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空腹血糖不超过7,餐后不超过10,需要吃药吗?

晓146924


来看下这样一位朋友提供的血糖测试情况:空腹血糖7.3,胰岛素5,餐后一小时血糖20,胰岛素25,糖化血红蛋白7(前段时间暴饮暴食爱吃甜食)。空腹血糖7.3,超过了糖尿病的诊断值7.0的水平,餐后1小时血糖到了20!这个值够高的,一般情况下,餐后1小时血糖的正常范围应该在6.4~9.6之间,最高不应该超过11.1,而这位朋友没有给出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但估计也很难降到11.1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也是确诊糖尿病的指标),更不用说7.8以下的正常值了。

因此,通过这样的血糖测定值来判断,您已经是属于确诊糖尿病的问题了。但从胰岛素水平看,空腹胰岛素5,餐后1小时胰岛素25,通常胰岛素水平在5~30之间,餐后1小时应比空腹时升高4~5倍的水平,说明您的胰岛素分泌还是完全正常的,之所以出现血糖升高,确诊为糖尿病,说明您的身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变差,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从这位朋友的情况来说,胰岛素抵抗是导致血糖代谢异常,出现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

这位朋友还提到,医生开了一大堆药,中西药都有,要求其坚持终身服药。这样的一个血糖情况,真的需要吃一堆药,还要终身服用吗?根据这位朋友的情况,个人倒是建议可以先不服用药物。糖尿病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控制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确诊糖尿病一辈子吃降糖药那么简单,血糖监测,运动、饮食调理等方面,对于血糖的调理都是非常重要方面。

再来看看这位朋友的情况,空腹血糖7.3, 糖化血红蛋白7.0,基本上可以判断虽然属于糖尿病,但属于轻度糖尿病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确实是前段时间存在暴饮暴食,甜食吃的多的情况,而胰岛素分泌有完全正常的前提下,不妨先试着通过饮食调理和加强运动来控制好血糖水平。

把原来暴饮暴食,过食甜食,油腻的习惯改掉,多吃新鲜的蔬菜,低糖的水果,在主食的摄入上,减少精米白面的比例,适量的吃一些五谷杂粮,牛奶可以喝,但对于肥胖或合并血脂高的朋友,选择脱脂的牛奶或酸奶更适合,坚果,豆类也可以适量的吃,保持好营养的均衡和搭配,烹饪方式上,尽量减少油炸、煎、烧烤等方式,都是控制好轻度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饮食建议。

除了饮食结构的调理,食量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本身有肥胖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就更应该注意控制食量,适量的吃,规律的吃,健康的吃,避免暴饮暴食,避免不规律饮食。

除了饮食以外,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加强运动。合理的运动锻炼,长期坚持不间断的运动锻炼,对于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像这位朋友这样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运动4~5天或更多,只有持续的,有效的运动,才能够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强血糖控制起到良好的效果。“吃”是控制好摄入量,减少血糖升高风险,“动”是增加消耗,增加葡萄糖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只有做好吃动平衡,才能够更有效的控制好血糖。

除了吃动平衡以外,对于这位朋友的情况来说,如果愿意吸烟喝酒的,应该做到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想要控制好血糖,首先要严格自律,戒烟限酒,另外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调理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的生活干预调理,一段时间后,不妨再去测量下血糖水平,如果空腹血糖降到了6.1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降到7.8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6.5,说明您的血糖水平就已经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了,但千万不要大意,继续坚持这样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情况,当通过生活干预无法有效控制血糖达标时,还是应该启动药物治疗来控制好血糖水平。


李药师谈健康


段医生答疑在线🔑糖尿病前期的非药物治疗🔑

空腹血糖在6.1~6.9mmol/L之间,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11.0mmol/L之间,两者满足其一,就表示病情还没严重到糖尿病阶段,但是已经存在问题,处于糖尿病前期。血糖在该时期的人群,要首先考虑积极、严格的非药物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控制好血糖,如果控制不好,就需要联合药物治疗手段了。



我们把血糖处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称为糖尿病前期,即:

6.1≤空腹血糖(mmol/L)<7.0,

或者7.8≤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低于此范围的血糖为正常血糖,高于此范围的血糖为糖尿病。



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先不急着用药,首先选择非药物治疗:

(1)科学饮食:坚持定时定量进餐原则,我们把饮食分为这几类:①主食,也就是食物中糖类的主要来源,把握定量进餐、粗细粮搭配;②蛋白质,包括肉、奶、蛋、大豆制品,每天可以保证一个鸡蛋、一杯牛奶、1~2两肉、适量大豆制品;③脂类,主要是油类,尽可能少,不吃或者少吃肥肉、奶油制品等;④调味品:少盐、少放调味制品(含盐分);⑤水果,放在两餐之间吃,量控制在200克左右;⑦蔬菜,除土豆、山药、薯类、莲藕等要限量外,其它的不限量。

(2)合理锻炼:尽可能每天锻炼30~60分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年纪大、身体差的人可以选择散步,体质好点的可以选择快走、做操、打太极、球类运动等。

(3)其它方面,包括戒烟戒酒、经常复查血糖、了解正确的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调整心情等。

