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恭亲王可以铲除八大顾命大臣为何不铲除慈禧呢?

张进娣


咸丰皇帝在驾崩前,苦思冥想,做了他认为最妥善的安排。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仅6岁的小皇帝;同时赐予慈禧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八位大臣草拟旨意,两宫太后同时加盖印章,才能够最终生效。咸丰皇帝希望他们之间相互牵制,任何人都不至于独揽政权。然而,事情真的像他想象的这么简单吗?

从咸丰的安排看,政治上最后的生死,似乎把持在两宫太后的手中。然而,母凭子贵的懿贵妃虽然荣升为慈禧皇太后,但是,当时她只有27岁,孤儿寡母,在朝中并无亲信,也没有支持者,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专横跋扈,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咸丰死后,肃顺不顾礼制,常常穿着便服,在热河行宫大殿上肆无忌惮。遇到太后,肃顺一点也不避讳,还常常趾高气扬地许诺,回京后,我会好好奉养两宫皇太后的。听肃顺的口气,仿佛他己经大权独揽,想怎么对两宫太后,全凭他一句话。慈禧变得胆颤心惊,照这样发展下去,肃顺等人架空小皇帝、独揽朝政只是时间问题。该怎样抗衡八大臣的强权,又该怎样保证她们孤儿寡母的安全,慈禧急切地想找到能帮助自己的人。

咸丰帝

这时,一个人走进了她的视野,他就是恭亲王奕訢。慈禧派亲信偷偷送出密诏,联系在北京驻守的奕訢,请求他的帮助,铲除肃顺等八大权臣。奕訢与慈禧虽然是叔嫂关系,在此之前,二人只是在家宴上见过几面,并不熟识。慈禧为什么挑选了奕訢,而奕訢又会不会帮助慈禧呢?

奕訢是咸丰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有胆识、有气魄,然而在皇位之争上,败给咸丰,成为恭亲王。咸丰在位时并没有重用奕訢,奕訢空有抱负,没有施展的空间,甚至在咸丰挑选的八大顾命大臣中也将奕訢排除在外。郁郁寡欢的奕訢,接到嫂子慈禧的救援密诏,非常惊喜,他感激慈禧这样信任他。于是,果断行动,火速赶到热河,与慈禧秘密商议铲除八大臣计划。

奕訢

1861年11月1日,两宫皇太后跟随咸丰皇帝的灵柩回到北京,刚一到北京,慈禧和慈安利用手中的两方印章,颁布懿旨,除去八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同时下旨,颁布肃顺等人专横跋扈的罪名,下令奕訢将肃顺等八大臣抓捕归案。很快,八大臣就被赐死或流放。慈禧和奕訢叔嫂二人以最快的速度,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夺权大战。从此开启了慈禧“垂帘听政”的时代。

在帮助慈禧铲除肃顺集团后,奕訢从以前不被重用的亲王,一下子成为了朝廷的重臣,成了一言九鼎的议政王兼首席军机大臣。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奕訢平步青云,只要奕訢上的折子,慈禧都会批上“依议”两个字,表示全都同意。

而同时,一些流言蜚语也传开了。清同治年间,恭亲王奕訢上了一道折子,请奏设立同文馆,也就是要开办一所外国语学校,聘请外国人作为老师,不仅学习英语、法语、俄语等外国语言文字,还增设天文、算学等西方自然科学。慈禧看了奏章,照样批复“依议、钦此”。一时间舆论哗然,朝中以“天朝大国”自诩的王公大臣们,认为奕訢离经叛道,他们上了一道又一道奏折,弹劾奕訢。

面对弹劾,奕訢理直气壮,他和大臣们展开激烈辩论。他说:洋人坚船利炮,先进之处,我们必须了解,知其虚实,才能自强。莫不如此,近年尚可苟安,数十年后,大清将无可御敌之力。奕訢侃侃而谈,老臣们虽然说不过他,但是人多势众,又都是朝中重臣,双方争执不下,都请慈禧太后定夺。

慈禧呢,最终将主要的反对大臣倭仁的折子,交给总理衙门动议。总理衙门的负责人是奕訢,等于是将此事的处理权交给了奕訢,第二天,奕訢在总理衙门恭候倭仁,寒暄之后,奕訢不提弹劾之事,反倒给倭仁派了一个差事,让倭仁举荐能教天文算学的中国人,以便免聘洋人。奕訢还说,以后朝廷与洋人交涉,尽由你酌办。倭仁一听傻了眼,果真如此,对固执的倭仁而言,简直生不如死。于是,倭仁以年老为名,请求辞官回乡。没想到,慈禧听了倭仁的请求,说了两个字“不准”。倭仁没有办法,去总理衙门上班的头一天,倭仁就故意坠马,摔伤了足踝,以此向总理衙门告了长假,此事才算是最终解决。同治初年,慈禧对奕訢的信任和倚重都在任何人之上,叔嫂配合默契,让大清朝有了同文馆,有了安庆军械所。虽然规模不大,洋枪洋炮数量有限,但清末也出现了短暂兴旺的局面。

大概是因为关系亲密,在野史中,一直流传慈禧和奕訢这对叔嫂关系暧昧。关于这一点,专家认为,在正史中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载。在等级森严的皇宫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有悖伦理的事情。那么,慈禧与奕訢的关系,是不是像传说中说的那么好呢?

