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太子”立功!華為李一男靠這件事一戰成名,奠定繼任者地位

90年代的華為,是由粗放發展向科學精細化運營的關鍵階段,前半程高速增長帶來的規模效應,成為了後期華為逐步成為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超級企業的成功關鍵。那個時候,也正是華為英雄輩出、百舸爭流的大激盪時代,而李一男,無疑是同時期最具光彩的青年領袖,他第一次帶團隊立功,就是在首次研發失利之後,二期啟動的萬門機自研項目之上。

“太子”立功!華為李一男靠這件事一戰成名,奠定繼任者地位

前面交代了李一男鉅虧20萬美金的研發經費,雖然有鄭寶用給他收拾了殘局,並將虧損壓降到了20萬人民幣,但對他的打擊依然沉重。畢竟是一路天之驕子走過來的,現在又是華為最年輕的高級工程師(離校入職僅2周即被破格提拔),走路帶風的這個湖南青年嘴上不說,心裡又怎會沒有一點大展拳腳、定要讓他們刮目相看的期待?幸運的是,他遇到的是“絕不讓雷鋒吃虧”的任正非。雖然當時公司整體經營危中有機,但現金儲備方面已經捉襟見肘。20萬的損失擱在現在也不算少,但任正非對於“英雄”有他自己的理解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允許英雄建功立業,也要能容得他們試錯成長。

“太子”立功!華為李一男靠這件事一戰成名,奠定繼任者地位

所以馬失前蹄的李一男不但沒有因此背上處分,還仍然被任、鄭二人一致認可成為了萬門機項目的總經理,全盤負責關鍵技術的開發工作,帶著一幫比自己大不少的技術骨幹和專家們,專心致志地投入到了二期開發的工作中去。

這中間還有個小插曲,原本放棄一期的總線技術方案之後,項目組成員對於下一步研發的方向又產生了分歧和迷茫,李一男雖有大才,也一時陷入了進退不得的境地。幸好這時候他的師兄兼“伯樂”鄭寶用心知這次的開發任務重要,而且把這麼重的擔子壓在一個剛剛22歲、來公司才幾個月的李一男身上也確實艱鉅,就經常過來和大家一起交流,研討,在一次與李一男的私下閒聊時,偶然兩人聊起了另一種可能:用當前還屬於新興技術的光纖連接模塊的方式來代替之前方案中的總線技術,是不是可以“異曲同工”,達到攻關的目的?倆人越聊越激動,隱隱覺得他們可能觸到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又像一層窗戶紙,模模糊糊已經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太子”立功!華為李一男靠這件事一戰成名,奠定繼任者地位

當時國外的萬門機產品,主流還是使用的電纜連接的技術,技術成熟、市場前景廣闊,根本沒有哪家去研究是不是要找到更優的替代技術。但電纜連接的弊端也很明顯,就是日常的維護費用非常高,尤其在我國地域遼闊的農村市場,往往一個小故障,就會導致大面積、長時間的斷線和維修週期。而如果將電纜換成光纖,這個問題完全可以迎刃而解!

一臉欣喜的兩個人都是實幹派,馬上就要把這個想法儘快變現,但這次他們都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鄭寶用C&C08義烏折戟、李一男萬門機總線方案失利),理論必須聯繫實際,而中國最大的實際,就是“農村包圍城市”的現實。所以開工之前,他們先上山下鄉的進行可行性調研,發現在自己的想法大有可為之後,馬上緊鑼密鼓的開始安排技術攻堅——實驗如何用光纖材料來連接萬門機設備和程控交換機。

“太子”立功!華為李一男靠這件事一戰成名,奠定繼任者地位

過程中當然也不是一帆風順,但這時候李一男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他不僅帶頭攻關,更是在關鍵光纖傳輸技術上,突破性地繞開了國際的主流限制,創新性地採用了準SDH技術。而這項技術經過他本人的革新和優化,最終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光纖傳輸技術!

眼瞅著項目最難攻克的階段已經被李一男一舉拿下,項目組成員無不歡欣鼓舞,一致認為萬門機二期項目離成功落地也只有一步之遙,但就是這一步之遙,差點又出了大麻煩……

(歡迎關注作者,持續更新華為“太子”李一男的起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