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严格的非药物治疗后,可以控制好血糖,暂时不需要药物治疗。


段医生特别提醒:

(1)糖尿病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疾病,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控制得好,可以延缓糖尿病的进展速度。随着时间的进展,可能单纯的非药物不能控制好血糖,到了糖尿病阶段就需要借助降糖药的帮助了。

(2)如果对糖尿病前期置之不理,病情会进展迅速,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加大。

(3)注意,糖尿病可以吃任何食物,但是要把握量。我们不推荐大家吃一些糖分高的食物的原因是:比如喝一瓶饮料,就可能抵得上一顿饭的热量了,那么,这一顿饭就不能吃其它含热量的食物了,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饥饿难受等。

所以,糖尿病患者既要保证每天的热量摄入,又要营养均衡,所以就要做到:食物种类可以多点儿,量要控制点儿。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对于一个还没有确定为是糖尿病的人,只是处于血糖超出了正常范围或是边缘,正如你所说得空腹血糖不超过7,餐后血糖不超过10,这种情况属于糖尿病前驱,即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不管,任其发展,最终将进入糖尿病。如果单纯的这样看,你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不需要一经上来,就吃降糖药。



但从您的描述中,看到你是在实施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将其控制到这个范围,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是糖尿病了,而且在吃药的基础上,通过药物和饮食同时控制到空腹不超过7,餐后不超过10,那药物还是不能去掉,只有在通过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物的量,同时还要继续通过饮食+运动+自我管理将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之内。因为你所描述的这个值还可以会更理想。



所以说这里面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你是刚刚测出血糖值有点高,还是已经是糖尿病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管理后将血糖控制到这个水平的?

第二、从你描述的状况中,糖化血红蛋白是7.而糖化血红蛋白代表的是近期2-3个月的血糖值,就可以看出医生是给你已经按糖尿病人的治疗给你开药了。



第三、建议你还是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监护和指导下,慢慢减药量。因为你的胰岛素已经受损,比正常人敏感度较强。

第四、糖尿病饮食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如果你有控制不好的时期存在,也就是让血糖忽高忽低不平稳,一样得需要吃药。


李爱琴营养师


按照指南的诊断,空腹不过7,餐后不过10是属于糖耐量异常的标准,属于糖尿病前期。指南中指出对于糖尿病前期个体,只有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且合并有心脑血管等危险因素者,方可考虑药物干预,但必须充分评估效益/风险比和效益/费用比,并且做好充分的医患沟通和随访。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已经完成的药物预防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并未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失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对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是否对药物干预敏感尚无临床证据。降糖药物二甲双胍、a-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而其他药物长期应用时则需要全面考虑花费、不良反应、耐受性等因素。

糖尿病前期不推荐以药物为主,还是以生活方式降糖为主,如果选药以二甲双胍等一些基础药物为主。


药事健康


从您问题的题目看,空腹不超过7、餐后2小时不超过10,这是处于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水平,但从您对问题的解释上看,您所说的这两个血糖值是治疗后的血糖值,这说明您已经是一个糖尿病患者,而且血糖是很高的。

您在治疗前空腹血糖7.3mmol/L,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餐后1小时血糖20mmol/L,也大大超出了随机血糖不超过11.1mmol/L的标准,所以才造成您的糖化血红蛋白达到的7%,按照您这样的情况,是应当用降糖药来治疗的。

另外,从您空腹时胰岛素水平是5,餐后1小时是20的检查结果来看,虽然基本达到了餐后1小时胰岛素水平为空腹时胰岛素水平5-10倍的要求,但已经处于最低限,表明胰岛功能已经爱损,只是并不严重而已。

在这种状态下,及时服用合适的降糖药或是注射胰岛素, 有助于尽快解除高血糖对身体器官、组织、细胞造成的损害,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对于血糖的控制就象您说的,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是必须要做的,把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mmol/L也是最基本的目标,但并非最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而在药物的配合下,不仅会更用利于血糖,对延缓糖尿病病情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关注天天听健康,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吧!


天天听健康




首先要明确一点,提问的患者的空腹血糖不超过7,餐后血糖不超过10,是在使用胰岛素的前提下,才达到的这个标准吧!

现在每天的胰岛素使用量是30单位,即使是想停药的话,也要一点一点的撤离胰岛素,撤口服药,才能慢慢的停掉,如果之后通过饮食运动血糖能控制到,空腹在7左右。餐后不超过10的话,那么可以酌情停药治疗,但是这一切,除了自己的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外,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现在周围有很多人群,自认为久病成医,以为自己要远超过医院的医生了解病情,其实这是完全不对的。即使是医院的医生,也要不断的学习,治疗方案也要不断的改变,也要经过检测来看看,是否有其他的问题出现。所以切记不要自己胡乱用药或停药,以免对自己造成更大的危害。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指出,目前糖尿病诊断,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的分型体系都是依据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是WHO1999年的标准。 标准如下

如果在未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

空腹血糖≥6.1,<7.0;糖负荷试验2小时血糖<7.0,为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7.0,糖负荷试验2小时血糖≥7.8,<11.1,则称之为糖耐量减低,

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糖负试验2小时血糖试验≥11.1。

作者简介: 李实 国家二级营养师 王兴国特训班五期学员 糖尿病教育专员 高级育婴师 护师


糖尿病食谱营养师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人的情况,空腹7.3餐后20糖化血红蛋白7,典型的糖尿病了,如果是Ⅰ型糖尿病必须胰岛素终身治疗,如果是Ⅱ型糖尿病理论上该怎么治疗呢?