清朝同治12年,17岁的同治皇帝终于亲政了,两宫太后暂时告别政坛。很快,同治皇帝发现他的母亲,对权力充满欲望的慈禧,变得空虚落寞,经常管大臣们要奏折看。为了不让母亲再管政事,同治皇帝提出要重修圆明园,希望母亲在圆明园颐养天年,自己就可以摆脱限制了。很快,同治皇帝就向大臣宣布了重修圆明园的旨意,并责令户部尽快拨款开工,奕訢一听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当时清政府正面临内忧外患,处处都需要用钱,那里还有钱去重修圆明园呢?同治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奕訢就请慈禧劝说同治,并劝说慈禧要以国事为重。慈禧贪图享乐,也一心想重修圆明园,面对奕訢的劝谏,慈禧非常反感,并在心里开始盘算,如何趁机除掉奕訢。

慈禧表面上不动声色,表示对奕訢的禀报虚心接受,实际上她并未规劝同治皇帝,反而赞许同治孝顺,大肆批评了奕訢的居心叵测。就这样,重修圆明园的计划被继续推进着。第二年,由于购买修建木材,出现了一起特大贪污腐败案,朝廷损失了二十多万两白银。奕訢知道后,十分着急,再次出面阻止重修圆明园。奕訢带领反对重修圆明园的大臣们联合上书,对皇帝提出:停园工 开言路 去玩好等八个要求。朝堂之上,奕訢为了打动皇帝,亲自诵读奏书给侄儿听。奕訢还没读完,同治突然大喝一声:我这位子让给你坐怎么样,奕訢一听目瞪口呆。

同治皇帝接着斥责奕訢,离间他们母子关系,把持朝政。同治皇帝亲自写下诏书:恭亲王奕訢无人臣之礼,当重处,马上革除一切职务,交宗人府查办。此时的奕訢才明白过来,自己中了慈禧的圈套,她借同治皇帝之手除掉自己。

那么,就是因为反对重修圆明园之事,慈禧就要除掉奕訢吗?

事情绝非如此简单,同治初年的慈禧,初入政坛,还无法完全真正掌控政局,她必须依赖奕訢的帮助。然而,垂帘听政几年后,慈禧地位稳定了,精明的奕訢就成为慈禧的眼中钉。

据记载,在当时的洋人眼中,大清朝有两位当权者,一位是慈禧太后,另一位就是议政王奕訢。对于外界这样的评判,慈禧是无法容忍的。她绝对不能容许,有人与自己平起平坐。慈禧早就将矛头指向了奕訢。她制定阴谋先后三次弹劾奕訢,最终将奕訢赶出了政局,实现了自己的独权专政。


孕育大咖


【题主这个问题提的好,我小答一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简单讲讲八大顾命大臣的由来:清朝咸丰帝去世前,皇太子载淳才六岁,尚不能亲政。于是,他临终之际,下令由户部尚书肃顺、郑亲王端华、怡亲王栽垣等共计八位大臣作为辅佐大臣,历史上称之为“八大顾命大臣”。

可以说,在当时,同治帝载淳年幼,而慈禧也才27对,八大顾命一时间就掌握了大清朝的朝政,所有国事乃至宫中要事都是他们说了算。

后来,我们知道了,八大顾命大臣下场很惨,有被处死的、有被革职充军的,无一幸免。而之后,代替他们走上政治舞台的,就是恭亲王奕䜣,他被任命为“议政王”。针对题主所闻,既然恭亲王能够铲除八大顾命大臣,为何不铲除慈禧? 我认为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他没有必要铲除慈禧;

题主之所以会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大多数人有这样一个想法,是源于我们是现代人,对于历史上之前发生的事情都已经了解,我们知道大清国在慈禧的手中走向了灭亡的道路。可是,在当时不一样,当时慈禧还只不过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带着一个幼小皇帝的皇太后,是孤儿寡母那种。

从亲戚关系上来讲,恭亲王奕䜣是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弟弟,而慈禧就是他的嫂子。哥哥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的母子,作为弟弟应该帮助照看,再说又对自己没有威胁,根本没有必要去想着铲除慈禧。

所以,对于恭亲王奕䜣来说,起初,慈禧没有一丝威胁,甚至还需要恭亲王奕䜣去帮助拉扯他们一把。不过,另一方面来说,等到他觉得有必要铲除慈禧的时候,慈禧势力已经足够强大,他不敢轻易行动了。


2️⃣他没有能力铲除慈禧;

