这些真实体验和想象不同


看过一则关于剖腹产分娩的纪录片,看完不忍感叹母亲的伟大,手术台上孕妈的肚子被横切了一条长长的口子,医生用器械将一个“圆球”拖出来半边。

能明显看到,胎膜内的宝宝自己向外拱出,冲破了胎膜,冲出了羊水,医生轻轻抱着他的头将他拉出来。

几个熟练的动作后宝宝的身子全部暴露在外,只留下了一条脐带和妈妈连接,网友们看完都说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痛,也幸亏妈妈被麻醉了,没有直接痛感,不然可比顺产遭罪不少,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剖腹产妈妈躺在手术台上真的毫无感觉?答案是否定的。

剖腹产=睡觉生娃?麻醉后可能还有意识,这些真实体验和想象不同

表姐的孩子刚刚一岁,回忆起剖腹产的经历,她说,恍如隔世,刻骨铭心。

原本表姐是准备顺产的,阵痛了一天一夜,开四指,人工破水。她感觉羊水涌出来,肚子空了点。医生却说:羊水浑浊了,要马上手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她被推进了手术室。

不记得脊椎的麻药打了几针,她整个人已经神志不清了,隐约能听到医生说话。很快表姐说自己胸以下已经毫无知觉,她戴着氧气罩,觉得手术室好冷好冷,她开始发抖,身体无法控制的抖动,氧气罩掉下来好几次。

剖腹产=睡觉生娃?麻醉后可能还有意识,这些真实体验和想象不同

表姐回忆整个剖腹产的过程挺神奇的,自己没有完全睡着,她能感觉到医生划开肚子,拿出宝宝,不疼,有点麻麻的。

也清晰地听到了宝宝出生后的红脸哭声,虽然闭着眼,依旧知道医生把宝宝抱到了脸颊前,还记得自己似乎亲吻了小宝宝。

剖腹产=睡觉生娃?麻醉后可能还有意识,这些真实体验和想象不同

网友也有很多关于剖腹产的真实体验,和我们想象中也不大一样:

  • @会游泳的猪:我只记得第一次剖腹产针打进去的那一下,整个人都轻松了,虽然很困但一直处于半眯半醒的状态中,医生的一些操作都能感觉得到,心理很紧张。
  • @小妮子:麻醉后的感觉很神奇,感觉自己一直在飞,飞得好难受,被推出手术室挪床的时候是刺骨的痛。

不论孕妈是顺是剖,即将临盆的妈妈们也要调整心态,做到以下几点:

1. 随时做好剖腹产的准备

产房里听到最恐怖的一个词应该是“顺转剖”,很多妈妈抱着一定要顺产的决心,疼足三天三夜,也抵不过医生一句“胎儿危险,马上手术”。危急时刻一定不要慌,大人小孩的安全最重要。

孕妈要相信医生的判断,带着家人最温暖的鼓励,平静地进入手术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亲吻新生宝宝的瞬间,一切都是值得的。

剖腹产=睡觉生娃?麻醉后可能还有意识,这些真实体验和想象不同

2. 产后恢复慢,切勿骄躁

顺产生娃疼,剖腹产生完娃才疼。一般情况下,剖腹产恢复较慢,产后3天才能下地。这3天,妈妈们插着导尿管,挂着镇痛棒和盐水,通气了才能进食。

更要命的是,护士隔一段时间就来按压肚子,帮助妈妈们排出恶露。新手妈妈们,产后恢复慢,切勿骄躁。

剖腹产=睡觉生娃?麻醉后可能还有意识,这些真实体验和想象不同

3. 忍痛活动,忍痛喂奶

剖腹产妈妈的母乳分泌时间会比顺产妈妈晚一些,但一定要尽早母乳,尽早开奶,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乳汁分泌。同样剖腹产妈妈要忍痛活动,及时下地运动,尽早排气是产后恢复的前提。

生孩子就像升级打怪,没有想象中的岁月静好,但绝对不会让人后悔,每一个“熬过来”的妈妈都值得被尊重。

剖腹产=睡觉生娃?麻醉后可能还有意识,这些真实体验和想象不同

宝妈们,你们剖腹产的过程有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对哪些事情记忆犹新?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吧,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