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怎么诊断的?




Ⅰ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

Ⅱ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这个人餐前胰岛素5餐后25可以排除Ⅰ型糖尿病,明确为Ⅱ型糖尿病。

理论上Ⅱ型糖尿病控制目标是怎样的?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HbA1c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7%;血压<130/80 mmHg;LDL-C<2.6 mmol/L(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1.8 mmol/L(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BMI<24 kg/m2。

  1. 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开始药物治疗。
  2.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
  3. 一种口服药治疗而血糖仍不达标者,采用二种,甚至三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如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

总结:这个人问通过饮食运动,空腹血糖保持6餐后血糖不超过10,是否不需要药物治疗。用药并不是单纯根据血糖值,主要观察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超标。如果不超标,可以不用吃药。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总结一下情况!

第一、没有运动饮食治疗之前的血糖和胰岛素

空腹血糖:7.3;胰岛素:5。

餐后1小时血糖:20;胰岛素:25。

糖化血红蛋白:7%。

空腹:≤7;

餐后≤10。



首先根据上诉情况,2型糖尿病的诊断你肯定是跑不掉了,基本可以诊断。同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你都有。

其次针对你运动和饮食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我认为你的血糖还可以要求更高一些。空腹血糖控制在:4~6;餐后血糖控制在:<8。这样对于减少以后的心、脑、肾、眼、神经等并发症的风险更小一些。

治疗建议:如果你没有严重的肝肾功不全的话,建议你首选二甲双胍0.85g,每日晚餐前服用药物一次。

同时建议:

1、根据你的理想体重控制每日总热量,合理分配营养。

2、进食时先吃蔬菜,然后吃瘦肉,最后吃米饭等主食。

3、餐后散步或简单运动半小时。

4、密切监测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3~5天,待血糖达标以后,每周选一天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并记录血糖情况,三个月以后带上血糖记录表到内分泌或全科医学门诊随访和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我是刘医生!

更多靠谱的健康问答,请点击这里关注( )!


普内科刘医生


需要明白的要点:

1.你现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糖尿病前期,一种是早期糖尿病,你需要做一个糖耐量实验来确诊是不是糖尿病。

2.如果是糖尿病前期通过饮食、运动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是确诊是糖尿病是需要药物控制的,血糖波动大,不稳定甚至还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所以不要对药物有畏惧情绪。

3.建议多学习、了解一下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的相关知识,我的头条文章,悟空问答中讲解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建议自己学习,有问题可以咨询。

4.建议3个月复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

此外我在这里科普一下强化血糖控制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强化血糖控制

①强化血糖控制是指应用强化的药物治疗,使患者的血糖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理想水平且代谢紊乱得以纠正。

②包括选用适当剂量的胰岛素、联合使用多种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用等多种方法。

2.强化血糖控制好处

①3到9周的强化血糖控制可明显恢复β细胞功能;

②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4天后,胰岛素分泌恢复,胰岛素敏感性得以较大程度地改善。

也就是说病人早期强化血糖治疗解除糖毒性有助于恢复胰岛素分泌,带来较长时间的血糖缓解。

3.强化血糖控制适合人群

①新发的糖尿病及1型糖尿病患者;

②持续高血糖的非肥胖患者;

③不能控制的体重降低和高血糖;

④口服降糖药失效的患者;

⑤起病较急、症状明显、体重显著减轻、病程较短的新诊断2型糖友。

⑥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

预防大于治疗,希望大家要珍惜健康,不要失去才后悔!

学习最常用的医学知识,为你的健康打开一线天!


医线天


糖尿病对于大家来说都很熟悉,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餐桌食品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都面临着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引起的诸多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等等。因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切不可听信他人的经验之谈,私自减药甚至停药。

对于空腹血糖不超过7,餐后血糖不超过10,需不需要吃药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若是偶尔一次发现血糖偏高,可以暂时不用服药,正常人因饮食因素也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但是若饮食控制后仍血糖偏高就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如糖耐量及胰岛功能测定,以除外糖尿病。前几天门诊遇到一位患者因为口干口渴就医,空腹血糖7.0左右,以前没有糖尿病史,检查糖耐量及胰岛功能均正常,暂未服用降糖药,嘱其低糖、定时定量饮食后连续检测3日以除外糖尿病。此外,在发现血糖升高时也不一定都是糖尿病,也不可自己盲目用药,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最后,对于糖尿病来说,可防可治,大家也不必过于紧张。糖尿病早期干预,血糖控制平稳后,也有可能很晚才会出现并发症。有研究发现,在发现糖尿病的2-3年内若血糖控制好,可大大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及早治疗,切不可讳疾忌医。

本期答主:宋艳琦 医学硕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