恭亲王奕䜣铲除了势力庞大的“八大顾命大臣”是真的,说他没有能力也是真的。这时因为当时,铲除八大顾命大臣”,并不是他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在慈禧的牵头下,两个人联合进行的行动。

可以说,铲除“八大顾命大臣”整个事件,是由慈禧筹划进行的,是她向恭亲王奕䜣哭诉自己受到“八大顾命大臣”的打压和排挤,从而引起恭亲王奕䜣的同情。

到最后,两人在热河商议完对策后,将“八大顾命”大臣分批引入皇宫,再由慈禧召集大臣下令进行逮捕。整个过程,慈禧都是主导者,恭亲王奕䜣是协助者。

另外,在这次清洗行动中,提供最强有力的军事支持的是驻扎京城附近的僧格林沁和胜保两位大将,而他们是因为慈禧娘家的关系才支持行动的,与恭亲王奕䜣无关。

所以,从这一点上将,恭亲王奕䜣是没有能力铲除慈禧的。



3️⃣即使铲除了,自己也将受到众人攻击。

慈禧的地位的名正言顺得来的,是朝中大臣和天下人都认可的,又是同治帝的生母,如果恭亲王奕䜣铲除了她,将意味着自己是公开反叛朝廷,与大清皇族作对。古代封建王朝,是很讲究“名正言顺”这四个大字的。

再说,慈禧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错事,铲除了她,恭亲王奕䜣也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他因为自己想当皇帝而铲除了慈禧,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他很快将会受到四面八方各种势力的群起而攻之,最后大概率是身败名裂。


问题总结:

所以,恭亲王奕䜣既没有必要铲除慈禧,也没有能力铲除慈禧,那么他就不会愿意冒着天下人的围攻而犯这个险。再加上两者的叔嫂关系,原本可以互相协作,在朝廷中形成同盟,没必要去做铲除慈禧这样犯傻的事情。


鸣谢:

感谢您阅读,喜欢我回答可以关注我,您的关注将是我持续创作优质回答的动力源泉。


醉观沧海


为什么恭亲王没有除掉慈禧太后?不是恭亲王不想除掉慈禧,而是他根本没有那个实力。

当年的慈禧太后虽然饱受人诟病,但她毕竟是站在大清王朝权力巅峰的女人,她和八大顾命大臣本来就不同,她属于大清王朝的正统统治者,在当时朝中的地位非常高,不仅满朝文武支持她,绝大多数满族贵族也站在了她这一边。


而除此之外她在谋权方面也要比恭亲王强很多所以想让恭亲王跟慈禧斗,凭什么呀?

总的谈了下,我们再来细说下慈禧与恭亲王之间的历史渊源。

在当初的辛酉政变中,恭亲王在某些方面利用了慈禧,而慈禧也利用恭亲王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可以说两人对于对方是都是各有需求。

政变过后,恭亲王成了朝中的议政王,而慈禧太后则是巩固了自己垂帘听政的权力,这为慈禧后来把持大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到了清朝后期,朝中的亲王们已经没有了参与政治的权力,此时掌管军机大事的人们除了皇帝太后,就是军机大臣们了,恭亲王做到了议政王的地位上,说白了也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


当时他对慈禧太后非常重要,就像是慈禧太后手上的一把剑,帮助慈禧打压那些反对她的大臣们,而绝大多数主动权,并没有在恭亲王手中,无论是从权力还是身份上来讲,此时的恭亲王都显得很被动。

在同治皇帝在位期间,慈禧就已经拿到了她想要的权力和地位,已经有能力罢免恭亲王了,等到慈禧觉得恭亲王没有了利用价值之后,就直接命令恭亲王回了老家,不让他再参与政务了。

不过让慈禧想不到的是,恭亲王得到了很多洋人的支持,毕竟之前是搞过洋务运动的,在洋人们的要求之下,慈禧太后怂了,只能让恭亲王官复原职。


而此时的恭亲王也终于意识到慈禧的阴险了,于是决心扳倒慈禧。

不过慈禧虽然治不了洋人,但治他恭亲王还是有办法,洋人的支持是恭亲王能够支撑的原因。

但之后,慈禧也开始培养了很多自己的人,李鸿章、张之洞等也开始搞洋务运动,随着时间推移,李鸿章等人在洋务运动上做的越来越好,洋人们反而和李鸿章等人搞得非常亲密,而和恭亲王却疏远了。

没了洋人的支持,此时的恭亲王在慈禧眼中已经没有了一点顾虑了,慈禧一令之下,将恭亲王彻底赶出了政坛。

从他们之间的历史渊源来看,恭亲王在慈禧面前丝毫没有抵抗力,所以恭亲王压根是没有能力通过兵变除掉慈禧,他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肯定早就做了。


夏目历史君


首先,八大顾命大臣不是恭亲王一个人铲除的,他是和慈禧太后结为同盟,里应外合铲除八大顾命大臣的。

一开始他们是同盟者,是一条船上的人,但是等到事情办完了,开始分食“成果”的时候,两个人出现分歧了,同盟关系开始出现瓦解的态势,正所谓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说的就是这个情形。

至于前期为什么恭亲王不铲除慈禧掌权分析如下:

第一,觉的慈禧太后是个女人,觉得她翻不起大浪。

恭亲王一直觉得慈禧太后就是个女人,一个十足的寡妇,一个寡妇能有撒实力,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

第二,恭亲王打着用自己叔王的身份来掌控实权的算盘,但清廷内部还是需要慈禧太后这个同盟者。

恭亲王的如意算盘是,让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给她以尊崇的地位和权理朝政的虚名。但都是形式,实际上自己来掌握辅政实权,

第三,慈禧太后屡次封赏恭亲王,麻痹了恭亲王,使的恭亲王放下了戒心

慈禧太后为了麻痹恭亲王,屡次给予重赏,现在的慈禧太后羽翼还为丰满,这个时候的慈禧太后还是仰仗恭亲王的,她也怕恭亲王撂挑子,所以这一系列操作的都是为了稳住恭亲王。

所以放下戒心的恭亲王就没推翻慈禧。

但是后续出现的问题使的他的想法全是天真的,以至于最后自己被慈禧下旨做空,失去了对于权利的把控。


向日葵爱历史


恭亲王奕訢,人称“鬼子六”,为人颇为精明,能力比咸丰皇帝强不少,但是运气不如咸丰皇帝好,所以没能当上皇帝。

倘若当时是由奕訢接道光的班当皇帝的话,或许清朝会是另外一番模样,至少不会出现女人当政误国这样的事,近代史也会重新书写。

咸丰皇帝驾崩了之后,他5岁的儿子载淳坐上了皇位,也就是同治皇帝,随后慈禧则联合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将顾命八大臣给一锅端了,慈禧也自此开始掌控清王朝,几近半个世纪之久。

奕訢在铲除了顾命八大臣之后,之所以没有将慈禧一块铲除了,一来是因为不敢,二来是因为不能。

不是不想,是不敢,是不能,是不会。

奕訢之所以不敢对慈禧下手,这是慈禧的身份所决定的,慈禧再怎么说也是皇帝的母亲,是一朝皇太后。

奕訢如果敢对慈禧不利的话,那就是在对同治皇帝不利,至少对于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同治皇帝而言是这样,对同治皇帝不利,那就等同于是在谋逆,这样会让奕訢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公敌。

那时候的奕訢并不具备谋逆的条件,不论是时机也好,是实力也罢,他如果选择在那个时候谋反绝对没有好下场。

毕竟“法统”这个东西说起只有两个字,但放在那个时代却是重之又重的东西,而当时的法统则自然而然地在同治皇帝的手上。

奕訢如果真要以“非法”手段夺取皇位的话,那就等于是在挑战法统。

说不定当时慈禧还希望奕訢一时头脑发热对她不利呢!这样的话她就能有理由进一步糅合朝中势力顺带将奕訢铲除掉。

当然“辛酉政变”发生了之后,各方势力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也都处于一个消化阶段,奕訢拿不下慈禧,慈禧也除不了奕訢。

咸丰能力本不如奕訢,所以虽然咸丰接了道光的班当了皇帝,但实际上奕訢在长期和咸丰争夺储位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也就是所谓的“帝胤集团”。

当时一来因为咸丰能力平平,二来也因为咸丰在位时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所以他根本腾不出时间和精力彻底打垮奕訢,这也就造成了咸丰死了之后,以奕訢为首的帝胤集团仍然在朝中拥有足以威胁到皇权的势力。

所以咸丰在临死之气那才留下了后手,一边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一边又让慈安和慈禧各掌一印,以此来和帝胤集团行成三足鼎立之势。

咸丰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他天真的以为这样真的能够行成三足鼎立,让三方势力相互牵制对方,从而保证同治皇帝的皇权不受威胁。

可是咸丰却忽略了人心,凭什么在顾命八大臣同时打压奕訢和慈禧的时候,奕訢和慈禧还选择忍气吞声地维持这个咸丰自以为能够存在的平衡,而不是选择联起手来一起对付顾命八大臣?

面对顾命八大臣的强势打压,慈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奕訢联手,在“二对一”的情况下将傲慢的顾命八大臣给打垮了。

顾命八大臣被打垮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也很简单,慈禧和以奕訢为首的帝胤集团瓜分此前由顾命八大臣所把持的政治利益。

慈禧也很够意思,直接任命奕訢为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等职务,当然这也是他们在发动政变之前所达成的默契,没有好处的话,奕訢也不会冒险和慈禧这个“偏房”联手。

更何况顾命八大臣一倒,帝胤集团势力雄厚,慈禧为了能够让局势尽快稳定下来,从而消化自己刚刚瓜分到的利益,也必须得稳住奕訢。

对于奕訢来说也是一样,刚刚拿到手的蛋糕,他也不可能一口就吃完,即便一口就吃完了,他也需要时间来消化。

所以说当时慈禧和奕訢双方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很微妙的状态,他们都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消化。

所以,他们都不会选择在这时候对对方下手,这样很可能让已经到手的利益又再一次成为别人的口中食。

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之外,当时清朝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也是奕訢不会将事情进一步扩大而对慈禧下手的原因。

内有洪杨起义,外有洋人虎视眈眈,又碰到咸丰驾崩和宫廷政变,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很脆弱了,经不起折腾了。

只有继续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才能保得住自己已经抢到手的蛋糕。

从奕訢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至少这个大局观,他多多少少还是有的,所以他才不会在这个时候继续将事情闹大。

所以,奕訢不敢、不能、也不会在铲除了顾命八大臣之后继续对慈禧下手,更何况顾命八大臣也是奕訢一方势力铲除的呀!


宁糊涂


恭亲王不具备铲除慈禧的条件。主要是三点:1、没有厚结党羽;2、没有直接军事力量;3、缺少政权合法性(法理依据)。

1、没有厚结党羽

恭亲王身边肯定有一些可以卖死力的人,但是没有强大到做权臣的程度。要知道在古代杀死皇太后,不论是明面上杀掉,还是暗地里做掉,都要有一大批相同阵营的人马效力。而且这些人都是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必须是铁杆中的铁杆,即使是具备这些人,操作起来的风险程度也是很大的。

历史上大量这样的操作,或者因为一阵风吹开帘幕,或者因为微不足道仆人告密,最后功败垂成。再说恭亲王性格中的儒懦,让他很难有号令众人的霸道之气。慈禧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像张之洞这样的清流之臣,就是慈禧一步步提拔上来的。

恭亲王能在慈禧眼皮子底下培养一支只效忠自己而不效忠皇帝太后的人马,几乎不可能。所以当慈禧一纸充满错别字的诏书颁发下来的时候,平日里炽手可热吃了权力膨胀剂的恭亲王立马显出原形,回到偌大的王府里闭门谢客面壁思过,从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一下子颓颓老矣,再也没有踔厉风发的办事风格了。

2、没有直接军事力量

杀死肃顺的政变中,胜保此人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他和英法联军打仗不咋滴,但是逮捕几个人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清朝北京的军事力量是分散的,九门提督、西山锐健营、丰台大营等都是相互制衡的,要杀死慈禧具体的操作就很难办,在清朝很难有京畿的军事力量能威胁到皇位、威胁到皇帝身边人的。肃顺是得罪了许多人,而且是在从热河到北京途中,被官兵从他和两个小妾睡觉的床上逮着的。

完全控制京畿的军事力量是不可能的。像后来的袁世凯是从地方实力派到中央的,有自己的私人军阀属性的军队,才能逼迫清帝退位。那么恭亲王和实力派的关系如何呢?首先僧格林沁是不可能的了。

曾国藩在肃顺权力熏天的时候,也和他保持不冷不热的关系,这也是他在八大顾命大臣倒台后,能赢得高层信任的原因。所以,精明的曾国藩是很难去趟这趟浑水的。其他的军事势力都在皇权名义下,而且论实际能力,远不如湘系和僧格林沁人马。

3、缺少政权合法性(法理依据)

慈禧有皇帝,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最高决策必须经过她,虽然有时是橡皮图章,但作为权力一环,并是权力的最高哪一环,是不容置疑的。皇权的威望使恭亲王必须当是霍光那样的权臣,才能有废立生杀的大权。即使操作成功,恭亲王也没有退路,除非他废了同治或者光绪,不然自己是死路一条,而且也无法报答那些跟着他的人。

回顾下历史上杀了皇帝或废了皇帝、杀了皇后或者皇太后的权臣,有几个能善终的,太少了。忠君唯上的思想有利于统治,但也牵制了人们的思想,千夫所指的事情,很难有好结果。政治就是人心,慈禧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的举动太多了,而且也很难抓到她为非作歹的把柄,进行整治宣传造势,没有人心,也没有法理,杀一人有什么用呢。


文史哲趣味谈


首先更正一点,顾命八大臣并非是恭亲王奕訢铲除的,而是在多种势力的综合压制下才被遏制。虽然恭亲王有“鬼子六”的称号,但是在当时,他还真不是八大臣的对手,若不联合其他人,被扳倒的可以就是他自己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来解读:第一,恭亲王可以铲除顾命大臣;第二,为何不铲除慈禧。

首先来看第一点:铲除顾命大臣

咸丰突然去世时是在热河的避暑山庄,当时随行的只有顾命八大臣和慈安、慈禧等人,而恭亲王是被留在京城处理日常事务,他对此并不知晓。

很多人都说“咸丰无能”,其实不然,咸丰死前已经把各方势力看的清清楚楚。为了让唯一的儿子能顺利上位,他改变了赐死慈禧的打算,虽然任命了八位顾命大臣,但是,鳌拜的前车之鉴他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又给了慈安、慈禧每人一方大印,所有圣旨必须加盖两个大印才算有效,在他看来这是对辅政大臣的制约。这是他聪明的一点,他最糊涂的就是根本没把远在京城的奕訢考虑在内,八个顾命大臣竟然没有奕訢的名字,这让恭亲王作何感想?这也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伏笔

咸丰死后,肃顺等顾命大臣为了独揽朝政,一度严防消息外泄,封闭了避暑山庄。当时的慈禧是孤儿寡妇,要什么没什么,只有一帮忠实的太监。慈禧面对肃顺等人的咄咄相逼独木难支,她就不得不寻求“外援”。那选谁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肃顺一党和恭亲王是势如水火,而恭亲王又是皇家宗室里最有威望和权势的人,所以,慈禧想尽办法联系到奕訢,将热河的情况作了说明

奕訢以“吊丧”的名义赶赴热河,和慈禧有了近一个时辰的秘密会谈,这才确定了政变的计划。当时的后宫不准参政,所以慈禧并没有什么党羽,而要发动政变,只有靠恭亲王。

也活该肃顺他们倒霉,平日把事情做得太绝,快把人得罪光了。别说掌握京城兵力的胜保,连不爱参与政治的僧格林沁也对他们严重不满,恭亲王利用这种心理,顺利得到他们的支持。于是,在梓宫回京时突然发难,迅速控制并处理了肃顺等人,这就是“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确实是恭亲王主导的,其他参与的人也只是出于对肃顺等人的不满,所以,在事后断不会继续支持奕訢再采取其他手段,两宫垂帘,恭亲王辅政的格局就产生了

接下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何不铲除慈禧?

铲除肃顺等人是因为他们激起了众怒,所以,奕訢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可是如果要铲除慈禧,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可是谋反,包括那些支持打压肃顺的人都可能会调转矛头反对奕訢,奕訢还真没把握,这是其一;

其二:当时慈禧和奕訢在热河密谋了近一个时辰,除了安排扳倒肃顺等人的计划外,慈禧肯定对以后的权利进行了“合理分配”,因为当时慈禧显然是有求于奕訢,所以,在权利分配上,肯定给了让奕訢满意的承诺。既然有言在先了,奕訢肯定也会按照约定好的路线去走

这两种因素的使然,所以,奕訢在扳倒肃顺等人后并没有进一步的逾越

结语

奕訢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看透慈禧对权利的追逐,在平息顾命大臣后,奕訢以辅政王身份总榄大权,可是慈禧也在悄无声息中不断培养着自己的势力,在势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双方在权利的争夺中必然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后来,慈禧利用有人参奏奕訢的机会,干净利落地罢黜了奕訢的职位,让这位曾经不可一世、完全可以改变满清命运的亲王开始走向没落


回眸满清


“皇权之外皆是奴才”

在清代,皇帝的权力无以复加,不仅没有相权的掣肘制衡,而且所有大臣都必须屈服于皇权之下。这也包括了所谓的临终顾命大臣和亲王大臣。咸丰病逝在避暑山庄后,临终任命以肃顺为首的辅政八大臣辅佐年幼的同治皇帝,并且将象征皇权的“御赏”,“同道堂”印章分别赐给了慈安、慈禧两位皇太后。但是,辅政八大臣和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双方关系非常僵硬尴尬。于是,两宫皇太后联合当时身在北京和洋人谈判的恭亲王奕䜣发动祺祥政变,将辅政八大臣尽数罢免,为首的肃顺和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被处斩。要注意的是,这场政变的发动者是代表皇权的两宫皇太后,恭亲王只是一个执行人,他根本没有权力决策。当时情况下的他巴结慈禧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动摇慈溪呢?另外,最重要的是他也没有那个能力。

“一生悲哀的恭亲王”

恭亲王奕䜣其实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是和咸丰皇帝一起长大的异母弟弟,咸丰皇帝的额娘早亡,他从小是在奕䜣的生母孝静成皇后的抚养下长大,本来关系很好。但是,在储位争夺上,二人渐渐有了矛盾。咸丰皇帝继位后,对于养母的皇后追尊问题上,二人的矛盾直接爆发。奕䜣在咸丰朝几乎就是投闲置散,备受打压。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出逃,却命令这个不得宠的弟弟留在北京与洋人周旋,可以说奕䜣当时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无法自拔。但是,两宫皇太后在这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自然欣喜若狂的答应结盟,帮助她们扳倒了辅政八大臣。恭亲王奕䜣也如愿以偿成为朝廷当中的实权派,掌握军机处,直接参与大政方针的决策。但是,蜜月期终将过去。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中方战败,慈禧太后突然罢免了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的全班军机大臣,史称“甲申易枢”。之后的恭亲王被搁置长达十年。之后虽然又被启用,但是已经难以获得信任和实权,恭亲王一脉逐渐就被排除在政坛之外,最终郁郁而终。

“国为棋盘臣为子,谁人在下”

归根结底,恭亲王只是慈禧太后利用的一个奴才、一颗棋子而已。祺祥政变时,慈禧太后还年轻,身边并没有值得依靠的亲贵大臣。所以只能是与恭亲王联合起来打压政敌。等到慈禧与醇亲王一脉结为亲家之后,她又将筹码压到了更为听话的醇亲王身上,将恭亲王一脚踢开。所以说,慈禧才是晚清这盘大棋的真正掌控者,决定人所有人的命运。


经典守望者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问。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

唐朝皇帝在唐朝中后期由太监随意废立,到宋朝太祖赵匡胤采取文官治国、权力制衡之后,宋朝还有手下针对皇帝的政变吗?要说有,也只是在南宋宋高宗初期,当时金兵南下,有人要求宋高宗退位,立宋高宗的儿子为新皇帝。后来政变被平息,宋高宗接着当皇帝。

此后,南宋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元朝入主中原之后,不懂得吸取汉人的经验,结果皇帝经常被搞下台。到了明朝还有皇帝被铲除吗?没有。要说有,那也是太上皇明英宗复位,太上皇比皇帝大,严格上来说和臣下犯上作乱有区别。

清朝有针对皇帝的政变吗?根本就没有。皇权从宋朝开始就比较稳定了,到了明朝进一步稳定,没有人能奈何皇上,到清朝,皇帝更加安全,成了各部门的各单位的共同主人,没有人能随意动皇上。后来,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这样扶不起的阿斗实在不满,很想废除他,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只是限制他的自由。

1861年,30岁的咸丰皇帝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驾崩,遗诏由肃顺、端华、载垣等8位大臣辅助6岁的新皇帝载淳,由两宫太后慈安、慈禧监督。返回北京时,慈安、慈禧联合咸丰皇帝的六弟恭亲王奕䜣,铲除了八大臣,将他们罢官、处死或流放,历史上称之为:“辛酉政变”。其实,这并不算什么政变。

政变应该是手下推翻皇帝或总统的行动,皇帝处理手下,不是很正常吗?

同治皇帝(当时年号叫祺祥)皇帝虽然才6岁,但毕竟是皇帝,处理8位顾命大臣是以皇帝的名义进行的,所以不能叫政变。

恭亲王奕䜣虽然是这项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他是接受了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的旨意,是以国家的名义清理权臣的。恭亲王的七弟醇亲王也参与了这项活动,是他亲自安排逮捕肃顺的。

如果没有慈禧太后发话、没有小同治皇帝载淳的名义,恭亲王奕䜣什么事也做不成。到了清末,皇权已经发生变异,变成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结合体,在后来的大臣心中,普遍认为,光绪皇帝是橡皮图章,慈禧太后才是幕后真皇帝。但慈禧并没有自称皇帝,他的所有想法和政令,都是以光绪皇帝的圣旨发出去的。

1884年,中法战争失利,慈禧太后动动小指头,就剥夺了恭亲王奕䜣的实际权力。汉代末期、唐朝中后期的皇帝常常被人欺负,但是皇权也会吃一堑长一智,最后终于做到了无人能撼动。


坐看东南了


恭亲王不具备铲除慈禧太后的野心,实力和意愿。而慈禧的政治智慧也非常成熟,很受满清宗室的拥戴。也就是说,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讲,恭亲王都没法,也没必要铲除慈禧。那么恭亲王为何能、为何要铲除顾命八大臣呢。

顾命大臣有自己的取死之道,恭亲王铲除八大顾命大臣是顺势而为。

肃顺为首的大臣过于张扬不会做人,不会讨好领导的身边人。而领导的枕边人,威力是最大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饮食供应事件。由于咸丰帝去热河承德避暑山庄是逃难,所以比较狼狈,肃顺等人除了保证咸丰的饮食供应,对于其他人就不管,甚至皇后和贵妃都吃不饱饭,而肃顺这一帮人却天天花天酒地,引起众人愤恨。

自都启行,供张无办,后妃不得食,惟以豆乳充饭,而肃顺有食担,供御酒肉。……孝贞、孝钦两后不知其由,以此切齿于肃顺。

肃顺等人行事乖张无状,甚至经常无端树敌。比如肃顺对于汉人非常尊重,对于满人则很看不起,常常破口大骂。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肃顺只是尊重有本事有知识的汉人,对于普通的汉人他是很看不起的,和肃顺一起共事的内阁学士周祖培就非常痛恨肃顺,周祖培签发的公文,如果肃顺觉得不满意,就会直接用笔把周祖培的意见涂掉,然后自己重新写,并且讽刺他“唉!若辈愦愦者流,但能多食长安米耳,焉知公事。”肃顺的这个缺点,让肃顺树敌无数,就连远在南方带兵的曾国藩都看出来了,曾国藩虽然非常的感激肃顺在很多关键时刻对他的无条件支持,但是他早就敏锐的觉察到肃顺会出事,所以早早做好了准备,没有和肃顺通过一次信,最终躲过了辛酉政变这场大灾。

肃顺排斥满人贵族,独揽大权,嚣张跋扈,已经威胁到皇室。前面讲过,肃顺非常尊重有本事的汉人,非常讨厌满人贵族,这使得满人贵族受到排挤,包括其他亲王在内的满人贵族对于肃顺是非常不满的。更糟糕的是,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妄图排挤两宫太后,大权独揽。最激烈的一次,顾命八大臣咄咄逼人,大声和两宫太后争吵,把小皇帝都吓得尿了裤子。肃顺等人的作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的安全。《越缦堂日记》中描绘了这一段经过:

纠党忿争,声振殿陛。天子惊怖,至于蹄泣,遗溺后衣。

而且哪怕是在最底层的普通满人也对肃顺等人恨之入骨。八旗的铁杆庄稼是无数八旗兵的活命钱,可是肃顺上台后,是怎么做的呢?《清史稿》说:

奏减八旗俸饷,尤府怨。

断了八旗兵的铁杆庄稼,导致肃顺被底层满人恨之入骨。

所以上上下下的满人,就没有不盼着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倒霉的。尤其是肃顺,几乎在满人中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老鼠。对于恭亲王来说,联合两宫太后杀掉肃顺,那几乎是稳赢的局面。这也是恭亲王能够顺利取得辛酉政变胜利的原因。

恭亲王长期被咸丰皇帝排挤,长时间远离政治中心,但他对皇室很忠心。

恭亲王是一位非常有才华能力的亲王,当初要是咸丰皇帝在道光皇帝面前使了个小花招,不论是文采还是武功,这个皇位还真没有咸丰什么事情。所以咸丰登基后虽然迫于父皇的遗命让他入主军机处,但是咸丰一直防范恭亲王,很快就找借口罢免了恭亲王。恭亲王被长期闲置,早已远离政治中心。

八国联军侵华后,咸丰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却让恭亲王留在北京直面八国侵略军并负责谈判事宜。这简直是把亲弟弟往火坑里推。但是恭亲王非常圆满的完成了议和任务,可以说是任劳任怨。而在咸丰十一年,当咸丰皇帝病重时,恭亲王一直想赶赴热河和咸丰皇帝见一面,可是咸丰皇帝至死都不愿和他见面。

可以说,在咸丰朝,恭亲王的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他很迫切的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来,让别人看看,但是前提是,他对满清忠心耿耿,他是要在亲王的位置上发挥出自己的余热。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慈禧太后提出的“议政王”的头衔很适合他,而顾命八大臣却死死的排挤他,所以他必须除掉顾命八大臣,既能稳固同治皇帝的帝位,也能让自己一展宏图。

所以叔嫂二人简直是天作之合。彼此都有深厚的合作基础。

慈禧权谋手段高超,治国颇有能力,对于巩固清朝统治很有贡献

很多人都被现代电视剧给误导了,也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以为慈禧太后祸国殃民,一定被所有人痛恨。实际上,慈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固然起了非常负面的作用,但在维护清王朝统治这个角度来说,对于清王朝有很重要的功绩。至少在清王朝内部,她还是很受拥护的。可以看看《清史稿》是如何评价两位太后当初刚刚垂帘听政的事迹的。

令中外臣工于时事阙失,直言无隐;用御史锺佩贤奏,谕崇节俭,重名器;用御史卞宝第奏,谕严赏罚,肃吏治,慎荐举。……同治初,寇乱未弭,兵连不解,两太后同心求治,登进老成,倚任将帅,粤、捻荡平,滇、陇渐定。

可见《清史稿》对于两宫太后的执政能力评价颇高。

咸丰皇帝死后,清王朝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可是慈禧利用高超的权谋手段周旋在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等等湘军大佬中间,小心翼翼的化解了湘军崛起带来的风险,成功化解了湘军崛起对皇权的冲击,同时又荡平捻军,有力的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

同治光绪年间,恭亲王和张之洞,曾国藩等地方督抚在慈禧的支持下,开展了洋务运动,经济和军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清王朝因为太平天国运动遭受重创的经济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和增长。这一段时间,甚至被称为“同光中兴”。

慈禧虽然大权独揽,但是非常的有政治智慧,非常的注意维护爱新觉罗家族的利益。慈禧囚禁光绪帝,更多还是因为光绪帝自己太不靠谱,要把大清给折腾亡了,对于囚禁光绪帝,其实慈禧是得到皇室的赞成的。总体来说宗室对于慈禧还是持支持态度的。

所以说,恭亲王能够铲除八大顾命大臣,是因为八大顾命大臣自己有取死之道,恭亲王不过是和慈禧联合顺水推舟而已。而对于慈禧,恭亲王没有这个实力和能力,也完全没有必要去铲除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